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龙华歼灭战 一场意料之外的情报战大捷

齐雪冬 邸志永 保定晚报 2022-06-02

   红色记忆   


这是我军一场经典的围点打援战斗,半天时间歼灭日军400余人,粉碎了敌人打通涞源易县交通线的企图;这场战斗缴获日军机密文件50余册,为我军在后来的战争中赢得了战略主动——大龙华歼灭战 一场意料之外的情报战大捷


苍山横翠微,绿水绕村回。6月18日,初夏的大龙华村周边山上郁郁葱葱,村边的河道里溪水潺潺。清澈见底的流水中,小鱼小虾成群在水草间追逐。


卫星地图显示,群山环抱,南北靠山,东西狭长,易县大龙华村处在一个不足500米宽的狭窄山谷中,112国道穿村而过。


1939年5月,一场意料之外的情报战大捷——大龙华歼灭战在这里打响。


大龙华战斗后返程的一分区骑兵营。资料片

断我交通、封锁补给、配合进攻,大龙华一战非打不可


1938年武汉会战结束后,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侵华日军按照长期作战的需要,开始将战略进攻的重点,逐步转向敌后战场,把兵力重点转移至华北占领区——共产党所领导的敌后根据地。


“大龙华战斗,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发生的。”大龙华乡党委书记王子江称。


位于易县城西20多公里的大龙华村,在历史上就是易县到涞源、张家口之间的重要交通驿站。抗日战争时期,小村恰好位于敌占区和根据地边缘,穿村而过的涞易公路是冀东、平北、平西、察南各根据地的重要交通线,战略意义重大。


1939年5月7日,400余名日军由梁格庄出发向西侵占了大龙华村,并紧急抢修工事,构筑明碉暗堡,企图站稳脚跟。


彼时,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主力部队正按照军区的计划,在易县北娄山一带(3团在走马驿)刚刚结束为期三个月的军事、政治整训。


接到易县之敌向西进犯占领大龙华、涞源之敌同时向东发展的情报后,第一军分区司令员杨成武分析,一旦日军打通涞源易县交通线,势必对我军形成三大不利因素:


一来切断我军南北交通,分割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北岳区与平西区的联系,阻止我主力部队北上。


二来占领沿线各点,缩小并封锁我军控制区域,逼迫我军进入山区,使我军得不到物资补充而自趋消亡,而日军得以保护平汉线安全。


三来敌军会共同进攻五台区所在的八路军。


决不能让日军的阴谋得逞,杨成武和分区政委罗元发、副司令员高鹏、参谋长黄寿发等连夜开会研究歼敌计划,一致认为这一仗非打不可。


指挥大龙华战斗的杨成武将军。

当地村民替八路军侦察敌情到位,成为这一战取胜关键


在大龙华村口的一座小桥旁,村党支部副书记王炳文说,上世纪80年代,杨成武将军还专门到大龙华村看望当地百姓。


“大龙华战斗胜利,跟当时老百姓的支持分不开,杨成武上将都记着百姓的好呢。”王炳文称,就在这座小桥边,杨成武专门跟村里老人们合影留念。


对此,59岁的大龙华村民、专门研究过大龙华战斗的乡中心学校校长佟荣喜称,听说部队要打大龙华,当地党组织立即发动群众,配合部队作战。


“几个村子集中了2000多名青壮年和500多付担架,还有大量驮子,准备担负战场运输和救护。战地附近村庄的妇女全体动员,为部队烧水、做饭。大龙华的党员和积极分子多次到一分区指挥机关,把敌人驻扎地点、兵力、火力配备情况做了详细的报告,为战斗胜利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佟荣喜称,当时村里的游击队员张宝贵,就专门带领1团指挥员到大龙华南面进行抵近侦察,把哪里有炮、哪里有电台、指挥部在哪个小楼里、哪里放了岗、哪里有暗哨等一系列情况,都摸得清清楚楚。


“那时候,各村群众都积极主动为我们侦察敌情、封锁消息。这些有利的群众条件,形成对敌斗争的‘无形长城’,使我们有了‘千里眼’‘顺风耳’,陷敌人于被动挨打的困境。这次大龙华战斗前夕,大龙华村的一位抗日模范张宝贵,就曾数次向我们报告过敌情,并向我们建议四条意见,均被我们采纳。”在一分区骑兵营营长马辉的回忆文章里,就对此予以肯定。


一切准备就绪。5月19日夜,八路军依照“围点打援”的战术安排,兵分四路乘夜进入各自阵地,一路主攻围歼大龙华之敌,另三路设伏打击外围来援之敌。20日凌晨1时左右,主攻部队在大龙华8位向导的带领下,轻松越过三道铁丝网进入了大龙华村内部,用集束手榴弹对睡在房子里的日军进行猛烈攻击。


在爆炸声中,日军仓促应战,结果被八路军的集束手榴弹炸得落花流水。不到3个小时,大龙华日军驻扎的九个房子被拿下三个,五六十个日军被打死,而八路军只伤了5人。


天亮后,日军分做两股,一小股死命抵抗,一大股向东突围。掩护突围的鬼子在我军痛击下,渐失作战能力,除被生俘17人外,余部全数被歼。东逃之敌在清西陵西侧的小树林遭遇我军伏击,亦被全歼。


战斗中,张宝贵带领的村民向导组也投入了战斗,这些向导英勇作战,取得了缴获两挺机关枪的战绩。战斗期间,不少民兵直接加入战斗,与日军殊死搏斗。


在战后总结中,杨成武动情地说:“群众不仅和我们心连在一起,血也流在一起。”


缴获50多册日军机密文件,成战斗最大亮点


整个大龙华战斗,毙伤敌400余人,是抗战以来一分区消灭敌人最多的一次战斗。同时,我军成功切断了敌人的补给运输线,粉碎了日军一石三鸟的作战企图。


然而,相比黄土岭战斗击毙阿部规秀单纯地给予日军士气打击外,大龙华战斗则在情报层面具有更加深远的影响。大龙华战斗结束打扫战场时,我军缴获了日军来不及销毁的机密文件50多册,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诸多方面。


“其中,有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部颁发的《关于剿匪与警备的指针》《关于使用特种器材(毒气) 之参考》,有对晋察冀根据地的《1939年第1、2、3期肃正作战概要》,以及日军第110师团司令部颁发的《对山区方面匪团封锁计划》等文件。”易县党校原副校长郝同武称,随着这些文件被送到党中央,日军大量核心机密情报被我军掌握。这些文件,在研究日军、制定对敌斗争方针政策上发挥了重大作用。


“这样的仗,你们一年能打四五次,日本便要塌台。”被俘的日军易县指挥官兼西陵警备队队长穴田认为,这么多的重要文件被八路军得到,许多部署计划提前被八路军获悉,多来几次,日本就只有失败而没有胜利的希望了。


对此,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更是高兴,他在电话中对杨成武说:“你们缴获的这批文件很重要,比缴获敌人几百支枪、几门炮的胜利还大。他们大量核心机密都被我们掌握了。我已经写了报告,随文件一起上送延安,供党中央参考。”


时光变迁,斗转星移。


村口的迎客石上,“大龙华”三个字颇为大气。抗战时被屡屡破坏的涞易公路,而今旁边也已经修起了涞涞高速公路,112国道穿村而过更是带来旺盛人气。


“现在大龙华村371户,共1707人,拥有91名党员,最大的党龄有56年了。”王炳文告诉记者,凭借着明显的交通优势,乘着河北省第一届旅发大会带来的春风,大龙华村商贸与运输业风生水起,两条商贸街上有上百户店家,给村里带来人气的同时,也让村里愈发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


王子江称,大龙华村距离游客众多的易水湖和太行水镇只有5公里,县里已经把这里规划到易水湖配套服务村的开发中。随着农家乐、采摘园、高端民宿等项目落地,大龙华又一场漂亮的“乡村振兴”战已然打响。

编辑:晚小班

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侵犯作品著作权,特别是信息网络传播权行为,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大家都在看

晚二美

庄严宣告!

把对党绝对忠诚转化为实际行动 争当时代先锋为民先锋实干先锋清廉先锋

听党话、跟党走,他们光荣在党50年

保定走出的 “七一勋章”获得者辛育龄:做白求恩式好大夫

亲爱的党,今天我想对您说……

涞源黄土岭,无畏与荣光彪炳史册

百团大战保定记忆:血战东团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