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林:老陆的富民情怀和学术风骨
来源:《社科院专刊》2018年5月25日总第439期
作者:李培林
在我的印象中,陆学艺先生身上有两个非常突出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志在富民,甘当农民代言人
我和老陆接触这么多年,深切感受到,在任何场合,哪怕在私下场合,只要有人对农民的利益或者对农民说了一些不中听的话,原本说笑的老陆,马上就会严词厉色。所以,不但在学界,甚至在社会上,大家都把老陆当作一个农民利益的代言人。而且,他有一个国内学者几乎都没有的称号——全国先进工作者。但是,老陆对“三农”的研究,我觉得在他的晚年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之前,我觉得他特别关注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问题。当时,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他潜心调查,撰文倡导“大包干”,在国内农业经济界、农业政策学界都有着很高的声望。那时衡量生活水平的核心标准就是人均口粮,人均200多斤是温饱,人均300多斤就比较宽裕,如果人均400多斤就比较富裕。所以,他特别重视粮食的情况怎么样。当时,他交给我一个任务,就是每个星期到自由市场上去抄粮食价格。但是,在晚年,我觉得他的思路发生了一些变化。他发现一到粮食大丰收就会出现卖粮难的问题,所谓谷贱伤农,而且粮食越丰产的地方,财政收入越低,农民的日子其实并不好过,农民自身利益没有得到有效保障。
我觉得有两件事对他触动很大。当时,我们从他的老家江苏无锡到浙江杭州、绍兴、宁波、台州、温州、丽水调研。当时,无锡是中国第一县,农民非常富裕。我们在浙江调研完,他对我说,你看到没有?浙江的农民比我家的农民富多了,为什么富?他们在农村几乎家家不是靠农业致富。浙江的农民,特别是沿海地区,几乎家家都有产业,有的现在看来是很初级的,比如说拆电机,把电机拆开以后,线圈、螺丝等分门别类拿去卖钱,比农村种田收入高很多,又如做衣服、做鞋等。所以,他开始思考跳出农业看农村的问题。
还有一次,我们去美国,他说我是研究农村社会学的,给我找点这方面的人来见一见。可是,在美国找不到农村社会学家,整个社会学界没有几个研究农村问题的。他说,那我们就看看农业吧。在纽约,当地人说没有农业,他说那不可能,哪个地方会没有农业?他说你开车往外走,看看到底走多远能见到农田。我们在高速公路上开了两个半小时,好不容易发现了一块玉米地,结果一问,这些玉米是用于万圣节装饰的。美国这么大的国家,农业都集中在几个州,其他地方没有什么农业,即便如此,美国还是农产品的出口大国。这对老陆有震动,后来他提出,解决农村问题要“反弹琵琶”,要把东北建成全国的大粮仓,就是要跳出农村考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20字方针”,与过去新农村建设方针比较,你会发现,前面把“农业发展”改成了“产业兴旺”,特别强调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后面把“生活宽裕”改成“生活富裕”,目标要求更高了。但是,农民增收对我们这样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是十分困难的事情。但现在任何一个现代化国家,农民生活水平都在中等以上。所以,不解决农民收入问题,农村现代化无法完成。
第二个特点:敏锐的洞察力,刚直不阿的学术风骨
与一般知识分子相比,老陆身上还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他在学术观点上不随波逐流,敢于直言,敢说真话。他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写文章倡导包产到户、“大包干”。特别是1984年,由于粮食连年大丰收,出现了一些储粮难问题,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题报告,就是农业从超常规发展转入常规发展,实际上就是要发展多种经营,但也有粮食问题已过关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老陆通过调查研究写了《农业面临比较严峻的形势》,与主流看法很不一样。这个要报,受到邓小平同志的重视。邓小平同志在听取经济情况汇报时说:“农业上如果有一个曲折,三五年转不过来……有位专家说,农田基本建设投资少,农业生产水平降低,中国农业将进入新的徘徊时期。这是值得注意的。”老陆晚年时提出十大阶层的理论,一时也掀起了轩然大波,在社会学界、理论界产生很大影响。他也受到很大压力,但他执着地坚持研究下去,因为他觉得这是一个很重大的问题。
总之,我觉得老陆身上表现的这种刚正不阿,是一种特有的学术风骨,他看准的事情,就坚持做,不管成不成。老陆的学术品格、学术情怀、学术精神、学术成果是宝贵的学术遗产,我们今天纪念老陆,就是要把老陆这些好的学术传统继承下去,并且能够得到发展,不断推动新时代中国社会学走向繁荣。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研究报告(全四册)》为著名社会学家陆学艺所主编的四本书——《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当代中国社会流动》《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重版典藏集。本次再版基于上述四本书,重新统一板式、封面,由四本书整理成一套书四卷,由陆学艺弟子撰写重版说明,串联四本书及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研究的重要意义,助推新时代中国社会结构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