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的出离,是我们要放弃“心的游戏”...
终极的出离
西藏地区的康周仁波切说,如果对西方听众说某些字眼,就会触动所有人的按钮,她喜欢说这些字眼,然后观看反应,其中一个字眼是“投降”,另一个是“放弃”。
当她说“我们必须放弃”,所有人都畏缩起来,而且每个人都会问:“我们必须要放弃什么?必须要舍掉什么?”
出离是修行道路上一个主要的阶段,出离不见得就是放弃你的家和家人像佛陀一样出家,出家并不是出离的唯一形式。
我想,从许多角度看,心的出离更加困难。放弃自己所珍惜的(即使是无益的)意识形态下,活在当下,而不被自己的记忆、期望、绮思、巧妙的盘算所攫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切都很难放弃,即使有些人看起来生活的非常简单(其实很少人这样),他们经常还是活在非常奢华的内心世界中。这是我的经验之谈。不执着于任何事情是很不容易的,特别是不执着于“我”这个意象,我们必须慢慢学习才能放掉一切。
这就是禅坐的意义,你单纯地坐着,身体不动,不说话,不去管心,只活在当下。愿我们不再大做白日梦,愿我们坐在空灵和绝对单纯的境界中,这是终极的出离。但是我们可能会坐着回想蜜月或假期的美好,或是猜下周将要发生什么,或是想午餐的内容,我们可能只是坐着,没有人知道你在想什么。
我们现在都坐在这里,看来像一群小阿罗汉,只要身体和语言都被控制,没有人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是不是?但是我们要放弃心的游戏,只静坐在广大和清明的境界中,这是最大的出离。
心是极度贪求外在的享乐,同时贪求内心的舒适,而后者更难放弃。但是如果我们做得到,自然会进入一种开放,简单和清明的境界而觉悟,因为我们终于对治了所有负面态度的根源——无明。
这种与生俱来的无明,不是透过学习就能消除的,学习、思考和尝试了解它当然是好事,对于缺乏佛教背景的西方人士尤其必要。我们当然需要透过研读以了解佛所说的法,否则我们将以自己的观念来诠释它,而且会改变这些教导以适应自己的心理状态。
我们必须阅读、研习、了解,这是非常重要的。“佛陀真正说了什么?佛陀的本意是什么?” 只是了解这个问题,还是无法驱除我们的无明,因为无明不是知识上的无知,它属于头脑的层次,它渗透头脑,所以我们的思想形态也是无明的。
由于潜藏的原因极深,所以,阅读,思考和讨论虽然有助于除去表层的无明,但是无法影响潜藏的无明。这就是你们都坐在这里的原因,因为你们知道,探触无明深根的唯一方法,就是和心性连接,以此发现我们的真面貌,换句话说,就是揭露我们的佛性。
昨天当我抵达时,禅师正在谈论外面那颗大橡树。他说,有人告诉他,树根的深度和我们所看到的地面上的树干高度一样,我当时想:这真是对无明的一个隐喻。”树木在地面上是这种高度,如果我慢从根部砍掉它,就没有这棵无明树了,表面看来,这棵树似乎不见了,所有无明都消失了。
西方人非常用功,似乎知道许多事情,我们能做各种演讲,读一个博士,但是如果我们只做这些事,埋藏的树根仍保持不动。从佛教徒的观点来看,树根会继续生长为新树,还可能因为它被修剪过,而冒出更多树叶。
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直达深处,拔掉深的难易置信的无明深根。唯一的办法,就是对心性有确切的了悟。只有一次了悟经验是不够的,这只是开始。我的上师总是告诉我,一旦你证得了心性,就是修道的开始,才可以开始禅修。现在有些人对心性稍有了悟就以为自己开悟了,他们开始写书,设立佛教中心等等。但是这种经验真的只是一个开始。
除非我们在一天二十四小时内,每分钟不间断地和无所不知的心性连接,否则都不算完全开悟。因此,菩萨也分成许多等级。
我们的任务是对治自己的无明,同时,我们平时不但要随时保持觉知,并且要有洞察力。我们必须洞察每个身、语、意造作背后的真正动机,若发现心有恶念,就把它放掉。
我们只是觉察并接受恶念,不要否认,不要和恶念起冲突,看见、认出是恶念,然后放下,但要鼓励并喜爱善念。就这样,按部就班地,我们得以净化自己的心。
点击查看本平台近期推文:
松原母羊下跪视频火爆了,在各大佛群疯传, 让人们不得不再次回顾动物种种下跪"事件"
微电影|《西藏度亡经》一个灵魂不灭的重要文献,一个49天生死的故事
50年坚持用垃圾造豪宅,他家房子从不交水电费!这个老炮儿建筑师,给了全世界灾民生活的希望!
你须将“理论”付诸使用,绝不能使它成为你夸耀的一种工具!【秋阳创巴仁波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