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厄尔尼诺事件2023年12月达峰值 预计2024年4月前后结束


一.本次厄尔尼诺事件已过峰值,强度为中等


2024年1月,赤道太平洋大部海表温度较常年同期偏高,东太平洋暖水中心偏高2.5℃以上。厄尔尼诺监测关键区(Niño3.4区)海温指数为1.80℃,较2023年12月下降0.22℃,说明本次厄尔尼诺事件(从2023年5月开始)自2024年1月以来开始衰减,峰值出现在2023年12月,是一次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


2024年1月海表温度距平分布图(℃)


监测显示:2024年1月,北太平洋中纬度大部海表温度较常年同期明显偏高,其中北太平洋暖中心距平值在3℃以上。北印度洋呈一致偏暖的分布特征;北大西洋大部海表温度偏高,暖中心距平值高于2.0℃。


赤道中东太平洋次表层150米以上的海水异常偏暖,暖中心主要位于东太平洋海面下50-100米,中心强度高于4℃;赤道西太平洋50米以下温跃层主要为异常冷水,冷中心位于160°E附近150-200米之间,中心强度低于-3℃;赤道西印度洋次表层为暖水控制,暖中心强度高于4℃,赤道东印度洋次表层为异常冷水,冷中心强度低于-3℃。


与上月相比,赤道西太平洋海面以下100-250米冷海水减弱,赤道中东太平洋160°-80°W约50-200米深度附近的海温明显下降;赤道印度洋中部和西部次表层海水温度较上月下降,赤道东印度洋次表层海温则较上月明显上升。


Niño3.4区月平均海温指数(℃)和南方涛动指数(SOI)演变


二.热带大气快速响应,与海温协同变化


2024年1月,南方涛动指数(SOI)为0.31,较上月上升0.61。热带西太平洋上空和日界线附近为异常上升运动,赤道东印度洋上空为异常上升运动,赤道印度洋中部和西部上空为异常下沉运动。


1月,赤道中东太平洋对流层高层(200hPa)以东风距平为主,低层(850hPa)受西风距平控制为主;赤道西太平洋对流层高层(200hPa)主要受西风距平控制,低层(850hPa)主要受东风距平控制。


三.预计本次厄尔尼诺事件将于2024年4月前后结束


结合国内外动力气候模式和统计方法预测,国家气候中心预计未来三个月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将继续下降,2024年4月前后厄尔尼诺事件结束。预计未来三个月,热带印度洋海温一致模态为正位相,热带印度洋偶极子从正位相衰减至中性状态,副热带南印度洋偶极子为负位相;北大西洋三极子为负位相。

知识框


 温跃层是位于海面以下100—200米左右的温度和密度有巨大变化的薄薄一层,是上层的薄暖水层与下层的厚冷水层间出现水温急剧下降的一层海水。


南方涛动指数SOI):气象学上用南太平洋大溪地与达尔文两地的气压差来衡量,反映了厄尔尼诺现象的活跃程度。具体关系是:南方涛动指数出现持续性的负值,该年有厄尔尼诺现象。相反地,如果南方涛动指数出现持续性的正值,该年有反厄尔尼诺现象也就是拉尼娜现象。


推 荐 阅 读 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出品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国家气候中心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