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登月50周年!最寂寞的英雄、最美的风景、最酷的申报表

都市快报 都市快报 2019-07-29


2000多年前,屈原在《天问》里如是说,“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大意是,月亮有着什么德行,竟能死了又再重生?月中黑点那是何物,是否兔子腹中藏身?


50年前,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11号在月球着陆,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巴兹·奥尔德林和迈克尔·科林斯一起,迈出了人类航天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大步”。这一大步的起点,也许是17世纪的英国人约翰·威尔金斯,他计划用木头造一艘太空“战车”,以火药、羽毛翅膀和弹簧为动力,驾驶它飞上月球。也许是19世纪法国人儒勒·凡尔纳,他以严谨的态度讲述了用大炮将人送往月球的故事。



阿波罗计划的起点,则是20世纪的太空竞赛,是1962年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的演讲《我们选择登月》,是阿波罗1号测试事故中遇难的3位宇航员,维吉尔·格里索姆、爱德华·怀特和罗杰·查菲。


十一次载人飞行,七次远征月球,六次成功登月,宇航员没有遇上嫦娥、塞勒涅等古代传说中定居月球的月亮女神,但做了无数科学实验,带回382公斤土壤和岩石样本。


这个浩大工程,历时11年,耗资255亿美元,参与者高峰期超过30万人。计划的科技成果,影响深远,50年来一直让人类受益。


登月在继续,中国嫦娥四号今年1月史上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而人类登月的终点,不是月球,而是更深远的太空。只要人类存在,探索将永远。



留在指令舱内孤独地看着别人的荣耀时刻
“第三个人”:
阿波罗登月任务中的寂寞英雄 


阿波罗登月任务,每次是“三人行”,有一个是指令舱驾驶员,绕月飞行,看着另外两个宇航员登上月球,冲向生命最辉煌的时刻。



他在月亮上空,忍受着恐惧、孤寂与黑暗。回到地球,同伴享受着鲜花、掌声和长久的荣耀,他似乎被世人遗忘了……


//谁懂得他当时
彻骨的孤独和恐惧?//


迈克尔·柯林斯

(阿波罗11号指令舱驾驶员)



50年前,当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第一次登月时,阿波罗11号的第三人,那个被众人遗忘的迈克尔·柯林斯,独自驾驶着狭小的哥伦比亚号指令舱绕月飞行。


“伙计们,保持联系。”分别时,柯林斯发送了这条无线电信息,便开始一个人的飞行。


远离地球400000公里,月球阻挡了来自地球的无线电信号,一片漆黑,他完全脱离了人类。

 

柯林斯在日记中说:“我与任何生命都完完全全隔绝了,就只有我。”


他内心充满了深深的恐惧。


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准备了失败演讲稿。

 

“为和平、为科学而献身的宇航员们将安详地长眠于月球,”演讲稿写道,“这些勇敢的英雄,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他们知道一旦失败,将不会有重返地球的希望,但他们也知道,自己的牺牲会为整个人类带来希望。”

 

“我有50%的机会平安回到地球。”柯林斯说。他全神贯注于阿姆斯特朗与奥尔德林的行动,“像一个紧张的新娘,汗流不止”。

 

回地球后足足半年,他一直处在从月球带回的恐惧之中。

 

“现在,我终于找到了恐惧的真正原因。”他在日记中说,“如果他们未能出现在月球表面,我不会自杀;我会独自返回地球,立刻回来,但我一生都将是一个被盯住的人,我知道一定会这样的。”

 

回来不久,他收到第一个飞越大西洋的美国飞行员林德伯格的信,赞扬他是这次任务“更深刻的一部分……你经历了没有人体验到的,前所未有的孤独感”。

   

这感觉,很少人懂得。


此后,柯林斯与妻子的生活平静安详:从美国宇航局退役,担任美国国家飞行与太空博物馆馆长,1985年下海经商。退休后,“跑步、骑车、游泳、钓鱼、画画、烹饪、读书,为股票不景气而担忧,为寻找到一瓶10美元以下的美酒而欣喜”。

  

2009年他接受了一次采访。他看不惯这世界,越来越暴躁了:“我78岁了,可一些社会现状仍使我恼怒。比如对名人的谄媚,以及膨胀的英雄主义情结。英雄很多,但别指望当宇航员就能成为英雄。我们每天努力工作,事事做到近乎完美,不过我们受雇于此,是分内之事。”

  

他没有得到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那样的盛名,但他说,他从没嫉妒怨恨,“这是一种荣誉”。

  

“阿姆斯特朗1930年出生,奥尔德林1930年出生,我也同样1930年出生。我们又在同一时间走到一起,成功完成了世界上最危险的任务。至于我,是10%的精明安排以及90%的纯属命运。把好运刻上我的墓碑吧。”他说。



//升空时,两次遭雷劈
他救了大家的命//

理查德·戈登

(阿波罗12号指令舱驾驶员)



阿波罗12号,可能是6次登月任务中最惊险的一次——升空后不到一分钟,连续遭雷劈两次,包括导航在内的多种系统失灵数分钟。所幸,雷击没有伤到火箭关键部分。理查德·戈登在与地面指挥中心沟通后,启动备用电池,使得登月探索任务能够继续。

 

而当两名同伴登陆月面时,戈登留在指令舱“扬基快船”中,拍下大量月面照片,为今后的登月选址提供参考。有记者问起,他是否为没能登月感到遗憾,戈登回答:“我有我的任务,也为两名同伴感到高兴。”

 

按照原计划,戈登会是阿波罗18号的指挥官,能够降落到月面执行任务。不过,由于预算经费不足,阿波罗18号的发射计划中止,阿波罗17号成为NASA最后一次载人登月任务。从NASA退休后,戈登当过橄榄球俱乐部的经理,也做过能源公司的高管。

 

他的遗憾,或许只有登月同伴才会懂。与戈登一起搭乘阿波罗12号的艾伦·比恩后来成为了一名画家。在1993年一幅名叫《幻想》的画作中,三名宇航员同时站在了月球表面,戈登站在了正中央。2017年11月,戈登去世,享年88岁。


//三次参与阿波罗计划
从未踏上月球//

斯图尔特·罗萨

(阿波罗14号指令舱驾驶员)



斯图尔特·罗萨长得瘦瘦的,红头发。登月之旅,他独自绕月飞行35个小时。


美国自然科学记者安德鲁·柴金在《月球上的人》一书中说:“罗萨先生非常享受独自绕月的孤独感。没有人,没有无线通信,周围是无尽的黑暗。他为他绕月期间的科学测试感到骄傲。”


罗萨认为参与了登月也没与众不同的。“太空没有改变我们任何一个人,”他对柴金说,“你飞向太空时是什么样,回来还是什么样。”

 

柴金写道,“当政府宣布放弃阿波罗以及探月计划时,罗萨是最为激昂不甘的人。他对探月计划充满了留恋。”

   

罗萨的女儿回忆:“父亲常常教导我们要敢于冒险……确定目标并为此而奋斗。”


完成阿波罗14号任务,罗萨作为替补宇航员,参与了最后两次探月任务:阿波罗16号和17号。1976年他从美国宇航局和空军部队退役,在多家公司担任管理职务。1994年去世前,他是密西西比州一家啤酒公司的主席。


//史上最孤独的人
一闪即逝的荣誉//

阿尔弗莱德·沃尔登

(阿波罗15号指令舱驾驶员)



阿波罗15号,是一次完美的旅行。而沃尔登当时距离最近的人类同伴斯科特和艾尔文3597公里,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收录为“最孤独的人类”。


“一次完美的登月,”沃尔登回忆说,“我们做了许多科学实验,比以往任何一次都多。”


这么近了,却没能登月,不遗憾吗?“一点也不,”沃尔登回答,驾驶指令舱是登月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回到地球,他成了密歇根州杰克逊市最大的英雄,市中心露天游乐会场举行了盛大的庆典,来了8000市民。

 

荣誉,一闪即逝。

  

回到地球的第九个月,沃尔登接到一个电话。他被调离了,没能再回到太空。

 

2011年7月,沃尔登回到家乡杰克逊市,签售他的新书,自传《降落地球》。书中讲述了阿波罗15号使命,他在太空中的神奇感受以及“邮票丑闻”。


//他在汽车电台里
听到自己被除名的消息//

肯·马丁利

(阿波罗16号指挥舱驾驶员)



在执行过阿波罗登月任务的宇航员中,肯·马丁利是最年轻的成员。马丁利原本预定搭乘阿波罗13号,1971年4月,就在发射前几天,他因为接触风疹病人而被除名。


“我正开车在路上,打开收音机,新闻突然插播了一条信息,说NASA把我换下了登月任务。”马丁利后来回忆说,“我把车停在路边,发了一会呆。如果这是个恶作剧,它真的吓到我了。”

 

这当然不是个恶作剧,只是媒体的消息渠道比马丁利还要灵通。马丁利承认他当时有些失望,但是这种感觉很快随着事故烟消云散——阿波罗13号在奔月途中,发生氧气罐爆炸。阿波罗13号三名宇航员换乘登月舱,并用仅有的物资拼凑出空气过滤装置,最终成功返回地面。

  

马丁利作为替补队员,参加到NASA的紧急救援团队中。在团队中,他并没有发挥具体作用。不过,他亲眼看到替换他的杰克·斯威格特,处理事故时操作得十分专业,他的失望变成了敬意。马丁利说,如果换作是他,阿波罗13号会成为灾难。

  

一年后,作为阿波罗16号的宇航员,马丁利留在指令舱上,绕轨运行了60多次,并完成了26个独立的科学实验。“我很难想象独自在月球表面跳跃,一定和独自驾驶一艘飞船飞行在月球背面那样惬意。打开音乐,看看月球全景,那情景非常令人难以置信。我的意思是,一个景致接一个景致,感觉很不一般。在这个锡罐里只有你,独自一人。”


//他又阳光又疯狂
他老婆相当淡定
//

罗纳德·埃万斯

(阿波罗17号指令舱驾驶员)



提起埃万斯,熟悉他的人总能回想起他灿烂而鼓舞人心的笑容。


他的妻子简说:“他的身体里就没有忧愁基因。”


埃万斯说:“我老婆早已习惯了我的疯狂。”

 

1966年,当他得知自己被选为宇航员时,他正在越南作战。他告诉妻子,下一站他去月球。妻子想了想说:“太了不起了!”她也不吃惊。

 

埃万斯大胆直率。阿波罗17号发射前不久,他公开谴责当时的尼克松政府,对太空探索“只说不做”,把那些反对太空探索的政客叫做“怪人”。

  

登月后返回地球途中,埃万斯有一次短暂的太空漫步,出舱66分钟,悬于月球与地球之间,取回拍摄月球表面的磁带。当时,埃万斯的心跳是平时的两倍,每分钟140次。

  

1977年他从美国宇航局退役后,进入一个煤炭企业,1990年因心脏病去世。


跳跳摔摔 打打高尔夫 看看风景
他们在月亮上撒过的野


18个地球人的登月之行中,有12个在月球上留下脚印,变成“月亮人”。他们的功绩和登月的意义,已庄重地载入史册。


他们中两个出生于20世纪20年代,16个是“30后”,其中7个出生于1930年。如今11人已过世,在世的7人也都老了。


除了做科学实验、采集样本,这些“大叔”在月亮上留下了飞扬佻脱的青春身影。


//他们说的话
这是个人一小步,人类一大步//


1969年7月20日,尼尔·阿姆斯特朗从阿波罗11号的“鹰号”登月舱下到月球后,说了一句现场解说,这是登月史上最出名的话:


“That's one small step for man, 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这是个人一小步,人类一大步。)

 

出舱前,他们大吃了人类在月球上的第一顿饭。此时他们的每个举动,都是人类在月球上的第一。

   

奥尔德林用圆珠笔撬了一条缝,打开门。阿姆斯特朗下舱,到舷梯尽头跳了一小步,左脚踩入松软的月球尘土。这是人类在月球上的第一个脚印。


他适应了一下光线,转身说出这句名言。

  

他漏说了“a”,应该是“for a man”。但他一直不承认,说他不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是静电屏蔽了“a”。人们听了无数遍录音后,他只好承认丢了“a”。

  

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将一个半圆形匾放在月球,上面有一行题词:

  

“地球上的人类第一次踏上了月球。公元1969年7月。我们为全人类和平而来。”


还有宇航员和美国总统尼克松的签名。他们念了一遍。

   

这才是美国当时最想“流传宇宙”的话吧,但流传最广的是一小步一大步。这句话颇有哲思,又贴切又豪迈,是一个很出彩的警句,比起官方题词,它实至名归。


尼尔的一小步 康拉德的一大步


“一大步”这句话还有续集。4个月后,阿波罗12号到月球,皮特·康拉德成为第三个踩到月球的人。舷梯有些短,没撑到月球土壤,他呼地跳下去,叫道:


“太好了,老天!这也许是尼尔的一小步,却是我的一大步啊。”


这么说,也是因为他个子较小,不到1.68米。阿姆斯特朗1.80米。


很远很远很远


“Miles and miles and miles!”这句话也相当出名,很远很远很远。

 

阿波罗14号的艾伦·谢泼德穿着笨重的登月服,戴着厚厚的手套,在月亮上打了两杆高尔夫球。出发前与领导约定,登月任务搞砸了,就不打高尔夫了,免得地球人觉得不严肃。

  

他第一杆只打中沙土,没打中球;第二杆打飞了,他大叫“很远很远很远”。

   

多远?天体物理学家伊森·西格尔后来算了出来:3948米。

  

地球人在地球上,1974年迈克·奥斯汀64岁那一杆打得最远,470.9米。普通人打不到300米。


谢泼德展示带上月球的折叠式球杆


//他们撒的野
嘘个嘘 跑个蹦 跳个舞//


奥尔德林(阿波罗11号)下了舱,忽然想嘘嘘了。


他说,踏上月球,一激动,突然来了尿意,就当着数百万电视观众,站着小便了。

 

电视观众不知道他发什么愣。他穿着宇航服,小便流入一根管子,没有尿在月亮上。他成了第一个在月球撒尿的人。

   

他还是第一个在月球上跑的人,样子像袋鼠蹦跳。

  

第二批,阿波罗12号的皮特·康拉德,在月球上跳舞,也得了个第一。



踢起了尘玫瑰


 阿姆斯特朗也很调皮,故意拖着脚走,踢起尘土。在地球会踢起小小的“尘云”,月球上踢起的是“尘玫瑰”。


他说:“踢月球表面,尘土会形成一个玫瑰花瓣形状,这是个不小的乐趣。你能看到颗粒形成的一个小环,没有尘土飞扬、没有漩涡,什么都没有,真是太独特了。”


翠西岩石


阿波罗16号的查尔斯·杜克,在月球表面放了一张照片,一张很小的全家福,照片中是杜克和妻子桃乐茜,以及两个儿子查尔斯和托马斯。


阿波罗16号宇航员查尔斯·杜克在月球上进行舱外活动。他在月球表面放了一张全家福,照片中是他和妻子桃乐茜,以及两个儿子查尔斯和托马斯。


阿波罗17号的赛尔南,将女儿Tracy(翠西)的名字留在了月球表面。他说这是他写下的一个父亲对女儿的爱。他将一块80米高的岩石命名为“翠西岩石”。他和施密特爬上了这块岩石。那年翠西9岁。


这两人,最作了


美国宇航局(NASA)在登月50周年的纪念活动上播放视频,奥尔德林和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行走,不断摔倒,起身要用双手推地面弹起来,有时要试几次。地面人员大笑。


阿波罗16号的查尔斯·杜克的两次跌跤,是他太作了。

 

第一次是看到同伴约翰·杨蹦跳很快,他赶紧跟着跳,啪一跤摔着了测试器材,吓出一身冷汗:设备很贵的,还好没摔坏。


第二次是回登月舱时,玩“月球奥运会”跳高,杜克轻轻一跃跳了1.2米,啪一声落下,背部着地,反弹起来,又一身冷汗:“天啊,登月服要是破掉漏气,性命就出脱了。”

  

登月12人,杨与杜克(阿波罗16号)最会玩。

 

奥尔德林说他当时很紧张,感觉像个三四年级的孩子,在全校师生面前被叫到台上背葛底斯堡宣言。这两人却还特别调皮。他们拿月球引力开玩笑,扔笔、扔匙子。杨开着月球车“月球臭虫”出去捡石头,一直开到最高时速,刹车差点失灵,吓坏了。

   

晚上回舱休息,得大喝橙汁,以防心律不齐,杨这个41岁的大男孩又搞怪了。“我觉得被橙汁淹没了,发誓今生再也不喝橙汁。”他嚷嚷道,“吃伤了。”他的叫嚷声到达地面指挥中心,把地球人笑坏了。

  

奥尔德林演示过斟酒——是葡萄汁,看上去像糖浆,在杯壁旋转着,最后才落在杯底。他说,因为引力太小了。他出发前说:“我要在月亮上喝一杯。”


//他们看的景
月球之行,我们发现了地球
//


这是从阿波罗11号(正在月球轨道)拍摄的地球


“月亮人”爱好看地球。“地球!地球!你不是早看过无数次了吗?”


哈里森·施密特冲着尤金·赛尔南(阿波罗17号)大叫大嚷,因为赛尔南停下来看地球了。


“这是令人惊心动魄的时刻,你眼睛紧紧地追随着它,一刻也不愿离开。”赛尔南说,“它太美了,你会怕它转瞬即逝。”

  

而施密特是个真正的科学家,哈佛大学地理学博士出身,是美国宇航局在阿波罗17号这最后一场登月中派出的撒手锏。他专心到这种程度:“穿着太空服和穿着衬衣并没有多大差别……你的注意力并不在太空服上。”

  

他一心捡月亮石头,每块都是宝贝,可时间不够:看见桔红色的土,就报告地面;找到一块图案奇特的岩石,就奇怪:谁画的?

  

阿波罗8号没登月,但宇航员比尔·安德斯在地球轨道上拍了标志性图像“地出”。

 

艾德加·米切尔(阿波罗14号)看到地球时吓了一跳:“忽然月球边缘缓缓升起一个蓝白相间的星球,我一时呆住了。”


杜克说,地球像一颗“悬在太空中的宝石”。

  

艾伦·比恩(阿波罗12号)说:“月球上你能看到只是一个美丽的圆球,大部分白色,部分蓝色,点缀着黄色,偶尔有些绿色植被。这个高度没有人造物可见。”

  

“人们总是问我们月球之行发现了什么?”阿波罗12号指令舱驾驶员理查德·戈尔登说,“我们发现了地球。”


月球真是绝美的荒芜


阿波罗8号,是带着人类第一次到达月球的飞船,但没有登月。指令长弗兰克·鲍曼绕月飞行,形容月球荒凉犹如核战过后、地球出现生命之前。

  

奥尔德林说:“踏上月球表面,我惊呆了,太阳已落山,天空出奇地黑,‘鹰号’发动机已关。四周静极了,只有迈步时宇航服的摩擦声,甚至听不到自己面具中的呼吸。时间仿佛凝固了,景色太美了,这真是绝美的荒芜啊!”


阿姆斯特朗说:“月亮上每块石头都很美,轮廓分明,像美国的甜点。”他失望的是,到了月球,竟没有重大发现!莫非他预想会遇到外星人或嫦娥姐姐?

  

比恩(阿波罗12号)一到月球,则大失所望。回地球时,他对康拉德说:“感觉有点像那首歌:《就这些么》?”

  

米切尔的感觉最恐怖,他说登上月球,有种奇怪的感觉,好像总有人盯着他。他坚信存在外星人。


//他们回来
最酷的海关申报表
//


第二个踏足月球的奥尔德林,2015年公布了当年的一些文件。


除了33.31美元的差旅费报销单,还有从月球返回重新进入美国时的海关申报表。


从月球带回来的石头,岩石样品虽珍贵,也得走报关程序。还要说明此次飞行期间是否出现了可能导致疾病传播的情况。人们担心他们从月球带回不明细菌,将他们隔离三周。表上填写的是:“尚不确定”。美国宇航局网站的文章说,17号的哈里森·施密特回舱脱下宇航服,闻到火药味,鼻塞,打喷囔,抱怨得了“月球花粉症”。科学家认为是吸入了月球粉尘。

 

海关申报表上,出发地一栏填了“月球”。真酷。


为什么要登月?
那些技术突破 让人类受用无穷


登月有什么用?或者说,探索太空有什么用?大概是从人类定下了登月计划的同时,这样的疑问就诞生了。

 

我们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是1970年,赞比亚修女玛丽·尤肯达给NASA(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副总监厄内斯特·施图林格博士写信问道:地球上还有这么多小孩子吃不上饭,怎么能舍得为遥远的太空项目花费数十亿美元?

 

施图林格的回信很长,里面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登月工程需要前所未有的精度和可靠性,迫使人类去寻找一切新材料、新方法、新工具,甚至是去探索全新的自然规律。每年,都有大概一千项从太空项目中发展出来的新技术被用于日常生活中。你可能会问,为什么先设计出宇航员登月舱的维生系统,而不是先为心脏病患者造出远程体征监测设备呢?答案很简单:解决工程问题时,重要的技术突破往往并不是靠按部就班,而是来自一个可以激发出人类全部斗志和创新精神的远大目标。

  

“阿波罗”计划促进了多个领域的技术进步,催生了液体燃料火箭、微波雷达、无线电制导、合成材料、计算机、无线通信等一大批高科技工业群体。


这个计划取得的技术进步成果,有4000余项高科技专利、技术被转为民用;二次开发应用的效益,远远超过“阿波罗”计划本身所带来的直接经济、社会效益。有分析称,美国领先于世界的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高技术,很大一部分来自对“阿波罗”工程技术的消化、优化和二次开发。

 

这些技术上的突破,造福了世界经济和全人类,深远影响不可估量。


阿波罗12号宇航员戈登正在调试设备


//微型计算机、甚至手机//


在阿波罗登月任务的众多成果中,一项重要的成果是组件的小型化。虽然今天任何一部手机都比阿波罗11号的计算机更强大,但是当时的研究水平已经可以制造出比当时计算机和通信系统使用的电子管小得多的计算机组件。这就让计算机能够被装在飞船上,重量大约为30公斤,并且随机存取存储器只能储存2048个字节。现在的智能手机,内存是阿波罗11号计算机内存的10万倍以上。


//水净化设备//


最初,NASA开发出了一种小型轻便的装置,为太空旅行净化水。后来发现这套设备用在地球上的水净化也远比当时使用的氯安全有效,于是就被用于保持冷却塔中的水清洁、帮助支持空调运行、清洁水池等一系列民用项目了。



//呼吸面罩//


上世纪70年代,消防队的呼吸装置不但麻烦,而且重约30公斤,导致一些消防员甚至在救火时放弃这种笨重呼吸系统。凭借其为登陆月球开发宇航员装备的经验,NASA随后与消防技术部门合作,开发出了更轻便好用的呼吸系统。


//聚合物织物//


20世纪50年代就有了聚合物织物,但如果NASA没有大力使用它,它不可能变得如此普遍。1967年1月27日,执行阿波罗1号载人飞行任务的3名宇航员由于指挥舱起火全部牺牲。随后,NASA一直试图开发出不易燃且稳定的纺织纤维,具有极佳的柔韧性和耐热性的聚合物织物由此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它仍然活跃在应急响应、汽车运动、军事和工业等各种领域。


//无绳设备//


阿波罗宇航员希望将岩石带回地球,同时也希望对月球进行测量。但是想象一下,宇航员拿着一根拖着长长电线的电钻在月球上钻探的画面,真是不要太美!从实用角度出发,他们必须有一把高效的无绳电钻。这之前无绳电钻只是一个粗糙的样品。但是登月计划成型后,NASA立刻就与相关公司签订了合同,携手开发更多定制工具,例如用于采集月球样品的无绳电锤钻、零冲击扳手(使用扳手拧紧在零重力下飘浮的螺栓)。可以说,是NASA帮助启动了无绳设备的重要创新,并将其经验融入了医疗设备和真空清洁等领域。


//方便面里的脱水蔬菜包//


方便面调料包里的那个脱水蔬菜包,前身是航天食品中的脱水菜。NASA为了让宇航员在太空里吃到蔬菜以补充维生素,发明了冷冻脱水蔬菜技术。该技术几乎能除去蔬菜中的全部水分,降低重量,但同时能保留绝大部分营养成分。当然啦,都市里的我们是感觉不到这个蔬菜包有啥可贵的,随便去菜场里扯根黄瓜都比它水嫩多汁呀。不过要是你春运时挤上十几个乃至几十个小时的火车,然后泡方便面的时候,看着这些脱水蔬菜,大约可以体会一下宇航员在太空里吃了N顿太空餐后看到绿叶子的心情。


//核磁共振、CT和ICU//


上世纪60年代中期,NASA为阿波罗登月计划研发出计算机图像增强技术,使月球的照片经计算机的处理得到了强化。此技术后来成为NASA的地球资源探测卫星鉴别地球表面特征的基础技术。应用到医学上后,就成了现在耳熟能详的CT、核磁共振。ICU重症监护病房同样是航天技术带来的重要医学进步之一,它是基于阿波罗工程对登月航天员进行身体状况监测的需求而诞生的。


//条形码//


超市里购物计价用的条形码也是航天技术之一,它最初是美国为更有效控制阿波罗计划的那些数不胜数的机器组件而发明的。


//需要澄清的几大谣传//


1969年7月,阿波罗11号发射现场。


除了上述从“高大上”到“接地气”的技术,也有几大谣传需要澄清。

  

其中影响最广泛的一个谣言是:特氟隆是由NASA研制的。这听起来似乎合情合理,因为特氟隆是一种极其耐热的材料——太空任务需要这种材料。但实际上,它是由美国杜邦公司的罗伊·普朗克特于1938年偶然发明的,当时他正在研究新的制冷剂。

  

魔术贴是另一个谣言,它实际上是由乔治·德梅斯特拉尔于1940年代在瑞士发明的。当然,它在太空日常生活中的巨大用途不容否认。想象一下,在没有任何重力的情况下,让自己安全地在床上睡个甜美的觉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

 

另外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是,尿不湿的发明也源于NASA科学家为宇航员实现“排泄自由”。现代尿不湿其实是1946年一名叫作玛丽安·多诺万的家庭主妇发明的,直到10多年后,宝洁公司看中了她的创意,后来推出“帮宝适”纸尿裤。


人类第一次揭开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
中国的嫦娥四号 已在月球的背面留下脚印

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中国的嫦娥四号探测器,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


嫦娥四号探测器由着陆器和巡视器月球车组成,共配置包括2台国际合作载荷在内的8台有效载荷。

  

1月4日凌晨0点47分左右,“@月球车玉兔二号”发布嫦娥四号给她拍摄的照片说:“看,脚印。这是我的一小步。”



嫦娥四号的着陆点冯·卡门撞击坑,有36亿年历史了,据说月球形成10亿年后,就有了它。它所处的艾特肯盆地,地形起伏达6000米,是太阳系中已知最大的撞击坑之一,被认为对研究月球和太阳系早期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如今,这里第一次有了人类的痕迹。

  

这是月球背面的宁静之地,屏蔽了来自地球的无线电信号干扰。嫦娥四号已“不在服务区”了,数据需要通过“鹊桥”中继星传送。所以这叫做“看不见的操控”。


11时40分,嫦娥四号着陆器获取了月背影像图并传回地面。这是人类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拍摄的第一张图片。



月球背面,并非月球暗面。月球因为被地球潮汐锁定了,永远以一面对着地球。


不过,看不到的另外一半并不是黑的。月球的明暗分布和地球上看到的部分无关,而是取决于月相。新月的时候,地球上能看到的部分就是黑暗的,而背面就是明亮的。

 

地球上看不见,可以飞到太空中去看。1959年,苏联发射的月球3号探测器就已经路过背面并拍了照。1968年阿波罗8号环绕月球飞行时,飞船上的宇航员成为了第一批肉眼看到月球背面的人类。


在月球上登陆的探测器数量,目前已超过50个。但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嫦娥四号是历史上第一次。


人类探测器也不是没有在月背着陆过,但之前的着陆都是硬撞上去的。如果有其他探测器在空中看着的话,硬撞也能提供不少数据,但撞上之后肯定就撞坏了,没法再继续工作。

 

20世纪60年代,美国人的游骑兵4号因为电脑坏了,所以一头栽在月背啥也没干成。2014年,美国“月球大气与尘埃环境探测器(LADEE)”按计划高速撞击了月球背面,但没有人或探测器捕捉到它的最后旅程。


嫦娥四号是第一个“活生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的人类探测器。


月球,
是人类通向火星的一块绝好跳板

一个是遍地陨坑、已留下人类脚印、可遥望故乡的月球,一个是黄沙漫天、寂寞空旷、人迹未至的火星。


距离人类首次登月已经过去50年,下一步人类应重返阔别多年的月球,还是出征更为陌生的火星?据美国宇航局(NASA)预计,在不久的将来把宇航员送上火星,这一过程要花费2年时间。或许,可以先在月球上建立适合人类生存的基地,然后再出征更加遥远的火星。


月球,将成为一块前往火星的绝好跳板。


//登月计划一时甚嚣尘上//


由于火星是太阳系中与地球最相似的行星,因此被认为是人类太空移民的第一选择。

 

第二个登上月球、已87岁高龄的奥尔德林两年前在北京召开的2017全球航天探索大会上介绍,按照他的设想,人类能在2039年前登陆火星,并在火星上建立永久居住点。

 

月球,成了火星探测中转站的最佳选择。月球,一时成了兵家必争之地。

   

美国总统特朗普已经下了死命令,要求NASA5年内(2024年)必须载人登月(包括一名女宇航员),否则将改组宇航局。

 

这是美国下一波登月计划,名为“阿耳忒弥斯计划”。将用“太空发射系统”送“猎户座”飞船上天。


以前的运载火箭,推力最大的是苏联的“能源号” 起飞推力3552吨。第二名是美国阿波罗计划中使用过的“土星5号”,3408吨。预计“太空发射系统”将超过它们,约4173吨。

 

欧洲航天局也将加入,建设三个“欧洲服务舱”,第一个本月将与美国“猎户座”飞船的载人舱连接,第二个还在建造,第三个将为宇航员提供空气、水、电力等。

  

继中国嫦娥四号登月之后,印度奋起追赶,计划发射月球二号于9月6日登陆月球南极(此前已经因为火箭原因中止发射)。而“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着陆,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嫦娥时代”。它改变了世界谈话的焦点,从阿波罗时代对太空中引人注目的第一次的关注,转向更广泛的对获取月球冰和金属等太空资源的讨论。


科学家构思的月球基地


//为什么月球是个好选择//


远在奥巴马政府时代美国就提出了将人类送上火星或者其他星系的设想。火星探测是第一阶段,在这阶段当中,科学家们将进行人类太空生存的各种试验,把月球建立成永久的居住地。


然而,目前人类出征火星仍存在很多问题,最大问题就是燃料的不足,去火星往往都是“单程票”有去无回。


如果在地球和火星设一个中转站补充燃料,是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案。而月球上有着令人吃惊的超级多资源,月球表面富含着近亿吨铁和钛、氦3,还有极细的尘埃。

 

铁和钛是我们飞船最常出现的元素,有了这么多的铁我们就可以直接在月球继续打造宇宙飞船的材料和维修更换零件。氦3和氘(氢的同位素)进行核聚变所产生大量能量足够让飞船进行行星运输。现在月球上发现了几乎是用之不竭的氦3,我们可以先用化学火箭送宇航员到月球基地,然后再从月球基地做核子火箭飞到火星。

 

更激动的是科学家在月球南北极发现了冷冻冰,这给月球上的基地提供了水资源甚至可以提供给去往火星的宇宙飞船。




//人类可以在月球上生存//


科学家们大多认为人类可以在月球上生存。月球的重力实际上可能比宇航员在国际空间站体验的微重力更有利于生命。

 

据一些专家猜测,宇航员在月球上受到的少量重力,可能有助于阻止宇航员在国际空间站微重力环境中所经历的一些负面影响,比如骨骼密度和肌肉流失。这可能使殖民月球成为一个更有吸引力的选择。

 

有专家指出重返月球将包括 “人类前哨站”,而建立月球基地的第一步可能是机器人。一旦无人操作任务建立了基地,人类就可以到月球表面进行研究工作和维持栖息地。欧洲航天局的一项研究发现,利用月球上已有的材料3D打印月球基地,可能是建立前哨基地的一种可行方法。

  

机器人将自动执行3D打印程序。该机器人将使用月球上的泥土和灰尘混合物“打印”一个充气式圆顶,上面覆盖着一层又一层结实的材料。通过使用月球的本土材料,太空机构可以节省往返月球表面的昂贵飞行费用。

  

此外,一旦登上月球,宇航员们就能利用月球上开采的物质制造出维持生命所需的物质,而不是从地球上运送氧气和其他物质而进行昂贵的任务。

  

一切物质,包括空气和水等必要的消耗品将主要来自当地资源,不会从地球进口。所以,所有的高科技设备,所有的食物,任何类型的专业需求都直接在月球生产。


//从月球到火星再到更远//


在月球上建立基地可能会引导人类探索太阳系更深的地方。


通过开发地球和月球之间区域(称为地月空间)的交通工具和空间运输系统,科学家们可以利用这一空间作为火星任务补给站。


工程师们也许还能够利用月球提供的自然资源,制造出用于深空旅行的推进剂。当推进剂被制造出来后,它可以被送往地月空间,以帮助燃料飞船准备出发前往太阳系的其他地区或更远的地方。


总之在月球上建立基地来做地球和火星中转站,充分利用好月球上的资源,是现阶段人类节约星际航行预算的经济做法。


撰文/夏雪 金弘彬

记者 钱卓君 综合报道

综合新华社等报道





·悬赏10万寻人!浙江15岁女孩在小区附近跳绳时突然失踪!阿姨:短短3分钟,一回头就不见了!

·一看油箱就说要加燃油宝!燃油宝啊燃油宝,你真的知道我积碳了吗?

·杭州半个多月来已有9人中毒,换血排毒用掉2万多毫升血浆!


更多消息,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杭州新闻APP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