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导盲犬上公交被骂哭!出了国才知道,国内8300万残疾人为何很少被看见?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西洋参考 Author 小s虫虫



授权综合FROM为你讲一个故事,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今天早上被一段视频触动。


是对盲人的采访,建议你们都看一看。



视频里,这位山西的盲人,带着一只导盲犬上公交车。


虽然他有证,导盲犬上也写着“导盲犬”,但公交车司机就是不给他上车,怂恿其他乘客一起攻击他,甚至还要报警来抓他。


导盲犬通人性,因为受的这样的委屈多了,它回家会呜呜地哭起来。


但狗毕竟不是人,这里拍导盲犬哭,其实是在衬托这位盲人内心的委屈和无奈吧——连导盲犬都委屈地哭了,谁知道这位盲人,内心又是什么滋味呢?


更别说,这样一段视频,在网上却被人骂炒作,当事人不得不出来回复,更让人心寒:


其实关于残障人士出行不便,遭受歧视的现象常看常新。


一直有人在呼吁,但很多问题,从来都没有解决过。



之前在看到知乎一个问题:



能问出这个问题是好事,说明我们自信了,开始意识到中国其实是一个挺好的国家,并不比国外差。


中国这几年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常常让我有这样的感觉,尤其是在国外玩手机没电,到处都找不到共享充电宝时,这样的感觉格外强烈。


但下面的一条回答,让我清醒了不少:




所以中国到底便不便捷?


如果你是个四肢健全、耳聪目明的年轻人,并且生活在城市里,那中国确实很方便——火车票可以在网上买,用手机可以随处叫车,去哪付费都可以微信支付宝支付。


但如果你是有点跟不上时代的老人,是一位残疾人。


那就不一定了,有时候你会发现我们的城市,其实很不友好。




首先说说针对盲人的。


盲道的问题我已经提过很多次了,但中国盲道的问题常看常新,每次提,都能找到更不可思议的盲道。


比如之前已经有通向死亡的盲道:



有被菜市场占据的盲道:



当然这些是后来这些道路投入使用的时候出了问题,并不意味着设计者有错。


但下面这些直接通向死路的盲道,基本是设计者的锅了:



如果一定要洗白的话,可以说铺路的和负责绿化的不是一个部门,部门之间协调不佳,所以造成了上面这种情况。


但下面这种设计,真的把我看笑了:



当然我们看着搞笑的地方,在真的使用这些盲道的人看来,就是噩梦,无怪乎盲人直接表示:



而知乎上直接有问题问:



——盲人不是不想用,而是实在用不了啊。


你看日本的盲人用盲道,不是用得很正常吗?





再来说说腿脚不方便的居民。


正如前面那位答主所说,中国绝大多数商场、景点或者说道路,在设计的时候完全没有考虑过坐轮椅者出行的感受。


比如这是一个著名的景区,残障人士完全没有办法进出:


这样的完全不考虑残疾人士的地方还有很多,相信大家生活中也经常会看到,就不一一举例了。


再说说那些所谓的“无障碍通道”。


我相信很多人看过这样的无障碍通道:




它上面有太多锯齿,轮椅在上面走,上面的老人/残疾人根本受不了。


而这种没有扶手又太陡的无障碍通道,用起来就像在玩过山车:



还有:




甚至某医院给患者做的“康复花园”,里面也一定要修上一个小坎,不知有啥意义。




北京大学教师李迪华,在一席演讲的时候曾经举过这样一个例子:


每年,我都会和学生一起租上轮椅车、拐杖、婴儿车,穿公园,走大街。我们发现,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公园,寸步难行,



寸步难行,



寸步难行,



寸步难行,



寸!步!难!行!



上面那位学生推着婴儿车,突然婴儿车被推到了一个电线的斜拉线上,而等待着婴儿车的是危险的铁丝。这根铁丝最少已经存在了六年,因为六年前我带学生做同样的练习的时候它就在。






如果这些你都没感觉的话,可以看看文军的故事。


文军是北京截瘫者之家创办人,25岁的时候,一场车祸夺走了他行走的能力,但他没有被打倒,反而开始致力于为残疾人发声,希望能推进残疾人道路建设。


文军2006年开始,会每年考察一个城市,确定安全路线后会用带着残疾人“集体出行”的方式向社会发声,告诉社会:



“出行既是对自己的挑战,也是一种呐喊。希望社会能知道,我们非常想出来,也需要出来,我们不是只适合待在家里。”



然而2019年7月份,他在云南大理亲自坐轮椅考察无障碍路线的时候,不幸身亡了。




害死他的是这样一个路口,当时是没有绳子拉起来的。


无台阶,无护栏,无警示标识,正值黑夜,没有灯光,而且没任何人提醒这里有危险。


别说残疾人了,就是健康的成年人从这摔下去,也会有生命危险。




一位无障碍出行的推动者,最终倒在了障碍重重的路上。


这真的是一种巨大的讽刺,也是我国庞大的残疾人口出行时面临危险的缩影。


文军曾向社会喊话“我们不是只适合在家里呆着。”


然而社会的回答显然是否定的。




可能你会觉得这是小众的需求,你会觉得中国没多少残疾人,因为你在大街上没看过几个残疾人。


但事实上中国的残疾人有多少呢?


2018年的官方统计是8500万,实际数字只多不少。



意思就是每16个人中间,就有一个残障人士,但我们在大街上完全看不到他们。


原因有很多。


比如一大原因是,这些人中间,有的是轻度残障你看不出来。

但还有一大原因,是那些你看得出是残障的人,根本出不来。


我们的城市,对他们太不友好了。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中国最发达开放的城市之一,并且已经明文规定,允许导盲犬上地铁。



然而一位盲人带着自己的导盲犬上地铁时,仍然被拒绝了11次:




其他城市就更免谈了:



盲人的盲道完全没有作用也就算了,带着导盲犬也上不了地铁,有时候公交车和出租车都上不了。


你让盲人怎么出门呢?


飞吗?


而腿脚不方便的人士,遇到的窘境是一样的:




他们的感受是,不但寸步难行。



而且会在路上会被人指指点点:



你现在骂他们,但你又怎么保证自己明天不会变成他们呢?


要知道并不只有骨折或者截肢的人才腿脚不方便,人只要老了,其实都会腿脚不方便的。


如果在加拿大,同样的情景又是如何呢?到了加拿大我才知道,国内的8300万残疾人为何很少看到!


1加拿大残障人士给我上的第一堂课


这么多年过去了,仍清楚记得梅根教授的第一堂课。

 

她哼着小曲开着电动轮椅从教室门口进来,把篮筐里的讲义材料搬到讲台上,然后转身,操控轮椅升高,在黑板上用仅有的左手写下第一堂的标题,顺手拉下投影幕布,回到讲台,打开投影仪和笔记本电脑。

 

我愣愣看她行云流水干完这些,回神才想起,哎呀,老师这么严重的残疾,我们全手全脚做学生的还傻坐着,也太不像话了!


梅根教授仿佛看穿我心思一般,笑着对台下20多个学生开口的第一句话,“see, no big difference!”(看,没多大区别)

 

没多大区别?!怎么可能没区别?!这种情况放中国,身边至少得有个人24小时伺候着吧,也就说说漂亮话吧……


残疾学生与普通学生无差别学习生活


课间休息,看到梅根教授要出教室,我立刻箭步上前帮她开门,谁知教授居然特意停下把轮椅转过来,礼貌而认真说,“谢谢,但下次请你不用特意帮我开门,我可以自己来,跟这里每个人一样,没有区别。”

 

颇尴尬地看着教授背影远去,心想这老师自尊心也太强了吧,一个残疾人,连这点好意都不接受。

 

但随着与梅根教授渐渐相熟,才明白,我从中国带来的这种”替残障人士把事情做了”的所谓“好意”,在加拿大反而是一种“歧视”。而倘若你想给他们真正的“好意”,是应该用各种方法帮助他们能自己做事,过着跟普通人没有区别的生活。

 

比如残障轮椅的高科技,随处可见的无障碍设施,以及可以与普通人公平竞争的各种机会。


加拿大每辆公交车都配有无障碍设施,可以让轮椅或儿童推车方便乘坐


几乎每天,在学校各处遇到梅根教授,除了上课,她自己坐公交车上下班,热午饭,买咖啡,上厕所,一路跟学生同事谈笑风生,还能带着我们跟木工系的教授抢实验室。


第一年期末考试结束,全班相约去酒吧庆祝,梅根教授竟然也来凑热闹,几杯威士忌下肚,她嗨得即兴来了段轮椅热舞,技惊四座!


2中国1亿残疾人也被叫做“残废”


自信开朗,自给自足的梅根教授完全刷新了我对残疾人的三观。

 

想起小时候的一家邻居,平日里只见两个老人沉默进出,直到突然有天,看到他们在弄堂里狂追一个20来岁上身赤裸,腰上栓着铁链条的大小伙子,住了多年的邻居们才知道,他家孙子是个手臂畸形精神异常的残疾人。


残奥会上中国运动员成绩耀眼,但普通的中国残疾人并没有那么光芒四射


也才知道,这个因为药物致残的男孩子,被铁链条栓在床边关在家里,已经12年。


而老夫妻俩担心他不时嚎叫,被邻居非议,常年用布团塞住他的嘴。

 

还有一个小学同学的姐姐。小儿麻痹症导致腿部终身残疾。除了行动不便,人很聪明,念书一直年级前三。

 

上学,放学,课间休息,妹妹总要跑到姐姐班里,帮姐姐上厕所,吃饭,上下楼梯。有时还要应付顽劣同学对“瘸子”的讥讽嘲笑和恶作剧。


有一天,这对姐妹不巧从楼梯上一起摔了下去,妹妹摔得不轻,当众崩溃大哭。 


寸步难行的盲人道


后来听说,成绩那么好的姐姐,念完小学就再也没有继续,去了社区福利工厂做纸花。

 

做记者之前的很多年里,除了这两位,我对残疾人没有什么概念,也觉得他们稀少罕见,离我们生活太过遥远。

 

而当记者之后,才了解,光是官方统计中国目前的残疾人数,就有8296万。这个人数将近1亿的群体,还不包括许多尚未列入官方认可“残疾”的残疾人,比如,自闭症。

 

那么多的残疾人,仿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消失了般,不知道生存在哪里。

 

我曾经采访过将近20多个有残疾人的家庭,其实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像当年那位邻居老夫妇一样,被家人“藏”在了家里。

 

原因也特别简单:一,出门残障设施不全很不方便。二,也不想让别人知道家里有个残废,看笑话。

 

 “残废”,你残你就废了,不光你自己废了,搞不好全家都跟着你废了。这就是中国残疾人生存的现状。



当然中国也有不同命运的残疾人,比如张海迪。可1亿残疾人里有几个张海迪?

 

但光是在我就读的加拿大大学,全校师生42000多名,像梅根教授这样带有残障的员工大约有20个左右,学生有100来个。他们每一个,在高科技和社会制度的保障下,只是如常人一样生活,不是残废,也不是累赘。


3最大的区别,残疾孩子的未来


或许谈再多,很多中国人跟以前的我一样,仍然对残疾人没有什么感觉和概念。残疾人的世界太遥远,也理所当然地觉得这跟自己没关系,谁家残疾谁倒霉,反正倒霉的不是我。

 

每个能生出健康宝宝的妈妈不是必然,都是幸运之中的幸运。可万一“倒霉”的是你呢?


加拿大残疾儿童“无差别”生活


2006年我做过一个“自闭症”孩子的系列报道,那些来自各地方各阶层的家庭,孩子一出生却莫名其妙患有自闭症。她们找不到原因和治疗方案,连训练这些孩子基本自理生存能力的正规机构,中国也没有。

 

一个无法自理的自闭症孩子,一个护理工的费用每月至少5000元,大多数家长都是亲自照顾,因为就算是给钱,也不一定有护理工愿意照顾这么一个孩子。而康复训练,单在最便宜的澳门,也要每月上万。即便是有钱,也只能送到港澳台或日本周边地区国家,因为中国没有所谓“合法”机构来接受这些孩子。

 

采访中常常能碰到走投无路的家长崩溃大哭,“我们不就是希望我们死了之后,孩子能有一些基本的生活能力和生存保障吗?!不然我们死了怎么办? 


加拿大所有建筑,不管是民用还是商用,都必须根据必须建筑标准强制配有相应数量的无障碍设施,比如停车场,厕所,电梯,通道等


而这些家长里,在孩子没有出生前,不少都过着精致体面的中产精英生活。

 

也曾采访过著名击剑运动员栾菊杰,20多年前她移民加拿大被不少国人骂作“叛徒”,说国家培养你当拿世界冠军,你功成名就就投奔资本主义了?!

 

其实她移民,完全因为大女儿是个先天智力残障儿童,在中国既得不到康复治疗,经济上也重负不堪。她眼见着一个著名导演去世后,两个智障儿子受尽欺辱的悲惨生活,才痛下决心移民加拿大,去到一个不光可以给女儿免费治疗康复,更会给予整个家庭未来的国家。


加拿大建标中关于无障碍厕所极限空间尺寸和位置的无障碍设计

加拿大建标中关于干手器和擦手纸盒高度的无障碍设计标准


我女儿班上,就有类似情况的一个小男孩。

 

这个小男孩,出生时整个下颚骨呈开放式畸形,导致他嘴巴无法闭合,耳朵内部结构异常。复杂精密的矫正手术要在2岁前分三次才能完成,但即便手术顺利完成,小男孩的视力,听力和智商仍然会有不同程度的终身残疾。

 

可除了做手术住院,平时在托儿所里,老师的态度都一视同仁“no big difference”,既不会因为他有残疾就嫌弃他,也不会因为他有残疾而特别照顾他。

 

另一个大班还有个小女孩,先天重度耳聋。但在她2岁前,就动完手术装上了最新技术的人工耳蜗。虽然讲话发音稍稍有点不同,可完全不影响她像和人交流沟通,玩笑打闹。


残疾儿童“无差别”地被爱被关怀


因为按照加拿大的政策,所有出生带有先天残疾或后天致残,需要进行矫正治疗的孩子,检测,治疗,手术,医疗器械全部免费。并自出生起,将会有专人跟踪孩子治疗后成长发育情况,定期与家长保持联系,监测督促康复训练等效果。

 

这些孩子也将在学校和生活中受到“无差别”对待(歧视残疾人在加拿大是很严重的法律问题),有差别的是他们将终身享有特殊补贴,甚至还有父母因为照顾他无法工作的补偿。

 

而如果经过治疗仍然没有自理能力,将会有专业机构接手照顾,父母可以随时探望。如果能有自理能力,将有专业人士对他们进行特殊职业培训,让他们和普通人一样拥有一份工作。在加拿大,一个公司优先雇佣残障人士还会有不少优惠政策。

 

同样的情况在中国,有多少家长可以有能力在最佳治疗时机,自费为孩子做昂贵的修复手术,比如几十万一只的人工耳蜗?而即便是能够缓解残疾的程度,这个社会又能给这些孩子多少机会享有一个有保障的未来,不至于让家人绝望到要亲手溺死自己的孩子呢?



写在最后


一个社会,当然可以鼓吹优胜劣汰,鼓吹社会达尔文主义,鼓吹不要帮助弱者。


但事实上人类发展至今靠的不是这个,人类发展至今恰恰靠的是相互协作,帮助弱者,不放弃残疾的同伴,让每个人都生活得更好更有尊严。


对待弱者的态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的标志。


一个愿意为弱者付出的国家一定是伟大的!


其实初到加拿大的很多人特别是中国人对这个国家的感觉是,不繁华,不现代,不先进!而当你细细的去品味它的细节,看待它的福利以及对弱者的保护和态度的时候,你才明白了为何加拿大是发达国家!


其实帮助他们很简单。


你只需要用心去体会到生活中的需要,设身处地的为他们考虑。公交车的设计就是一个最简单的例子。


只要我们每个人都不要歧视,都多一点关爱。


只要城市的设计者,在设计的时候稍微多用一点心,考虑考虑那个庞大却又容易被忽视的群体的感受。


也许也不会出现开头视频那样的事情。


相信有一天中国可以作到,只是希望这一天能早日到来。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


请在右下角点个在看*

点击下方二维码阅读更多真实新闻


把这篇文章转给所有人看到!



卡城作为加拿大第一宜居城市, 2018全球最宜居城市出炉!结果有些出人意料!加拿大卡尔加里脱颖而出!只有地税而没有海外税,空置税,投机税及其他杂税。(意味着同样一套房子在卡城购置要比多伦多温哥华少投入房价的20%左右) 如果你对卡尔加里地产教育感兴趣,欢迎后台联系我们,拉入地产群。


优质IT雇主招聘(仅限办理LMIA雇主担保移民,符合要求者或者您是IT行业,厨师,文员,旅游管理,汽修并有一定有英语基础,而且有兴趣移民的朋友请后台联系我们直接发简历匹配真实雇主办理移民)


也欢迎加拿大境内各省留学毕业生后台咨询办理对口专业移民,真实雇主,需面试。同时,我们有留学移民一条龙服务,10个月课程后安排雇主办理移民,有兴趣请速度后台联系。


想要 快速移民 吗? 


如果您对如果您对移民感兴趣,可在公众号后台文末留言,会有专业人员为您服务, 免费咨询。优势项目:阿省企业家移民,雇主担保移民,留学生转移民!加拿大靠谱移民机构尽在这里,详情联系我们评估!



点击查看以下几篇“热门”文章


最新数据,大温居民需要52年才能攒够首付!海外居民买房逃过了海外税,卖房时一样找你算帐!!

厉害!这个城市再次惊艳世界!!连续2年被评为北美和加拿大第一宜居城市,加拿大有3大城市上榜,看看都是谁?

牛逼+惊艳!全球最佳目的地权威排名Top100,加拿大这两处上榜!卡尔加里亮了

谁说温哥华买不到100万加元的独立房?!别心塞,看看加拿大三大宜居城市的「百万豪宅」都长啥样

美哭了!卡尔加里世界级图书馆惊艳亮相!成为吸引新移民定居的第38个理由!

2018全球最宜居城市出炉!结果有些出人意料!加拿大卡尔加里脱颖而出!

缺了这三样,别奢谈什么发达国家!

*【惊艳】加拿大第一条自驾到北极的高速路今天正式通行!沿路风景美到让你无法呼吸!

*【最全】2018加拿大移民新政变化大盘点:九大福利开放,哪一项最令你中意?

现在,$50万在加拿大三大宜居城市能买到啥样的房子?

为什么一定要来加拿大?看完你就懂了

【深度解析】一个“加拿大人”可以享受哪些福利?这算是“共产主义”吗?

关于加拿大免费医疗最详实的介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