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优秀教师访谈 | 洪俊明:因材施教 快乐科研
近三年,他指导6位研究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22篇,其中SCI论文13篇、ESI高被引论文2篇、JCR一区4篇、TOP论文7篇;指导的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2次、校长特别奖1次,并曾获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环境生态科技创新大赛科技实物类二等奖、第九届“挑战杯”福建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本科组银奖。他的研究生频频获得福建省优秀硕士论文奖,并获已授权发明专利3项,正在审核发明专利6项……
他就是华侨大学2018-2020学年“研究生导师标兵”获得者——化工学院洪俊明教授。
“主要是靠学生自己的努力,我只是给方向,为学生创造条件。”谈及这些成绩,洪俊明谦逊地说。
洪俊明2008年到华侨大学任教。此前,他在厦门市环境保护科研所工作7年、深圳水务集团工作2年,在清华大学做过博士后,曾做过环境工程设计、工程管理、环境测评、政府咨询等,经历了多次转型,工作阅历丰富。“我研究领域的很多工作,我都做过,对整个行业算是比较了解。”他说。
在洪俊明看来,每个研究生的学科背景、家庭条件、兴趣爱好等都不一样,对于未来的规划也会不一样,“并不是所有的研究生,今后都一定要从事科研”。因此,他会根据每个研究生的具体情况以及自身的工作阅历,引导他们找到自己的方向,并为他们创造最好的条件。“找到兴趣点,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习、科研才能长久持续,做起来快乐,又有成就感。”这是洪俊明带研究生一直坚持的原则。
“研一是最为关键的一年,我鼓励学生多尝试寻找方向。”在研究生一年级,洪俊明对学生要求比较严格,做实验、参与课题、写论文等等都要尝试。他也为研究生创造了广阔的平台——近年来,洪俊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横向项目30多项,学生都能找到相应的研究方向参与其中。
洪俊明指导学生
2019届研究生董正玉本科主要做工程设计,几乎没有接触过实验。“洪老师很热心地帮助我,带我先参与学长的一个课题,一年中尝试了许多之前没有做过的事。”董正玉说,正是这一年的实验,让她慢慢做出了成就感,后来自己寻找到一个新的方向,“洪老师引导我整体规划论文、做实验,正是老师的支持,给了我坚持做下去的信心。”董正玉研究的成果中,已有一篇论文成为了ESI高被引论文。如今,她正在同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继续从事科研工作。
2018届研究生张圆春则对工程应用、对和人打交道比较感兴趣,洪俊明就带着他参与较多的横向课题。在洪俊明的推荐下,他先后到厦门市环保局同安分局和海沧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实习。“这段实习经历对我特别重要,对我现在的工作很有帮助。”毕业后,张圆春到中科三清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为环保局提供相关咨询服务。
而“不能只埋头做研究,要走出去和人打交道”,也是洪俊明一直提倡的。他经常带领学生参与横向课题,与政府、企业合作,了解社会的实际需求。2020届研究生吴丽颖就曾参与了多项的横向课题,“这不仅让我们将理论知识进行实际运用,也提升了自己的工程实践能力。”她因理论功底和工程能力突出,今年9月被哈尔滨工业大学一院士团队录取,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除了引导方向,洪俊明也在很多细节给予学生大力支持。“洪老师帮我们修改毕业论文和答辩PPT,十分认真,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甚至改到深夜,给我们反馈意见,让论文的水平有了质的提升。”吴丽颖说。虽然对学生做什么课题不强求,但洪俊明对大家正在做的实验、写的论文等特别上心,指导非常仔细。鉴于实验中很多仪器课题组甚至学校都没有,洪俊明还会带学生去其他的科研院所完成研究工作,“为了保障我们的安全,有空的时候,他还会亲自送我们去。”吴丽颖说。
洪俊明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污染物治理与资源化技术,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工作经历让他十分看重应用研究,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他认为,“要做用得上的科研。”这些年,除了主持30多项横向、纵向课题外,他还担任福建省工业废水生化处理工程中心和厦门市工业废水生化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负责人,曾以第一获奖人身份获得2016年度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8年度厦门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为环境保护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实验室之外,洪俊明和学生相处的氛围是很轻松的,他会组织学生们聚会,吃饭唱歌,畅所欲言。不论学生选择参加工作还是继续深造,洪俊明都会真诚地给出建议,支持学生的选择。
“希望学生开心,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管从事什么工作都能有满足感。把当下的工作做好了,就是对国家、对社会最大的贡献。”洪俊明说。
往期回顾
作者:赵麟婷 吴江辉
编辑:陈若瑶
责任编辑:蔡君韬
监制:温雅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