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以书追思|《陆学艺全集》中的学术品格与大师风范

sociology 社会学之思 2024-03-13

纪念陆师


2022

5/13

“做人、做事、做学问。”

这是陆学艺先生对自己卓然一生的朴素概括,陆学艺先生是我国著名“三农”问题专家和社会学家,毕生为解决中国“三农”问题,推进社会现代化孜孜不倦地探索研究。

斯人已逝,幽思长存。陆学艺先生仙逝9周年,见字如面,纪念陆师。

《陆学艺全集》(全12卷) 预计七月出版


《陆学艺全集》的编辑和出版是由一批具有奉献精神的同志持之以恒、通力合作完成的一项大工程。尽管陆学艺生前确有汇集自己一生学术成果的愿望,并为此做了一些准备工作,但因心脏病突发溘然辞世而未能如愿。为了却先生遗愿,让其一生留下的学术宝藏能够更多地惠及学人和社会,由“陆学艺社会学发展基金会”牵头组织陆学艺的家属、部分生前好友和学生,自先生去世后就开始着手收集、整理先生遗留的大量的学术文献资料,整理分类、文稿识读和比对、查证文献出处和背景,等等。2015年1月正式启动《全集》编辑和出版工作,成立了《全集》编委会以及编委会领导下的编辑工作组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陆学艺全集》工作团队。7年来,编辑和出版工作团队在编委会领导下,坚持质量第一原则,发奋工作、持之以恒,高质量地完成了《全集》的编辑和出版工作。


2009年9月,陆学艺教授携夫人到社科文献出版社做客并题词:办成中国最大的社会学学术出版基地。


《陆学艺全集》共收录陆学艺学术文献764篇,约430多万字,其中此前未发表或未公开发表的文献237篇,约110多万字。全书内容按照“‘三农’问题研究”(1-6卷)、“社会结构”(7-8卷)、“社会建设”(9-10卷)、“社会学学科建设与发展”(11卷)和“其他”(12卷)五大板块安排,每一板块又分若干小的栏目。编辑工作组为每一篇收录文献撰写了题注,说明文献来源、发表情况,以及部分文献的写作或发表背景。每一卷的卷首语简要介绍本卷收录情况。为了便于读者阅读或研究,除了按内容板块编写的各卷目录外,《全集》还提供了全部文献按时间排序的总目录、主题索引和陆学艺生平大事编年等。承蒙陈锡文、李培林为《全集》作序,谢寿光、陆雷等撰写纪念文章和《后记》,使《全集》的编辑出版大为增色。




以下摘选李培林、陈锡文所做序言及谢寿光所做后记

   《陆学艺全集》展现的是陆学艺先生一生的学术志趣和成就。1933年8月31日,陆先生出生在江南无锡农村,高中就立志做一个农业经济学家,想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他虽然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生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跟随容肇祖先生研究中国哲学史,担任过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史研究室主任,但是,他的学术贡献和影响却主要在“三农”问题和社会学领域,特别是集中在“三农”问题研究、社会结构研究、社会建设研究等领域。

改革开放以来,他在“三农”问题上的研究成就和学术地位得到学术界和决策部门高度评价。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他就对“包产到户”、“大包干”进行了深入调查和研究,从理论上论证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农村改革大声疾呼。与此同时,为探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下一步的改革和发展方向及出路,他于1982年带领一批年轻学者前往山东陵县展开为期三年的实地调研,并挂职县委副书记,真正体现了理论研究与实际相结合的科学研究作风。陵县的挂职调研,进一步夯实了其研究中国“三农”问题的实践基础。他曾说过:“至今,我对‘三农’问题有一点发言权,也是靠着在陵县打下的基础。”我本人也从他开辟的陵县调查基地中获益不少。

扎根农村基层的深入调研,使他能够在中国“三农”发展的关键时刻提出独到的见解和有份量的政策建议。1986年6月10日,邓小平同志在听取中央负责同志汇报当前经济情况时在谈话中指出,“农业上如果有一个曲折,三五年转不过来。……有位专家说,农田基本建设投资少,农业生产水平降低,中国农业将进入新的徘徊期。这是值得注意的。”(《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59页。)邓小平同志说的“专家”,就是陆学艺先生,他的那些看法,是他在中国社科院《要报》上发表的《农业面临比较严峻的形势》一文的观点。而当时的背景是,农村改革后连续六七年粮食大丰收,主流的看法是,粮食问题已经完全解决了,但1985年出现较大波折。    

陆学艺先生总是能够提出一些前瞻性的看法,早在1984年,他就提出了农村第二步改革的设想。在他看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只是解决了农村生产自主权问题,但是“三农”问题的本质是城乡分割,要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就要采取“反弹琵琶”的策略,走出“城乡分割,一国两策”的困境,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1987年陆先生调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担任副所长,次年担任所长。他在继续“三农”问题研究的同时,用更大的精力投入到社会发展研究、中国社会学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工作中,直至生命最后一刻,为中国社会学发展作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他善于组织团队开展研究,他发起、组织和领导了“全国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查”等大型调研课题,出版了100多卷的《中国国情丛书: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查》这样宏大的研究成果。这个全国性合作课题研究历时十多年,为全国各地培养了一批社会调查和研究人才,为社会学研究建立了许多长期跟踪的调查和研究基地。随后,他还组织了全国性合作课题“百村调查”。1991年,他组织撰写了我国第一部《中国社会发展报告》,那时国内学界主要在关注“经济增长”,对“社会发展”的全面内涵还不甚了解。1992年,他又组织和主编了《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年度报告,迄今已经连续发布了近30年,该报告已经成为国内外了解中国社会发展形势的权威性著作。另外,从1998年开始,他率领一个研究团队,开展对中国社会阶层、社会流动、社会结构、社会建设进行了长达十余年的研究,先后发表《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当代中国社会流动》、《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等一系列学术著作,在国内外学术界和社会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了推动中国社会学的研究和发展,2008年,陆先生在家人和弟子等的支持下,成立“北京市陆学艺社会学发展基金会”,资助社会学学术活动,奖励社会学优秀科研成果,致力于推动中国社会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陆学艺全集》充分展现了他把学问做在祖国大地上的学术品格和风范。他有一个很好的习惯,就是勤记笔记,不论是调研还是开会,他从头到尾不停地记笔记。他认为,一个好的社会科学研究者,必须要做到“四勤”:勤看、勤记、勤思、勤写。他说到做到,生前留下了六、七百本调研和会议笔记以及大量手稿。他记录速度极快,笔迹飞扬而不易识别,因此在整理上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李培林 

2021年8月1日于北京

(内容有删减)



1987年,陆学艺调任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很快又担任了所长。此后的一段时间,他在继续关注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同时,致力于复兴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学的发展,为此倾注了大量心血。由他主编、2002年出版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问世后,引起了很强的社会反响,报告中关于中国社会群体已分化成十大阶层的分析,一时成为人们观察和研究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参考依据。记得我第一次读这本《研究报告》时,脑子里突然闪现出他20多年前对我说过的那句话:搞研究不能脱离实际,得为国家和人民的需要服务。我想,当年他如此执着地研究农村改革和发展,如今他又倾心研究社会转型和社会群体的分化、分层,都应着了他自己讲的要服务于国家和人民当下最需要研究的问题。城乡全方位的经济体制改革,不仅极大地释放了中国经济的增长潜能,也带动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快速转型。我很清楚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后,陆学艺就高度关注包产到户后农民的分化问题;而到了社会学研究所之后,他更是把经济快速增长下的社会群体分化、分层问题,看作可能是对中国未来发展有着全局性影响的重大课题。

1998年,恰逢农村改革20周年,党中央决定,将拟于当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的主题,锁定在深化农村改革上,全会拟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纪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的若干问题决定(草案)》20周年。我和陆学艺都有幸参加了这个文件起草组的工作,这也为我们俩在半年多时间里提供了能有经常交流的机会。那时,我对他谈得多的主要是农业经营体制和粮食流通体制问题,而他对我谈得多的则是社会群体的分化、分层和社会结构的转型问题。他对农业问题很精通,而我对社会学则是门外汉。因此,谈到农业问题时,我俩能热烈讨论,而谈到社会学问题时,我就只能是听他讲和向他请教了。他的讲述,有几点我印象极深。一是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社会群体也必然要经历从匀质化到差异化的转变,因此,社会群体的分化具有必然性,但只要这种分化不是贫者更贫、富者更富的两极分化就不可怕。二是关键是要给所有人都创造机会公平的环境,给所有人都提供经过自身努力能够向上层流动的机会。三是工业化、城镇化意味着财富和机会大量向城镇集聚,如果不加快改变农业人口仍占大头的现状,社会结构的变动就会滞后于经济结构的变动,由此将引出诸多新的社会矛盾。四是政府要适应社会群体分层后利益诉求多元化的现实,注重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当时的一个大背景是,当年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已逐渐式微,取而代之的是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的“民工潮”正在涌起,而农业人口转移的“城镇化”问题则尚未提上改革发展的议程。2000年,党中央准备召开十五届五中全会,会议将审议通过中央关于第十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我参加了会议文件起草组的工作。在我的记忆中,党中央首次明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就是在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这个《建议》中。在参与文件起草的过程中,我很自然地想起了两年前陆学艺对我谈到的那些关于社会群体分化、分层以及如何适应社会结构变动的理念,心中很是感叹!

此后不久,我调到中央财办和中央农办工作,与陆学艺直接交流的机会少了,但还是经常能收到他寄来的文章或著作。2008年初春的一天,他给我打电话,说是有份报告想让我转呈给中央领导同志。收到后才知道是陆学艺与其他十几位学者写给胡锦涛同志的一封关于加大对社会学发展扶持力度的建议信,署名的人中除了陆学艺,还有我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工作时的老主任王梦奎以及吴敬琏等人。我立即与总书记办公室联系,得到允许后将这封信呈报给了胡锦涛同志。后来得知,陆学艺也通过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华建敏同志向总书记转呈了此信。胡锦涛同志和其他有关中央领导同志对此信作了重要批示,这对推动我国社会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1978年算起,在此后的35年时间中,陆学艺无论在对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推动上,还是在对中国特色社会学的学科发展和理论应用上,都倾尽了他的全部心血和才华,他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需要才这样做的,他是我们这个时代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者的楷模,他在上述两个领域里的建树,将记载在中国社会科学改革发展的史册上。

 陈锡文

 2022年5月8日

(内容有删减)



2013年5月13日上午,我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参加院属单位负责人会议,突然接到陆老师的助手高鸽女士的电话,说陆老师走了!我当即冲出会场乘车赶往医院与清华大学沈原教授等人一起向陆老师做最后告别并安排相关后事。当天下午我接受《新京报》《北京晚报》记者采访,首次提出“陆学艺教授是当下这个时期可与费孝通先生比肩的社会学家!”与费孝通那一代中国社会学大师不同的是,陆老师大学本科和研究生都是学哲学,既没有留过洋,也没有受过社会学学科的专业学习,甚至没有参加过社会学恢复重建早期的北京、武汉讲习班和南开专业班。他的社会学是在上大学时代始终在坚持的农村调查,在对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调研,在20世纪80年代前期挂职山东陵县县委副书记并创办德州农村发展学院,在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担任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并作为总协调人之一先后组织全国近5000位社会科学工作者从事“中国百市县经济社会调查”等一系列调研工作中吸纳提炼,从而建构起自身的学科知识体系的,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的社会学家!为了印证和说明自己对陆老师的这一内心判断,我当时就下决心要做两件事。一件事就是推动这套《陆学艺全集》的整理、编辑和出版。另一件则是推动陆老师生前的未竟事业——“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陆老师在20世纪90年代末组建以其博士学生为主体的“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课题组”,对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社会结构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做全面、深入的社会学研究,并于2002年初出版首部成果《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首次把当代中国划分为十大阶层,不仅在学术界而且在国际国内社会各界都引起巨大反响,也引来巨大争议和压力。但陆老师并未因此停下研究的脚步,随后几年相继出版《当代中国社会流动》《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当代中国社会建设》,《当代中国阶层关系》则因种种客观原因直至陆老师突然离世也未能出版。其实陆老师在去世前几年一直对此耿耿于怀,他不仅希望能够完成出版此书,还多次与我商量要对《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根据首版后十来年中国社会的变化做补充、修订,我们俩连书名都起好了,就叫《当代中国十大阶层》。为了完成陆老师的未竟事业,我在陆老师去世后不到3个月的时间,就和陆学艺社会学发展基金会秘书长高鸽女士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召开陆老师去世后的“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课题组”首次会议,讨论重启课题研究和成果出版。后来经过多方征求意见和讨论协商,陆老师的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陈光金研究员把这项研究列入他主持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登峰项目”,其中也是陆老师的学生,现任中央党校副校长龚维斌教授主持的《当代中国社会结构》也将在近期正式出版。陆学艺开创的、具有当代中国社会学学派意味的结构学派 将有望得以确立和光大。同时,为纪念陆老师去世5周年,陆学艺社会学发展基金会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18年重印再版了陆老师生前已出版过的《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研究报告(全四册)》四部著作的合集。

这套《陆学艺全集》的整理、编辑工作,在陆老师去世不到一年左右就顺利起动了。我和高鸽首先推动编辑委员会的组建,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的李培林研究员欣然担任编委会主任,丁伟志、汝信、邢贲思、何秉孟等著名学者同时也是陆老师生前挚友担任顾问,编委成员主要来自陆学艺社会学发展基金会学术委员会,负责具体工作的编辑部主体是陆老师的学生。编辑班子组成员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提出了《全集》编辑方针和编辑体例,经在实际收集、整理和编辑工作中反复讨论修改完善,由编委会最终确认,并贯彻实施。《全集》的具体整理编辑工作比最初的预期要复杂曲折。我原以为自己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着手编辑陆老师的第一部专集《当代中国农村和当代中国农民》起,此后数十年陆老师大部分论著的出版我都参与过,主要补上陆老师早期的哲学论著,花三五年时间就可以完成《全集》的出版。但实际工作进程都远超出我的预设。主要情况是专职编辑人选王颉编审退休前为《社会学研究》编辑部副主任,后返聘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担任审稿编辑,刚着手《全集》前期编辑工作就突然离世。随后陆学艺基金会秘书处又聘请了北京一家出版社的一位编辑并安排他住进陆老师原来的老房子里,但一年多时间工作进展迟缓,直到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钱伟量教授正式从教研岗位上退休全职接手编辑工作,才真正使《全集》编辑工作进入快车道。8年艰辛终成正果,功劳最大的当属陆学艺社会学发展基金会秘书长高鸽女士和钱伟量教授,先后具体参与整理、编辑工作的还有:王颉、杜永明、周艳、李晓壮、邹农俭、鞠春彦、颜烨、宋国恺、李晓婷、魏爽、胡建国等,陆学艺社会学发展基金会原理事长陈光金和现任理事长王春光多次参与编辑组的工作会议,对编辑工作给予具体指导,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副总编辑童根兴和群学出版分社社长谢蕊芬组织实施后期编辑出版工作,社科文献出版社群学出版分社的所有编辑和工作人员都参与了《全集》的出版工作。《全集》编辑出版得到陆老师家人的全力支持,陆雷全程参与,远在美国的陆萌也一直高度关注。‍‍‍‍‍‍

谢寿光(中国社会学会秘书长、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原社长)

2021年8月31日

(内容有删减)


深切 · 缅怀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