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注共享单车 | 探究共享单车迅猛发展背后的原因

2017-05-09 交通言究社 交通言究社

导    语

言究社昨天推出的《关注共享单车 | 供需两旺 已成城市第四大出行方式》一文中提到,共享单车从产生到现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实现了产品规模和使用量的快速增长。作为新型业态,共享单车为何能在这么短时间获得如此迅猛的发展?今天我们继续推出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共享单车研究报告篇章之二。


原因之一:需求旺盛


 传统+环保新理念,刺激大量出行需求。


自行车在短途出行中具有其它出行方式难以比拟的优势。我国是传统自行车大国,传统骑行习惯叠加“绿色、健康”出行新理念,再加上使用者无车辆被盗担忧,刺激了大量共享单车出行需求。


 城市规划不够科学,导致大量出行需求。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加速期,在城市快速扩张和空间重构过程中,主要以“发展经济”为导向,城市规划和发展的科学性不够,“新建居住区功能单一”、“职住分离”、“空间错位”等现象广泛存在,导致了大量的出行需求。


▲图:不同公共交通出行方式的功能分工。(数据来源:研究中心绘制)


 公共交通不够完善,催生大量接驳需求。


我国的公共交通总体上已取得了很大进步,但精细化管理和服务水平不足,在运行速度、准时性方面仍不完善;同时,公交(包括地铁)站点出入口设置往往过远、过少,不能覆盖住宅区、商业中心等人口密集区,通达性、出入便捷性较差。而私家车等替代或补充的出行手段又受种种因素制约,因而催生了大量自行车接驳需求。


▲图:人流密集的金融中心地铁通达性和便捷性对比:香港中环vs上海陆家嘴vs北京金融街。(数据来源:研究中心根据公开资料绘制)


原因之二:技术和产业发展保障了供给


 产业、投融资环境不断成熟。


近10年来,我国智能手机使用迅速普及,基于移动定位和支付的技术、产业和投融资环境不断成熟,为共享单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和产业环境。


 智能车锁技术提供了技术保障。


智能车锁技术的应用,能够极大程度解决单车定位、无线通信和防盗等方面问题,为共享单车“无桩化”运营提供了最坚实的技术保障,成为促进共享单车迅猛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图:集无线定位与通信功能为一体的智能车锁是共享单车发展的关键技术。(数据来源:摩拜单车)


 自行车产能巨大,有效保障车辆供给。


我国强大的自行车研发和生产制造能力,能够为在短时间内提供大量低价格符合需求的共享单车。


▲图:近年来国内自行车产量情况。(数据来源:中国自行车协会)


原因之三:经济社会环境适宜


 生活水平提高,使用者能够接受共享单车费用。


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全国有三分之一省份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大城市人均GDP更是接近2万美元。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更多使用者能够接受共享单车使用费用,也带动了民众文明素养和道德水平的提升,为共享单车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


 大多数城市地形、气候及布局适宜自行车出行。


我国大多数城市布局紧凑、人口密集,且地势平坦、气候适宜,并保留了相对完整的自行车道,也为自行车出行创造了适宜的条件。


原因之四:政策倾向于支持


 低碳环保,符合当前政策方向。


自行车出行在污染物排放、能量消耗、噪声和道路空间占用等方面,均处于较低水平,在环境污染、道路拥堵压力下,成为发展城市交通的优先选择之一。


▲图:不同交通方式效果对比。(数据来源:根据欧洲城市交通统计数据绘制)


 相关规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明确指出,“改善步行、自行车出行条件,倡导绿色出行”。


国务院引发的《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国发〔2012〕64号)和《“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中,也有“落实各种公共交通方式的功能分工,加强与个体机动化交通以及步行、自行车出行的协调”、“规划建设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体系,逐步打造国家步道系统和自行车路网”之类的规定。


此外,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等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意见措施来推进自行车交通的发展。


 企业自负成本,政府财政压力小。


2008年开始,北京和杭州率先启动政府主导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目前我国公共自行车已有43万辆,为世界最多,覆盖城市超过220个。但政府主导的公共自行车项目投资和运营成本高昂,而共享单车不需要任何财政补贴,财政压力大大缓解,受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鼓励。


(文 |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 车辆安全研究室)


共享单车发展迅猛,它的未来会如何?敬请关注下期内容。



精彩推荐区

关注共享单车 | 供需两旺 已成城市第四大出行方式

探讨 | 共享单车带来的那些问题 或许在这里你能找到答案

变形金刚、人造太阳……交警装备如此“科幻”!

视角 | 降低机动车“上路率”提升城市交通承载能力

投稿建议社长邮箱:shezhang122@126.com

本期编辑 | 亚宁


长按二维码加入本社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