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刻钟,“圈”定百姓幸福生活

保定晚报 2022-12-16

作为全国第二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地区,我市聚力打通惠民利民 “最后一公里”,不断提升城市生活服务便利化、标准化、品质化水平

小区周边,生活性服务业门店鳞次栉比。

□保定晚报记者 邱恩宇

与往日清晨一样,家住丽景蓝湾C区的田大姨,刚从小区北边的惠友超市采购归来。手中拎着的是为午餐准备的新鲜食材。刚走进小区,迎上了老朋友的热情招呼。
“有事儿呗?唠唠嗑。”
“先不呢,放下菜带孙女儿剪个头发,顺道儿上诊所开个药。”
“咋去啊?带孩子骑车可得慢点儿。”
“走着去,都在小区西边不远儿。”
和田大姨一样,主城区很多居民都享受着触手可及的便利、近在咫尺的服务,这得益于我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倾力打造。日前,全国第二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地区名单公布,保定实力上榜,成为全省三个获批试点的城市之一。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顾名思义,以社区居民为“圆心”,以步行15分钟左右距离为“半径”,“圈”出一个多业态社区商业集群,满足居民日常基本消费和品质生活需求。
作为联通城市经济微循环的“毛细血管”,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与社区商业发展相生相伴,一端连着居民,一端连着众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承载着服务保障民生、推动便利消费、提升群众幸福感的重要使命。

社区便利店,品类齐全、价格实惠。
近年来,商务部等部门先后制定印发了《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指南》《关于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意见》等文件,鼓励建设一批布局合理、业态齐全、功能完善、智慧便捷、规范有序、服务优质、商居和谐的城市便民生活圈,以解决商业网点布局不均、设施老旧、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痛点”。
目标在前,挂图作战。在总结我市往年社区商业“双进工程”“全国商业示范社区”创建等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市商务局对主城区便民商业设施状况进行了一次全面摸底——
布局上,多以沿街商铺和住宅底商为主,便民商圈多为街坊式或分布式;结构上,社区综合超市以及农贸市场、菜市场、生鲜超市等便民市场居多;功能上,主要满足居民日常基本生活服务需求,而诸如家政、洗衣、再生资源回收等便利服务,以及新式书店、运动健身、养老托幼等品质服务网点较为缺乏。
心中有数,脚下有路。进一步丰富布局形态,优化业态结构,完善服务功能,成为我市打造高品质便民生活圈的“风向标”。
聚焦城中村和老旧小区改造区、城市新建居住区便民商业网点配置,落实相关规划标准,推动便民服务设施进社区。优先配齐便利店、综合超市、菜市场、生鲜菜店、早餐店、美容美发店等基本保障类业态,因地制宜发展运动健身、保健养生、特色餐饮等品质提升类业态,引进推进文化商业、休闲商业、体验式消费等新业态。

超市与小区相邻,满足居民购物需求。
补齐服务设施短板,推动居住区周边商场和大型农贸市场改造升级,向邻里中心、“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等方向转型。引导大型市场主体参与社区建设,发展多种形式连锁经营,支持传统菜市场、生鲜超市标准化改造,推广先进冷链技术和设施设备,加强供应链管理,实行超市化、连锁化经营。
推行一店多能,提高设施使用效率,增加微利业态经营可持续性。推广数字赋能,发展无接触交易、智能结算、网订店取(送)、直播带货、自助售卖等创新模式,拓展便民生活圈应用场景。制定配套标准规范,开展技能培训,规范商户经营服务行为,吸引现代商业经营所需的高层次、专业化紧缺人才,赋能高品质便民生活圈建设。

在很多社区里,都可以看到15分钟生活圈指引图。
“力争用五年时间,保定中心城区将建设50个布局合理、业态齐备、功能完善、品质优良、智慧便捷、服务有序、商居和谐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覆盖中心城区90%以上社区,打造便民服务链,提升民生幸福度,真正实现为民、便民、利民目标。”提及未来,市商务局副局长方芳信心满满。

编辑:晚小班

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大家都在看

晚二美

聆听保定丨新闻早班车【8月30日星期二】

直播预告丨8月29日18:00 全国“百家商会进保定”活动启动大会

倒计时9天CCTV-17乡村振兴观察点即将落地竞秀区大激店村

莲池、竞秀区调整每周核酸筛查方式

警方讯问陈某志现场视频首次公开!央视独家采访还原侦办经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