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样的老屋,在浦北还有多少呢?

零下的 发现浦北 2021-03-18


冬日的暖阳洒在寿乡大地

这样的日子适合走出房间

晒一晒心情

游山玩水自然是不错的选择

走近老屋寻找另一种岁月的痕迹

却也别有风情

可别忘了,

长田村委余屋村的那处古民居建筑群,

荏苒了时光,沉淀了往事……

余屋"镬耳楼"座落于

浦北县江城街道长田村委余屋村,

距离县城约8公里处,

占地面积6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

点击欣赏精彩视频

"镬耳楼"始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年),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是监生余仕熹之子:余德一、余德恭、余德敏三兄弟在清朝时代考取功名发迹之后所建,座东北向西南。故整座建筑物续建历时30多年,耗资甚多,规模之大。属砖、瓦、石、木结构,整体结构复杂,布局合理,造型雄伟、壮观、高雅、堂皇,集多种艺术于一体,属于具有浓厚的地方民族特色风格的民宅。室内雕梁画栋,墙上刻有龙、凤、鸟、鱼、花、草等一幅幅平面画廊或立体式浮雕壁画。屋顶构造别具一格,墙头高出屋面逾3米,塑起伏游龙状,两边设计对称,故著称之为"镬耳楼"而闻名。该《镬耳楼》是一个设计独特的古建筑群,对研究我国南方古代建筑艺术,建筑风格和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及旅游观光有着重要的研究、开发利用价值。

"镬耳楼",

我想名字应该是来自于屋顶的设计。

农村煮饭用的大镬两边的把手,

我们称之为“镬耳”。

镬耳楼因其两边山墙形似铁镬两边的耳朵

而得名。

更深层次的是,

官越大,屋山墙上的镬耳越大。

因此,

别可小看了老一代的建筑艺术,

都是有考究的。



然看起来老旧了点,

但是这里的一草一木

依然彰显着昔日的辉煌与荣耀……

芳草萋萋,

弄巷静寂,

与斑驳的老屋一对比

倒也显得和谐一致。


残缺的石板,

是青苔休憩的温床;

散落的青砖,

是孩子嬉戏的游乐场。





蓝的天,

绿的地,

他说:“这是我的家乡……”


村民说,

浦北县里

投入30多万元

重新修葺。

今日的镬耳楼

是否让你眼前一亮?!



走近镬耳楼

仰视镬耳楼

俯瞰镬耳楼

你知道吗?余屋镬耳楼古民居建筑群在2002年被浦北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4月又被列为“第一批广西传统村落名录”(浦北共三个村入选,其它两个为石埇镇坡子坪村委老城村、小江街道平马村)。

镬耳楼作为传统村落,

有着她的历史和意义。

亲爱的小伙伴们,

你们是否也想起了自己的家乡?

在浦北,还有多少这样的古屋?

如果可以,请告诉我家乡的故事吧……



图文:零下 书生

更多原创作品

六万大山多珍宝,还有一个善于发现的他!

精彩!浦北县中小学“一校一特色”主题活动集中展演!

浦北,一座什么样的城?

对不起!我要回浦北这个地方过几天慢生活

浦北人,就得一把嘴!吃都要吃出名堂出来!


关注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