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封面人物杨其山:以田园课程激活乡村教育的一池春水
导读
他是《山海情》中坚守在村小,倔强的白校长的万千原型之一,他被人称为黄河岸边的“泥巴校长”。面对乡村教育资源匮乏、教师倦怠、学生流失等实际困难,他没有退怯,反而从乡村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以田园课程激活了乡村教育的一池春水。本期封面我们邀请到了山东省郓城县侯咽集镇中心学校校长杨其山,请他带您一同探寻中国乡村学校的发展新路径。本刊从不收取任何审稿费、编辑费、版面费
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教育的振兴,实现乡村教育的振兴,就是要办出老百姓满意的家门口的好学校,办出乡村孩子喜欢的学校,让乡村孩子接受优质教育。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深入推进,乡村学校的面貌大为改观,可以说,最美的风景在校园,最好的设施、最漂亮的大楼在学校。但现在的乡村教育或多或少都存在种种困难,如资源匮乏、教师倦怠、学生流失等。未来乡村教育向哪里发展?如何发展?如何找到一条适合乡村教育发展的新路子?2015年,我从一所中学来到山东省郓城县侯咽集镇中心学校——一所位于黄河滩区、拥有20所小学的中心学校任校长。从那时起,我就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并尝试进行回答,而建设田园课程、打造田园学校,正是我带领学校教师作出的探索。
反思乡村教育之困:探索适合乡村的教育
1. 农村新教师中存在“三年现象”
2015年,郭老师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郓城县侯咽集镇中心学校管辖的八里湾小学当乡村教师。那个时候,我也刚刚担任侯咽集镇中心学校校长。在第一次给全校教师做报告时,我让老师们站起来谈一谈自己的感想,第一位主动站起来的就是刚上班不到三个月的郭老师。他用洪亮的声音面向在场的300余名教师滔滔不绝地阐述自己对教育的理解,讲述自己对教育的热爱。他的发言赢得了热烈的掌声,我断定他以后一定会成为一名非常优秀的乡村教师。
很快三年过去了,期间我做了多场报告,每一次我都期待郭老师能主动发言,可是渐渐地,郭老师发言的次数越来越少,发言的内容越来越短,后来就不再发言了。2018年,郭老师托熟人找到我,说要调回县城去。问其原因,就三个字,感觉做乡村教师“没意思”。
像郭老师这种情况,在农村学校并不少见,我称之为农村教师的“三年现象”:刚参加工作第一年踌躇满志,第二年逐渐熟悉情况,到第三年就没有激情了。这些优秀青年教师因何会倦怠?为什么不愿意留在乡村学校?据我所知,这种情况在农村是普遍现象,不只青年教师,很多中年教师也缺少工作热情,甚至把教学看作养家糊口的职业。这些教师在倦怠中机械地向前走,少了追求,少了激情,也就没有了专业发展和职业幸福。好教师教不好、留不住、无发展,成为乡村教育发展的最大痛点。
2. 农村孩子不喜欢劳动
因为耳濡目染的缘故,过去多数农村孩子从小对土地、对劳动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就如诗词中所说的那样:“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可是现在农村的孩子并不喜欢劳动,原因很多。首先是农业机械化的普及,解放了大批的劳动力,让农民和农村孩子少了很多劳动机会。其次是现在很多家长认为参加劳动很丢人,让人看不起,甚至对孩子说“不好好学习就去地里劳动”,让孩子从小就有了“劳动不光荣”的观念。再次是外界诱惑越来越多,学生即使有时间也不参与劳动,而是把自己封闭在手机、电脑、电视等营造的狭小空间内,特别是留守儿童更是深受其害。学生不参加劳动,不知道田野里的一年四季,即使身在农村,也分不清小麦和韭菜,甚至连鸡鸭鹅都分不清,更不用说培养劳动情怀了。这不应该是农村孩子应有的模样。
3. 乡村课程建设停滞不前
现在的乡村学校,学生每天的课程基本就是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甚至科学和品德课程都形同虚设,更不用说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乡村孩子走进学校,课堂上是满堂灌的单调乏味的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知识的学习;在课下,由于放羊式的管理,几乎所有孩子都在校园内无组织疯跑。孩子们没有喜欢的课程,没有充实的课外活动,没有得到很好的养成教育,甚至有时会遭遇校园欺凌,乡村孩子脸上本该拥有的那种天真、烂漫往往很难看到。
乡村有美丽的自然景观,有最清新的空气,是大自然生命力最旺盛的地方,有优美的故事、美丽的传说,还有丰富的乡土艺术和人文景观,这些都可以作为很好的乡土资源为乡村教育注入活力。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乡村学校并没有将这些课程资源用好,造成极大的浪费。
4. 家校合育无法有效开展
目前乡村家庭教育现状堪忧,部分家长管养不管教,有些家长想教又不会教,家校合育是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选择。但现实中乡村学校在这方面做得普遍不够好。除了召开家长会,家校之间缺少更有效的沟通纽带和桥梁。如何让家长、村民走进学校,让学生、教师走进乡村社区参与互动,让家长、社区成为学校发展的同盟军,这是乡村学校在发展中亟须解决的问题。
5. 乡土情怀的种子难以播下
由于城镇化速度加快、传统产业转型,传统的乡土文明渐行渐远。文化是民族的根,传承乡土文明,留住田园文化,留住中华民族的根文化,教育应当发挥重要作用。可是,现在的乡村学校在应试教育的驱使下,很少关注传统文化建设,乡村的孩子很少有机会学习和了解家乡文化。农村学生家长不以农村生活为荣,不以家乡为荣,也没有动力去让孩子了解乡土文化,也就很难让孩子建立起对家乡的深情厚谊。学生对家乡没有了解和学习,没有体验,那么乡土情怀的种子就很难播下。
建设田园课程:寻找乡村学校发展的突破口
如何破解乡村教育之困,如何通过课程建设为乡村教育找到一条出路,是每一个乡村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2017年,在一次赴外省参观一个乡村庄园时,我看到许多精美的设计,有小桥流水、假山拱廊,有菜蔬果园、鸡窝鸭棚,还布置了许多老物件,真是一幅美妙的田园画卷。于是,我产生了建设田园课程、打造田园学校的想法。
1. 用好乡土资源,因地制宜设计田园课程
田园课程的建设应该因地制宜。我们通过利用众多的乡土文化资源(包括民俗、风物、人物、饮食、艺术、人文环境、文化传承等)和田园资源(包括自然环境、四季风光、土地资源、生态田园、农业资源、田园文化等)来开发田园课程,由此丰富课堂教学,拓宽育人渠道,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田园课程应该是从乡村大地上长出来的课程,要有乡土味,要有田园味。具体来说,就是把课堂搬进田园,把田园融入课程,让学生走进生活,让学校融入社会,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学习,在那里放飞身心,摆脱课堂的束缚。我们希望通过田园课程的实施,让书本知识和生活知识无缝衔接,打破封闭学校的“围墙”,打通学校、家庭和社区之间的壁垒,让孩子们如同一只只小鸟,在乡村大地上自由飞翔。
2. 融合实施,整体构筑田园课程体系
经过近三年的探索,侯咽集镇中心学校逐步打造了系列乡土课程和田园课程体系,目前共开发了田园数学、田园诗语、田园泥巴、七彩葫芦、田园科学、田园种植、田园编织等十几种田园课程。这些课程与国家课程语文、数学、英语、科学、思想品德融为一体,真正实现了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系列乡土课程。为了在学生心中播下乡土情怀的种子,让学生记住中华民族的根文化,学校精心开发了“留住家乡的美”系列课程,包括“美妙动听的家乡歌谣”“精彩感人的家乡故事”“回味无穷的家乡美食”“流连忘返的家乡景观”“古朴醇厚的家乡风俗”“精彩绝伦的家乡艺术”六个主题,学生每学年学习一个主题。我们希望利用六年时光,让孩子们终生记住家乡的美好,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的美好感情。
“泥巴”田园课程。乡村孩子喜欢玩泥巴,我们就因地制宜开发出“田园泥巴”课程。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经过多次试验研发出可以长期存放的绿色泥巴原料。他们用这些泥巴原料,捏制出数以千计的泥巴作品,有植物、动物、人物,有主题泥巴、历史故事、创造发明,主题涉及爱国、环保、勤俭节约等。这些作品非常富有想象力和美感,美育的价值在这里得到充分展现。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有美术的学科知识,有语文的观察写作,有科学的发明创造,甚至还有数学中的“反比例关系”演示。
“葫芦”田园课程。“七彩葫芦”是我们开发的另一门田园课程。从“植葫芦”一直到“赏葫芦”“画葫芦”“写葫芦”,共分十个章节,并且融合语文、数学、英语、美术、思想品德学科课程于其中。如用彩绘葫芦学习英语颜色,用文玩葫芦学习数学倍数,用当年给刘邓大军送情报的“三只葫芦过黄河”的故事学习历史和品德,用葫芦文化学习古诗词、讲故事等。
此外,田园课程还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评价体系,我们把“让真实情感产生和真实学习发生”作为评价的唯一指标,让学生全过程“参与、互动、体验”,用“Y”型图让学生说出、写出“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
打造田园学校,让学校成为引领乡村文明的精神高地
众多的乡村学校都在追求城市学校的高大上。但正如朱永新所说:城市有城市的长处,乡村有乡村的风景,乡村学校不应该过分地追求城市学校的高大上,而应该做适合乡村的教育。经过几年努力,侯咽集镇中心学校构建了与田园学校相匹配的学校文化体系。学校的办学目标、办学理念、校风校训都富含乡村和田园文化元素。
1. 明确理念,办孩子喜欢的田园学校
学校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把教学做合一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积极倡导生活教育,提倡在做中学。基于“课程开起来,设备用起来,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实施素质教育,办乡村孩子喜欢的田园学校”的办学目标,我们确立了“国际视野,乡土情怀,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方面乡村教育不是封闭僵化的,乡村孩子应该有更宽广的视野,将来能拥有走出乡村、走向美好世界的能力;另一方面,乡村未来的存在要求这些乡村孩子从小拥有热爱乡村的情怀,热爱脚下的这片热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成为未来最美乡村的建设者,成为未来最美乡村的公民。我们希望乡村孩子不仅拥有选择权,更重要的是他们拥有选择的能力和正确的价值观。
2. 营造环境,让田园式校园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
乡村学校的校园应极具田园味。我们把石碾、石磨、辘轳、古井、中华粮仓、黄河水车搬进校园,建起乡村记忆馆、乡村葫芦馆、乡村泥巴馆。农村学校有大面积的土地,我们没有把土地硬化成水泥地面,或者建成精美的花园,而是开辟出一个个田园图形,把小学数学里的所有图形都呈现在校园内,成为学生观察学习的乐园。墙壁文化呈现的是学生上田园课和劳动的场景,学生在这里可以看到属于自己的骄傲。
田园学校的建设顺应了乡村孩子的天性,放飞了乡村孩子的梦想,让他们在充满大自然生命力的田园土壤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让他们尽情地伸展着生命的枝柯,拥抱幸福的未来。因为喜爱,学校成为乡村孩子的快乐王国。现在的郭老师也精神饱满、神采飞扬,他给全县新教师做培训,到全国各地推广田园课程建设经验,又找回了刚入职时的激情,而这些,都得益于在田园课程和田园学校建设中,和孩子们一同走进田园,一起播种、一起收获。学校成为名副其实的田园学校,成为师生幸福的家园。
3. 家校社合育,让学校成为吸引村民的后花园
因为田园课程,学校和家庭、社区的联系逐渐多了起来,学校慢慢成为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学生们走出校园,利用星期天、节假日到村子和社区举办“红领巾唱响美丽乡村”活动;义务为村民测试种子发芽率,帮助村民挽回经济损失。学校邀请家长到学校和孩子、老师一起劳动,进行亲子种植。田园泥巴课上,家长帮助师生们制作泥巴原料,并一起捏泥巴。学校举办“庄稼地里赶大集”活动,让家长来当志愿者,学生用自己平时劳动换来的劳动币购买食材为家人做美食。同时,学校所有资源都向村民开放,校园内建起的农家书屋、乡村记忆馆、乡村葫芦馆、乡村泥巴馆等,吸引村民们经常到学校观看。星期天、节假日,学校就成了村民的后花园。通过家校社合育,村民的思想意识在提高,乡村风气在转变,学校成为引领乡村走向文明的精神高地。
尽管乡村田园课程不能完全解决乡村教育的诸多问题,但是至少在某些方面可以为乡村教育注入活力,激活乡村教育的一池春水。
文章来源:
《中小学管理》2021年第2期 · 封面
文章编辑:崔若峰
微信编辑:杨晓梦
微信设计:新媒体运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