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舆情观察丨基层纪委“小题大做”?你应该知道的这三点

2017-02-17 裴梦乔 贾伟民 伊金霍洛旗网警

近日,贵阳某医院护士下班打麻将被通报、湖南郴州工作人员上班喝牛奶被问责……几起纪检监察话题在网上引发热议。舆论场上,大部分网民支持监督执纪“不留死角”,也有声音认为“纪委小题大做”。

十八大以来,中央厉行“八项规定”,从严治党,从严治吏,“管住大多数”,让公职人员凛然自省,这样的力度深得民心。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纪检监察工作的舆论焦点从大案扩大到上述“小事”,既有该类事件开始走入公众视野带来的“新鲜感”,也不排除个别案例中舆情回应失当的因素。

要让类似事件不再被媒体报道的“标题党”和网民围观的“想当然”主导,有关部门舆情应对和引导需要兼顾法与理、公与私、偏与全三方面话题,为落实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提供良好舆论环境。

法理之间:正风肃纪不手软还是“矫枉过正”?

公众对监督执纪仍存“刻板印象”。党的十八大以来,一批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的领导干部被查处,反腐成绩斐然,赢得舆论高度赞誉。纪检监察机关“办大案”的舆论“人设”也被固定。当“上班喝牛奶被问责”这类“庸常生活”相关消息出现时,舆论的“刻板印象”一时难以适应,个别脱离事件背景的评论即见诸网间。

长江网、荆楚网、东北新闻网等媒体评论认为,无规矩不成方圆,既然有相关规定,作为一名公职人员就应该遵守,自觉维护公务人员的形象,相关部门的通报批评绝不是没事找事。但《南方都市报》评论表示“不只存有过度执纪问题,更涉嫌越位执纪”。康达律师事务所韩骁律师认为,“护士下班打麻将被通报”事件涉事医院扣罚绩效涉嫌违反劳动法相关规定。

折衷观点认为监督执纪也可刚柔并济。中国人民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周淑真表示,“虽然应该强调纪律,但是都是正常要求。自由和纪律其实是统一的,不是对立的。不能强调一个方面,而否定另一个方面。强调工作纪律同时,更要对于员工基本的生活、生理上的需求,有充分的保障和满足”。

公私之间:如何辨别群体身份和行为要求?

从严治吏,首先要管住“八小时内”,同时各级领导干部作为公职人员,其“八小时外”的言行举止也涉及公众视听品评,值得关切。在这一前提下,近期几起舆情事件反映出,舆论对监督执纪的场合和力度较为关注。《法制晚报》评论称,“针对公职人员的问责,应更多集中在职务行为、工作时间和场合,对其个人的私事,只要不涉及法律和道德底线本不该过多干预”。《新京报》评论称,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关乎公共利益的实现,公职人员的行为当然要有所遵循、有所依归。但若是下班了,在公序良俗范围之内做点自己的事情,公权力的介入程度应有所保留。

被处理者的身份也带出不同意见,对于党员干部日常生活的约束在普通民众中形成的“共情效应”,是相关舆情发酵的重要推动因素。微信公众号“中国之声”评论称贵阳第一人民医院属事业单位,被处理人为在编护士属于公职人员。但《南国早报》评论认为,普通护士属不属于公职人员值得商榷。《南方都市报》评论还表示,如涉事员工不是党员,则应是行政部门做出“裁决”,不应由该单位纪委越俎代庖。部分网民则将对于党员干部的处理做法泛化到普通民众,表现出一定反弹情绪。

偏全之间:如何避免“小事情”的通报引发“大舆情”?

面对汹涌舆情,涉事部门多较快地做了回应,但舆情应对效果各有千秋。细观媒体报道,原来“上班喝牛奶”事件中,该员工不仅一边喝牛奶,还一边浏览网页,违反工作纪律,有损公职人员形象,被通报的确是情理之中。不少媒体也发布评论表示,当地纪检监察机关的做法并不是“鸡蛋里挑骨头”。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果通报一开始就向外界全面介绍情况,把事件描述得更加清楚和具体,准确判断出通报信息的舆情风险并预加应对,将能大幅降低公众的理解偏差。

而在“护士下班打麻将”事件中,当事医院工作人员回应称事件属实,但未解释处罚的具体原因,对涉事护士打麻将是娱乐还是赌博也表示“不清楚”,对其是否为党员干部也未透露。舆情回应没有披露核心事实、没有呼应公众核心关切,未能把握住关键回应节点。也因此,即便媒体曝出2014年贵阳有关公职人员打麻的规定,舆情态势并没有明显好转,涉事医院和医院纪检监察机关舆情被动未解。


来源|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微信公号,独家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以及作者

实习编辑|杨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