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4期视点抢先看:劳动教育新进展


全文共2759字,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

本刊从不收取任何审稿费、编辑费、版面费

《中小学管理》唯一投稿邮箱: 
zxxgl@bjie.ac.cn


随着劳动教育被正式写入党的教育方针,尤其是《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文件的相继颁布实施,劳动教育实践进入蓬勃发展的新阶段。但各地各校在积极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仍不同程度地展现出劳动教育价值认识偏功利化、劳动教育师资队伍低门槛化、劳动教育资源开发较狭窄化、劳动教育评价激励功能弱化、劳动教育组织保障支持虚化等问题。本期视点,我们邀请来自高校的学者、地方教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以及一线中小学校校长,分别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呈现他们对于当前劳动教育推进过程中的新思考和新探索。


价值思考:我们需要怎样的新时代劳动教育


刘向兵: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要“一体化”建设


 落实“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基本要求,热切呼唤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一体化建设,推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纵向衔接、有序开展、行稳致远。为此一要提高思想认识,抓牢培养正确劳动观这条主线;二要完善课程体系,实现各学段课程目标的衔接贯通;三要加强实践育人,保障各种劳动实践资源的共建共享;四要立足素养生成,形成一体贯通的劳动素养评价标准。(详见刘向兵《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也要“一体化”建设》)

 

班建武:要注重劳动教育实践中的完整性、系统性与伦理性


当前,各级各类学校的劳动教育实践仍存在着劳动教育目标的片面落实、劳动教育内容的零散化呈现、劳动教育载体选择的伦理缺位等突出问题。探寻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的改进方向,一是通过整体性把握劳动教育目标,确保劳动教育目标落实的完整性;二是确保劳动教育内容组织的系统性,包括在时间维度上突出全链条呈现,在空间维度上强化其与生活的有机结合;三是确保劳动教育载体选择的伦理性,包括避免过于城市化、防止文化偏见和突破性别刻板印象。(详见班建武《劳动教育实践中的完整性、系统性与伦理性问题探讨》)

 

曲    霞  刘大凯:要实现劳动技术向劳动教育的转型与超越


劳动技术课作为我国中小学校劳动教育的主要课程形式,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但也存在以技术学习为主线、忽视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与劳动态度培养等问题。以北京市中小学生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项目“纸艺加工与制作”为例,探讨从劳动技术课到劳动教育课转型的具体路径,一是要超越技术学习与价值教育的分离,确立融技能学习与劳动观念培养等为一体的课程目标导向;二是要超越技术学习与学科学习的分离,建构以技术为依托的五育融合课程内容体系;三是要超越技术学习与生活需要的分离,建构以项目式学习为主要形式的课程实施体系;四是要超越技术学习与学生成长的分离,建构指向学生劳动素养形成的课程评价体系。(详见曲霞、刘大凯《超越与建构:实现劳动技术向劳动教育的课程转型》)

 

区域探索:劳动教育实践的地方谋划

河南省:省域视野下劳动教育的困境与突围


作为中部地区的教育人口大省,河南省植根中原文明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不断寻求突破中小学劳动教育困境的有效策略,并进行了很多前瞻性探索。河南省明确现实困境,找准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出发点;树立前瞻意识,谋划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四个阶段;建立系统思维,建构12年一体化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统筹专业资源,规范和指导中小学劳动教育课堂教学;坚持协同发力,打出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组合拳”。(详见汪豪浩《省域视野下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

 

山东诸城:区域高质量劳动育人的有效路径


近年来,山东省诸城市立足区域实际,不断提升规划、实施、保障能力,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作用,探索新时代劳动育人的有效路径。区域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在组织建设、师资配置、区域统筹上下功夫,构筑区域推进劳动教育的支撑机制;指导学校“一校一案”建设劳动教育课程群,不断创新课程实施方式,系统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立以县为主、政府统筹的劳动教育资源配置机制,指导学校分级分批建设不同类型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保障劳动教育落地实施;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推动、引领区域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详见邓铁兵《山东诸城:整体探索高质量劳动育人的有效路径》)

 

深圳南山:构建“大湾区特色”劳动教育模式

在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质量育人体系的大背景下,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立足区位特点和经济发展现状,紧密结合师生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需求,统筹规划、系统推进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形成了具有粤港澳大湾区特点的劳动教育实践样例。南山区从顶层设计出发,探索“区域垂直共建-学校水平共享”的劳动教育整体推进模式;立足学生发展需求,构建立体化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从劳动教育教师培养、实践场域打造、评价体系构建三方面协同赋能,为劳动教育实施提供强力保障。(详见张丽虹、吕立杰《深圳南山:探索富有大湾区特色的区域劳动教育推进模式》)

 

学校实践:劳动教育新发展的校本探索


李建华:“四园联动”促使劳动教育真实发生


要想避免“盆景式”的劳动教育,真正使劳动教育在中小学校落地生根,就需要发挥田野式劳动体系化、真实化、深层化的优势,让师生在真实情境中开展真劳动。河南省郑州高新区艾瑞德学校以校园、家园、社园、田园为主要场域,通过建构四园联动劳动教育,形成了“真劳动、全时空、日常化、成合力”的劳动教育新样态。学校以价值链为牵引,凸显劳动育人主旋律;以实践场为基础,夯实劳动育人主阵地;以课程谱为阶梯,明确劳动育人主渠道;以机制轴为保障,完善劳动育人主干线。(详见李建华《“四园联动”让劳动教育真实发生》)

 

莫建忠   徐    莉:城郊小学田园劳动教育难点的实践突破


针对当前城郊小学在田园劳动教育中存在的空间少规划、内容欠统整、方式偏单一等问题,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万向小学通过整合和发挥自身与周边资源优势,进行系统规划和大胆创新,进行了有效破解。学校通过空间重组,构建起功能明晰、布局合理的田园劳动教育新场域;通过内容整合,架构起具有三阶五维特点的“向阳田园课程”体系以及高低贯通的学习内容;借助项目化推进,引导学生应用学科知识解决劳动情境中的真实问题,实现创造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详见莫建忠、徐莉《走向整合创新:城郊小学田园劳动教育的校本实践》)


《中小学管理》2022年第4期

目    录


文章来源:

《中小学管理》2022年第4期

微信编辑:王淑清

微信设计:新媒体运营部


注册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什坊街2号
办公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鼓楼外大街56号
邮      编:100120
网      址:www.zxxgl.com
投稿邮箱:zxxgl@bjie.ac.cn;请勿一稿多投!
邮件主题:姓名一手机号一栏目一文章主题一单位名
稿件查询:010-82089176
邮发代号:82-372(国内) M4238(国际)
                ISSN 1002-2384(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CN11-2545/G4(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4期视点抢先看:劳动教育新进展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