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顾明远:推动基础教育迈向新征程

顾明远 中小学管理 2022-04-24

中管君导读

他是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曾任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联合主席、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等职;他评价自己是“园里的小草,借奇花生辉,靠大树庇荫,虽是小草却点缀着园地,但愿化为沃土,培养千株桃李”……

他就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在我国教育发展正处在实现“两个100年的奋斗目标”的交汇点的重要时刻,我们邀请到顾老作为本期杂志的封面人物,请他分享对于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些中肯的建议。



全文共3108字,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

 本刊从不收取任何审稿费、编辑费、版面费

《中小学管理》唯一投稿邮箱: 
zxxgl@bjie.ac.cn



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共中央发布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就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领域和重要问题作出了工作强调和部署。2020年10月底召开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在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的远景目标,要继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当前,我国教育发展正处在实现“两个100年的奋斗目标”的交汇点上。我们既要认真学习落实五中全会精神,为培养实现“第二个100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才而不懈努力;也要正视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中存在的现实困难,以脚踏实地、锲而不舍的精神去克服和解决。从基础教育来讲,我认为当前要解决几个问题:一是推进中西部教育协调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二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三是迎接数字化的挑战。

 

推进中西部教育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大力实施农村教育振兴计划,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学校基础设施不断得到改善,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适龄儿童因为经济条件制约而辍学的情况基本消除。但不可否认,当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尤其是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仍然面临着许多现实困难,如政府教育投入仍然不足、教育观念落后、师资匮乏、人才培养模式错位等,与东部地区存在很大差距。近几年,我作为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工作组组长,走访了我国几个省的农村地区,发现那里的学校硬件条件正在逐年改善,孩子也十分活泼可爱,但教育教学质量却不如人意。如有些学校还没有按照国家要求开齐开足课程,有些教师教学水平不高,上课时只能照本宣科,有的甚至连一些基本的知识概念都讲不清楚。优秀教师进不去、留不住,所以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今年由于“新冠疫情”影响开展的居家在线学习,更是集中暴露了农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关键在于教师,要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上下功夫。因此,今后一段时期我们还是要加强对农村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从已往主要投给“物”,转向更多关注人。特别是要改善农村教师的生活条件,吸引优秀青年到农村从教。同时,农村校长要充分利用好国家振兴农村的政策优势,不断提升自身的领导能力,优化学校管理水平,稳定学校教师队伍,提高教师教书育人水平。唯有如此,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才能不断提高,农村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梦想才能照进现实。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当前我们正处于一个百年不遇的大变局之中,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冠疫情的发生又增加了诸多不稳定因素,国际竞争日趋激烈。2014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指出:“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近期,习总书记又多次在不同场合提出要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加快科技创新步伐。


基础教育担负着为创新人才成长打好基础的重要使命,为此迫切需要我们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增强教育的竞争力。其中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要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学校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要开好、讲好政治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串教育全过程,用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中国革命战争时期的英雄事迹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教育学生,使学生增强“四个自信”,树立伟大理想和奉献精神。同时要树立全员育人的思想,要意识到德育工作不仅是政治课教师的任务,也是其他各学科教师的重要使命。全体教师都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认真挖掘德育工作和学科教学的结合点,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要坚持“五育并举”,开好所有课程。当前,相比语文、数学等学科,学校对于体育、美育等相关课程的重视程度还十分不够,尤其在面临升学考试的压力时,这些学科往往要给所谓的主科让路。2020年以来,我国陆续颁布了关于加强劳动教育、体育、美育等课程的文件,体现了国家对这些课程的重视。因此,学校要积极落实文件精神,要深刻理解五育之间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关系,开好美育、体育、劳动教育课程,克服已往过分强调知识教育的不良倾向。


要改革评价制度,为教育改革提供保障。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遵循教育规律,针对不同主体和不同学段、不同类型教育特点,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着力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建立科学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方案》的出台对教育评价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待。评价制度是指挥棒,但还需要大脑即教育观念来指挥。教育观念不改变,评价制度改革很难取得成效。因此,不管是地方领导还是校长、教师以及家长,都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这样教育改革才能顺利推进,教育现代化的目标才能早日实现。

 

迎接数字化时代的挑战



当前,数字技术日渐普及,人类已经进入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教育”正在改变着教育的生态、教育的方式以及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等。今年抗疫期间的居家在线学习推进了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为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契机。许多学校和教师在线上教学和管理中创造了宝贵的经验,同时也暴露出教育工作中的一些短板,如不少教师对于教育技术的应用不够熟练,对于线上教学还不适应等。因此,面对时代挑战,教育工作者应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胜任力,学会与数字技术、人工智能共处直至将其为我所用。


伴随数字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学生的学习渠道增加,学习空间扩大,学生可以自主学习,教师的作用似乎降低了;尤其是人工智能出现后,它可以代替教师完成现有的很多教育教学工作,因此有人担心教师这一职业未来是否会消亡。通过这次大规模的居家学习实践我们发现,教师工作具有重要的价值。如果没有教师的精心指导,那么学生的自学很难顺利进行,学习质量也很难得到保证。与此同时,线上教学也对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些要求也是今后学校教学工作中需要坚持的方向。


一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思考能力、线上沟通能力、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二是教师要认真钻研课程教材,抓住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精讲多练。尤其在线上教学中,教师不能再像面授那样滔滔不绝地讲,而是要抓住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重视对学生的启发和点拨,帮助学生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而不是简单机械地记忆。


此外,学校管理也要有所改变。学校要总结这次线上教学的经验,树立起“健康第一”“安全第一”的理念,探索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及时掌握学校工作动态,改进日常管理;要实施开门办学,加强学校与社会、家庭之间的联系,争取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尤其是校长,要把育人放在第一位,把主要精力放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上,经常深入到课堂上、深入到教师中、深入到学生中,以自身领导力的提升带动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


 人物小档案:

顾明远,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明远教育书院名誉院长。曾任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联合主席、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组教育学科召集人等职。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文章来源:

《中小学管理》2020年第12期 · 封面

文章编辑:王淑清

微信编辑:杨晓梦

微信设计:新媒体运营部

视频来源:北京师范大学


注册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什坊街2号
办公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鼓楼外大街56号
邮      编:100120
网      址:www.zxxgl.com
投稿邮箱:zxxgl@bjie.ac.cn
邮件主题:姓名一手机号一栏目一文章主题一单位名
稿件查询:010-82089176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