听好了:你就是佛!【吴信如先生开示如来藏】
来源:
在人间按:本文讲述了如来藏的三个内容和三种境界,是佛法的巅峰见地,看懂了,当下即心成佛!听好了,你就是佛,不是将来,而是现在。空如来藏的修法是大圆满的立断,不空如来藏的修法是大圆满的顿超。而其中的见地,就在本文中!
《楞伽经》的主旨(下篇)
摘自:《楞伽经讲记》吴信如先生开示
今天我们还是讲《楞伽经》的主旨,讲如来藏。昨天为了说明如来藏,我讲了中观。中观跟如来藏的关系非常密切,特别是昨天讲的离边大中观见,也就是大圆满的大中观见,跟如来藏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讲得详细一点。接下来我就直接讲如来藏了。
我昨天说了如来藏,有它的经典和论典,《如来藏经》、《大般涅槃经》、《央掘魔罗经》、《胜鬘经》、《不增不减经》、《大乘密严经》和这部《楞伽经》,都是如来藏的经典。论典有坚慧的《宝性论》,坚慧是印度的论师,藏传说是弥勒菩萨造的,这我们就不说了。论典还有《佛性论》、《大乘法界无差别论》等。
如来藏的思想实际上在释迦牟尼佛说小乘经典时就提出来了,南传《大藏经》“曾支部”就有这样的话:“比丘,此心极光净,为客尘烦恼所杂染,而不如是解。”就是不了解本心是清净的。《阿含经》里也说得很清楚:“心心清净为客尘染。”这个“心心清净”就是讲如来藏,不过它没有如来藏的名字。“心极光净”、“心心清净”跟如来藏思想当中的一切众生皆具如来藏这个说法是一致的。所以这个如来藏在小乘经典和论典里都提出来了,尽管没有冠以如来藏这个名字。
“心心清净为客尘染。”小乘的大众部、上座部都承认这是佛说的话,但是对这句话的理解又不一样。后来大乘把这句话继承下来了,《华严经·如来性起品》里也讲,没有哪一个众生他的身体不具足如来的智慧,但只因为他无明颠倒不知道自己有佛的智慧。《华严经》还讲:“奇哉奇哉,云何如来具足智慧在于身中而不知见。”就是说奇怪呀奇怪,如来的智慧就在你身上,你怎么不知道呢?“吾当教彼众生,觉悟圣道,悉令永离颠倒妄想垢。”就是说应该告诉众生觉悟佛的道理,使他们永远离开污染妄想颠倒这些不清净的东西,看到自己身体内部有如来的智慧,与佛无异,和佛一样没有差别。
《华严经》这两段说得很清楚了,这实际上就是说一切众生都有如来藏,跟《涅槃经》讲一切众生都有佛性的说法是一样的。但是《华严经》只是讲如来智慧在众生身中,还没有提出如来藏的名字。一直到《大涅槃经》第七卷,讲涅槃的四个德性——常、乐、我、净,这个“我”字《涅槃经》上解释为“如来藏义”,就是如来藏。一切众生悉有佛性,这就是“我”义。这样在《大涅槃经》里就提出来了“如来藏”这个词,跟“佛性”一词是同义语。所以《大涅槃经》讲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实际上就是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藏。
还有在《大方等如来藏经》里头说,一切众生在贪欲、恚、痴这些烦恼当中,但是他有如来智,有如来眼,有如来身。就是说众生身体里都有佛,而且身体里的佛是结跏趺坐,俨然不动,很庄严的。所以一切众生都有如来藏,而且这个如来藏是没有污染的,是清净的,“德相备足,与我无异”,功德智慧诸庄严相都是完美的,跟佛一样的。所以这就讲得更清楚了。
如来藏,什么叫如来藏?就是如来的胎藏。密教不是讲胎藏界、金刚界吗,一切众生都有如来藏,意思就是一切众生都有如来的胎藏。好像胎儿会长大成人,一切众生有如来藏,所以将来也是可以成佛的,是如来的种子。《如来藏经》进一步说,一切众生在他当下,就是现在、立刻,就有如来智、如来眼、如来身,具足清净德相,跟佛无差别。不是说将来,就是现在他就有,包括我们在坐的每一个人,身体里都有如来眼、如来身、如来智。“不假外求”,不要到身体外面去求什么东西。但是由于客观环境,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以及贪瞋痴这些烦恼的蒙蔽,这些众生没有体证到自己身体里所具有的如来藏。
上面说的,都是从众生本来具有如来清净色身、智慧和功德,来说明如来藏。到了《胜鬘经》和《不增不减经》就更进一步了,他从涅槃界、如来法身、自性清净心、大菩提这些内容来说明如来藏。你像《不增不减经》就这么说:众生界者就是如来藏,如来藏者就是法身。把如来藏说成是法身,众生都有如来藏,就是众生都有法身。就不仅是有清净的色身了,而且是有法身。
《胜鬘经》讲,阿跋多罗三貌三菩提者,即正等正觉,就是涅槃界,涅槃界就是如来的法身,如来的法身不离开烦恼藏所以叫如来藏。《胜鬘经》又讲:如来藏是法界藏、法身藏、出世间上上藏、自性清净藏。《胜鬘经》接着讲:这个自性清净如来藏,刹那善心非烦恼所染,刹那不善心也非烦恼所染。因为烦恼不染心,心不染烦恼。所以众生有烦恼染心、自性清净心,而有染者,难可了知。意思就是说,众生本具的如来藏,就是菩提清净心所证的菩提、涅槃以及真如法界。无始以来。这个本具的如来藏,它是不离、不脱、不异,不思议佛法。所以《胜鬘经》把这个如来藏叫做不空如来藏。因为这个如来藏是真实不虚的,不是空空洞洞没有的,所以叫不空如来藏。这个如来藏又不会因为众生无始以来的烦恼污染而有所改变,它能够经常地若离、若脱、若异一切烦恼,保持它本有的清净特质,所以《胜鬘经》又讲这是空如来藏。空如来藏和不空如来藏,下面我还会详细说的。
就是说,这个如来藏它本身是清净的,虽然它被蒙蔽了,但是如来藏本身能够清除这些蒙蔽。就如来藏本身的清净来讲,它是不空如来藏;就如来藏能够清除这些烦恼蒙蔽来讲,它是空如来藏。
上面我讲的这些,就说明如来藏的思想是在佛教的发展过程当中逐步体现出来,从小乘开始讲“心心清净”,一直到《华严经》、《胜鬘经》、《如来藏经》、《不增不减经》这些大乘经,都讲到如来藏的问题,一步一步地,特别是《大般涅槃经》把如来藏这个名字提出来了。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跟一切众生皆有如来藏是一致的。
如来藏的思想是在中观的思想之后出现的,所以我前面讲了中观。那么如来藏思想的传播呢,在《一乘究竟宝性论》(简称《宝性论》)这部论典出现以后,如来藏的学说体系就大致完成了。《宝性论》这部书,值得大家好好看一看,研究一下,这是一部很重要的论典,虽然受到瑜伽学派《唯识》的影响,但是《宝性论》能融摄前面那些经所说的如来藏的思想,把它们圆融起来、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比较完整、比较圆满的如来藏系统的学说。
《宝性论》讲一切众生皆有如来藏,包括三个内容:
(一)、如来藏是包括真如实体的。这个真如实体就是一切众生无差别、平等、共有的、永恒不变的诸法实相。就像《宝性论》所做的偈语一样:
一切诸众生,平等如来藏,
真如清净法,名为如来体。
就是说如来藏包括真如实体。不过在《宝性论》里还没有提到“受熏”的问题,唯识学讲“熏习”嘛。
(二)、如来藏包括如来法身。这就是一切众生本来具有圆满的佛果。我们前面引的那些经典讲的菩提、涅槃、如来智德、如来眼、如来身,都是指的如来法身。等于《宝性论》所讲的偈语一样:
如是众生身,不离诸佛智,
以如是义故,说一切众生,
皆有如来藏。
这是第二个内容,如来藏包括如来法身。
(三)、如来藏包括如来种性。就是说众生本来就具有成佛之因。用一个不适当的比方来说,如来藏包含着佛的基因,我们现在不是讲生物学的基因工程吗,基因是可以遗传的,龙生龙凤生凤,众生有如来藏的种性,就是在佛的家族里头嘛。《宝性论》又讲:“依自体性如来之性具众生藏,是故说言一切众生有如来藏。”
从《宝性论》讲如来藏,就是包含这么三个意思:真如实体、如来法身、如来种性。
另外《宝性论》讲如来藏我们还可以分体、用两个方面。从绝对的体上来说,如来藏具有真如实体。从相对的用上来说,一方面,他具足如来法身,他能够达到究竟的圆满佛果,所以他虽然有贪、瞋、痴这些客尘烦恼污染,但是并没减少他的自性清净的如来智德;另一方面,如来藏又具有如来种性,所以他终究能够远离虚妄分别,除烦恼障,成就转依。法相宗讲两种转依嘛。转依就是转舍劣法之所依,而证得胜净法之所依。所以《胜鬘经》把如来藏作为一切众生的生死和涅槃的依止,就是这个道理。我们现在讲如来藏具有如来种性,他就可以把生死依转为涅槃依。
所以对印度来说,《宝性论》出来以后,也就是从小乘经的“心心清净”到大乘《胜鬘经》这些经,一直到《宝性论》,如来藏的思想体系大致就完成了。
印度的佛学思想有三大系嘛:中观、唯识、如来藏。我们现在讲中观、讲唯识讲得很多,如来藏讲得少,这也说明大法不明啊。净慧法师把《楞伽经》选为柏林寺禅学的七经之一,是非常有见地的。因为你真正修禅,你不懂《楞伽经》哪,你修不好的,为什么,我后头还要说,因为《楞伽经》不光是个见地问题。
如来藏跟中观、唯识有关系,但还是有所不同。因为中观是讲空,缘起性空嘛,龙树菩萨讲的,我昨天说过了,诸法本不生,为什么又生了呢?因缘而生。因缘生的必然是无我、无常、寂静,也就是没有自性,也就是空,但有时为了说明方便,给它一个假名。不过你不能执著空,也不能执著假,你才能够见中道。像龙树菩萨有名的偈子:
诸法因缘生,我说即是空;
以是为假名,是名中道义。
天台宗从《中论》里得到这个偈语,智者大师领会出了空、假、中三谛,三谛圆融,即空即假即中,创立了天台宗的宗法系统。
唯识宗,他讲诸法是从三个方面讲,叫做三性。诸法本不生是缘起的,这个缘起叫阿赖耶识缘起。如来藏的缘起是真如缘起。阿赖耶识缘起讲三性: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讲这三性的意思,常用一个有名的例子做比喻:夜晚走路看见一条麻绳,错以为麻绳是蛇。在他的心识里头,虚妄地分别,把麻绳当成蛇了,这就是遍计所执性;但他也不是完全凭空想象出一条蛇,确实有一条像蛇的绳子在那里,引起了错觉,这就叫依他起性;而所谓的蛇本身实际是条绳子,这就是圆成实性。
而在讲如来藏的时候,不同于中观,你讲空吧,万法都是空的,都是无常无我的,但是这个如来藏它是不空的,是不虚的,是真实实有的,是圆成实性。所以它接受了唯识瑜伽行派的思想,当然它也不同于唯识,有其特别的地方。
如来藏的思想在汉传佛教里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主要有两个:
一个影响,是激发了我们中国的一些学佛的人对《楞伽经》、《圆觉经》、《大乘起信论》进行研究修学的极大兴趣。而且我们汉传佛教接受了真如缘起的学说,并发展了真如(种子)熏无明(种子)、无明(种子)熏真如(种子),在本体以外还起作用。这些超越本体起作用的理论和主张,都影响了天台、华严这些学派的理论发展,这是一个很大的影响。同时这个影响也挑起了瑜伽唯识学派,也就是法相宗唯识宗对如来藏的争论和抨击。因为唯识法相反对说如来藏,他们说在印度没有真如熏无明、无明熏真如这种说法,这是中国人的说法。这是一个影响。
第二个影响,就是对汉传佛教禅宗的影响。提起禅宗啊,他标榜的:前念是迷,后念就是悟;前念迷是凡夫,后念悟就是佛;前念(执)著境是烦恼,后念离境就是菩提。禅宗这一套顿悟成佛的学说理论,受如来藏思想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如来藏的思想为禅宗一悟到佛地的顿悟法门的合理性、可行性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根据。
一般讲《楞伽经》是难读的,前面讲过是由于文义古奥的缘故,这是一方面;还有更重要的一个方面,为什么《楞伽经》难读呢,就是主旨不明。我现在讲的题目不就是《楞伽经》的主旨吗。主旨不明,读来读去讲的什么东西呀?我们说了,是讲如来藏。但是好多人弄不清主旨,也不明白如来藏的思想脉络,所以《楞伽经》变得难读了。
这部《楞伽经》在汉地的传播有三个系统,其中两个系统属于禅宗,一个系统属于法相宗。禅宗和法相宗对于《楞伽经》的修学在方向上就不同,法相宗偏重于研究名相啊、概念哪,对心识的分析分得很过细,不过禅宗是拿《楞伽经》来印心的,这是不同的。而禅宗和法相宗又都依止《楞伽经》,这也说明禅宗和法相宗对《楞伽经》主旨的领会和观点有所不同。
所以初祖达摩和二祖慧可就讲嘛,这部经本来是印心的,后来变成研究名相之学了,现在连研究名相都谈不上了,就很悲叹嘛。禅宗讲这部经又分两个派系,最早本来是一个派系,就是以一乘教来讲这部经,这是达摩传的,后来又用《摄大乘论》来讲《楞伽经》,这样就变了。
我们讲,如来藏思想对汉传佛教影响很大,对禅宗来讲,就是提供了顿悟法门的理论依据。
我昨天讲了瑜伽行中观派是非常重视这部经的,比如说西藏藏传佛教最早传法人之一的寂护法师,他就讲《楞伽经》的总品已经把大乘佛教的义理完全包括进去了。还有藏传宁玛巴的大圆满法门,我前面讲过他就是把《楞伽经》作为基本经典来修持的,这与汉传禅宗拿《楞伽经》印心,可以说是如出一辙。
因为这样一些原因,这部经就变得好像很复杂了,一复杂呢,这部经究竟讲什么就难得明确了,主旨就不明了,就变成难读难懂又难传的一部经典了。
如果我们说,《楞伽经》是结合了如来藏和唯识思想的经典,这样说对不对呢?这样说笼统得很,不正确。虽然《楞伽经》讲了“如来藏藏识”,好像如来藏是讲如来藏的思想,藏识是讲唯识宗的思想,从这名词上来看,“如来藏藏识”,藏识就是阿赖耶识,这不是把如来藏的思想跟唯识的阿赖耶识的思想结合起来了吗?这是很肤浅的说法。我们不能简单地用“结合”两个字来解释《楞伽经》的主旨。你要讲“结合”,什么叫结合?怎么样结合?结合后是什么道理,是什么样的修行见呀?这都说不清楚了。所以不能那样笼统地说“结合”。
实际上《楞伽经》讲如来藏,在经里面已经讲明白了,就是释迦牟尼佛下降到楞伽城,入不可入嘛,在楞伽城讲什么呢,前面一开始提到了,圣智证法,就是佛讲他自己内证的心识,这个内证的心识就是如来藏。所以释迦牟尼佛讲《楞伽经》就是讲他自己的心识的境界。
那么什么是“如来藏藏识”呢,这是这部《楞伽经》里多次出现的名词。简单地说,如来藏有三种境界:
1.不空如来藏
讲心识嘛,佛的心识是法尔的,自然而然的,不受污染的,本来自性清净的,这是佛的心识境界,我们把这种心识境界叫做不空如来藏。这种如来藏是真实不虚的,是佛的心识境界。
2.空如来藏
那么菩萨呢,菩萨凭借愿力,凭借禅定,凭借修行的力量,可以使自己的心识离开这些烦恼污染,我们把这种心识的状态叫做空如来藏。这个“空”当动词用,是清除的意思,所以是清除污染的如来藏。佛的境界是法尔如来藏,是自然而然清净的如来藏。
3.藏识(阿赖耶识)
凡夫的心识呢,就必然受污染,这种污染的心识状态,我们把它叫做藏识,也就是阿赖耶识。
所以我们在读《楞伽经》的时候,有很多地方有这个名词——如来藏藏识。读这个名词的时候,不要把它当做是如来藏跟藏识两者的结合,我前面说过,不是的。如来藏藏识是包括了上面讲的三种心识的状态:佛的心识状态是不空如来藏,菩萨的心识状态是空如来藏,凡夫的心识状态就是阿赖耶识。佛是自然而然不受污染的心识,菩萨是借助修行排除污染的心识,凡夫是受污染的心识。如来藏是这三种心识状态的概括、统称。这个要先说清楚,不然的话,读经的时候看到有的是空如来藏,有的是不空如来藏,有的是如来藏空智,有的是如来藏不空智,对这些名词就搞不清了。当然我们不是专门研究名相,根本上我们还是讲修持,但是我们要懂得这些名相,以便更好地理解它,去方便度人嘛。
我刚讲的这三种心识状态,藏传宁玛巴就是这样的看法。这还牵扯到大圆满法门跟如来藏大中观见的关系,我下面要讲,为了说清楚这个问题,我讲一段历史,跟大圆满法的传承有关系。
大家都知道西藏刚开始传佛法的时候,我们汉地的摩诃衍大师,这位曾经在我们湖南岳鹿山的鹿山寺住过的禅宗大师,他来到西藏传法,并得到了王妃的信仰,后来藏王要他跟正在西藏传密法的莲华戒两个人辩论,看看究竟是禅法好,还是密法高,据说两个人辩论了三年嘛。这个莲华戒就是瑜伽行中观派的论师,是寂护的第子。他们辩论的结果,是摩诃衍输了,藏王肯定了莲华戒的教法主张。但那个时候,支持摩诃衍的王妃毒死了自己的亲生儿子,由于发生了这么一件事情,所以西藏的臣民对这个王妃很不满,而王妃又是支持摩诃衍的。因为有了这么些情况,在西藏佛教的开始,就忌讳禅宗,造成了这么一个形势,因此禅宗在西藏就没有传开。但是毕竟摩诃衍在西藏还传了三年,虽然大多数人没有跟随他,但还是有一些人信他的,所以不能说禅法在西藏就没有传了,尽管是少数。
再一点,就是藏传密教格鲁巴(黄教)创始的时候,跟觉曩派争论得很激烈,因为他们都传“时轮金刚”,但是在见地上有不同之处。觉曩派我昨天讲了,是主张大中观见的,主张如来藏;宗喀巴就主张应成派的中观学说,我昨天也讲了应成派的外中观,就是“缘起性空”,而且他对“缘起性空”也空,不执有,不执无,不执亦有亦无,不执非有非无,离四句嘛,而且连“离四句”也空,空亦复空。而觉曩派认为“空”是对凡夫的虚妄分别而言,自性是“有”的。所以这两派的见地不同,一个是外中观见,一个是内中观见。后来格鲁派的黄教掌权了,就迫使觉曩派把见地改过来,跟黄教保持一致,历史上有这么个实事,所以这样藏传密教的这些论师,一谈到如来藏问题的时候就比较小心,谈禅宗的时候也小心,就是因为有这么一段历史上的原因。
所以弘扬佛法不容易,在各派的交融上有这么一些事情,我们汉地这样的事更多了,政治上的影响呀,世出世法的交融上有这些情况。由于这些缘故,所以宁玛巴对大圆满的如来藏的思想,在文字上不写了,只作口传。因为当权的黄教格鲁巴是不主张讲如来藏的思想的。
但是我们要知道,宁玛巴的如来藏思想跟觉曩派的他空见还是不一样的。我昨天说过了,觉曩派的他空见认为缘起的东西都是空的,但缘起性空本身它是不空的,其他都是空的,所以叫他空见嘛。宁玛巴认为这还是有对待,还是有相对,有个他有个自,有个空有个不空。宁玛巴认为既然是缘起性空,性空缘起,就没有什么自什么他,没有什么空什么不空,不落两边,所以宁玛巴的见地比觉曩派的要高一层。但是宁玛巴并不排斥觉曩派的说法,也不排斥格鲁派的说法,为什么呢?他说等于修学的时候有个层次,你不过是低层次,低层次在修学上还是需要的,你现在到了这一步见地,你进一步、再进一步,最后才到我这个大圆满见地。所以宁玛巴并不排斥他们,他把佛教整个的见地排了一个表,叫九乘次第:
每一乘,是什么样戒、定、慧,在表里都有。在九乘次第里把各宗各派都包括了,你这都是修我大圆满法的前行法,都是必要的,都是可行的,不过层次不同。所以宁玛巴很圆融,很包容,他不排斥应成派、觉曩派,也不排斥格鲁派。
宁玛巴修大圆满跟法相宗不同嘛,不同在哪里呢?很关键的一个地方,法相宗(唯识宗)具体的修法,现在已经不太清楚了,但是玄奘法师留下来的有一个“五重唯识观”,这是法相宗的修法,五重唯识一层层地剥。这个五重唯识观实际上就是转识成智,把八识转成五智。首先把阿赖耶识转成大圆镜智,把末那识转成平等性智,把意识转成妙观察智,把眼耳鼻舌身前五识转成成所作智,这是把八识转成四智,也可以说转成五智,因为四智都是法界体性智的体现。所以法相宗的修行方法是转识成智,把识转化过来。
但是大圆满、《楞伽经》所讲的如来藏智不是转识而来的,而是就着这个识的本身成智,是即心成智,不是转识成智,也就是即心成佛。这个“即”跟“转”就不一样了,就当体,就心的本体成佛,所以是顿悟啊,禅宗讲一超直入截断众流啊,没有那些婆婆妈妈的、这个转那个转的,直接了当,即心就成佛。所以这个见地不同,修行的方法就不同,果位也就不同,当然果位到最后都是佛了。
所以《楞伽经》不是讲转识成智的,他是讲即心成佛的,因此是禅宗依据的经典。为什么他是讲即心成佛?因为他讲如来藏,如来藏的本身是法尔自然清净的,众生的心识受污染,你把污染清除掉就完了嘛!怎么清除掉?当下就清除掉!贪瞋痴,马上清除掉!当然这有方法了,这部《楞伽经》就讲了很多怎么样来澄清心识的污染。所以我们讲这部经的主旨是讲如来藏的思想,进一步来讲,就是我们在修行上,要就这个如来藏成佛,即心成佛,而不是转识成智。当然我们拿《楞伽经》来解释一些转识成智方面的东西也可以,所以法相宗把这部经作为他的经典之一嘛。但是禅宗拿它来不是讲转识成智,而是讲即心成佛,拿它来印心的。
所以禅宗从初祖达摩一直到五祖弘忍,乃至于六祖慧能以及同时的神秀都很重视《楞伽经》,虽然慧能主张读《金刚经》,但不排斥读《楞伽经》的。这是因为《楞伽经》是讲心识现象的,刚才不是讲了佛、菩萨、凡夫三种心识的现象吗,其中菩萨修行,当下离垢,污染当下去掉,这正是原来的禅宗学《楞伽经》的用意。后来用《摄大乘论》来讲《楞伽经》就变成法相宗研究名相之学了,跟古禅宗用来印心,用来当下去掉心识的污染,就不一样了。
这里我顺便说一下我们禅宗南宗北宗的问题,也就顿悟和渐修的关系问题。
达摩祖师到汉地来传禅法,对顿悟和渐修是并重的,是既主张顿悟也主张渐修的。但是到了慧能和神秀,这两个六祖就分家了,北方的神秀主张渐修,南方的慧能主张顿悟,由于慧能的弟子神会和尚大力宣传顿悟法门,排斥北宗,而且运用了政治上的力量压北宗,所以北宗就衰落了,南宗就兴起了,南宗就独行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因缘就不好说了,但也是有利有弊。我们汉传佛教能够维持到今天哪,禅宗六祖慧能是功不可没,可以说没有禅宗就没有汉传佛教。但是把北宗排除了,只讲顿悟不讲渐修,就有失偏颇了。当然慧能不是不要渐修的,这个他和神秀的见解还是一致的,不过他高出一层。我们从两个偈语看得到,神秀的偈语是: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的是: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两个偈语好像是水火不容,截然相反,其实不然,要看到这两个偈语代表的两种境界,先要有神秀的境界,才能有慧能的境界,慧能的境界是在神秀的基础上出来的。所以我经常打个比方,北宗神秀的渐修好像一个宝塔的基座,慧能的顿悟就等于这个宝塔的尖子,你想想没基础,那个顶尖立得住吗?当然只有基础上不去的话,那也提不高。所以渐修顿悟应该是联系在一起的,有塔基有塔尖,有基础有提高。
《楞伽经》是讲了顿悟,也讲了渐修。所以我讲了这段历史公案后,对《楞伽经》应该更加殷勤尊重。
《楞伽经》的主旨是讲如来藏,而且是讲佛、菩萨、凡夫的三种心识状态。你用这种观点再去读《楞伽经》,你就没有不通的地方了。不然的话,有好多地方,你用唯识的见解,或者拿中观的见解,这里通了那里不通,那里通了这里又不通。但是你拿如来藏的思想,讲三种心识的境界,你去读就比较容易通了。
如来藏究竟是什么,我刚才讲了并不神秘,如来藏就是众生的心识,我讲了三种心识状态嘛。众生一般是指凡夫,但若从广义上说,佛和菩萨也含摄于众生之中。
假使众生处身于烦恼当中,也就是处于贪瞋痴的业力当中,但他的心识不受污染,这个心识就是如来藏,方便起见吧,给它个名字叫如来藏;假使这种心识在烦恼当中受了贪瞋痴的污染,这个心识就是阿赖耶识,也就是藏识。
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如来藏跟阿赖耶识是描述两种不同的心识状态的两个名词。它既然是讲的心识的状态,也就是讲心识的相,一个受了污染的,一个没受污染的。再有,受污染和不受污染又是心识的两种不同的功能,也就是心识的用。
注意,如来藏和阿赖耶识是心识的状态,并不是心识的本体,这一点要弄清楚。历来解释如来藏啊,都把如来藏解释为本体。一解释为本体了,很多地方就不大通了。我现在讲如来藏,按宁玛巴的说法,讲的是心识的状态,讲的是境界,讲的是功能,而不是讲它的本体。这一点要弄清楚,不然的话,我们很容易用中观用唯识去讲如来藏了,而不是用《楞伽经》去讲如来藏了。用《楞伽经》讲如来藏是讲它的功能、境界。当然作为一种方便,有时候说它是本体,这也可以,但要知道那不是它的正义,就像我前面讲经名《阿跋多罗楞伽宝经》,它的正义是入不可入,而不是无上宝,但是作为一种旁解,无上宝的说法也可以接受,这里也是的。
正因为如来藏和阿赖耶识这两个名词是讲心识的相状和功能,都不是讲心识的本体,所以如来藏和阿赖耶识就没有空与不空的问题,因为讲本体有空与不空的问题,不是讲本体就没有空、不空的问题。因为研究空与不空是关于本体、自性的事情。比如说茶杯,茶杯的本体我们可以研究它空还是不空,是独立存在还是不独立存在,是真实的本质还是非真实的本质,但说到茶杯的功能作用,是大是小,是盛茶还是装米,就没有空不空的问题了。所以我们讲如来藏也是的,不是讲的本体。
但是有好多书上,包括印顺法师专门写了一部研究如来藏的书,写得还是很深的,但是他也讲如来藏是真藏唯心,是空后转出来的不空。这个按我上面的说法就不完全正确了。还有的认为如来藏是一心二门,生灭门、真如门。这些都是讲本体上的事情,如果是讲功能讲相状,就没有这个问题。所以讲真藏唯心,讲如来藏一心二门,这些说法我们可以做参考,作为权宜之计方便运用可以,但是不能做正解。
当然这有个问题了,《胜鬘经》提了“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为什么在如来藏上面讲空与不空呢,是不是还是讲的本体呢?不是的,因为在《胜鬘狮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里头说清楚了,经文是这么说的:
世尊,有两种如来藏空智。世尊,空如来藏若脱若离若异一切烦恼藏。世尊,不空如来藏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异不思议佛法。
经上讲有两种如来藏,一种是空如来藏,是若脱若离若异一切烦恼藏。一种是不空如来藏,是过于恒沙,就是过去恒沙诸佛啊都是这样子,不离不脱不异不思议佛法。两种如来藏空智,具体来说就是空如来藏空智和不空如来藏空智。
我们讲了心识的状态,这个心识处于烦恼当中而不受污染的是如来藏,受污染的是阿赖耶识。那么,什么样的心识才能有这种不受污染的功能呢?那就是必须具足空智的心识,这个空智的心识也就是成佛的心识。所以经上这么讲:如来藏智就是如来空智。
所以当你用如来藏智,即如来藏的空智来脱离一切烦恼(和一切烦恼相异不同)的时候,这种如来藏智就叫做空如来藏,也就是空如来藏的空智。听起来有些重复,等写成文字看起来就清楚一些了。
当如来藏不脱离一切烦恼,也不着意去跟一切烦恼相异不同的时候,即“不脱不离不异不思议佛法”的时候,这种如来藏智叫不空如来藏,也就是不空如来藏的空智。
离垢,离开污染、离开贪瞋痴这叫离垢。有两种离垢:一种是自然清净的,法尔的,自然而然就离垢了,这是一种离垢;一种呢,是依靠修行,依靠禅定的力量,在一刹那之间能够生起离垢,离开污染,这是一种离垢。你看,法尔的离垢,不脱不离不异,这就是不空如来藏;后者呢,就是要依靠禅定修行才能够离垢的,就是若脱若离若异的,这叫空如来藏。因为这两种离垢不同,所以这两种智的名称也分别为空如来藏的空智和不空如来藏的空智。但这都不是本体,是离垢的两种境界。
过去恒河沙,就是无量的诸佛啊,他所住的是法尔的自然而然的清净的本心,所以他是不空如来藏的境界。若是依靠定力修行离垢的境界叫空如来藏。这两种如来藏都是真实的智慧,都是自性圆满。
所以我们讲修行的人一定要重视修禅定,当然修禅定的一个前提是要持戒。戒定慧嘛。修了禅定才能证得空性,所以凡夫他要离垢啊,首先他要证得空如来藏,也就是先要有空如来藏的境界,然后才能够达到自然而然的不受污染的境界,那就是不空如来藏的境界。所以我们讲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是讲的修行的两种心识状态,是对修行来说的,一定要认识这一点。我讲空如来藏,就是凭借修持清除污染,有了这个境以后,慢慢地自然而然地就达到了法尔的本来清净,就是不空如来藏的境界。对于我们凡夫来讲,你不能说我就是不空如来藏,不可能,因为你受了污染,你一定要把这个污染空掉,排除掉,要到空如来藏以后,才能够显现你的不空如来藏。
所以对如来藏要这样来了解。不然的话,我们钻研名相啊,空啊不空啊,讲本体呀,那就流于名相之学了。
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我们讲的是境界(相),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功能(用),不空如来藏就是法尔的功能,不假(凭借)作意的,不留臆度的,自然而然就是清净,就是离垢,不受污染,这是过去十方三世恒沙诸佛的心识状态;相对而言,这个空如来藏是凡夫修习所证的心识状态,我们视之为成佛的本质,胎藏嘛,如来种嘛。
所以凡夫假使不具备如来藏的本质,那你修禅定也没用,离垢离不了。正因为他有成佛的本质,所以修禅定能够凭借禅定的力量离垢,离开贪瞋痴。在这个意义下,我们权宜地来说空如来藏,是本体也可以。但我前面已经讲过了,要正确理解它的本义,然后方便地用它的旁义才可以。
这样本来是讲它的相状、功能,现在你把它说成本体了,这是我们世俗经常的一个习惯,所以还是要区分开。我为什么这么强调一下呢,就是可能你们看到的参考书呀,很多都是讲如来藏是本体。我们也常常讲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有如来藏,人人都有佛的本体,往往都讲到本体上了。当然如来藏有真如实体,但那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的,不是从体、相、用这个角度讲的。
所以我们现在看到有些书上讲空如来藏是本体,不空如来藏是相用啊,我们懂得上面说的意思后就了解了,作为旁解、作为权宜方便那么说的。
因此我们在读《楞伽经》的时候,一定要看到如来藏是众生成佛的功能,是众生的心识状态,而不是成佛的本体。这样子我们才能够正确了解《楞伽经》的经义,就是一切的修持都是使得众生本具的成佛的功能能够发生作用,能够发挥出来,修炼成佛。这就是诸佛的密意。
所以我们读这部《楞伽经》,要把它作为是讲修持的书,是讲如来藏的书,讲如来藏是讲在修持上能够发挥他成佛本质的功能作用,是这样的一部经书。懂得了这个要领,你就掌握了开启《楞伽经》这部大经的钥匙。
经的主旨我就讲到这里,因为它关系到全经,所以讲得稍微详细了一点。
点击查看更多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