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1.12封面人物 || 贺乐凡: “我只是一个教员”

本刊编辑部 中小学管理杂志社 2023-03-26



全文共2803字,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

 本刊从不收取任何审稿费、编辑费、版面费

《中小学管理》唯一投稿邮箱: 
zxxgl@bjie.ac.cn

 

“千万别突出我一个人,这个特别重要,可以不报道,如果要报道,只能报道我在中小学管理理论上的一些贡献。我这一辈子,从1964年起一直到现在,全都投身到为中小学校长、中小学学校管理的服务之中了。”这是我们在采访贺乐凡老先生时,他反复强调的一句话,这句话也简单却准确地概括了贺乐凡的一生。


与教育管理事业结缘,大概与贺乐凡年少时的经历有关。贺乐凡出身教育世家,父亲和外祖父是留日同学,外祖父和祖父家族中,共有38位从事教育工作。1936年,贺乐凡出生于江苏南京,1937年底南京沦陷前夕,母亲带着他们年幼的兄妹五人逃出南京,辗转两年后才逃回江西吉安老家,两个孩子在逃难途中死去。在物质条件极为艰苦的状况下,他能坚持从小学读到初中,到考上白鹭洲中学,再到考上北京师范大学,除了自身的坚持,在他看来,更归功于他求学路上遇到的几位好校长的支持、鼓励和指引。“没有我那几个校长,我也上不了学,更上不了大学,我身上一分钱都没有,我居然上了重点高中,又上了大学。”


他还记得,初中时父母同一天逝世,留下他带着弟弟妹妹艰苦过活,食宿无着。在他几次想要退学时,江西省吉安安福中学的王资田校长帮他想办法解决了吃饭住宿问题,鼓励他沉心静气好好学习,支持他去考高中,结果他一下子考上了当时江西省最好的白鹭洲中学。在他准备去报到的前一晚,王校长专程从城里赶回学校,给了他两个信封,一个信封里装着给白鹭洲中学王贤文副校长的信,另一个信封里装了五千元钱(相当于币改后人民币五角),是让他在从吉安到白鹭洲中学路上的固江吃午饭用的。校长叮嘱他:“这里到吉安,走马路120里,走小路100里。如果当天能到达,你就走出去了。如果你吃不了苦,中途返回,我理都不理你,学校不可能管你一辈子!”


他还记得,自己磕磕绊绊地走完100里小路,到白鹭洲中学报到的第二天就犯了伤寒病。医院说他必须回家隔离起来,后来学校一查这个学生没有家,王贤文副校长不忍心看着这个孩子就这样死掉,把他安置在学校一个放扫帚的楼梯间住下来,并嘱咐食堂大师傅每天给他一勺稀饭。他在这里熬了40多天,全身脱皮、头发都掉光了,愣是靠着每天的一勺稀饭坚强地扛了过来。


高中毕业时,贺乐凡再一次面临人生的选择。迫于生计,他先是考取了湖南株洲的一所铁路学校,打算去当火车司机。但是白鹭洲中学的龙正大校长找到他,问他为什么不考大学,并告诉他师范院校可以免除学生的学费。贺乐凡这才试着报考了北京师范大学,并且一考就考上了。他拿着两张录取通知书去问校长,到底去哪儿比较好。龙正大校长问贺乐凡自己的意见,在他表示自己家庭有困难,弟弟还需要照顾,当火车司机可以尽快挣钱养家时,龙校长大声喝道:“笨蛋!去北京!再批给你半年助学金。”


就这样,在一位又一位好校长的帮助下,贺乐凡成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学校专业的学生,还在这里遇到了一生挚爱周韫玉,两人一辈子没有红过脸。毕业后他先在北京师范专科学校做助教,随后来到北京教育行政干校(北京教育行政学院前身),从助教、讲师、副教授到教授,从教研室主任一路做到副院长。


青年时期贺乐凡

几十年来,贺乐凡一直扎根中小学管理的第一线,做实事,搞真研究。在他和众多教育管理学科专家、中小学校长的共同努力下,教育管理学科得以重建,新中国第一本学校管理教材编成,第一本专门服务中小学校长治学理校的学术期刊《中小学管理》创刊,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研究会(后改名为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创办……在一批又一批教育管理人的奉献中,中小学学校管理学科逐渐发展壮大,成为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关键力量。


然而他一直诚恳地说,我只是一个教员,做好该做的事,教好该教的书。他从未主动争取过任何奖励,直到单位为他申报国务院特殊津贴,才发现奖励一栏填无可填。学院中他所在党支部的同事们就为他颁发了一个特别奖——支部优秀党员,到现在贺乐凡还笑称这是自己获得过的最高荣誉。


中年时期贺乐凡


采访贺乐凡的过程,是一次对学科历史和杂志社历史的探访,更是一次灵魂的触动。老一辈人的风骨和操守,时刻在撞击着我们的心。看似云淡风轻的讲述背后,隐藏着多少鲜为人知的风起云涌。


他们治学严谨。那个年代可以为了编一本书,骑着自行车跑遍全城远赴郊区去采访调研,耗时数年反复打磨。为了本次采访,贺老又忍着化疗之后的种种不适,为我们准备了大量翔实的资料,成稿之后又一字字一句句认真修改订正,不多说一句,不虚说一字,言必有据,据必可考。


他们目光如炬。仅举一例。我们翻看他在2001年的文章《对我国教育管理研究的若干思考》,发现那时他就已经指出“教育管理的创新,既要吸收外国的先进思想和经验,做到洋为中用;又要总结自己的历史经验,发扬中国教育管理的优良传统,做到古为今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站在时代的前沿,去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管理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在当时许多学者还在仰视国外研究的大背景下,这种冷静的思考与前瞻的提醒,显得更加难能可贵。20年后的今天,这个倡议依然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他们事业长青,创新不止。退休后,贺乐凡也没有停止在教育管理领域的持续探索,1998年开始,他与周韫玉教授带着全国70多所中小学的4万多名师生,致力于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实验研究”的研究。


贺乐凡参与编辑的图书


他们生命力极其顽强。“文革”期间,他被下放农村,住在死绝了的一户人家里,却把下放当支教,给青年人讲故事、帮农民修农机具,成了村民眼中“啥都能干”的能人。农民教他当电工、打水井、组织农业生产等。整整4个年头,城里来的教员老贺,绝处逢生成了农民的贴心人贺老师。


从农村“下放”归来的贺乐凡


他们勇于担当。他下放农村后期,又有人让他参加“一打三反”工作队,他说“刚挨整现在又让我去整别人,不干!”“别的都可以干,整人的不干。”于是他被派去带领800民工修海河。


他们先人后己。那一代人心里永远装着普通老师。他和周老师多年蜗居在一个十几平米的小房子里,后来又常年借住在工棚里,最后住进了全校教师挑剩下的常年不见光的房子。“那时候学院有一个规定,分房子所有的领导都不准伸手,全都分给老师们,所有差的房子都给领导留着。一楼整天不见太阳的,外面有一个幼儿园把它挡住了,那个房子谁也不要,后来我们挑了这个钥匙。”


他们知恩图报。他在父母离世后,在村里人的帮助下吃百家饭长大,退休后他和夫人用毕生积蓄在村里建立了一个教育基金,把宗祠改变成文化室,让家乡的孩子们有书读、读好书。


他们,永远是他们......


贺乐凡与夫人周韫玉

  

文章来源:

《中小学管理》2021年第12期 · 封面

文章编辑:柴纯青

微信编辑:杨晓梦

微信设计:新媒体运营部


注册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什坊街2号
办公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鼓楼外大街56号
邮      编:100120
网      址:www.zxxgl.com
投稿邮箱:zxxgl@bjie.ac.cn;请勿一稿多投!
邮件主题:姓名一手机号一栏目一文章主题一单位名
稿件查询:010-82089176
邮发代号:82-372(国内) M4238(国际)
                ISSN 1002-2384(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CN11-2545/G4(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