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晚二美徐水中医自制微缩景观还原童年老宅
为子孙后代留下乡村记忆,让他们记得住农村、寻得到乡愁
徐水中医自制微缩景观还原童年老宅
石砌房基、砖包坯外墙、石板房檐、木棱窗户;屋檐下挂着锄、铁耙、三齿镐、镰刀;用小拇指推开古旧的屋门,柴火灶、大土炕、咸菜缸……10月10日,连日阴雨后的一个晴天,徐水区鑫龙城小区社区小广场阳光灿烂,住户王更贤把刚刚完工的微缩老宅从屋里搬出来,邻居们看后无不赞叹做工精巧、形态逼真。
“1956年,爷爷在老家徐水的南张丰村盖了老宅院,1974年我出生后就一直住在那里,直到16岁。算起来老宅院闲置了几十年,屋顶都坍塌了,但这处老宅院有太多的故事,装着我的童年……”今年4月着手,到10月初完成,历时半年,王更贤把记忆中的老宅通过微缩模型还原,他为这个微缩作品命名为《记忆》。
学习摸索、再访老家,
潜心还原童年印记
47岁的王更贤,出生在一个中医世家,从曾祖父开始就为乡民看病。爷爷、父亲都是当地有名的中医,26岁的儿子也是医科学校毕业。除了治病救人,王更贤打小就爱好绘画和雕刻,平日闲来无事时,总会就着手边的物件摆弄几个模型出来。“如今农村生活越来越好,好多人也都搬进城里居住,对故乡的感情淡了,有的孩子甚至不知道‘老家’是什么意思,我便萌生出做微缩老宅的念头。”
从今年4月份开始,凭着童年记忆和老宅的三张照片做参照,在王更贤位于鑫龙城社区的诊所里,他腾出一间闲置小屋动手做起来。“没有经验,我就在网上搜集资料,按照15:1的微缩比例,先做了一个103厘米×33厘米的房基。”从网上采购挤塑板、雕刻刀、壁纸刀、颜料,又从广告公司的下脚料中寻回一些材料,王更贤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小“零碎”,诊所里患者络绎不绝,王更贤就忙里抽闲,更多的是利用晚上时间。
在微缩老宅制作过程中,他多次回村,到老院转转,寻找童年的印记,不仅数清老宅院残存墙体上立砖、卧砖的层数,复制到微缩作品上,又向父亲和村里上岁数的长辈们了解当年的故乡记忆,将每一个老物件的形状、居家摆放位置、老旧程度都熟记于心。
牙签“盖帘”、3毫米桃木“瓷瓶”,
辛苦半年完成模型
用挤塑板刻出墙面、青砖;一块块刻出房子的基石,再拼成一体,上色,石材、墙砖、青瓦的凹凸感、古旧感十足;用牙签还原高粱杆盖帘;细桃木枝刻制3毫米大小的电瓷瓶;塑料盒剪成耙子齿;用捡来的铝板、塑料、易拉罐、PVC材料做成盆架、脸盆、大衣柜、暖水瓶、檩、椽子、电闸……先大后小,由内到外,微缩老宅的整个进度比较缓慢,而且繁琐。“从今年4月动手,到10月初完成,制作过程特别耗时间,做一个门环、门锁、镰刀柄都得几个小时,需要特别用心。”
合上电闸,房梁上悬挂的电灯发出昏黄的光。墙上的老镜框、老照片,板柜上的暖水瓶、鸡毛掸、梳妆镜,炕角的笤帚、板凳,锅台上的炊帚、锅盖都一清二楚。屋内,红纸书写的“人口平安”透出浓浓的生活气息。
每个小物件背后都是一段有趣的童年记忆,王更贤边做边讲述过去的生活经历、老宅中发生的难忘故事,“小时候过年,在北京的几个姑表兄弟都会来姥姥家,滑冰、放鞭炮,带上镰刀、背筐去村外搂柴火,晚上兄弟几个挤在东房暖炕上,听爷爷讲笑话儿……”
微缩老宅网上走红,
勾起网友童年记忆
“只有经历过,才懂得那个年代。”“留住时光,留住一份记忆。”“这和我家老宅太像了,如果有时光机,真想回去看看。”制作完成后,王更贤将拍摄视频传到网络,引来众多网络平台转载,无数评论与点赞的背后是大批网友的童年回忆。
“我父亲看完就是长时间的沉默,他只说了一句话,‘屋里屋外就是这样的’,是对我作品的最高评价。”同样在老宅院长大的两个北京姑表兄看了视频,微信给他留言“找到了当年‘回家’的感觉”。
谈及下一步打算,王更贤准备后续把老宅院的东配房、西边的猪圈、栅栏门、院中的大槐树、整个院墙都做出来。之后,慢慢扩充内容,乃至自家所在的王家胡同。
“通过网上网下,让更多人欣赏到,让更多的人明白,日子是越过越好了,但人不能忘记过去;不管走多远,不能忘了根。”王更贤说。
本报记者 耿静
通讯员 刘柯旋 李月英
编辑:晚小班
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