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讲座回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对“自己”的发现

文化虹口 2021-11-15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景云书房 Author 沈红旗/朱康


第一期<第五讲>


鲁迅与文明的展开(一)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对“自己”的发现




主持人沈红旗(上海第八中学语文教师)

对谈嘉宾朱康(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

团队教师丁春花、姚毅、龚翔、方佳琦

备课团队沈红旗语文攻关基地   黄浦区语文名师工作室

讲座时间:2020/10/17/14:00—15:30

讲座地点:上海市虹口区横浜路35弄景云里13号【景云书房】【鲁迅与文化名人陈列馆】


讲座录播



(以下内容为讲座精华版,经参与老师亲自校订,完整版内容请观看讲座视频)



序曲

进入历史的现场


沈红旗



先生的杂文,既有鲜明的时代性,又有着出色的普遍性。这里我们至少要穿越三种时空,即鲁迅创作的当晚、触发他创作的现实和鲁迅先生联想的历史。稍作梳理,本文相关的背景知识有以下6条:1、三个“事实”的来源。2、国联。3、地底下。4、这一类的人们。5、状元宰相的文章。6、《大公报》。有些问题我们通过仔细的文本解读或简单的资料查询可以解决。有些问题则有必要加以研讨,一是相对重要的史实,比如三个“事实”中的求神拜佛一事,我们要追问发表时为何两处都被删去;二是反复出现的概念,比如文中“国联”出现了五次,值得细究;三是易生歧义的词语,比如文中的“地底下”,是否指的就是中国共产党等等。



姚毅



鲁迅在发表文章的时候,有两句涉及求神拜佛者的话被删掉了,原因一定是有所忌讳,当时求神拜佛的其实就是国民党本身,这两句话讽刺的事件是1934年3月的时候,国民党元老戴季陶等一批高官政要在蒋介石的授意下,到杭州灵隐寺操办了一场旨在祈福、诵经、消灾、求和平的时轮金刚法会,而且当时类似主题的法会举办了多次。当政府都把国家的希望寄托在宗教上,虚无主义甚嚣尘上,毫无自信力可言。

当时国民政府对国联寄于的希望是通过国际力量的介入,把中日问题暴露在国际范围内,给日本施压,迫使其停止侵略。国联当时还是比较积极地介入了中日问题当中,最后得出了一些比较客观的结论,但是更多的结论表现出西方国家对日本的一种绥靖政策,这让国人相当失望。

地底下”更多地是指中国共产党。一是我党当时非常积极地发布各类宣言,表明自己的主张;二是我党尽可能地组织武装力量奔赴战场,直接对日作战;三是我党非常注重发动群众力量;四是我党一直在试图建立一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第一乐章,快板。

语义网络的梳理,文本逻辑的分析。



沈红旗



丁老师,作为一个语言专业的研究生,你第一感觉本文在语言上有哪些鲜明的特色?



丁春花



我最大的感觉就是,围绕着关键词“自信”,鲁迅先生建构了独特的的语义网络。

我梳理了一下文本中跟自信有关的一些词语或者短语,大家可以看到它的面其实是非常广的,我觉得鲁迅先生形成了非常广阔的立体的、以自信为中心的语义网络。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这些词语,进而引领学生辨析这些概念,由此把握先生的思维路径,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龚翔



丁老师,本篇课文作为一篇议论文,鲁迅先生是如何在这篇文章当中去构建思考的逻辑链的呢?



丁春花



就整篇文章来说,鲁迅围绕“自信”这个词,从两个维度展开,第一,从主语的“自”展开做文章第二个是从谓语动词“信”来做文章

首先,我们来看这个表格纵向的词语:自信和他信,包括由此衍生的自信力和他信力。这一组词有共同的义素就是{+相信},我们发现其实现代汉语里没有“他信”这个词,这是鲁迅先生通过仿拟修辞格仿出来的词语。他信是对自信的仿拟,它其实只改变了这个词语里面的一个语素,但是读起来有一种陌生化,可又感觉不是很无道理,为什么?从文章来看,一开始他讲了三个公开的事实,第一个事实就是自夸地大物博,鲁迅先生指出来这个是信地、信物。第二个事实是信国联,信国联应该是信人,但是这是信别人,也不是信自己。第三个事实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这是信神,更与自信无关。鲁迅先生用对方的公开的文字的事实来指证对方的论证的错误,非常具有杀伤力和战斗力。

第二个维度,我们来看这一组词,纵向行列的词有四个:自夸、自信、自疑、自欺。

这组词都是对自身的认识,但是所反映的自身的心理状态是完全不一样的。自夸更多时候是用语言来表达的,其实不是坚定的自信。自疑是个中性词,自疑可以走向自省,自我纠正,再重获自信。但也可能导致自我麻醉。这篇课文里提到的求神拜佛的行为,这些人把希望寄托在明明没有结果的一些玄虚的事情上,这其实就是一种自欺。通过这三组概念的澄清,可以让小朋友能够看到在这篇文章里国民党的有关人士的心理变化图。



方佳琦



丁老师,你认为从整体来看,这篇驳论文的思路是如何展开的?



丁春花



驳论文是“驳”和“论”的结合。从整篇文章来看,文章前半段是在“自”和“信”上做文章,指出对方的自信都是伪自信。文章的后半部分正面阐述了什么是真正的自信力。它的正面的有利的论据就是中国的自信力应该建立在中国的脊梁之上。什么是中国的脊梁?他讲了埋头苦干的等四类人,这些人都是中国的脊梁。而且他们是自古至今都存在的,所以非常有力的证明了中国的自信力并没有丢失。接下来他展开了自信力的两个特点的论述:第一是有确信,怎么去理解有确信?他提到这些人总是在“被摧残、被抹杀,消失于黑暗中”,但是依然在前仆后继的战斗。第二个特点就是不自欺,它不是夸夸其谈的,而是埋在地底,活在民间,我觉得是不是跟这篇文章的开头的状语——用“公开”的文字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整个文章的前段和后段,其实能够看出来文字上的呼应,也体现出了先生思维的严谨。最后,我来展示一下鲁迅先生的整个的文本的思维路径图:围绕着自信,从两个维度展开概念的厘析,最后提出自己的观点——什么是真正的自信力,要看中国的脊梁,文本的思路非常清楚。



第二乐章,慢板。

杂文特色的概括,经典语段的品读。



沈红旗



这其实是一篇典型的杂文。其情感的复杂,思维的深刻和行文的精密,都值得我们细细推敲。我们简单概括鲁迅杂文的三点特色。

第一,先生情感复杂他的作品经常歌颂和批判、议论和抒情相映成辉。本文热烈地歌颂“中国的脊梁”,同时又犀利地批判“一部分人”,他们开始是莫名地骄傲,之后在打击之下自信破灭,后来连续地希望破灭,堕落为只能“一味求神拜佛”,作者尽情描摹,极尽冷嘲热讽之能事。

第二,主部主题和副部主题交相缠绕,呈现出多元的复杂性。我们要关注它的第二个主题,就是要正本清源,指出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解读历史,如何破除瞒和骗的谎言。

这里需要澄清的是,人们解读时往往有两个割裂式的理解。

一是关于历史记载的误解。人们常常误以为“公开的文字”仅是指现在报刊上的文字,“状元宰相的文章”是指历史上的文字。其实两者只是一种货色的两个名称而已。两者有着诸多的共同点。一是指掌权者的言论,二是指社会主流的观点,三是实质上不过是涂脂抹粉、自欺欺人,而更为恶劣的是,他们刻意地抹杀底层民众的光辉形象,制造出令人窒息的“黑暗”。

二是关于中国脊梁的误解。一般认为第6段写的是历史上优秀的中国人,第7段写的是当今不断抗争的中国人,这样的理解,大大稀释了文中中国脊梁原有的丰富内涵。其实“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一下贯通了6、7两段优秀中国人的形象。他们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能勇敢地付诸行动,赴汤蹈火,死不旋踵。但是,他们活着受折磨,死后被遮蔽。最后被消灭于“黑暗”中,打压到了“地底下”,成为被忘却的一群。然而最终他们的光耀“掩不住”。这样的中国人竟然被污蔑已经“失掉了自信力”,岂不令先生义愤填膺,拍案而起。

第三,时空感非常饱满,能够充分地体现出先生穿越历史的深刻思考和批判质疑的理性洞察。文中出现了两组时间:第一组是过去和现在的对比。“一部分人”的“自欺”古已有之,于今为烈。同样,中国脊梁的“自信”历史悠久,永不磨灭。第二组是递进的时间(两年以前——不久——现在),表现的是“一部分人”自信的日益衰退。


现场激情朗读



第三乐章,小步舞曲。

感性鲁迅和理性鲁迅笔下的中国人谱系。




龚翔



我把散文、小说中鲁迅刻画的人物分为自欺的“庸众们”和具备有自信力的“斗士们”两类,这两类人就好像是红与黑的两股力量,他们一直在纠缠着、碰撞着,这些人物像一面面镜子,照出了中国人灵魂最真实的底色。

大家还记得那个穿着蓝布衫的长妈妈吗?一套带画的《山海经》让童年的鲁迅感到如霹雳一样的震惊和快乐。长妈妈给童年的鲁迅温暖如风的常伴,在鲁迅心底留下了最温厚、淳朴的底色。

小说《药》中,我们看到了眼前有一条路,“中间歪歪斜斜一条细路……路的左边,都埋着死刑和瘐毙的人,右边都是穷人的丛冢。两面都已埋到层层叠叠……”,“路的左边”就是我们刚才说的是不顾一切赴死的革命的斗士们,而“路的右边”就是那鲁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充满了自欺力的“庸众们”。

三十多岁神情麻木的闰土,他对着“我”喊了一声极其恭敬的“老爷……”,我们很难相信穿越到二十多年前的闰土是那么得朴实、健康、活泼,又开朗。当年他对着“我”说“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我们日里到海边检贝壳去,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那时候我俩不分彼此,不分你我。

“茴香豆的茴字有几种写法?”这是落魄的孔乙己唯一的骄傲,到处被嘲弄和鄙视的他,只能向孩子说话,他看见“我”搭理他,孔乙己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敲着柜台,点头说,“对呀对呀!……回字有四样写法,你知道么?”可是茴有四百种写法又怎么样?他那一点的骄傲又何曾进入过大家的眼角,连孩子最终也不理他了

“砰”的一声,是祥林嫂的头撞在香案的声音,“她就一头撞在了香案上,头上碰了大窟窿,鲜血直流,用了两把香灰,包上两块红布还止不住血。”年轻的祥林嫂用她决绝的方式反抗着封建的婚姻,这样硬气的女人,“她最终变成了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还活动着,还可以表示她是活物”,她的灵魂被什么给吸走了呢?

在一个秋天的后半夜,太阳刚刚升出来,丁字街头走来了手捧希望的“华老栓”,“他的精神,现在只在一个包上,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这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就是浸着革命者鲜血的“人血馒头”。我们不禁想问,到底要吃多少个这样的馒头,“华小栓”们才能病愈呢?

让我们到土谷祠里去看看,土谷祠躺着一个永远不会输的人,他叫“阿Q”,他用“精神胜利法”征战的一生,哪怕到了要砍头的法场,他竟然也能够无师自通地唱出了半句从来不说的话,“过了二十年又是……”,这话没有唱完,在人群中已经博得了喝彩。 

这些人都体现了今天课文中“发展中的自欺力”,是一群“庸众们”的代表。但鲁迅小说中的斗士亦呈“星火燎原”之势。革命斗士夏瑜是以“坟”的形式出现在了小说当中,有一抹红色在这里晕染,有一抹希望在这里诞生。《狂人日记》中,“狂人”则是爆发的革命者,他看透了“吃人”的历史,从心底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喊。

在《故事新编》中,鲁迅浓墨重彩地重筑了他心中理想的英雄。在《补天》中,鲁迅塑造了夜以继日,具有坚毅执着补天精神的女娲形象。在《理水》中,我们看到了真正的中国人的脊梁——大禹。他在百姓中艰苦卓绝,隐忍不拔,他敢于发声,提出自己废湮用导的想法。而墨子得知楚国要攻宋,立即出发去楚国游说,“衣服却不打点,也不带洗脸的手巾,只把皮带紧了一紧,走到堂下,穿好草鞋,背上包裹,头也不回的走了。从包裹里,还一阵一阵的冒着热蒸气。”这些斗士们的形象,正是中国的脊梁。 

以下,我做了一个鲁迅笔下的中国人“自信力”的归类,仅供大家参考:

闰土是“锁在少年时的自信”,而孔乙己是“落魄的自信”,祥林嫂的自信是“被踩碎的自信”,而华老栓是“被栓住的自信”。阿Q是典型的代表,他是“自信的变形计”,而夏瑜是“默的自信”,狂人是“爆发的自信”,女娲是“自信力的坚毅”,大禹是“自信力的隐忍”,最后墨子他是“自信力的韧性”,这就是我对鲁迅小说和散文当中的人物的梳理。



方佳琦



鲁迅杂文中有众多的充满自信的人,当然也有很多怀疑的、讽刺的对象。

鲁迅笔下自信的斗士,一是“反抗绝望”者,如白莽、柔石、刘和珍等,他们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二是务实笃行者,如韦素园,鲁迅认为 “他既非天才,也非豪杰,活的时候,既不过在默默中生存,死了之后,当然也只好在默默中泯没。当然更不是高楼的尖顶,或名园的美花,然而他是楼下的一块石材,园中的一撮泥土,在中国第一要他多。他不入观赏者的眼中,只有建筑者和栽植者,决不会将他置之度外。”最后,鲁迅自身也是自信的斗士。

信的反面是疑,信和疑是一组反义词,看似是矛盾的,但有趣的是自信的鲁迅其实也是多疑的人,他常常用怀疑的眼光看待青年、文人、军队,甚至是他自己的理想。人类伟大理想,他也从不轻信。鲁迅认为空谈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其实也是一种欺骗。鲁迅指出当时的一些批评家,也是没有原则地在批评,失去了批评的威信力,在乱骂,乱捧等等。鲁迅在杂文中塑造了自欺的文人、政客、军阀、流氓等等一个完整而丰富的中国人谱系。信和疑的循环,是鲁迅的一种独有的深刻的思考方式。



第四乐章,急板。

发生学意义上的追问;鲁迅创作的重要母题和原型



沈红旗



回到这篇文章,我们简要地概括一下先生的写作定位。到了上海以后,他基本上就放弃了虚构性的文学写作,把自己定位为文明批评家,文化批评家,社会批评家,而他所有创作的基本母题是对国民性的批判,他创作的基本形象谱系是依据自己揭露——疗救——立人——立国的出发点而来的。很多人说鲁迅有很多缺点,如多疑、敏感、孤独,这应该说跟他的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 

梳理一下鲁迅的人生历程,绍兴、北京和上海,是他生命里驻足最长的三个地点。在生命的每个重要节点上,他都受到过强烈的刺激。


探究鲁迅心理,最为重要的概念是“中间物”。时间上,鲁迅身处旧文化与新文化之间,他深爱文言之美,但又要自己驱除传统的毒素;空间上,他身处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剧烈挤压之下,但他强悍的心灵却腾挪出巨大的生长空间,并呼唤“精神界之战士”。正是这样一个独特的生态位,使鲁迅的思想和情感明显地超过了同时代的其他大家。他批判中国人的国民性,具有惊人的历史深度,而认为国民劣根性的根源在于“瞒”和“骗”,更是一语破的,震聋发聩。

在课堂的分析中,“点”上,我们可以“自信”为中心,探究中国人在“自疑”和“自信”之间的心理空间。“线”上,我们可以看出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是以偏概全,如果能够看到地底下的中国脊梁,我们就一定赞同“中国人并没有失掉自信力”。“面”上,我们可以理清全文的两条线索,即一是赞扬中国脊梁,批判怯懦国人;二是指出全面地评价中国人,必须发掘“地底下”的光辉业绩,同时不被“公开的文字”迷惑。“体”上,则应努力地将课文跟鲁迅的其他作品互为参读,探寻其思想脉络,理解其情感变化。从写作背景、基本母题、人物谱系和艺术风格等多个维度,努力收获立体的完整的理解,并且唤醒我们内心的知识分子情怀,即具有很高的专业素养,又要走出书斋,关注“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

简单罗列是容易的,理出清晰的鲁迅笔下的中国人谱系是艰难的。我自以为找到了答案,鲁迅的《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可以作为其形象谱系的总纲。鲁迅以为世界是由“傻子”造成的,其小说中的狂人、疯子和夏瑜、杂文中“不耻最后”的竞争者,敢于“单身鏖战的武人”、“抚哭叛徒的吊客”,今天研读文章中列举的“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的人,几乎都可归于此类。而帮忙、帮闲乃至帮凶的等等“无操持”的文人,都可归为奴才,而谙熟“瞒与骗”的“做戏的虚无党”则可归为聪明人。但是鲁迅小说中最多的两类典型——庸众与看客,归到哪里呢?奴才与奴隶并不相同。今天只能这样四分——聪明人、傻子、奴隶、奴才,但未觉妥帖。要能圆熟而完满的讲述鲁迅,于现在的我几乎是个不能完成的任务。我愿带着这个问题,继续深入的研读先生作品。以下有请朱康先生教正,谢谢!



终曲

嘉宾对谈



朱康



非常荣幸能有机会来参加本次教学研讨的活动。在听各位老师讲述的时候,我很想回去再做一位学生来听你们分析这样一篇课文。另外,作为老师我也想和大家一起来进行探讨。五位老师的讲述各有侧重的分析,使得鲁迅一篇短短的杂文,有了整体性的效果。在这样的一种研究当中,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不再是一篇简单的杂文,它变成了鲁迅整个思想,整个文学创作的节点。在彼此相互补充、互有印证的分析当中,在感性和理性交织的关系当中,鲁迅的完整形象得以呈现。

我认为今天各位老师的研讨活动有如下特点:第一,今天的研讨是分析式的,我觉得我们今天无论是在文学批评当中,还是在文学教学当中,太多地借助于抽象的呼唤,而较少采用分析的方式。今天几位老师的教研活动显然非常注重分析,特别是丁老师从语言学的层面对“自信”这个词做了非常充分的分析,特别是对于“了”和“吗”的分析,给学生一个非常具体的可接近鲁迅的方式,我觉得这样的一个研讨,对于学生来说,会使得他们与鲁迅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紧密,学生接近鲁迅抓手是非常具体的。我觉得诸位老师的分析式的这种解读会对学生极有帮助,不仅提高他们能够感受鲁迅的这种可能性,更重要的是给了他们阅读的能力。分析式的阅读,是几位老师最大的特色,对中学教育,对我们的大学老师来说,分析式阅读都是非常重要的面对鲁迅的方法。 

第二,从几位老师的分析当中,我可以看出文本的网络化的特点,各位老师使得鲁迅单一的作品跟整个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鲁迅的其他作品、文学史中的其他的类似的为文本实现了对话,因此每次我们读单篇的作品,读的不是文本本身,或者不是关于单文本的信息,中学阶段是有限的,学生接触的文学作品是有限的,怎么能够利用短暂的课堂时间,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知识和充分的文学解释、批评的可能性,我觉得确实是需要老师们把单一的文本向其他的文本开放,几位老师做得非常出色,无论是分析小说人物,还是通过朗诵的方式,都能够把感性的鲁迅的那样一种与学生之间共情的可能性给真正的在教学当中,在研讨当中呈现出来,同时几位老师非常重视鲁迅的思想,通过理性的分析,把鲁迅的理性色彩也给我们真正的呈现出来,这种感性与理性的结合的分析,既能呈现鲁迅形象,也能召唤学生感受鲁迅的可能性。通过完整的鲁迅这一篇单篇的作品,可以看到几位老师的分析当中投入了解析的能量,使得单个的作品的意义就超越了这一部分的课文本身。我特别感动的是几位老师把鲁迅的这样单个的文本向其他若干文本开放,比如说我们谈到历史背景问题,会谈到鲁迅的其他的小说、杂文,特别会强调鲁迅在整个中学语文阶段的教材当中,他的基本的形象,所以使单个的文本同时具有一种文本化、网络化的特性。

第三,我觉得更让我震惊的地方是各位老师对学术性的追求。本次活动虽然是对于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的分析,但诸位老师没有放弃在学术的层面上去确定文本的意义。像刚才方老师引用了反抗绝望的概念,沈老师引用了中间人物的概念等等,这些都是80年代以来我们鲁迅研究里就非常重要的概念。事实上也就是通过这样的概念,鲁迅的形象被重新塑造,几位老师显然是非常关注当代文学研究的前沿成果,把这种鲁迅研究界的成果引入到中国语文教育当中,给学生,也是给同行提供了更可靠的关于鲁迅的形象,丰富了今天的中学语文教学。尤其是在这样一种示范下,我相信学生们可以借助于你们的这种解读,让他们自己形成一种分析式的网络化学习的眼光,他们在读其他作品的时候就可以无师自通的获得更多的可能性。我觉得老师们在课堂里做的这种示范,对学生的阅读非常重要,如果老师们的阅读是分析式的、网络化,或者学术性的,学生也会有类似的模仿性的行为,这会帮助他们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诸位老师做了非常好的示范。

我也有一些关于文本上的疑问,想跟诸位老师探讨一下,刚才几位老师提到这是一篇驳论文,强调它可以帮助学生通过文本的学习,了解驳论文的写法。当我们把它当做一篇驳论文,当作一篇议论文中的类别进行处理的时候,我们怎么把鲁迅的杂文特色跟学生在中学语文阶段养成的议论文能力可以做联系、区分。一方面从鲁迅那里学到议论文的写作,但同时又能让他意识到杂文与议论文的区别。我不知道在中学阶段应不应该涉及,或怎样涉及杂文和议论文的关系问题?另外是很具体的小问题,在这篇课文里面讨论“自信力”的时候,为什么我们一般都会把我们的焦点放在“自信”上,“”这个词好像一般都不会成为我们分析的焦点,我想就是问在这篇课文里有没有可能把力当做焦点来做分析?怎么理解力这个词跟自信之间的关系?




沈红旗



朱老师的两个问题非常精彩。第一个是杂文和议论文之间的关系。中学阶段,在未能纯熟地掌握规范的议论文写作之前,学写杂文只能弄巧成拙。鲁迅杂文是一种未经规范的自由文体,我们走进鲁迅,实际上是走进他的丰富和复杂。我们要帮助学生打破一种僵化的、机械的思维模式,学会质疑,学会反思,学会用联系的、动态的、发展的眼光去解读各种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通过阅读鲁迅,我们要在学生的心中埋下一颗知识分子的种子, 让学生对我们的文化英雄产生敬意。底线是不能设置障碍,以自己的无知去遮蔽、曲解鲁迅。

第二,确实,我们前面的解读有一个重要的忽略,自信和自信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自信也可能只是一种虚假的、盲目的自信,阿Q认为他也有自信。“力”,既是力量,能够影响他人,鼓舞自我;又是能力,是需要呼唤、培养和锤炼的。自信力,那就相当于一种信仰了。培养健康、理性的自信力,应是锻造优秀国民性的必要前提,这也体现出了这篇杂文的现实意义。朱康老师的点评,既是提醒,也是鞭策,值得我们深入地思考与探究,谢谢。


信息来源:景云书房



推荐阅读

虹口这几处入围“家门口的好去处”评选啦!大家快去投票吧!

艺术展|妙造天地 · 匠心大美:在朱曜奎画作中“悟道”中国山水之道

画展 | “世界之鲁迅”裘沙王伟君伉俪画展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