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度 | 郭敏:高速公路出口标志设置应该遵循的几项“铁律”

2017-07-11 交通言究社 交通言究社

导    语

昨天,在《视角 | 高速上竟有40%的事故发生在出口区域?!》中,我们可以看到高速公路出口区域是事故的高发区,特别是如果出口标志的设置不当将会造成极大的事故风险。那么高速公路出口标志应该如何设置才能保证安全呢?今天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特约专家、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工郭敏将对这个问题进行阐述。


大城市周边的路网遍布零碎信息


按照国内标准,高速公路或者快速路的出口预告有四次,除此之外还有一次分流端头预告。为什么这样设置,是基于一种观点:如果不反复提醒,驾驶人总会遗忘一些重要信息。


德国曾经做过一个试验,路上放置了一块指路标志,在其后1公里的位置拦停经过的车辆,并做了一些询问。结果,有超过一半的驾驶人不记得这块标志上写了什么地名。


因此,几乎所有的国家都采用多次提醒的方式,以确保全部驾驶人看到并记住出口。也许还会有例外,不过也只能帮驾驶人到这儿了。

这在高速公路建成初期是非常有用的。然而,和所有事物的发展一样,情况总是会越来越复杂,特别是在人、车、路大发展的今天。原来一个城市只有一两个出口,这些地名的选择是很容易的。


但是,当路网变得密集起来,人们的需求变得更多样化,如果仍然采用一个出口四块标志这样的预告方式,似乎会让大城市周边的路网遍布零碎的信息。信息多,再无序,会比信息缺乏更加糟糕。


如果只是简单地把国标设置方法照搬到复杂路网上,或者不考虑驾驶人的需求,很容易就会产生无序的信息传递。看上去所有信息都告知了,其实驾驶人还是满头雾水。


这个通常会被称作精细化不足,其实这和精细化并没有关系,这是我们的知识漏项。复杂路网的预告,和我们已经掌握的那些简单路网预告依据的知识基础并不相同,复杂程度和难度大大提升。


路网检查是做好出口标志的第一步


国标里的预告,通常需要有2公里以上的无干扰路段,这样驾驶人不会被各种各样的事情分心,牢牢记住出口和前进方向。考虑到有出口也会有入口,为保证有2公里无干扰路段,互通出入口的间距至少要有4公里。如果算上服务区、停车区和隧道,这样的要求,对城市来讲,是不可能做到的。事实上,国内的许多城市,通常会有间距不足4公里的互通。


因此,对标准来讲,要增加一些复杂路网的告知方式;而对设计者来讲,要检查路网,了解路网的特性。我们需要假设驾驶人是一张白纸,所以得想出方法让最笨的驾驶人也能安全到达目的地。


检查路网的方式,往往要通过复杂计算。譬如要算驾驶人看到标志的距离,也要算减速的距离,当然最最重要的是算视距。每个计算的距离都得满足,每块设置的标志都要能被驾驶人看到、理解并有足够时间去思考,如果不能做到,那这块标志的投资岂不是白白浪费?


设置标志的目的是让驾驶人了解驾驶任务,对其进行正面引导,最终实现交通控制。如果不能实现交通控制,那还不如不设。


间距很近的出口会越来越多,有时会近到实在无法充分预告的程度。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那往往是道路路网规划的缺陷。不过,目前在不能改变这些已经造好的路的情况下,只能思考该如何处理。我认为,路网是为道路使用者服务的,如果不能确保安全,关闭一些车道或者出口也是合理的。



做好出口标志要了解驾驶人需求和交通流组成


其实,不仅仅是出口标志,所有的交通控制设施(标志、标线、信号灯)都得与当地驾驶人的需求密切结合。如果不了解驾驶人的需求,又何谈引导驾驶人接受并遵守标志上的信息呢?


由于标志尺寸的限制,标志能够提供的信息并不会满足所有驾驶人的需求,有时甚至一半都不会有。而且,驾驶人的需求并非是固定的,也并非不会转化,因此,标志上提供的信息应该是寻找驾驶人的共识。譬如,在高速公路出口前方,无论直行还是驶离出口,不同的驾驶人都会有不同的驾驶需求,而且每个驾驶人很可能有多个需求,把大家共有的需求找出来,就应该是标志上的信息。


又譬如,有些出口是既为城市服务也为一些景区服务,平时的交通流与节假日相差很大。这类出口的标志会面临服务对象在不同阶段切换的困扰,满足谁都不能解决问题。如果能把这些信息都布设到标志上,当然皆大欢喜,不过如果不能同时布设,那要在满足全部流向最低需求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可以分时段启用的标志,增加对主流向的服务。


一条路开通之后,会遇到很多与设计阶段不一样的情况,因此,标志完善是随着服务对象需求改变而改变的进化过程。如果一条路声称自己符合标准,拒绝对标志进行任何调整,那不符合标准的本质含义。


颜色、图形的善用是提升信息易读性和辨识度的关键


当我们不得不在标志上放上大量信息的时候,那就得好好思考下,如何让信息显得容易分辨和查找了。


要好好使用箭头,通过箭头引导驾驶人的查找范围。一般来说,驾驶人往往会先选择看与自己有关的标志,看不到需要的信息才会搜索其他版面上的信息,而这个过程已经让驾驶人开出了几十米,时间就是安全,这在标志设置上尤为重要。


用箭头引导驾驶人的目光,让驾驶人第一时间确认哪部分标志与自己有关,然后查找。箭头可向上也可向下,当然标准里有一些规则,不过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引导好驾驶人的目光。在找到该看的标志之后,把一些广为人知的信息用该信息原本的方式展示出来,需要彩色的用彩色,需要有图形甚至商标的,例如中石油或中石化,应直接用原本的标识展现。这样的好处是,简单的一个标识,胜过了一大段的文字。在有限的载体里各取所需,这是一门学问。



结   语


出口标志的设置问题,这几年矛盾越来越突出,事故比例也有升高。我们固然可以抱怨标准、设计、路政、交警等,然而是否想过,这里面是不是缺乏系统的知识基础和相关研究?矛盾日益凸显,从某种程度上说明,我们没有投入足够的资金和精力来做更深入的研究,甚至还说明,我们以为懂,其实是不懂,以为是严格遵循了标准,实际并没有很好地考虑具体问题,并没有很好地和实际需求做结合。


(文 |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特约专家 郭敏)

往期推荐

❖ 视角 | 高速上竟有40%的事故发生在出口区域?!

❖ “李彦宏乘无人驾驶汽车上路”成热点 社长回答网友三问

❖ 官阳:机动车让行斑马线应具备技术条件

❖ 郭敏:斑马线上优先通行权是给正常行走的人 而非无视安全的人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本期编辑 | 李君

投稿建议 | shezhang122@126.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