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淑清:家校合作如何走向“深度”?

王淑清 中小学管理杂志社 2023-03-26

 

全文共1765字,阅读大约需要3分钟

  

因为从事教育工作的原因,对于生活中很多和教育相关的场景和话题我会非常敏感。最近身边发生的两件事,就使我对家校合作这个话题产生了更多关注和思考。


第一件事和幼子上幼儿园有关。记得他刚入园时,我曾经对老师在家长群中发布的略显频密的任务安排有些不适应,甚至产生抱怨情绪。直到有一次,我送完幼子在幼儿园教学楼走廊里参观,看到窗台上各式各样的花盆里,家长带来的玉米、土豆、洋葱等都“长”出了眼睛、嘴巴、耳朵,还“露”出了笑脸,原本普普通通的食材经过精心装扮后,竟然变得充满生机。那一刻,我的内心除了感动和感慨,还隐隐产生一些内疚和遗憾。心想,老师做了这么多事,怎么不让我们这些家长知道呢?


第二件事源于一次聚会时的聊天。堂弟在郊区的一家校外培训机构做教师,因此接触到大量参加文化课补习的学生。我问他,这些补课的孩子成绩都很差吗?为什么会那么差?堂弟告诉我,据他了解,大部分参加补习的孩子成绩确实很差,但根源不是差在能力上,而是在学习态度和方法上。从他们补习的那些内容来看,但凡在学校认真学习,成绩不会差到那种程度。我当时就在想,对于这些孩子的真实学习状态,学校和家长到底了解多少?家长和老师是否就此进行过深入沟通并采取相应措施?


应该说,家校合作是个由来已久的话题。不可否认,当前很多中小学校在这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部分学校面对家校合作,依然处于不愿做、不会做、做不好的状态。面对信息时代的挑战,如何让家校合作走向“日常”直至走向“深度”,依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笔者看来,家校合作要想走向“深度”,至少要在以下几方面引起重视。


首先,要认清家校合作的必要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担当。诚然,当前大部分学校对于家校合作抱着开放的心态,但也有学校担心这会影响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因此带着一定的抵触心理。然而从古至今,越来越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都表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各有优长和短板,孩子的健康成长是二者相互协作的结果,单靠一方面的力量难以成就一个完整的全面发展的人。基于此,学校一定要认清家校合作的必要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担当。


其次,要及时捕捉家长需求,提升家校合作的针对性。在家校合作中,学校除了要做好“规定性动作”,还要能够及时捕捉社会热点问题中蕴含的教育因素,针对家长群体中的普遍需求及时进行引导和帮助。如北京市朝阳区垂杨柳中心小学一位老教师,发现所任教班级的学生升入三年级后,很多家长都悄悄给孩子报了课外文化补习班。她就利用家长会契机,分析了孩子参加课外文化补习班进行超前学习的弊端,并通过课堂实录让家长了解课标要求和自己的教学设计,还指导家长通过亲子阅读、亲子社会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爱上阅读,丰富精神体验。在这位老师的坚持下,她带的两个班几乎没有学生再报课外文化补习班,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没有受到影响。


再次,要综合运用传统和现代手段,提升家校合作的实效性。以家校沟通为例,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学校既要灵活运用QQ、微信等现代技术手段,提升家校互动的即时性和互动性,也要认识到家长会、家访等传统方式在家校沟通中不可取代的价值,并且充分加以利用。如浙江省杭州市公益中学潘志平校长自2002年起坚持每个月给家长写一封亲笔信,根据自己的教育感悟和教子经验,提醒家长在不同时间点关注孩子的不同需求。同时学校还针对家长回信中反映出的普遍困惑,组织专家、校长、学生、家长四方会谈,共同聚焦问题的解决。“亲笔”的魅力拉近了学校和家长的距离,真正架设起家校沟通的桥梁。


最后,要推动家长的深度参与,实现家校双方共赢。在家校合作过程中,学校不应仅仅把家长作为外部资源加以利用,还要对家长进行有效“反哺”,使其在深度参与家校合作中获得成长。例如: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星河实验小学要求每个孩子的家长在六年中完成60小时的学校义工服务,同时开设“星河家长时间银行”,家长志愿者将参与学校公益服务的时间存进去,当自己遭遇困难时就可以从中支取“被服务时间”。该校还成立“满天星”家长学校,通过定期开展论坛、讲座等活动,鼓励家长参与学习,并将学习情况计入家长学分。当学生六年级毕业领取毕业证书时,所有家长也可以领取到“满天星”家长学校发放的48学时结业证书,真正达到了让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的目的。


(作者单位:中小学管理杂志社)


文章来源:

《中小学管理》2019年第12期 · 编辑手记

文章编辑:孙金鑫

微信编辑:杨晓梦

微信设计:新媒体运营部



社长:柴纯青

总编:孙金鑫

编辑部主任:谢 凡

编辑:崔若峰 王淑清   林 飞 毛 竹

新媒体部主任:杨晓梦

学校研究中心主任:谢建华

广告部主任:邱本春

发行部主管:赵国富

 

注册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什坊街2号

办公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鼓楼外大街56号教师大厦

邮编:100120


本刊投稿方式

鉴于互联网管理方式的发展变化,应广大作者要求,我刊已重新采用电子邮箱接受作者投稿。原官方网站投稿系统已于2019年7月1日正式关闭。

投稿邮箱:zxxgl@bjie.ac.cn

邮件主题格式:姓名一手机号一栏目一文章主题一单位名

本刊不向作者收取任何形式的版面费和编辑费,坚决反对抄袭与一稿多投,知情者请向本刊此电话举报:010-82089176。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您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