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 奕 || 首都教师交流轮岗十年透视与展望

李 奕 中小学管理杂志社 2024-02-05

导读

为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供给和均衡配置,北京市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实际获得、推进高质量发展,在十年中实现教师交流轮岗从共同探索到共同发展、再到“共同富裕”的转型升级。

全文共5842字,阅读大约需要12分钟
 本刊从不收取任何审稿费、编辑费、版面费
《中小学管理》唯一投稿邮箱: 
zxxgl@zxxgl.com


进入新时代,教师交流轮岗开启新的航程。新时代的十年,北京市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实际获得、推进高质量发展,实现了教师交流轮岗从共同探索到共同发展、再到“共同富裕”的转型升级。2022年8月,北京市全面推开教师交流轮岗。新时代的北京教师交流轮岗更加观照流入校的实际需求、强调流出校教师的优质服务属性、关注轮岗后的服务效果、着力提升学生的实际获得,从而成为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构建学校高质量育人体系、不断推进首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站在新的历史坐标点,回顾这十年的北京教师交流轮岗工作,梳理教师队伍建设凝聚共识、协同联动、扎根实际的改革发展历程,正是为了更好地开启面向未来的崭新征程。





共同探索:基于教学转型需求,迈出教师“走网”新步伐


“孩子停课在家,马上期末考试了,中间停一段时间会不会受影响?”“学生课上没有学明白,如何找到相应课程或知识点反复学习?”“学校想开展翻转课堂,支持学生个性化学习和互动交流,有没有合适的平台?”这是2015年底北京出现极端天气那段时间,家长、师生和学校的“急难愁盼”。


北京数字学校由此应需推出,一下子“火出圈”:该平台拥有涵盖12个年级同步教材的1.2万余节名师同步课、近9000节重难点讲解微课;支持在家和在校、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混合式学习,并提供合理的学习建议和灵活的学习内容;拥有网络传输和有线电视等多种在线教育服务模式,能够保障各类教学任务有序开展(特别是初三、高三同步教学),充分彰显了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资源共享和信息传播方面的巨大优势。


大数据显示,在出现极端天气期间,北京数字学校总访问量达1261万次,单日访问量突破200万次。云课堂课程学习累计268万课次,歌华有线课程点播400余万课次,累计学习时长达1.5亿分钟,家长和师生的“急难愁盼”得到极大缓解。这种新型数字学校的出现,能对师生的网络活动进行引导和支持,并可以便捷快速地组织一线学校、研究机构和技术支持单位形成服务提供的“统一战线”。


在利用数字学校应对极端天气的过程中,北京市的教师“走网”及时跟进,并联合多方力量开展共同探索,在理论研究方面迈出新步伐。教师“走网”是教师流动的独特形式和新型实践,它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持教师在线提供多样化的答疑辅导及微课学习服务,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走网”更多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交流的充分、思考的独立、身心的健康。为了学生、依靠学生,是教师“走网”不同于以往其他形式在线辅导的关键特征。


例如: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内容。很多学生期望那些“大咖”级语文教师能对自己的作文面批面改,有针对性地进行点对点辅导,但受限于现有的学校和班级,实现起来非常困难。而通过实施在线作文批阅项目,很多“大咖”级语文教师在网络上流动起来,学生可以在线选择自己仰慕的教师开展作文辅导,个性化的辅导需求得到有效满足。通过对全市参与试点的59所学校1万多名学生的网上作文、300多名教师的批阅记录进行大数据统计分析显示,学生和教师比较认同在线作文批阅服务,并积极参与其中,特别是近郊、远郊区的师生表现出极大热情。


新型数字学校和在线作文辅导项目对实质性推进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这些优质教育资源与服务的供给直接推动了人们对教师的资源消费属性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独特优势的新的深刻理解。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其独特优势使得教师服务分类更加精细化,更能凸显智力要素,准确分类并定向推送共享,能够让学生在特定网络空间中“一站式”地畅通“消费”,及时满足学习需求。如果沿用传统方式,这些几乎很难实现。


基于这样的实践探索,我们认识到教师“走网”的关键在于教师服务的精细化分类。教师作为一种广义的资源,具有鲜明的双重属性,即资源本体属性和资源消费属性。教师“走网”更加强调教师的资源消费属性,认为教师具有强大的生成能力、创造能力和启发能力,不但与外界环境存在物质交换,更存在着能量流通,能够被学生所“消费”。这种通过教师个体和群体叠加所形成的群体智慧是聚变式的,能够唤醒学生内心好奇求知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无限追求,形成获得感,并伴随学生漫长的人生历程,使其健康成长。[1]





共同发展:萃取优质服务属性,激活教师流动新动能


面对新的要求和需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需要激活新动能,这种新动能需具备“提升育人水平”和“提升育人满意度”两个时代特性。为此,要对教师队伍同新发展理念相匹配的素质能力作出反思、再塑和期望;要高度认同教师的重要地位、作用、贡献,利用新动能驱动现有资源,进一步提升教师的育人水平;要充分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新动能驾驭现有手段,进一步提升教师育人的满意度。


在工作推进中我们发现,开放型在线辅导计划符合形成新动能的两个时代特性,这从试点案例中可以得到印证。如通州区先行试点的开放型在线辅导计划采用一对一实时在线辅导等多种方式,先期遴选区级以上骨干教师面向该区七八年级学生开展。试点期间,全区教师共开展3万多次有效辅导,累计时长达4900多小时。试点数据显示,72.00%的教师在辅导过程中收获了职业成就感和满足感,活动也得到了参与群体的广泛认可(学生约93.00%、教师约76.00%、家长约95.00%)。很多教师表示,这种在线辅导方式压力小,有利于教师直接了解学生课堂学习的问题和薄弱点,对于线下教学的开展和教研有促进作用。[2]


中央“双减”文件要求做强做优免费线上学习服务,积极创造条件组织优秀教师开展免费在线互动交流答疑。北京市开展的开放型在线辅导计划既是大胆尝试,更是生动实践。同时,一般意义的在线学习服务重在答疑,即通过互联网手段解决学生在知识、技能掌握方面遇到的问题;而开放型在线辅导计划更加注重育人功能和学生的实际获得,鼓励教师发挥自身教育特长和优势,及时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帮助学生补短板、扬优势、提素养,同时保护、发现并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2021年底,开放型在线辅导计划经拓展后在北京市646所初中33万名学生中开展,通过“一对一实时在线辅导”“一对多实时在线辅导”“问答中心”“微课学习”四种方式实施,有效满足了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截至2022年3月,北京市共有8300多名教师为8.8万名学生开展265万次的有效辅导,累计时长约36.5万小时。朝阳区一位连续多年参与活动的初中教师说:“在线辅导给了我更多机会了解学生,能够更加精准地定位学生的学习难点和突出问题,寻求更有效的突破方法,大幅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延庆区一名初三学生说:“在线辅导的老师们不仅解决了我提出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帮我分析为什么会在解决这个问题上有困难,是哪个知识点没有掌握好,以后遇到同类问题应怎样思考。这种‘授人以渔’的辅导,让我享受到思维碰撞的快乐,以及跳一跳够到果子的成就感。”


开放型在线辅导计划不但在北京市开花结果,而且在北京和外省市的教育合作中也绽放光彩,这在“互联网+教育扶贫”项目实施过程中表现尤为突出。例如:北京市和宁夏银川市开展合作项目“首都带首府”,在基础教育、教育科研等领域建立多个教育合作共同体,推进“首都带首府”向“首府带县乡”拓展,近千名教师和万名学生从中受益。又如: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与和田地区教育局联合,利用“互联网+教育”实施首都教育远程互助工程,对和田地区的教师开展国家通用语言能力提升培训,促使教师们的普通话水平明显提高。还如:北京市教委和西藏拉萨市教育部门联合开展的“国学诵读”项目,通过多种途径使当地中小学生和首都小伙伴一起感受国学魅力,手拉手一同成长,项目实施效果也非常好。


激活新动能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意义是深刻更是深远的。开放型在线辅导计划的实施使得教师优质服务属性的流转经验得到进一步积累沉淀,运行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流转质效进一步得到提升。教师角色从原来的主导者变为助力者,地位从原来的权威者变为共学者,意义从原来的资源变成服务,服务对象从一个班或几个班变成更大范围的学生,服务范围从一所学校变成一个区甚至是全市。教师的优质服务属性不是名师所独有,而是每一位教师都具有的潜在能力。教师的价值和尊严不在于被“推评”,而在于得到学生和家长的认可。越能得到学生和家长认可的教师,越容易产生内生动力、有效激活潜能、练就过硬本领。在这样的环境中受到历练的教师,才是“经师”“能师”,更是“人师”。





“共同富裕”:谋求多方利益共赢,构建教师轮岗新生态

通过教师“走网”的积极探索、在线辅导的深入推进,对教师优质服务属性的认识已经深入人心,方方面面的准备已经基本做足,从线上的智力流转到线下的交流轮岗时机已经成熟。


2021年9月,北京东城区和密云区开展教师交流轮岗试点。新一轮教师交流轮岗的特征非常明显:不再以单一要素流动解决局部问题,而是将政策环境、人力条件、机制保障、价值基础、分配样态等接续联动,着力构建新型实践生态;不是“削峰填谷”,而是基于教育集团(学区)这一新供给体,实现穿越多种边界的资源共享,形成不同尺度、多种形式的区域教育合作组织和育人共同体,让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都能在自身基础上获得最大限度的增值发展;突出不同服务时段、呈现独有服务特色的分配新样态,彰显学生实际获得的时空逻辑和全要素逻辑,同时对应并支持学生的获得过程;检验轮岗师资是否优质的标准不是轮岗教师的职级、学历、比例或数量,而是教师轮岗之后学生的获得感。[3]


调研显示,试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在东城区和密云区的受访教师中,表示具有轮岗意愿的教师分别占94.37%和92.69%。新近轮岗教师群体的适应性也非常好。如东城区一位教师从集团中学部轮岗到小学部,承担六年级的体育课程以及科技、艺术、体育社团课后服务工作。这位教师在交流轮岗中积极发挥自身专业背景优势,将两个学段进行连接,推动学校的体育课程建设;同时发挥区级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作用,与同事共同构建学生贯通培养的体育课程体系。在这个教育集团中,还有和这位教师一样的近百位交流轮岗教师,他们横向跨学区跨校、纵向跨学段,都在各个领域获得不断成长。


2022年8月,北京市全面推开教师交流轮岗。目前参与交流轮岗的校长、教师达2.4万余名,占符合条件的校长、教师总数的43.00%;交流轮岗教师中有区级及以上骨干1万余名,占参与交流轮岗校长、教师总数的42.80%。同时,新一轮的教师交流轮岗打破以往支教式、输血式帮扶的定势思维,改变以教师论教师、以轮岗言轮岗的传统观念,把孩子健康成长的需求作为总牵引,以孩子的实际获得决定轮什么岗、派什么人,让轮岗教师以及他们所具有的智力资源、智慧经验、专业才能有机嵌入流动校中,在流动中双向激发流入校和流出校的办学内驱力,构建更有活力、更高水平、更有品质的学校发展良好生态。[4]由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等单位联合组建的研究团队曾对北京市教师交流轮岗开展全程多轮的深入跟踪调研,对2.4万份问卷、400余人次访谈记录、230余万字的一手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教师交流轮岗工作推进平稳有序,教师育人理念与教学效果明显转变,学生学习自信心与效果明显提升,学校发展内生动力与服务水平明显增强。


在新一轮的教师交流轮岗中,北京市还创新性地提出了“五步”工作法,通过充分调研并借助信息平台等手段提高供需匹配度,实施精准按需交流。一是开展全体干部教师底数调查,包括人员基本信息、优质教育服务属性,特别是每位教师最擅长、最独特的教育教学本领。二是在区域内统筹实现学区、集团化管理的全覆盖,使得区域内每所学校都在不同的学区、集团整体供给体内,让一所学校的学生能够获得至少一个学区或集团的教育资源与服务。三是基于学区、集团和学校的岗位需求调研,包括课内课程、课后服务、作业统筹、考试命题、家校联系、教研科研、体育美育、学生活动等,形成供需报表。四是具体研究制订干部、教师交流轮岗计划,实施实名制管理,明确交流轮岗方式、方向和预期目标。五是明确具体实施时间表、交流轮岗过程质量评估方案,保证交流轮岗人员到位。


在教师交流轮岗过程中,我们对教师成长环境的讨论也愈加深入。其实,几乎没有一位教育大家,一辈子只在一所学校任教。教师的成长恰恰应该经历不同类型的教育环境,接触更多的教育对象。每一名教师从新手到成为具有高水平育人智慧的成熟教师,都是一个复杂的、不断磨砺的过程,交流轮岗让教师在面对不同学生群体的过程中成长起来、成熟起来。这种适应不同特点、不同风格、不同思维方式的学生群体的经历,是教师成长中最宝贵的财富。[5]胸怀“国之大者”,经过这样锤炼的大国良师,才不愧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直接守护者”,才能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才能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青山着意化为桥。从新入职教师到资深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甚至是校长,每个人在交流轮岗中都应有成长与获得;在一个优质的实践生态中,各类轮岗教师的成长愿望都应该得到尊重与满足。由此发端,广大教师“主动轮岗”“积极轮岗”的新动能会得到进一步显现,交流轮岗带来的将不仅是教师收入待遇的变化,也将实现教师个人成长、学生成长、教育事业发展三者的共赢。在未来工作中,北京市将围绕“以高质量发展的首都教育高位融入首都发展”的目标,从增强学生的实际获得出发,积极探索师生家校社“共同富裕”在京华大地实践实现的教育机制与育人模式,不断推进教师交流轮岗取得更大成效、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赵兴龙,李奕.教师走网:移动互联时代教师流动的新取向[J].教育研究,2016(4):89-96.

[2] 李奕,赵兴龙.教师队伍建设的新动能——北京市教师走网带来的启示[J]. 教育研究,2019(1):153-159.

[3][4][5] 刘冕,李祺瑶.教师轮岗:以动减负 补弱提质[N].北京日报,2021-10-14.


本文作者系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书记




10期文章回顾
 


朱永新丨十年之变:夯实基础教育的基础

刘希娅丨初心如磐,勇探素质教育新路

吕玉刚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十年成就与未来布局

王   烽丨以个性化培育实现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

《中小学管理》2022年第10期 · 本刊视点

文章编辑:王淑清

微信编辑:黄子珂

微信设计:新媒体运营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李 奕 || 首都教师交流轮岗十年透视与展望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