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 | 《消费文化中的名人与粉丝》

社科文献 社会学之思 2023-03-21



19

十月

星期三

一个消费者的粉丝体验是围绕着他/她了解作为活生生人类的名人——既是一个创造性“表演者”也是一个“私人”——展开的。



—— 《消费文化中的名人与粉丝



20世纪20年代早期好莱坞明星制创设以来,影星和其他名人、他们看似如梦似幻的私生活令消费者目眩神迷。有关名人的公众需求无所不在,可以说,这已成为日常文化生活与市场经济的基本元素,亦为越来越多的研究所关注。

消费文化中的名人与粉丝》探讨名人“粉丝文化”这一流行现象,更深入了解粉丝何以对自己钟爱的名人发展出情感依恋,这种准社交粉丝关系(parasocial fan relationship)对他们的生活意味着什么。基于对一位消费者与一位女影星之间的粉丝关系的局内人深度透视,本书提供了关于名人-粉丝关系的独到见解,揭示了这种关系对消费者日常生活的意义以及如何随时间流逝不断演进和自我呈现。

虽然本书主要根植于消费者研究领域,但“粉丝文化”和名人涉及多学科的研究兴趣。市场营销研究、消费者研究、电影研究、媒体研究、文化研究和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领域的读者或许乐于阅读。


作为“私人”的名人

作为“私人”的名人指名人在私人生活中是怎样的人,或更确切地说,当名人不在舞台或银幕上扮演人物、不在媒体上公开出现时被感知为一个怎样的人。换言之,消费者常常不是被名人的创造性表演和作品所吸引,而是被一个活生生的人所吸引,这个人拥有独一无二的面孔、体态、美貌、智慧、个人趣味、价值观、信念、政治观点,当然还有性魅力。因此,一个男性或女性消费者被某位名人所吸引的方式,与在日常生活中他/她在中小学校、大学、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街道、零售店或酒吧等场合,被任何一个人吸引的方式如出一辙。就像我们与任何其他未曾见过的人之间的关系一样,很明显,影星、摇滚/流行歌星或其他名人独一无二的模样、面孔、身材、美貌、外观和性魅力,使其至少在个体消费者眼中从其他天资过人、迷人聪慧甚至有时更为出名的名人中脱颖而出,从而捕获了消费者的注意力和个人兴趣。

事实上,正如自传式民族志消费者叙事中显示的,在我观看影片《高校六甲生》时,杰娜·马隆一开始唤起我的兴趣不仅是因为她难以置信的演技,还因为她作为一个年轻女子其实是我“理想中的女性美”的化身,看上去像我“梦中的女孩”,这是她不同于其他有才、有貌、有趣的女演员和其他名人的地方。如我在下述自传式民族志中回忆起初次在荧屏上看到她时所强调的:

我真的被杰娜·马隆美丽的眼睛和可爱的微笑迷住了。

虽然有很多女演员可能比她更有魅力,但对我来说,她简直是一个美丽绝伦的女子,那是一种自然之美。她简直就是我一直在寻找、为之沦陷的那种女孩,一个邻家女孩,愿与她在一起、共度此生……

内省,2005年9月

虽然戴尔承认,任何名人都体现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的实体在场,而其独一无二的面孔、身体、声音和个性使之区别于其他名人。但有关影星和其他名人的文献不仅无视这一点,而且将他们的人性方面从学术话语中“抹掉”,从而将其定义为“文化意义的符号容器”。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因为影星或其他名人的实体在场给消费者提供了清晰的证据,表明他/她并非人造的“文化原型的化身”,而是有私人生活、个性、个人政治观点和社会关系的真实人类,他们像其他人一样经历着快乐、悲伤和成败。

一项奇特的心理学研究特别关注某些名人,如青少年流行歌星、青年男演员或运动员,认为他们为少女提供了“安全的情感对象”,使她们能够以玩乐的方式开启自己的性觉醒。然而,除此之外,对于影星或其他名人如何吸引个体消费者以及他们作为活着的人如何被“消费”,人们实际上知之甚少。对收集到的自传式民族志数据的解释学分析打开了一扇通往新领域的大门。事实上,消费者珍视和消费某位名人时,不只将名人作为“表演者”或因其美貌和吸引力,也将其作为隐藏在公共媒体人格面具下的“私人”对待。实际上,不只人们可以猜到的粉丝,还有各行各业的消费者,都经常出于好奇心,渴望在“表演者”的帘幕后面近距离观察一位受人崇拜的影星或其他名人既不在舞台和银幕上塑造角色,又不在媒体焦点之中时,在日常生活中作为一个私人是什么样子。

支撑这种发现影星或其他名人公共人格面具之外“真人”(true person)的好奇心和渴望的,是消费者对日常生活的本真状态(the authentic)和本来面目(the real)的追求。大多数消费者往往认为(通常不是没有道理的),一般经由(八卦)媒体展现出的影星或其他名人的个性、生活方式和恋爱关系,只是后者公开表演的另一个部分,因此是一种经过洗白、不真实的伪装。因而,允许消费者以某种方式“访问后台”中名人的真实私生活,使他们有希望将影星或其他名人作为日常生活中未加矫饰的、可信的人来了解。“认识”真正的“私人”的过程,也使个体消费者有可能将被崇拜甚至被恋慕又相距遥远、难以触及的名人,降到一个平等的社会层面,使对方在人的层面上更“容易接近”。根据消费者的个人需求,影星或其他名人随后作为榜样、熟人、理想的“朋友”甚至准社交关系语境下的潜在“爱人”吸引他们,我的自传式民族志粉丝叙事中也描述了同样的情形。不过,虽然很多消费者尤其是粉丝倾向于寻求了解影星和其他名人“私人”及其生活,以便在人的层面上寻求精神和情感上的亲近,但影星和其他名人也可能以类似的方式作为怜悯对象或纯粹的蔑视对象而吸引消费者。

于是,影星和其他名人成了一张画布,让消费者投射内心深处对自己的生活和社会关系怀有的不满和挫折感。在一些情况下,这类消费者总体上对名人持有强烈的批判性看法,多半将他们看作自恋、自私、过高评价、虚假、不真实的个体。因此,他们兴高采烈地沉迷于八卦杂志和小报上那些承诺借助狗仔队照片“揭露”影星或其他名人特别是真人秀明星的“隐藏真相”的“新故事”,诸如无意识被抓拍到的未加修饰的照片、他们的“不检点行为”、他们的“流言蜚语”和“风流韵事”,以及任何其他弱点和过错。阅读和分享这些流言蜚语,使消费者站上“道德优越”的制高点,幸灾乐祸地鄙视影星和其他名人的“名誉扫地”,忘却自己的生活和处境。

另一些情况下,消费者只是想从自我感觉良好中获得一种宣泄体验,因为他们从这种“揭露出的隐藏真相”中了解到,那些成功和讨喜的影星、真人秀明星或其他名人,在私生活中可能比他们更糟糕,或者与其公众形象相反,是一个相当恶劣、被宠坏的或让人失望的人。于是,就出现了一种悖论,最热衷小报、八卦杂志和狗仔队的读者,往往是那些声称对名人没兴趣甚至蔑视“当今名人文化”的消费者。然而,名人消费者吸引力的“私人”要素的主要问题是,除了极少数例外,消费者不可能亲眼见到他们喜爱的影星或其他名人,更无从了解他们私人生活中的真实自我。因此,“私人”这一要素是另一个悖论,即个体消费者并未真正了解影星或其他名人的私生活,而是基于持续的内投射(introjection)和(外)投射(projection)过程,建构自己心目中确信的影星或其他名人在媒体聚光灯外的日常形象。

本文节选自消费文化中的名人与粉丝》第五章,篇幅有限,注释从简。


新书速递

消费文化中的名人与粉丝:

粉丝生活的自传式民族志考察

[英]马库斯·沃尔法伊尔(Markus Wohlfeil) 著

刘津 译

2022年10月出版/88.00元

ISBN:978-7-5228-0453-8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于消费文化视域,基于作者对跨学科的相关文献的广泛掌握、自身的粉丝消费体验和反省,挖掘创意娱乐领域中消费者关注或崇拜特定名人的心理活动和消费驱动机制,以探究名人对消费者吸引力的构成、粉丝对所喜爱名人的情感要素构成及内涵。本书既对从学术角度认识、研究创意娱乐产业中消费者行为具有参考作用,也对作为明星粉丝的读者具有启发意义。


本书目录

致谢


第一章 天性若此——粉丝文化现象
为什么研究消费者与名人的粉丝关系?
探究粉丝文化世界的缘起
本书的总体研究目标
“荒野生存”——现象学和方法论根据
后续章节路线简示


第二章 粉丝的危险生活——成见与污名
当代文化中的创意产业、名人和粉丝
粉丝:邪恶抬头?
酷爱者与迷狂者:粉丝到底是什么?
作为学术研究对象的粉丝和粉丝文化
粉丝分类法
需要重新定义粉丝


第三章 明星之书——消费人类品牌
电影之爱
市场营销学中的电影研究
消费者研究中的电影研究
电影研究中的影片
霓虹恶魔
市场营销和消费者研究中的影星
媒体研究中的名人
电影研究中的影星和演员
借助叙事迁移理解一位消费者的名人粉丝活动


第四章  一位杰娜·马隆粉丝的自白
走进一位粉丝的生活
初识杰娜·马隆
我与杰娜·马隆的粉丝关系是怎样进展的
《傲慢与偏见》强化了我与杰娜·马隆的粉丝关系
一场梦点燃我对杰娜·马隆的情感依恋
我对杰娜·马隆的情感依恋是如何进展的
与杰娜·马隆的情感关系怎样“拯救”了我


第五章  星火燎原——名人的多义诱惑
被遗忘的时光
最后四首歌
作为“表演者”的名人
作为“私人”的名人
作为“有形占有物”的名人
作为“社交纽带”的名人
信使


第六章  情歌——每天都是名人粉丝
五星日
钦慕作为“表演者”的名人
恋慕作为“私人”的名人
“占有”名人
“分享”名人
与名人“同在”
第七章 暴击抑或拯救?——名人粉丝启示
固有缺陷
采用自传式民族志方法的意义
对于理解电影消费的意义
对于理解名人的消费者吸引力的意义
对于理解名人粉丝文化的意义


余绪……或尾声
参考文献
译后记





想了解更多书籍详情及购买请保存下图,打开淘宝


体验陪跑文化  扫码加入社群


策划:张思莹

编辑:张思莹

审校:柳   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