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为其颁发“特别奖”,东林这支团队真牛!
3名博士、3名硕士
平均年龄25岁
来自东林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
这支团队
代表中国在全球83个入围团队中脱颖而出
拿到了联合国“小反刍兽疫”特别奖
成为全球12位获奖者之一(中国唯一)
该团队还获得一万美元的奖励
让我们一同走近
东林联合国“小反刍兽疫”
特别奖获奖团队
他们一直在循着前辈的足迹
为保护野生动物献出无限微光
……
身为当代青年学子,青春的光辉,理想的钥匙,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当一系列的命题摆在你面前的时候,你会给出怎样的答案。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的这些学子,他们心怀热爱,循梦而行,坚定地守护着作为动保人的初心,循着马建章院士等前辈的足迹,在为着野生动物保护事业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力量。
小反刍兽疫多在绵羊和山羊中发病,而绵羊和山羊对于数百万牲畜饲养者、交易商和消费者的生计、营养与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此前,小反刍兽疫疫情在我国接连爆发,疫情持续时间长,对我国整个肉羊产业造成了较大冲击,养殖户损失惨重。小反刍兽疫的地域扩张引起了全球的高度关注,据粮农组织估计,小反刍动物为全世界约3亿小农提供食物和收入。每年因小反刍兽疫而导致的损失总计在14亿到21亿美元之间。
与粮农组织牵头实施、成效显著的“全球根除牛瘟计划”相反,小反刍兽疫防控形势复杂,如果根除计划得以成功,将为全球70多个国家、近10亿极端贫困小农户和牧民提供生计保护。
亚洲,特别是亚洲中部的野生小反刍动物在小反刍兽疫流行病学中的作用是当前全球关注的热点和研究空白点。青藏高原地处亚洲腹地,野生小反刍动物众多,我校黑龙江省野生动物疫源疫病与生物安全管控重点实验室科研团队自2018年以来,在青藏高原重点开展小反刍兽疫跨境溯源和小反刍兽疫潜在野生宿主和非典型宿主的识别研究。还被科技部评为“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亮点工作。
2022年5月,在黑龙江省野生动物疫源疫病与生物安全管控重点实验室主任、东北林业大学王晓龙教授的带领下,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博士研究生柴荣、吕佳宁、莱蒙,和硕士研究生张爽、樊鑫、虎业智前往青藏高原开展相关研究。他们历时7个月工作在青藏高原的荒野,克服了新冠疫情的影响,追踪野生动物的活动足迹,按照审批程序有序捕捉野生动物,采集血液等样本。高效的野外调研,更需要高科技的支撑。动身来青海之前,团队成员们就一直在进行大数据空间流行病学的模拟计算和分析,由于模型所需数据加载量和计算量过于庞大,即便在在实验室的服务器上运行,通宵计算也是家常便饭。在青海,每每从野外回来,来不及休息,就直接投入紧张的分子生物学实验,为的就是把新取得的数据尽快应用,连夜复盘模型计算结果,为下一次的野外考察方案进行评估和校正,由于青海当地合作单位计算条件差,常常为了更正一个结果熬一整夜。▲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小反刍兽疫特别奖”获奖者名单公布
▲柴荣代表团队线上会议答辩,阐释说明研究情况
“该系列研究成果对世界上其他重大人兽共患病的研究及防治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黑龙江省野生动物疫源疫病与生物安全管控重点实验室主任、东北林业大学王晓龙教授说。
守护大自然的精灵 他们甘当微光人生的跑道是固定的。大自然只给人一条路线,而这条路线也只能够跑一次。选择怎样的奔跑路线,决定你会到达什么样的终点。
“我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守护野生动物。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我国野生动物管理高等教育的奠基者、创立我国第一所野生动物资源学院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建章曾说。
作为动保学子,柴荣他们不忘马建章院士的恳切教诲,不忘动保人的使命,在保护野生动物的科研路上,信念坚定,脚步从容,秉持务实的态度,科研人的探索精神,用严谨的数据、身体力行的付出,为着动保事业发着自己的微光。
开展“小反刍兽疫”研究,对他们来说,只是学习、科研的一部分。青藏高原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小反刍动物多分布在海拔4000米以上区域,年轻学子们以坚定的意志克服了缺水、没电、无手机信号等困难,坚守在这里。
团队共6人,其中5名中国人,1名国际留学生。年龄最大的32岁,最小的23岁。其中出外业的5个女孩儿,在他们的父母看来,可能都是瘦弱的“小公主”,但在野外生活中,他们不骄气、不矫情,脱去“女生”的性别标签,默默“享受”着这里的一切。
“刚去的时候非常不适应,因为缺氧,明显感觉到头疼,经常流鼻血,而且身体还有浮肿的迹象!”团队成员虎业智说。团队成员张爽回忆青藏高原的野外生活,“考虑到健康和后勤补给,团队总是尽量缩短野外生存的时间,但还经常需要住在荒野中,在一次为期7天的调研中,为了避免浪费,我们把带来的黄瓜、西红柿等容易坏掉的蔬菜先吃掉,到最后几乎就顿顿吃土豆茄子啦。”
“那边风沙很大,每天早上醒来身上都是一层沙土,大家几乎都不怎么打水洗脸,简单擦干净就帮着准备早饭,或者逐一检查野外设备、收拾帐篷,大家分工明确,从没有人抱怨。像这样在野外无论干什么,都会是一种新奇的体验” 吕佳宁补充道,“刚去时,我们还会打水洗脸擦保湿霜、防晒霜,后来大家为了省水,小姑娘也是凑合着擦干净就行,每天看似粗糙的生活却有最朴实的乐趣”。
山上没有信号,手机不能使用,团队成员在野外都不能单独离开太远,且必须随身携带GPS,我们备有卫星电话仅用于紧急联系。每日固定的走样线、拍照、GPS打点、采集标本、记录动物活动经纬度……遇到旱獭、小青海沙蜥等也会上前跟小动物们“聊聊天”。
青海有些地方是“大风口”常年刮大风,虽然预先用登山专用绳索为帐篷进行了加固,但宿营地的风大的还是经常要吹飞帐篷。躺在帐篷里,帐篷被风吹的使劲的抖,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伴着呼啸的风声和卷起的尘土,根本无法入睡,们不得不起来手拉手顶着大风为每个帐篷重新打上特制的加粗、加长地钉,最后每个帐篷的地钉数量都达到了22个之多!但是这些都变成了新奇的体验,反而加深了探索野外的乐趣。
▲团队走样线
▲团队观察藏原羚拍到的视频截图
“我们刚去时,野生动物会暂时回避陌生的气息,距离我们很远,后来随着我们驻扎的时间越来越长,慢慢出现在视线可见范围”樊鑫说,“这里有西北干燥的黄土和裹挟着沙子的风,还有夏天昼夜二十几度的温差和冬季无约而至的暴雪,经常让我们手忙脚乱,但这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科学规律,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多么有意义,也更加坚定我作为动保人的职业理想。”
马建章院士曾说,“我一生最大的快乐就是培养出了一大批野生动物学科的管理、教学与科研人才。”
东林的这个团队,这些动保人,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他们都深深热爱着野生动物保护这份事业,将自己的人生价值、职业理想都注入其中,为了野生动物保护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微光。一代代东林人坚定地走在“替山河妆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这条大路上,汇成了一条绿色的大河。我们都相信,他们定会走的很远很远。
近/期/发/布
RECOMMEND
点击下方图片阅读
▽▽▽
摄影 | 阚日含 谢启骏编辑 | 刘亚荣校审 | 姜水晗 申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