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自治区党委网信委主任孙绍骋在《中国网信》杂志2023年第2期发表署名文章。全文如下:
信息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四化”同步发展的加速器、催化剂。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强调要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完成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必须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实举措谋划推进数字内蒙古建设,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努力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加强党的领导,为数字内蒙古建设提供坚强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内蒙古信息化发展起步晚、底子薄、欠账多,抓住信息化发展历史机遇、补齐信息化发展短板,首要一条是把党对信息化工作的领导落实落细,推动形成齐抓大抓信息化的强大合力。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决策部署,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数字内蒙古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充分发挥自治区党委网信委牵头抓总作用,全面加强对信息化工作的顶层设计、总体布局、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我们科学编制信息化、数字经济、大数据等“十四五”规划,制定实施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等一系列政策举措及行动方案,出台年度数字内蒙古建设标志性引导性项目清单,设立10亿元数字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围绕大数据、数字经济等推出了一批扶持政策、研制发布了一批地方标准,为加快信息化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和有力支撑。
当前,内蒙古正处在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信息化发展步伐必须持续快起来。我们将坚持长远谋划、高位推动,从完善体制机制、强化政策措施、优化治理体系等方面入手,为数字内蒙古建设按下“快进键”。按照国家机构改革总体部署,加快调整完善数字内蒙古工作体制机制,科学划定各方责任分工,更好更快推动任务落实。按照《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紧扣“五大任务”,细化明确数字内蒙古建设布局,推出更多含金量高的政策举措。建立健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责任制,加快制定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数据条例等法规,构建数据基础制度,着力提升数字经济法治化规范化水平。
大力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数字化发展基础日益坚实泛在智联的数字基础设施是加快推进信息化的坚实支撑。我们抢抓获批国家算力网络枢纽节点的战略机遇,全力推进网络、算力和应用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通经济社会发展信息“大动脉”。建成呼和浩特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以及和林格尔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全区5G基站达4.1万座,实现各城镇地区和941个乡镇及重点工业园区全覆盖,呼和浩特、包头、赤峰、鄂尔多斯进入全国双千兆城市行列。和林格尔数据中心集群建设加快推进,全区服务器装机能力达到200万台。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深入推进,列入中央网信办评测范围的215个重点网站全部支持IPv6访问,全国排位进入前十。建成26个工业互联网平台,累计接入企业6.8万户,应用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显著提升。内蒙古是全国唯一的大数据基础设施统筹发展类综合试验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继续加大力度推进5G、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建设,加快能源、交通、电力等领域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提升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和集约利用水平。特别是针对边境地区“空心化”、通讯不畅等问题,加快推动通信网络、大数据、视频等技术在边境管控治理上的运用,构建稳边固边的“天罗地网”。
内蒙古和林格尔数据中心集群建设加快推进,全区服务器装机能力达到200万台。图为和林格尔数据中心。聚焦重点领域坚持融合共进,数字经济发展跑出“加速度”
数字经济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我们立足内蒙古实际,紧扣高质量发展需要,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主攻方向,积极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壮大数字产业集群。在数字产业化上,我们充分发挥能源、气候、区位等方面优势,大力推进大型数据中心建设,布局高水平数字产业集聚区,促进数据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着力培育壮大电子信息制造业和软件信息服务业,加快构建产业体系新支柱。截至2022年底,全区数字经济领域共建成重点实验室18家、科技企业孵化器9家(其中国家级3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146家和482家。2022年全区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营业收入增长83.3%,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增长94.7%。在产业数字化上,我们把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作为紧迫任务,加快推进农牧业、能源、化工、装备制造业、服务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充分释放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效应。目前,已建成智能矿山126个、智能工厂和数字车间27个、智慧工业园区55个,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到49.5%,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59%,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指数达到80.8。同时,我们立足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战略定位,加强与俄罗斯、蒙古国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数字基础设施、跨境电商等方面的合作,积极拓展数字领域国际合作新空间。2022年全区实现跨境电商进出口额24.8亿元,同比增长5.5倍。
虽然我区数字经济发展保持了良好势头,但我们清醒认识到,内蒙古数字经济尚处于起步阶段,基础较为薄弱,数字应用不深不广,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程度还不高。我们将进一步用好“东数西算”新赛道,依托数据中心规模优势,在培育数据开发应用相关产业上狠下功夫,充分挖掘和释放数字要素价值,加快提升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持续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
加快协同转型进程,数字生态文明建设迈出新步伐内蒙古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习近平总书记叮嘱我们要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我们坚持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以信息化数字化赋能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建成生态环境监测、智慧水利等一批大数据应用平台,生态环境监管治理水平明显提升。内蒙古产业结构重型化特征明显,高耗能、高排放企业比较多,我们把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摆在突出位置,加快推进煤炭、电力、化工等重点行业绿色化转型,出台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行动方案,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落户鄂尔多斯,一大批零碳智慧企业、零碳智慧园区正在加快建设。
内蒙古注重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积极进行能源、化工等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目前已建成智能矿山126个。图为国能神东煤炭集团上湾煤矿智慧矿山远程操作采煤机。图/王晓博 摄
数字生态文明建设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内蒙古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必须抓好的一项重大任务。我们将深入推进数字生态文明建设,抓好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各项工作落实,加快数字技术在生态环境治理领域的推广应用,以信息技术助力全面节约战略实施,统筹推进“能水粮地矿材”一体化节约,在全社会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全力提升信息惠民为民水平,互联网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内蒙古地域辽阔、地广人稀,老百姓办事往往需要付出更高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对公共服务普惠性和便利性的需求更为迫切。我们坚持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大力推进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建设,信息便民利民惠民水平显著提升。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98%,政务数据归集量累计达到18亿条。全区1850个单位接入电子政务内网,电子政务外网实现纵向四级全覆盖,政务网络带宽全面升级。政法大数据智能化应用平台建成投用,全区刑事案件线上运转率超过90%。以数字技术赋能基层治理取得新突破,鄂尔多斯国家智能社会治理综合实验基地加快建设,推出的“多多评”数字平台受到各方好评。我们持续深化数字技术在民生领域的融合运用,公共卫生、健康医疗、教育养老、交通出行、应急管理等一大批基于大数据应用的智慧平台上线运行,老百姓从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便利和实惠,特别是“5G+基层医疗”让生活在偏远农村牧区的群众也享受到了优质的远程医疗服务,既省了钱又省了力。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网信事业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信息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们将深入推进数字化改革,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打造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数字化服务体系,让守在边境一线、生活在草原深处的群众都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服务。深入开展数字乡村建设行动,让农村电商、直播带货等新业态火起来,把更多优质农畜产品从祖国北疆送往全国各地、送进千家万户。加快建设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风险监测预警信息系统,提升风险隐患技防能力,推动高危行业机械化减人、自动化智能化换人,切实用信息技术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点击二维码订阅《中国网信》
来源:《中国网信》2023年第2期投稿:zhongguowangxin@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