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度 | 制定合理停车管理策略 “妈妈们”再也不用帮你抢车位

2017-06-20 交通言究社 交通言究社

导   语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长,城市停车供需矛盾日益凸显,特别是老旧居民小区、医院、学校和商场等城市重点停车区域的停车供需矛盾较大,对周边路网交通运行造成较大影响。缓解此类地区的停车难问题对于城市疏堵保畅具有重要的意义,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对此开展了专题研究。



城市重点区域停车存在哪些突出问题?


☞ 停车供需矛盾严峻


一般来说,土地使用功能和开发强度决定了该类区域的交通需求,由于各区域功能定位不同,停车需求特点亦有差别。如居住小区的夜间停车需求较大;自驾就医已成趋势,就医停车需求增大;中小学上下学时间较为集中,接送车辆短时间聚集在学校周边道路内,造成局部拥堵。


大量的停车需求与有限的停车泊位资源严重不匹配,导致城市重点停车区域停车供需矛盾尤为突出。有关数据显示,有些城市老旧居住小区有近80%的车辆处于“有车无位”状态。


☞ 车辆乱停乱放现象突出


停车位严重不足,车辆随意停放现象较为严重,使得城市正常交通秩序受到干扰,周边道路环境也受到影响。车辆停放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不仅是主次干道和支路,几乎所有可利用的城市空间都成了停车场。在居住小区,占据公共空间停车已经造成了“无车人”与“有车人”的利益冲突,涉及到社会公正问题和居住环境问题。夜间不少车辆随意停放,缺乏看管,车辆丢失、损坏导致治安、刑事案件增多,停车问题逐步演变成为当前社会热点问题之一。


☞ 对区域周边交通运行影响较大


受城市重点停车区域的交通需求、城市功能定位等因素影响,该类区域停车对区域周边道路交通运行具有较大影响。例如,中小学上下学的短时停车需求远远大于学校周边停车资源供给能力,引发周边道路车辆运行不畅,严重的还会引发道路通行中断,造成区域路网交通拥堵。另外,由于部分城市对货车进入市区有时间和载重限制,造成一些客运车辆改装拉货的现象。有关数据显示,一辆货车的货运量如果换为改装的小型或微型客车装载,至少需要五到六辆,无形中增加道路无效交通流量,对路网交通运行效率产生了较大影响。


管理重点区域停车问题,有什么原则可以遵循?


☞ 分时段管理


从充分利用道路时空资源的角度分析,应遵循分时段停车管理的原则,保障道路停车资源充分发挥作用。如老旧居住区可以利用夜间区域道路交通量不大的特点,设置部分限时段停车泊位,既可以缓解停车供需矛盾,又可以规范停车秩序。


☞ 分地域管理


因地制宜,充分将可利用的道路、空地及闲置土地等转化为停车资源。以减少对区域交通运行的影响、保障交通安全为目标,应采取不同地域不同停车管理模式的原则。如,老旧居民区早期规划建设停车位数量较少,在保证居住区生活环境的前提下,可利用居民区空地合理增加停车泊位供给,缓解停车泊位紧张现状的同时也不影响居住区生活品质。


☞ 人性化管理


人性化管理要求在缓解城市重点区域停车供需矛盾的同时,也要考虑满足人们对停车便利性、停车时间和停车距离的需求。如,以就医为目的的停车,病人在停车距离、停车时间方面要求比较高,需要从人性化角度进行管理设计,既满足基本停车需求,又考虑就近便利停车的需求。


☞ 系统性管理


城市重点区域停车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包括多方面要素,如道路条件、交通出行方式、社会经济、功能地位、人口情况等。各要素之间相互关联,需要对各个要素综合考虑,才能发挥最佳效能。如对老旧居民区进行停车管理,首先要分析旧居民区的路网资源,分析该区域人口情况,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公交系统发展情况等,在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基础上,提出系统性停车管理措施。


依据上述原则,管理城市重点区域停车有何策略?


☞ 适当增加停车泊位供给


可以采取向立体空间要车位的方法,设置立体停车楼或开挖地下停车库。另外,还可以有效利用空闲或可利用的区域,如建筑项目临时施工场地可以设置临时停车场,居住区内部绿地可以改造为既可停车又保持绿地效果的停车场。


☞ 加强停车需求管理


通过控制或抑制停车需求,达到城市停车需求与停车供给相协调的目的,如采取限时停车错时停车、实行差别化停车收费提高该地区公共交通服务水平等措施。


限时停车。从停车时空资源角度,合理利用停车时间资源,在停车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针对不同时段停车需求差异以及不同时段停车对区域交通运行的影响,合理设置限时段泊位,在保障交通安全的情况下,允许车辆在限定的时段内停放。


错时停车根据城市不同区域停车需求的时间差异性,合理均衡不同时段的停车需求,共享可利用泊位资源,提高停车泊位利用率。如居住区夜间停车需求较大,白天相对较小,而周边商业区夜间停车需求较小,白天相对较大,通过错时停车,居住区白天时段的空闲泊位可供商业区使用,商业区夜间时段的空闲泊位可供居住区使用,从时空角度均衡停车需求,缓解停车压力。


提高区域公共交通服务水平。通过合理设置公交线路和公交站点,提高公交覆盖率、准点率和换乘效率,增大公共交通的出行吸引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小汽车出行、降低小汽车出行停车需求。规模较大、有条件的单位还可采用班车、校车等方式,减少交通个体分散出行和学生家长接送学生的停车需求。


差别化停车收费。依靠经济杠杆调节控制停车需求,针对不同区域的不同时段征收差异化的停车费,通过经济手段实现停车需求均衡。


☞ 加强停车交通组织


通过规范设置道路标志标线,合理规划车辆停放及行驶路线,减少车辆交织干扰,保障车辆以较快速度出入停车场,以减少因寻找车位而造成的无效交通量,加快停车疏散速度,避免车辆长时间排队等候。如采取区域单向交通组织、合理设置停车场出入口、加强停车标志标线的规范化设置、充分考虑停车场与周边道路的衔接,尤其是为停车位设置编号等,都将有利于提升停车效率,减少因停车对区域交通秩序和效率造成的影响。

(作者 |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交通政策规划研究室)


往期推荐

❖ 纽约违法停车最高罚180美元!境外部分国家、地区如何管理违法停车

❖ 视角 | 美国城市道路为何有秩序?有一件事他们做得好

❖ 公开课 | 官阳:道路交通安全必须重视驾驶人视觉质量

❖ 城市智能交通论坛 | 陈琳:整合数据信息 破解停车难题

投稿建议社长邮箱:shezhang122@126.com

本期编辑 | 乔靖


长按二维码加入本社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