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若峰:莫使文章“信"难求
全文共1534字,阅读大约需要3分钟
荷兰豆是中国人在餐桌上常吃的蔬菜,听名字很多人肯定会以为这种豆原产荷兰。有趣的是,荷兰人把这种豆叫中国豆。至于这种豆到底原产何地,我们在此不去细究,想必其在传播中有不少的讹传。在教育思想和观念的传播中也存在着类似的故事或者“事故”。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句话在教育工作者中流传很广,不少人在学术报告和论文中也经常引用。据说这句话出自雅思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但是很多引用的文章并没有标注具体的出处,或者是标注了但是读者按图索骥却一无所获。笔者为此特地从头到尾地翻阅了《什么是教育》,真的没有在书中发现这句话。而一位雅思贝尔斯研究者告诉我,这句话应该也不会是雅思贝尔斯所说,因为这不符合他严谨的语言风格。有人对这句“教育名言”做了源流考辨后,确认它是中文世界的一则贴牌营销。这也可以看出,规范的参考文献著录在教育研究和论文写作中的重要性。
学术研究是一代代人持续不断地开拓知识边界的事业,每一个研究者都是这项事业的接力者,站在前人的肩上做新的攀登,或者清理前人打下的某些并不坚实的地基。因此,学术研究的首要工作就是文献综述,把握某一研究领域的研究基础和前沿问题,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研究工作避免重复,具有创新性。从教育期刊编辑的角度来看,我们在审稿的时候也会针对论文的选题检索这一领域的文献,以此初步判断这篇论文的学术价值。同时,从一篇文章的参考文献也可以看出作者对这一研究领域的熟悉程度。如果在这篇文章的参考文献中看不到这一问题的权威研究者的成果,那么我们是可以怀疑作者的研究水准的。
概括起来,教育论文参考文献的引用和著录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引用文献不足,零零星星一两条或者干脆没有。这一方面反映出作者对已有研究的梳理和把握不足,属于能力或者努力程度问题;另一方面也有些作者故意回避与自己研究内容类似的研究成果,以显示自己研究的创新性,这已经是学术伦理问题了。二是引用文献过泛,几乎文章句句皆有出处,有些常识性的内容也要给出参考文献,有掉书袋之嫌。文章的参考文献更多是要呈现研究的商榷对象、理论框架、材料数据、研究脉络,过多则无益,还占用了宝贵的版面。三是引文不准确。很多引文来自二手材料,结果造成以讹传讹,给后续研究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四是著录格式不规范,比如没有完整著录参考文献的版本、页码或者访问路径,使读者难以对引文进行核实。
如何在论文中更好地引用和著录参考文献呢?首先要提高能力,下够功夫,把握好研究领域的现状,尤其要尽量掌握重要研究成果的一手材料,保证引用文献的准确和权威。其次要端正态度,尊重原创,重视权威。引用文献首要原则是尊重原创,引用第一个提出者、发现者的成果,而不能唯权威,更不能故意忽视已有研究成果;另外要重视权威,对于权威学者的观点、理论可以批评商榷,但是不能视而不见绕过去。最后要熟悉著录规则。关于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规则,我国有国家标准,对于参考文献的著录项和格式有明确的规范。目前我国大多数教育学术期刊的参考文献格式依据的是国家2015年发布的《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7714-2015》。对于这一国家标准,进行教育论文写作的人都应该去了解、熟悉。另外,检索中国知网等学术资源数据库,可以自动导出合乎国家标准的参考文献,省却不少功夫。
学术论文参考文献引用和著录的规范化是我国教育研究规范化的重要一步,也是教育人研究态度和能力的一个直接体现。每一个教育人包括中小学管理者,对此要给予充分重视。近年来由于学术期刊评价的影响,不少论文出现了参考文献大量虚假“自引”“互引”现象,这是学术精神的扭曲。对此,每一位教育人都应该坚持学术伦理规范,自觉进行抵制。
(作者单位:中小学管理杂志社)
文章来源:
《中小学管理》2019年第11期 · 编辑手记
文章编辑:孙金鑫
微信编辑:杨晓梦
微信设计:新媒体运营部
社长:柴纯青
总编:孙金鑫
编辑部主任:谢 凡
编辑:崔若峰 王淑清 林 飞 毛 竹
新媒体部主任:杨晓梦
学校研究中心主任:谢建华
广告部主任:邱本春
发行部主管:赵国富
注册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什坊街2号
办公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鼓楼外大街56号教师大厦
邮编:100120
本刊投稿方式
鉴于互联网管理方式的发展变化,应广大作者要求,我刊拟重新采用电子邮箱接受作者投稿。原官方网站投稿系统已于2019年7月正式关闭。
投稿邮箱:zxxgl@bjie.ac.cn
邮件主题格式:姓名一手机号一栏目一文章主题一单位名
本刊不向作者收取任何形式的版面费和编辑费,坚决反对抄袭与一稿多投,知情者请向本刊此电话举报:010-82089176。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您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