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至秦汉时期铜铎的考古学观察
摘要:由考古发现的两周、秦汉时期铜铎资料可知,铜柄铎应产生于西周中期,可能源于晚商至西周初铜铙体量、甬部特征与铃类器形、音舌特征的结合。楚、吴越两文化区应是木柄铎产生和发展、传播的关键区域,其制造者采用铜木(骨)复合材质可能与简化范铸工艺流程、减轻其整体质量有关。铎在春秋中晚期至两汉墓葬中普遍与兵器共存,应可印证文献中铎在军事活动中用于传达号令的记述。
注释
向上滑动阅读正文
[1] a.王国维.古礼器略说·说勾鑃[C]∥观堂集林.北京:中华书局,1959.b.容庚.殷周礼乐器考略[J].燕京学报,1927(1).c.郭沫若.杂说林钟、勾鑃、钲、铎[C]∥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61:82-96.
d. 唐兰.古乐器小记[J].燕京学报,1933(14).
[2] a.容庚.商周彝器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2012:488-489,492-493.b.王子初.音乐考古[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137-138.c.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第2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8:364-377.
[3] 曹淑琴.先秦铜铎及其相关问题[J].文物,1991(3).
[4] 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302-310.
[5] a.冯普仁.吴越文化[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143-144. b.郑小炉.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25.c.郎剑锋.吴越地区出土商周青铜器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2.
[6] 卢连成,胡智生.宝鸡国墓地(上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274-276,281-282,309-310,407-412.报告称为“大铜铃”。
[7]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297.
[8] a.陈梦家.中国铜器概说[C]∥海外中国铜器图录(第1集).台北:台联国风出版社,1976:39.b.同[4].
[9] 方建军.中原地区商周乐器文化因素分析[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5(4).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妇好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100.
[11] 马得志,等.一九五三年安阳大司空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55(9).
[12] 杨绍舜.山西柳林县高红发现商代铜器[J].考古,1981(3).
[13]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泾渭工作队.甘肃庄浪县徐家碾寺洼文化墓葬发掘纪要[J].考古,1982(6).
[14]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星堆祭祀坑[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289-303.
[15] 同[6]:45-128, 248-252.竹园沟乙组二期M12无青铜礼乐器随葬,报告将其归入第七类即全墓地中最低等级者。
[16] 墓中共出土2件,形制、大小全同,由圆形棒和圆桶状铎铃组成,体内范土填实,通体未经打磨,通高9.1厘米,与陶器、铜用具和“旗杆形铜饰”均置于棺内头部左上侧。
[17] 山东省兖石铁路文物考古工作队.临沂凤凰岭东周墓[M].济南:齐鲁书社,1988:19-20,32-33.
[18]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墓——战国中山国国王之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323-324.
[19] 杨权喜.楚文化[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2-3.本文楚文化区即杨权喜所指,以长江中游(楚地)为中心的江、汉、淮水之间为其核心区域,豫中、鲁南、江浙、湘赣等地为其在战国时期扩展所及区域。
[20] a.襄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襄阳沈岗墓地M1022发掘简报[J].文物,2013(7).b.许可.试论沈岗楚墓出土登铎与古㪥国[C]∥中国文字研究(第22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5:47-51.简报称勾鑃,谢明文从文字学角度、许可从器物特征角度将其重定名为铎。
[21] 南阳市文物研究所,桐柏县文管办.桐柏月河一号春秋墓发掘简报[J].中原文物,1997(4).
[22] 湖南省博物馆,等.长沙楚墓(上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166-169.
[23] 熊传新.湖南新发现的青铜器[C]∥文物资料丛刊(5).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文中称铜铙。
[24] 湖南省博物馆等.临澧九里楚墓[C]∥湖南考古辑刊(第3辑).长沙:岳麓书社,1986.简报中称铜铃。
[25] 潜山县文管所.安徽潜山彰法山9号战国墓[J].江汉考古,1992(4).
[26] 黄光新.安庆王家山战国墓出土越王丌北古剑等器物[J].文物,2000(8).
[27] 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雨台山楚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86,89,188.报告中称铜钲。
[28]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三峡考古队,重庆市文物局,忠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忠县井沟遗址群崖脚(半边街)墓地发掘报告[C]∥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2000).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9] 楚皇城考古发掘队.湖北宜城楚皇城战国秦汉墓[J].考古,1980(2).该铎出土时装有残长20厘米的木柄,甬及舞部饰云纹。
[30] a.同[2]c.b.同[3].
[31] 同[5].此三家吴越文化区主要指长江下游宁镇地区及太湖流域,包括苏浙沪三省市、皖南、赣东北及闽北地区。
[32] 丹徒考古队.丹徒青龙山春秋大墓及附葬墓发掘报告[C]∥东方文明之韵——吴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0.
[33] 青阳县文物管理所.安徽青阳县龙岗春秋墓的发掘[J].考古,1998(2).
[34]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绍兴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浙江绍兴印山大墓发掘简报[J].文物,1999(11).
[35] 滕引忠.横峰出土春秋战国铜器[J].江西文物,1991(2).
[36] 淮阴市博物馆.淮阴高庄战国墓[J].考古学报,1988(2).
[37] 周仁花.富阳文物馆藏的几件先秦青铜器[C]∥东方博物(第31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38] 同[8]a.陈梦家将其“郢”字前难识之字释为“郘”,认为“郘郢”即越王勾践之子鹿郢之名。
[39]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校点.国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608,615.吴、晋两军对峙之时吴王夫差“乃秉枹,亲就鸣钟、鼓、丁宁、錞于,振铎”,在告劳于周王时追述往年与楚、齐交战之事中亦有“被甲带剑,挺铍搢(与振意同)铎”之辞。
[40]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林校西周车马坑[J].文物,1999(3).
[41] a.江西省博物馆,等.新干商代大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73-90.b.同[5]b:111-113.
[42] 同[5]b:210.
[43] 同[5]b:237-240.
[44] 同[5]b:1.依郑小炉研究百越文化区指湖南湘江、资水流域、江西赣鄱地区、两广和福建大部地区。
[45] 都昌县博物馆周振华.江西都昌县罗岭村发现青铜钩鑃[J].考古,1996(3).
[46] 广东省博物馆.广东四会鸟旦山战国墓[J].考古,1975(2).
[47] 广东省博物馆,等.广东罗定背夫山战国墓[J].考古,1986(3).
[48] 广东省博物馆,德庆县文化局.广东德庆发现战国墓[J].文物,1973(9).
[49]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宁县博物馆.广东广宁龙嘴岗战国墓[J].考古,1998(7).
[50] 黄展岳.两广先秦文化[C]∥文物与考古论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167-176.
[51] 同[5]b:169-172,233-237.
[52] 同[17].该铎木柄部分残存,体内有骨制棒形长舌,舌端有穿孔。
[53] a.同[18].b.同[2]b.
[54] 梅原末治.洛阳金村古墓聚英[M].京都:小林出版部,1944:16-17,图版八.
[55] 同[17]:22.
[56] 福建博物院,福建闽越王城博物馆.武夷山城村汉城遗址发掘报告[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355-367,图版A67.
[57] 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58] 广州市文物管理处.广州淘金坑的西汉墓[J].考古学报,1974(1).此铎有残长4厘米的骨舌同出。
[59]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广州汉墓(上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147-148,289-290.
[60] 湖南省博物馆.湖南资兴东汉墓[J].考古学报,1984(1).同型式铜铎亦出于同批M344、M358。
[6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满城汉墓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77-78.
[62] 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北定县北庄汉墓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64(2).
[63] a.郑玄.周礼郑氏注[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145-146. b.孙希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976,1024-1025.
[64] a.王毓彤.荆门出土的一件铜戈[J].文物,1963(1).简报认为此戈年代为西周晚期至春秋初。b.赵世纲.楚国乐舞研究[J].华夏考古,1990(4).
[65] 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3:16-19.
[66] a.孙作云.马王堆一号汉墓漆棺画考释[J].考古,1973(4).b.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376-378.
[67] 魏代富.铎舞考[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6(1).
[68] 同[22]:538-547.
[69] a.郭仁成.尚书今古文全璧[M].长沙:岳麓书社,2005:154-157. b.陈荃有.中国青铜乐钟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39.
[70] 同[63]a:191-195.
[71] 同[5]c.
[72] 同[63]a:17.
[73] 同[34]c.墓坑、墓道填土中所出铜铎、锄、钁及木杵应均为原始埋藏状态(盗洞填土中仅包含可能为原封土、填土中的印纹陶、硬陶片及可能为盗墓者掘土工具的铁钁1件)。
[74] 同[22]:490.
[75] 同[36].该墓曾遭严重盗扰,铜铎等器物或非原位,且距车马器组合亦较近,因而是否与青铜生产工具配合使用尚存疑问。
[76] 同[35].共出有铜铃11件,铜铲、铜鎒各1件。简报认为铎、铃等小件青铜乐器为冥器,铜铲、铜鎒为实用农具。
(作者:赵凌烟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原文刊于《考古与文物》2022年第1期)
责编:韩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