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点 | 曾诚:驾校不是培养有驾车资格的人 而是培养安全可靠的驾驶人

2017-06-21 交通言究社 交通言究社

 导      语   

“机动车驾驶培训与道路交通安全国际论坛”近日在京举办,来自北美、欧洲、澳洲、亚洲等国家和地区嘉宾,全国各地公安交管部门和交通部门代表,及驾培行业人士共约500人参加。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曾诚在论坛上就“驾培行业发展形势及对策”发表主题演讲,以下根据演讲内容整理。


▲图: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曾诚在论坛上作主题演讲


一、驾培行业的发展态势及存在的问题


(一)驾培行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培训量不断增加,低驾龄驾驶人事故率逐渐下降


中国的驾培行业经过了数十年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社会经济繁荣带动汽车保有量迅猛增加,从而推动了驾培行业的学驾需求和行业迅速增长。


据统计,2015年底,全国共有驾校1.5万余所,教练员80余万人,教练车67万余辆,年培训合格2200余万人次。就每年培训学员数量而言,2015年是2200余万人次,2016年达到了2600多万人次。从2011年到2015年五年间,驾校数量年均增长9.2%,教练员数量年均增长17.3%,教练车数量年均增长16.1%,这体现了目前驾培行业整体发展形势良好。

▲图:2015年中国各地区驾校数量分布示意图


近5年,驾校年培训合格人数年均增长6.46%,2006年当年培训量不到1千万人,到2015年时已达2200多万人,翻了一倍多。每年在驾校培训量不断增加的同时,三年及三年以下驾龄驾驶人的事故率在逐渐下降,近5年,交通事故起数年均下降4.58%,事故致死人数年均下降3.63%。由此可见,培训质量的持续提升,对改善道路交通安全水平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图:近10年三年及以下驾龄驾驶人交通事故与驾校年培训合格人数统计


(二) 人因问题依然突出,驾培质量有较大提升空间


十余年来,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状况得到改善,道路交通事故死伤人数逐年下降。但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事故总量仍然较高。


▲图:2014年国内外道路交通事故情况比较


影响交通事故的因素中,人的因素最为关键。通过对全国道路交通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发现,95.13%的事故因驾驶员交通违法行为导致。

▲图:道路交通事故原因分析


从事故分析及媒体报道中可以看出,驾驶人安全意识和安全素养等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安全行车意识薄弱。超速行驶、疲劳驾驶、酒后驾驶、违反交通信号、未按规定驾驶等行为比较突出。


二是社会公德意识欠缺。媒体广泛报道的“路怒症”及随意鸣笛催促等行为主要是驾驶人社会公共道德意识欠缺的表现。


三是规范驾驶操作能力不足。所谓的“油门当刹车”或者说没拉手刹导致溜车等问题以及不规范的开车门动作等,都反映了驾驶人在培训过程中规范驾驶操作能力不足的问题。


四是应急处置能力不足。很多驾驶人在面对高速急转向避险、制动失效以及爆胎等情况时应急处置不当,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第五是危险辨识能力不足。驾驶人在转弯或起步时,没有养成观察的习惯和意识,从而察觉不到汽车盲区内的险情。在行车时,没有准确判断前方存在的危险,因安全间距不足而引发追尾事故,这也是目前驾校正在开展防御性驾驶培训的原因。


上述分析表明,驾校在学员驾驶培训中,仍需在学员的意识和习惯养成、应急处置能力养成、高级别危险辨识能力的培养等方面下工夫,这也是驾培质量需要进一步提升的方向。


二、驾培行业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 


(一)政策新形势


2015年交通部会同公安部开展了驾驶培训与考试的制度改革,行业管理政策出现了以下调整:


在市场定位上:更加明确驾校是驾培行业的市场主体,驾校有更大的自主经营权;


在分类管理上:正在推行大型客货车职业化教育,实际上是在推行驾驶培训分类管理制度;


在教学管理上:围绕培训质量强化教学管理,特别是实行“计时培训、计时收费、先培训后付费”的新服务模式,倒逼驾校提升服务品质;


在质量监管上:由原来的行业管理部门评价为主,调整为现在的以学员评价为主的教学服务质量监督评价新体系、新机制。


(二)市场新形势


驾校作为经营主体,也面临着一些新的市场需求、新的方法和新技术的发展:


新的市场环境:驾培市场进一步开放竞争,推行自学直考,资本蓄势进入驾培市场,驾校所面临的经营环境和市场竞争压力会更大。


新的供需和消费关系:培训市场供给大于社会学驾需求。从统计数据看,近几年,全国驾校在理论上测算的培训量远远大于目前实际培训量,这说明目前驾培市场的供给远远大于学驾照的需求。学员的消费由“关注价格”向“体验消费”转变。


新的培训技术:信息化时代技术的发展,计时培训技术、“互联网+”以及教学辅助技术应运而生,这也会助推驾校改善驾培质量。



▲图:近10年驾培行业培训能力分析


三、提升驾培质量的方法与建议


(一) 驾校需在技术路径上进行创新


驾校需要修炼内功,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


第一,驾校应该建立以学员安全意识和习惯培养为核心的教学与考核规范。很多驾校也建立了一些所谓的教学规范,但目前更多是建立在应试性训练的规范上,需驾校进一步完善。学员的安全意识和习惯培养主要包括对车辆灯光、行驶速度、安全距离的控制等习惯的培养,甚至包括学员上下车的细微动作习惯的培养等等,这些都是驾校在教学规范里需要逐步细化和完善的地方。


第二,强化理论知识培训。主要通过选用规范化的素质教育教材和优质的网络教学课程强化理论知识教学。


第三,运用计时培训技术,开展教学过程的跟踪、记录、分析和改进。


第四,遵循技能形成规律,优化驾驶技能训练,强化学员道路驾驶技能训练。现在全国驾校的教练场地设计更加注重场内专项训练功能,忽略了场内模拟道路驾驶训练功能,这是驾校在训练组织方面需要做调整的地方。


第五,对学员技能状况进行评价,训练中对学员实施因材施教。


(二) 驾校需在经营管理上进行创新


驾校要转变经营管理理念


一是由价格竞争向质量竞争转变,质量竞争是市场竞争更高层次的竞争形式;


二是由意识教学向素质教育转变驾校不是培养有驾车资格的驾驶人,而是要培养安全可靠型的驾驶人;


三是由单一的规模化发展方向向专业化、集约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驾校需建立完善的培训质量管理体系


驾校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设立指标目标,不仅要把学员考试一次通过率作为驾培质量的目标,还要把培养出的学员的违法率和事故率纳入到培训质量的目标范围里。驾校建立培训质量标准,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与考核规范;质量控制方面,包括质量管理机构,教学行为监督与评价制度,教学标准、教学效果评价;质量保障方面,包括教练员素质培训管理,设施、设备维护与管理。


此外,在政策导向上,行业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推行驾培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革主要通过推行大型客货车的职业化教育去调整目前驾培结构,通过使用规范化教学和网络远程教学的方法优化现在的理论教学,提升教学品质。完善驾驶证考试中的技能评价标准,优化驾驶训练指定路线,引导驾培机构强化学员素质培养。行业政策导向的最终目标是构建“开放竞争、质量为本、服务为宗、守法信用”的市场新格局。




     “机动车驾驶培训与道路交通安全国际论坛”由公安部交通管理局、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指导,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和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主办,京安驾驶人安全与素养研究院和东方时尚驾驶学校股份有限公司承办。


精彩阅读区

王强:坚持工匠精神 强化育者自育 推进“五个一”全面提升驾驶人安全文明素养

蔡团结:把好第一道防线 为道路交通安全提供坚强保障

动态 | 听说这个论坛是国际范!英美德澳大咖云集

现场报道 | 合格的“老司机”怎样炼成? 境内外嘉宾集思广益

投稿建议社长邮箱:shezhang122@126.com


本期编辑 | 李君 刘林 

长按二维码加入本社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