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年轻人谈论emo时,他们在谈论什么?

IDG资本 2023-07-11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简单心理 Author 简单心理APP


i-Weekends

✍️IDG君写在前面


北京的“雨季”从夏天持续到了仲秋。早晨醒来,看到朋友圈有不少人希望可以在这样淅淅沥沥的雨天不上班,想要独自在家“emo”。
“emo”是那些以各种无法预料的方式闯入心里的不明所以的失落与伤感。在雨天的夜晚,我们聊聊“emo”是什么,以及说"emo"的人心里在想什么。
希望读完文章的你,可以因为感受到陪伴与温暖而送走今日份的“emo”。

全文3321字

阅读时间约4min




什么是emo?

 

其实,emo 是 emotional hardcore(情绪硬核)的缩写,也是摇滚乐的一种类型。上世纪 80 年代,年轻人用激昂的电吉他、架子鼓包住自己迷茫的内心,营造出一种在令人失望的生活中挣扎呐喊的悲壮感。

著名情绪硬核乐队More Than Life演出现场


如今,emo 逐渐超出音乐的范畴,成为丧、忧伤、抑郁的代名词。“emo”的出现,仿佛修筑了一个巨大的房间,当你使用它的时候,便在房间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


在“emo”的房间里,你们一起感受压力、失望和悲伤。


话语空间的广阔自由为生活空间的狭窄逼仄提供了一种补偿,不愿被看到的负面情绪找到了容身之所,并且从他人那里得到共鸣。

 

“emo”让我们找到了新的身份认同标签


当身边的人频繁使用“emo、yyds、绝绝子”时,我们很难将自己撇清。这可以说是从众,可以说是受迫于社交压力,但也可以说是一种积极适应的生存策略——尝试新事物,尝试融入环境和集体,为自己提供一种低成本的社交方式。


同时,“emo”也推开了那些不懂它真正含义的人

 

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人类对归属和爱的需求仅次于生理和安全需求。人们需要找到一种途径来为自己划定身份,寻找归属,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

 

日常生活中那些普遍的、微小的、需要克制表达的情绪在符号的包裹下变得简单且柔和,让人们容易亲近,同时又创造了一道阻止他人窥探的屏障,让不理解这些词语的人无法靠近。


emo背后的复杂情绪

在大多数情绪分类理论中,情绪被分为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基本情绪一般在 10 种左右,复合情绪则更多。心理学家C.E. Izard 认为,基本情绪可被分为:兴趣、惊奇、痛苦、厌恶、愉快、愤怒、恐惧、悲伤、害羞、轻蔑和自责。
 
当基本情绪互相组合,或者与不同的内驱力、认知方式组合,就会产生复合情绪,某些复合情绪可被命名,比如:
 
愤怒、厌恶、轻蔑的组合叫作“敌意”;
恐惧、内疚、痛苦、愤怒的组合叫作“焦虑”
 
而有些组合太过复杂,无法用一个词语进行命名。随着基本情绪强度不同,复合情绪又会产生更多变化,它们构成了人类纷繁庞杂的情感体验。

《头脑特工队》中的情绪被具象化为五个动画人物  ©donnadreamhypnosis.com

显然,emo 是一种“超级”复合情绪,包容了诸多体验。没有人说得清 emo 指的究竟是什么,但每个 emo 的人都在其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部分。

在一项团体小实验中,每个参与者需要回忆一件让自己感到难受的事情。而到了分享的时候,出现了千奇百怪的“难受”:有因为工作失误被老板责备的沮丧,也有被楼上的邻居吵到无法入眠的气愤;有单纯的生理不适,也有毫无缘由的情绪低落。
 
——我们看似被“难受”这个词带进了同一种情绪,但真正的体验却完全不同。
 
“emo”也是如此。在微博上搜“emo”,就会发现人们 emo 的理由数不胜数——
 
有人说“孤独了很久”,ta说自己已经不 emo 了,因为已经无时无刻不在 emo 之中;
有人说“是对内卷的绝望”。作业太多,任务繁重,拦在ta面前的困难看起来像是一道天堑,ta可能有些疲惫,有些无助,对自己感到失望,对未来感到焦虑,开始怀疑自己所做的一切是否真的有意义;
有人“对时间流逝的伤感,对离别的不舍”。既无可奈何,又无法理解,只能告诉自己人生本就如此;
有人什么都没说,发了几张自拍,配字“emo 一下”,可能是在表达:我想被大家接受和认可。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Z世代享受着越来越好的物质生活,但同时也在心里堆积了太多复合的、难以陈述的情绪。

这些复杂的情绪你难以用一个精准的词汇来命名,而“emo”则像一种经济快捷的共情方式,使年轻人不需要投入太多便可以收获一种广泛的情感归属体验,同时小心翼翼地掩藏了真正想表达的东西。

表达是处理“emo”的最佳方式
 
在心理咨询中,几乎每一个咨询师都会问来访“现在是什么感觉”。

当来访无法准确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时,咨询师会和来访一起探索ta的情绪,这个过程叫作情绪澄清。有点像上帝在创造了亚当后把所有动物带到他面前,让ta为动物命名——先要知道它的名字,然后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它。

“情绪澄清”是个体情绪智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们所处的环境常常不允许我们这么做。这可能是因为:
 
人们害怕体验某种情绪状态会导致自己陷于其中,进入一种失控状态;
这些情绪本身就带有某些令人感到不安、恐惧的东西,以至于人们不愿去面对。

但无法否认,在内心深处,每个人都渴望着更深层次的表达与共情,这也是真正给予我们爱与归属的东西。

德国作家John Koenig曾花8年时间创作了一本名叫《 The Dictionary of Obscure Sorrow 》的字典,专门收集和命名那些随着社会和生活的变化愈加难以言说的复杂情感体验。比如:

  • lilo:一种多年不见也不会主动联系,然而只要见面就像从未分别过一样亲密的友谊。


  • scabulous:对自己身上的疤痕感到骄傲,尽管你并不喜欢。似乎那些伤痕是这个世界因为你一直愿意与她玩耍才在你身上留下的签名。


  • ecstatic shock:瞥见你喜欢的人时所产生的甜蜜与幸福感,就像有一股能量从小腹流向肺部再化成笑容涌上脸庞,而这一切都是由于那个人的出现自行发生的,似乎已经写入了你的底层神经机制。


  • midding:当你和很多人聚在一起,却又不必参与其中时所感到的一种平淡的愉悦,知道自己即使一言不发也不会被他人忽视,近乎隐形地存在着,却又感到安全和满足。


凯尼格说:“语言的初衷就是为了在人与人之间创造连接。” 而在信息爆炸中一路成长的Z世代,却用简单高效地用一个简单的双音节缩写词,就概括了复杂的、层层叠叠的情绪——不断接受新信息,却难以表述心底的情绪。

当我们面对一种难以言说的情感时,通过给它们套上一件笼统外衣的方式巧妙地隐藏部分自我,却错失了精准表达自己、向内探索自我的机会。

被复杂的情绪裹挟,诸如此类的心理困境,大多数人都会遇到。希望今后,当我们再说起“emo”时,不要因为害怕被放大自己的负面情绪而难以启齿。那些语言上的空白仍然值得我们去感受,去描述,去表达。
 
希望我们都愿意再多花一点时间,对自己,或者那个“emo”的朋友说:

讲讲吧,我在听呢。



本文改写自公众号“简单心理”(ID:janelee1231),一个有温度,有态度,守伦理的专业心理公众号。作者/ 三三 | 原文编辑/ 江湖边

 也许你会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