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 郭淑华 || 为学生编织梦想之网:一位校长的初心与追求
导读
从初为人师的“名师梦”到织起一张筑梦之网,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江南实验学校党总支书记郭淑华深耕教育沃土近40载,在这场追梦旅程中,她从未停下脚步。这些年来,郭淑华曾获得全国德育工作先进校长、黑龙江省十佳教师、牡丹江市劳动模范等诸多殊荣,在成绩的背后,是梦想的坚实力量推动着她不断跋涉,写下一章章有关青春、奋斗与追梦的诗篇。本刊从不收取任何审稿费、编辑费、版面费
“每一次期待,每一次追寻,每一次探索,每一次眺望,都心怀梦想,逐梦远航。”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江南实验学校的多功能报告厅内,合唱社团的孩子们正在演绎追梦成长的快乐,轻快愉悦的歌声感染着现场每一个人。这首《好梦向远方》是我组织学校教师自主创编的校歌,作为“梦想教育”的新名片,它向人们传达着“让梦想从这里起飞”的美好愿景。
回顾自己的教育生涯,我深耕教育沃土近40载,从青涩走向成熟,从初为人师的“名师梦”到织起一张筑梦之网,在这场追梦旅程中,我从未停下脚步。大家说我是为教育而生的,教育也回赠我无上荣耀,激励我不断前行。这些年来,我曾获得全国德育工作先进校长、黑龙江省十佳教师、牡丹江市劳动模范等诸多殊荣。成绩背后有辛苦付出,有奋斗以成,更有梦想的坚实力量推动着我不断跋涉,写下一篇篇有关青春、奋斗与追梦的诗篇。
躬耕三尺讲台,以活力课堂照亮学生成长之路
【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能力和素养,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
1983年9月,七兄妹中排行老四的我以优异成绩考入宁安师范学校。自此,我带着对教师职业的美好憧憬与无限热爱,走出偏远而贫瘠的乡村,一路颠簸辗转踏上求学之路。虽然路途充满艰辛,但我心中怀揣着炽热的梦想——成为一名点亮知识灯塔、照亮孩子未来的好老师。北国的冰天雪地,边城的偏远凋敝,让我学会了坚强与安静,为我在清贫世界乐业安身打下了坚实的根基。
1987年,我从宁安师范学校毕业后,便来到牡丹江市平安小学任教。从我初次踏上那方充满无限可能的讲台起,心中便燃起了一团不灭的火焰——“心怀教育梦想,勇于追求卓越”。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我职业生涯的灯塔,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引领我在教育的广阔天地中不懈探索。
作为一名教师,唯有不断学习,方能与时俱进,不负学生期望。因此,我如饥似渴地投入教育教学专著的研读中,从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到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每一本书都像是智慧的明灯为我指引方向,让我深刻理解教育的本质与意义。同时,我积极报名参加各类教育培训班,无论是线上研讨会还是线下工作坊,我都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其中,与全国各地的教育同仁交流思想,碰撞火花,共同钻研教学方法,探讨教育的未来。无数个夜晚,当家人已沉浸在梦乡之中,我却依然坐在书桌前埋头苦读,自学进修。从大专到本科再到研究生,每一次学位的获得都凝聚了我无数的汗水与泪水。我深知,每一次的坚持与努力都是为了更好地履行教师职责,为了给学生带去更多知识与智慧的光芒。
在备课教学的过程中,我更是倾注了全部心血。寒来暑往,我本就瘦小单薄的身影在忙碌中显得更加柔弱,但我的眼神却愈发坚定。教研员们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他们也用百倍的热情帮助我磨课,指出我的不足,提出宝贵的建议。我始终认为,数学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我的课堂上,我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鼓励他们敢于质疑、勇于挑战。我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提升数学素养。
在不断的实践、总结与反思中,我逐渐探索出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我注重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魅力与价值;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让他们在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的过程中实现自我超越;注重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和个性化,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评价中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和发展方向。这些努力不仅使我的数学课堂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也使我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1995年,我作为全省唯一代表参加全国数学课堂教学大奖赛,并荣获二等奖。教研员这样评价我的数学课:“课堂严谨有序,学生思维活跃。”这句话不仅是对我教学工作的肯定,更是对“唤醒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把课堂还给学生”教育理念的认同。就这样,我不断精进教学方法,并通过持续努力,先后13次登上全省大赛课、示范课、观摩课的讲台,成为省数学、思品双科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1997年8月,我被授予黑龙江省特级教师称号。在青春的汗水中,我的梦想也愈发闪亮起来。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仅靠热情和勤奋还远远不够,仅关注学生的成绩也是狭隘的。因此我常常思考:什么是教育?学校教育最重要的价值是什么?我认为,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能力和素养,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我要追求的是科学的、人文的、幸福的教育,是有温度、有高度、有品质的教育。在教学一线的实践与反思中,我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了更高的认识和期望。
历经三校办学,以人文管理成就师生和谐发展
【作为一名校长,思想要活跃,胸襟要开阔,理念要超前,行动要务实,这样才能引领学校走上科学发展之路】
“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从一方讲台育桃李,到绘制学校发展梦,我也在对梦想的追求中提高认识,增强了一份责任与担当。2000年,身为平安小学副校长的我经过六轮竞聘,在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成为江滨小学的校长;2003年3月调任平安小学校长,2011年11月调任火炬小学校长。在这三所学校担任校长期间,我不断完善教育理念、优化管理思想,打造了三所不同风格的特色学校,以人文化管理赢得教师的信赖、学生的热爱、家长的支持与社会的赞誉。
我深知作为一名校长,思想要活跃,胸襟要开阔,理念要超前,行动要务实,这样才能引领学校走上科学发展之路。在江滨小学任校长期间,我以课改为契机,加强学校课程建设,仅用两年时间就让江滨小学在课程改革实验中崭露头角。学校在黑龙江省“注音识字、提前读写”课改实验20年表彰奖励大会上做经验介绍,并荣获全省课改先进单位。
学校发展创新,除了要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政策,还要有特色创建意识,形成独特的办学风格。2010年,在参加教育部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学习期间,得益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专家的指导,我逐步明确了以人文教育思想为引领,创建学校特色的方向。在平安小学担任校长的九年间,我立足校情,传承并发展了“人文教育”办学理念,在实践中构建了学校人文化的管理体系,通过全方位给予师生人文关怀,培养师生的人文情怀,使之形成人文素养,从而达到全面和谐发展的目的。在探索人文特色学校办学的过程中,学校形成了人文化的理念体系、管理体系、研培体系、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力求通过营造宽松愉悦的“人文”教育氛围,充分挖掘人的潜能,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人的创造意识,激励教师和学生创新。在此过程中,学校还形成了全面的工作模式群,包括人文+超越型管理、民主+表率型支部、激励+引导型德育、互动+开放型教学、引领+解疑型科研、自主+实效型培训、热情+快捷型后勤、陶冶+童趣型校园文化建设等,使学校整体工作呈现蓬勃发展的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当时较早地探索实行了三级管理机制,即校长、教导处、学年组三级,分别负责工作目标制定、组织落实、具体实施的管理模式。三级互动互制、条块清楚、责任分明、注重合作、淡化名利,使学校始终处于良性循环、高效运转的状态,对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学校管理中,我向教育进修要效果,向教育管理要质量,向教育运营要效益,向教育科研要水平。平安小学也因此获得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成为全省首批名校、全市首批特色学校等,也成为牡丹江教育的一面旗帜。
从人文教育起步,我希望打造一个师生和谐发展的新型校园,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2011年到火炬小学任校长后,我带领班子成员一起行动,依据校情确立了“快乐教育”办学特色。学校创建了学园、嬉园、艺园三大活动空间,普及了跳小绳、古诗文达标、书法三个特色项目,逐步完成速算、口语表达、汉字听写三个训练主题。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学校影响力迅速扩大,获得了学生家长的高度认可。
“好学校、好教育的重要标准是好老师。”一所学校发展速度的快慢、质量的高低,与教师的专业水平密不可分。因此,校长在办学中要拥有塑造人、成就人的胸襟。为此,我始终把高标准塑造教师人格形象、增强教师人格魅力、提升教师专业技能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担任校长期间,我所在学校先后培养出国家、省、市级名师20余人,走上教导主任、副校长、校长岗位的教师30余人,他们为当地教育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创建现代新校,以梦想教育涵养良好教育生态
【我希望能建一所梦想中的学校,培养出更多心怀梦想的有志少年,成就师生美好人生】
2013年,牡丹江市政府要着力打造“一江居中,两岸同兴”的城市发展模式,江南区域相对滞后的教育服务体系备受各界关注。这时,大家把目光集中在我身上,希望我作为校长参与新学校的建设工作。不同于之前的工作经历,这所从零起步的学校连基本的组织架构和办学思想都没有,一切都是未知的。面对众人的不解和非议,已经不再年轻气盛的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当时已经47岁的我,总觉得自己还年轻,有一种初入校门的感觉,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我也经常问自己,这样的选择和坚持是为了什么?或许是因为一直以来我都是一个有梦想的人,我总想着,有一天能建一所梦想中的学校,让孩子们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培养出更多心怀梦想的有志少年。
带着这份纯粹的教育梦想,我来到了牡丹江市江南实验学校的新建校址。在探索新学校办学特色的思考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对“中国梦”的深情阐释始终萦绕在我心间。30多年的小学教育实践经验让我充分认识到,小学阶段是播种梦想和希望的最佳时期,学校的特色办学理念应该以启迪和激发学生的梦想为核心,让学生在小学阶段描绘出未来发展愿景,打好人生底色,系好第一粒扣子,为实现中国梦奠基。在梦想教育特色办学理念的论证过程中,我们结合动机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最终确定以梦想作为激励人长期追求自身发展的动机唤醒和保持机制,引导师生努力做好三件事:优秀做人、成功做事、幸福生活。“梦想教育”的核心思想确立为以立德树人为基石,以乐学逐梦为路径,旨在丰富生命体验,成就美好人生。
为了让“梦想教育”落地生根,我们构建了“三段式一体化”发展模式,制定出学校的近期和长期发展规划,让全体教师明确了学校发展方向;采取“扁平化”教育教学对接方式,全面提高了教育管理效率,保证了学校在高效、高速运转的同时得到稳步发展;实施“双轨制链条式”教育教学管理机制,追求“无为而治的高品位人文化”管理境界。
学校的德育与教学体系遵循“启梦-绘梦-逐梦”三段式发展模式,形成德育、教学联动发展的一体化格局。学校德育体系包括如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启梦立德,引导师生开启自己的梦想,以德立身,以德启梦;第二阶段绘梦养德,指导师生描绘自己的梦想,以德养心,以德绘梦;第三阶段逐梦尚德,倡导师生追逐自己的梦想,以德导行,以德逐梦。学校教学体系包括如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开蒙启梦,引领孩子开始识字学习,以蒙启梦;第二阶段达智绘梦,提升孩子通晓事理的智力,以智绘梦;第三阶段通慧逐梦,引领孩子走向通达聪慧,以慧逐梦。内省和修正始终贯穿德育与教学工作的整个过程,以保证梦想教育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与此同时,我们探索以“梦想教育”特色课程体系、校园文化和评价方式作为重要载体和有效路径,为学生终身发展铺就底色。
“梦想教育”课程体系充分体现“全面+特长”育人理念,包括梦想特色课程、梦想节日课程、梦想实践课程。其中梦想特色课程包括学校教师自主研发的“梦之形礼仪课”“情商魔法课”等做人课程,“梦想考级”“我爱绘本”等做事课程,以及手工编织、剪纸艺术、国画入门、儿童画、武术、围棋等十几门生活课程。梦想节日课程是学校创立的八大梦想节日,每月固定一个主题,包括“梦想之约”梦想节、“梦想之行”体育节、“梦想之韵”艺术节、“梦想之力”合作节、“梦想之翼”科技节、“梦想之爱”博爱节、“梦想之源”读书节、“梦想之旅”冰雪节。梦想实践课程是为培养学生担当意识与服务能力而开展的一系列社会实践课程。这些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生命体验和自我展示的平台,从而为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以“梦想教育”为特色的校园文化丰富多彩。牡丹江市图书馆分馆和昆虫博物馆就设立在学校,充分体现了“学校就是图书馆”“学校就是博物馆”的理念,让书香校园和科技校园成为助力学生触发梦想、追求梦想、实现梦想的强劲动力。爱国主义是学校“梦想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的根基。学校每个楼层的文化建设都有爱国主义教育的体现,一楼的“红色牡丹江”主题教育馆以“东北抗联精神”为主线;二楼设有牡丹江市少先队队史馆;三楼“我爱我的祖国”爱国主义主题连廊,向学生全面呈现新中国成立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以及近年来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创新突破,以此鼓励和引导学生奋发向上,成长为新时代的追梦人。
以“梦想教育”为特色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成长发展过程。学校建立“五项六级”教育评价体系,把学生的品德发展、身心健康、学业发展、兴趣特长、创新精神、学业负担等方面情况融入其中,强化教育评价的正向引导。例如:在学习品质方面,我们设立了“筑梦夺星”阶段性评价、“学科梦想考级”评价、“梦想水晶球的60个我能”综合素养评价、“梦想档案”成长记录盒等,从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到重视学生素质的全面评价,进而又扩展到对教育教学效果的评价等,对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梦想是一张网,承载着学生的美好人生,作为这张网的编织者,我深知任重而道远。“梦想教育”在10年的发展过程中,从最初的特色办学理念逐渐形成特色育人体系,牡丹江市江南实验学校被国务院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获得“全国青少年美育示范基地”等多项荣誉。如今,我依然在践行我的教育梦想,这座梦想乐园正绽放着别样的芬芳。
文章来源:
《中小学管理》2024年第8期 · 封面
文章编辑:崔若峰
微信编辑:黄子珂
微信设计:新媒体运营部
在线购刊请点击↑↑↑
欢迎订阅 共同成长
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
AMI扩展期刊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连续十次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18次居人大《中小学学校管理》年度全文转载量榜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