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给力!湖工荣登省属“学院类”高校首位,打造学科建设2.0版
近年来,我校不断加强内涵建设
努力打造学科建设2.0版。
近日,湖北省科技厅下发了2018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表。
湖北工程学院“科技创新专项重大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软科学研究项目”“高校产学研合作后补助”等获得立项经费居省属“学院”类高校首位。
年初,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发布了2018中国各地区大学综合竞争力排行榜,该校综合竞争力排名不断跃升进位,居省属高校前列。
2017年,在英国自然出版集团公布的全球科研机构最新自然指数排名中,该校居湖北省属高校第5位,实现了大学排行、自然指数排行位次双双提升。
科研四化驱动 科技影响力不断提升
“高纯溶剂”是医药、电子领域里的必备材料,我国长期依赖进口。
我校文胜博士开发出与同类进口产品同等质量但价格更低的产品,并成立了湖北富森盐湖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产品供不应求,目前正在建设高纯色谱试剂产学研示范项目,将形成年产2000吨涉及30多个品种的生产规模。这是我校实施“科研机构实体化、科研管理学术化、科研经费社会化、科研成果产业化”所取得的成果。
省教育厅领导对我校“科研四化”驱动机制、科技团队建设、师生与企业共孵化共成长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我校科技工作布局具有前瞻性;
生物质资源转化利用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省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以及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取得了显著实效,在省属高校中处于第一层次;
科技成果转化方式,特别是师生与企业共孵化共成长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对省属高校具有引领示范作用。
目前,我校现有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湖北省新农村发展研究院1个、湖北省重点实验室3个、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湖北省技术研发中心1个、湖北省校企共建研发中心2个、湖北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创业人才实习基地1个、湖北省研究生工作站2个以及其他湖北省创新基地4个。
近5年,我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36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9项,授权专利415件。学校大力实施服务孝感行动计划,与孝感市等地方政府开展校地合作共建,积极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人才团队建设 聚合效应逐步形成
近日,湖北运来塑胶科技有限公司同我校生物质资源转化利用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签订了新一轮校企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建设由我校生物质资源转化利用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主任覃彩芹教授领衔的湖北运来塑胶科技有限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
近年来,双方共同申报并获得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等10多件,联合研发的多种新型塑胶颗粒产品实现产值近亿元。
以校内外系列科研平台为基础,我校组建了优质油菜绿色控肥增效关键技术研究省级创新团队、聚合物光电材料与器件省级创新团队、动力与储能电池关键材料研究与应用省级创新团队、云计算环境下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研究省级创新团队、壳聚糖生物活性构效关系的研究和应用省级创新团队等13个省部级优秀创新团队。
在团队建设中,我校形成了一批高质量高被引论文,涌现出多个学科领军人才,产生了一批重大科技转化项目。甲壳素研究团队先后获批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得国家授权的发明专利30多件,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奖励3项,科研影响力位居全球前1%。
在这些团队和学校师生不断努力下,我校获批为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本科高校)重点建设高校、“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促进计划试点院校。
紧盯社会前沿 科研转化硕果累累
近日,我校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熊良斌博士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里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被能源与材料领域里的国际顶级学术期刊AdvancedFunctional Materials(2018,28,1706276,影响因子为12.867)所刊载。
我校在高铁材料研究领域的成果也引人注目。文胜博士主持完成的“无砟轨道新型钢筋绝缘夹原材料及产品开发”被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是湖北省属高校最有影响的科研成果之一。
围绕湖北油菜产业全国第一大省发展需求,我校李春生教授长期致力于双低油菜绿色高效生产技术做了大量田间试验、示范、推广和有益探索,把论文写在丰收的大地上,曾主持一批国家和省部级油菜科研和推广项目,荣获国家农业部科技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和湖北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李春生教授团队主持的“油菜绿色高效生产技术”入选农业部2017年100项农业主推技术。
目前,湖北工程学院与中国航天三江、华中光电、湖北宇电等100多家企业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共建校企合作研发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完成省市各类政府规划近20个,一批专利成果得到转化和应用。
我校已在打造学科建设2.0版中迈出了坚实步伐。
新时代
看湖工蓬勃发展
往期精彩
本期编辑 / 周丽媛
戳这里,为新时代的湖工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