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浦北多久了,过得怎么样?

零下的图文 发现浦北 2021-03-18

点击播放音乐,更有感觉~~

一晃八年,回到浦北这座小城。


满满记忆,关于这座美丽小城。


我也说不清当初是以什么理由从外面精彩的世界回到这里。好多人常说那是对故乡的情怀。其实这不能作为任何人最充分的理由,对于年少张狂的青春,哪怕流浪在路上也要走得潇洒。

小城里窝居,总有我们喜欢她的理由。

说真的, 很喜欢这样的慢节奏。浦北县城很小,前些年,这里人口不足五万。走在县城街道,才会发觉他承接了圩的传统。浦北各镇有圩日的习惯,三日一圩,平时大街人迹稀少,旦是圩日,车水马龙,各种小商小贩或阿伯阿婆靓仔美女全来趁圩。这座小城此时或许会堵,即使已经挤得不成样子了,大家的脾气还是那么安静,甚至会遇上老伙记还能放心地聊上几句。尽管今天得益于发展,县城人口增到了10多万,节奏还未从改变,红绿灯前,慢慢的通过;菜市场里,悠闲的砍价;江堤边,轻轻的打拳……

浦北的一天可以从西塘一碗柴火猪杂粉开始,也可以从大发市场边的一碗冻粉一碗鸭血汤开始。

民以食为天。浦北的早餐多少都沿习了广东人的习惯,毕竟很多年前,浦北也属于广东管辖的一部分,更得益于改革开放之后打工大潮带回的各种各式新式粤式生活。如果你吃烦了,其实也吃不烦,只是想换一种口味罢了。此时,你可以约上三两好友,上酒店来一次早茶,也可以来一份老火炖盅一份蒸刮粉,慢慢地吃慢慢地品。

粉是浦北人不变的味道。浦北人能把粉做到极致,猪脚粉、老友粉、炸肉粉、桂林米粉、螺丝粉.....这里汇聚了五花八门的粉。在这里,尤以平睦粉为当地人所津津乐道,却又以一份炸肉冻粉为大家所喜爱。至于我,有时还是喜欢跑到江边小店吃上一碗猪脚粉,让肚里多些油水,好好给大家码字。

一碗粉之后,平淡而精彩的生活开始了。但你会发觉,这里没有一点快节奏,真的。车水马龙你是看不到了,公猪脊、文昌公园的晨练者慢悠悠步行下山;上班,开什么小车,一部摩托电驴单车,哪怕是“11号公交车”也比开小车更开心开悠闲。

或许我们已经习惯了慢条斯理地生活。入得夜来,“一江两岸”,城里的人吃罢晚饭出来,散散步,聊聊天。

年轻人,这时会在金浦市场的烧烤摊前聚合,让这个白天安静的烧烤市场一下子激活起来,但也是低调的,除了不时的大声吆喝或猜码声。


其实说慢也不慢,这些年浦北的发展还是快节奏。

相信不少在外归来的小伙伴或和我一样在浦北呆了那么长一段时间的人都会发觉,浦北,这座年轻的世界长寿之乡,近几年来以惊人的速度嬗变。

金浦新区为证。图片为证。

2012年的金浦新区就是一片大工地,只有零星的几座楼耸立在那里,当时总让人觉得这要到猴年马月才能成为一个中心。

浦北是典型的“大县小城”,90多万人口大县,而七八年前的县城面积也只有4.5平方公里。破局加快城镇化,扩展产业集聚平台,这是浦北城镇化的思路与出路。为此浦北开始以区扩城,构筑全新的城市框架,这就是金浦新区,浦北城市发展的风向标。

 每一座城市几乎都有它重心发展的新城,如上海的浦东、天津的滨海新区、南宁的琅东、钦州的滨海新城等。这些新城不仅代表一座城市的最高形象,也是一座城市经济腾飞耀眼的亮点。

金浦新区经过8年的开发,昔日的荒山如今已是一片风生水起的热土。高楼林立,道路纵横交错,一派都市景象初见端倪。规划中金浦新区已不再是蓝图,而是活动生生的现实。

同乡说:“丢哪咩,几年某回浦北,居然变化甘大。”


其实对于我们生活在这座小城的人来说,何不是这样?你看着他长大,你在他的成长中付出过汗水,你见证着她的蜕变,你也会深有感触。

或许我们只是某一座城市的过客,或许某一座城市也是我们的另一个故乡。无论在哪里,无论那里的房价如何蹭蹭的往上升,无论那里的物价如何,我们总得过好每一天。


其实,我想问——


你呢?在浦北多久了?过得怎么样?


你呢?在哪座城市多久了?过得怎么样?


end更多原创作品

► 在这里,可以像神仙一样生活...

► 骄傲刷屏!这就是我们的家乡浦北!

说话,浦北哪个镇方言最“多情”?

► 浦北县“一镇一品”农特产品,你的家乡会是...

► 遇见|最美的他和最美的她,在五皇山之巅

► 味道|那些无法忘记的浦北地道小吃

► 小镇记忆|白石水老街,你还好吗?

► 这个夏天,我隔着屏幕都闻到了乐民荷花香....


关注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