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吴希福:建设热气腾腾的学校文化

吴希福 中小学管理 2023-03-12


全文共1845字,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

 本刊从不收取任何审稿费、编辑费、版面费

《中小学管理》唯一投稿邮箱: 
zxxgl@bjie.ac.cn



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文化引领,文化是学校的根与魂。每一所学校都应该在融汇历史传统、当下实践与未来发展的基础上,锻造热气腾腾的学校文化。这样的学校文化应该具有哪些特征?如何建设这样的学校文化?笔者认为,不妨从如下四个视角进行考量。


其一,学校文化建设要有“尺度”。学校文化是一种行为规范,其所坚守的“尺度”即学校的制度文化。无论是新建学校,还是办学历史悠久的传统老校,都需要有规范的组织制度体系。这个体系就是基于《学校章程》构筑的管理系统,是提升学校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基础。在《学校章程》的指引下,行政、教学、德育、后勤等部门再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细则,形成相对完善的管理体系,然后有效组织实施。


例如:广东深圳南山文理实验学校从最初创办到后来成立教育集团,都是从制定章程入手,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系统,使学校从创建开始就建立规范的组织管理机制。如德育部门结合《学校章程》编制了《文理班主任手册》《文理学子知行手册》,全面落实学校系列德育工程。随着学校发展,各项制度不断完善,每一项工作都有章可循。这样的“尺度”不仅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而且为学校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和谐氛围。


其二,学校文化建设要有“温度”。学校文化是一种价值遵循,当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育人目标和办学特色等,能够真正从师生的成长需求出发,基于人、为了人、发展人,可以说这样的学校文化就是有温度的。有温度的学校文化不是学校管理者主观臆断设计出来的,而是全校师生员工及家长等各个群体从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的,是全体成员共同的价值取向。


以文理集团为例,学校所提出的“跨界·融合”的办学理念,正是为了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的跨界与融合,人的性格、能力、习惯之间的跨界与融合,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跨界与融合,技术与教学科研、学校管理之间的跨界与融合,由此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思考者、学习者、沟通者——具有全球视野家国情怀的中华儿女”的育人目标,体现了学校办学的视野与格局、责任与担当。在这样的理念之下,文理集团做出了“两个凡是”(即凡是师生员工反映的问题原则上一个工作日答复或解决,凡是家长和社区人士反映的问题原则上两个工作日答复或解决)的服务承诺……在“有声有色工作,有滋有味生活,有情有义做人”的文化追求中,每一个文理人都备感幸福。


其三,学校文化建设要有“厚度”。学校文化是一种精神引领,是所有成员的内心坚守,尤其是在学校发展的关键时期,更加需要一种精神去激励斗志、鼓舞人心。这样的学校文化是有厚度、有内涵的,能够唤醒、激发人的内在动机,是滋养师生健康成长的强大动能。


文理实验学校刚成立时,面临办学条件艰苦、生源薄弱、社会和家长不信任等诸多实际困难,如何更好地凝聚人心?我们经过多方寻找论证,最终将企鹅作为吉祥物,以企鹅所具有的“坚毅、责任、信任、团结、智慧、忠诚、专一”精神,作为文理人所追求的精神品格。在此基础上,我们用“来了就是一家人”消除陌生感,用“将信任进行到底”建立彼此间的信任,用“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很远”构建团队文化,而校训“将来的你一定会感激现在拼搏的自己”也充分彰显了文理人的拼搏精神。


其四,学校文化建设要有“高度”。学校文化是一种方向导航,这样的“高度”体现在学校发展要以学生为中心,建构完整系统的课程体系,搭建丰富多彩的活动平台;学校办学要有放眼全球的愿景规划,与世界接轨,与时代同步,走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如此才能更真实地回应所承载的万千家庭的希望、各级政府的重托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例如:“筑梦圆梦的地方、善待生命的地方、创造智慧的地方、向往和平的地方”,就是文理集团的发展愿景;包括三大类六大领域的学校课程体系,旨在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幸福奠定坚实基础;“文理讲堂”则帮学生打开了认识万事万物的一扇窗;四环节目标教学法、移动终端AI技术的广泛运用、“石头汤”教师成长计划、“心德育”学生成长体系、学生和教师评价体系、中小幼教育衔接等,让师生与热气腾腾的世界对话……


文理集团内的每所学校都有一条“文理路”,这条路见证着孩子们从遇见到自立、到梦想、到选择、到创新、到拼搏、到超越的奋斗历程。


路选对了,就会遇见美的未来。有根有魂的学校一定会走得更长远,走得更坚实,走得更热烈,走得更自信!


(本文作者系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文理实验学校〈集团〉校长)

文章来源:

《中小学管理》2021年第8期 · 卷首

文章编辑:谢   凡

微信编辑:杨晓梦

微信设计:新媒体运营部


注册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什坊街2号
办公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鼓楼外大街56号
邮      编:100120
网      址:www.zxxgl.com
投稿邮箱:zxxgl@bjie.ac.cn
邮件主题:姓名一手机号一栏目一文章主题一单位名
稿件查询:010-82089176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