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 | 《老年抑郁的忧与伤》
为发扬“魁阁”精神,承继“魁阁”传统,在谢寿光教授的主持下,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出版“魁阁学术文库”,以期延续“魁阁” 先辈 “社会学中国化”的理论关怀,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倡导有理论关怀的实地研究,以“魁阁学术文库”为平合,整合社会学、人类学、社会工作、民族学、民俗学、人口学等学科,推进有关当代中国社会的社会科学研究。本书为“魁阁学术文库”中的第一本。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社会建构主义和诠释学的理论框架,运用质性研究的研究方法,通过半结构式访谈对30位被诊断为抑郁症的老年人、5位患者家属、6位精神科医护人员进行深入访谈,通过7个月的参与式观察对三甲医院精神科住院部与门诊展开深入调研,从疾病、家庭、医疗三方面探索老年人的个人经验,从这些经验出发,探索个人经验、个人与社会环境的互动、医疗话语如何深刻行塑老年人对抑郁症的解读以及老年人的自尊。
本书将个人忧伤放置于医疗话语与中国社会文化的宏观背景之下,探索主流话语与社会文化对老年抑郁的行塑作用,试图以小见大,拓宽我们对老年抑郁的理解,从而为临床研究与实务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出未来方向与建议。
老年抑郁的忧与伤
唐谭 著;
ISBN:978-7-5228-1495-7
2023年4月出版
作者简介
唐谭,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社会工作系讲师、硕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方向硕士,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系哲学博士,在美国南加州大学社会工作学院做过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等常见精神疾病的预防与干预,特殊群体心理健康的促进,以及精神健康社会工作。
目录/contents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第一章 老年抑郁相关研究回顾
一 抑郁症的理论视角
二 后现代主义对抑郁症的解释
三 自尊相关理论回顾
四 中国社会背景下的老年抑郁
五 从性别视角看抑郁症
六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理论视角与研究问题
一 哲学基础
二 理论框架
三 研究问题
第三章 研究方法
一 调查方法
二 研究过程
第四章 绝望的老年人
——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患病经历及与专家和亲属的互动
一 患病经历:失控与无助
二 与专家的互动:困惑与担忧
三 与亲友的互动:指责与误解
四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是个病人
——老年人对抑郁症的解读
一 发病初期:这是一种病
二 治疗阶段:这是抑郁症
三 “老病人”阶段:这种病医不好
四 我与抑郁症的内在关系:这是人格缺陷导致的疾病
五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又老又病”的哀伤与挣扎
——抑郁症老年患者的自尊
一 双重无价值:“又老又病”
二 诠释“又老又病”
三 生存还是毁灭:老人们的挣扎
四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社会文化背景下的老年抑郁
一 医疗环境与医学统治地位的影响
二 我国精神卫生服务的影响
三 精神健康与老龄相关政策的影响
四 社会文化与主流论述的影响
五 缺乏性别差异
第八章对策与结论
一 对理论的补充与回应
二 精神健康服务建议
三 精神健康政策建议
四 未来研究方向
五 研究局限
六 结论
附录一 研究介绍信(致科室主任)
附录二 知情同意书(老年人)
附录三 知情同意书(重要他人)
附录四 知情同意书(专家)
附录五 访谈提纲(老年人)
附录六 访谈提纲(重要他人)
附录七 访谈提纲(专家)绪论
内容摘要
一 研究背景
老年抑郁常指根据精神障碍诊断手册属于抑郁障碍,或者根据具有合格信效度的评估量表确定为具有明显抑郁症状(60岁以上)。老年抑郁是老年期的一种常见病。在世界范围内,老年抑郁障碍的发病率在3%~30%,它在全球范围内造成的社会负担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在西方国家,被诊断为抑郁障碍的老年人占比为3.29%,而高达19.47%的老年人受到明显抑郁症状的困扰。
和其他国家一样,老年抑郁在中国也被认为是一大公共卫生问题。关于抑郁障碍,最新的元分析研究指出,我国老年人抑郁障碍的时点患病率为2.7%,年患病率为2.3%,终身患病率为2.8%;而近年由北医六院牵头、全国多所三甲医院共同开展的全国性精神障碍流行率调查研究显示,我国老年人抑郁障碍的年患病率高达3.8%。关于具有临床意义的、明显的抑郁症状,最新的系统性综述和元分析指出,我国生活在社区的老年人,其抑郁症状的流行率高达20.0%;居住在院舍的老年人,其抑郁症状的流行率更是高达36.8%。换言之,对于个人和家庭来说,我国有超过1/5的老年人正遭受着抑郁带来的痛苦与困扰。而对于国家来说,由于中国庞大的老龄人口规模——截至2021年末共有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2.64亿人,中国承担着最沉重的老年抑郁带来的社会负担,面临着最严峻的应对老年抑郁的挑战。而随着我国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老龄人口还在不断增加,带来的社会负担与公共卫生挑战日趋加剧。
然而从临床服务来看,与我国庞大的抑郁老年人口规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针对老年人群的精神健康服务还很有限。换言之,巨大的精神健康服务需求与现有能够提供的服务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这一鸿沟产生的原因有很多,除了缺乏足够的能够提供精神健康服务的机构、缺乏精神健康领域专业的临床工作者与专家,还包括缺乏对于老年抑郁症患者需求的深入了解,尤其缺乏为这些老年人提供服务的文化友好的、适切的专业方法与手段。在临床实践上,目前大部分医院或者社区里的卫生站所能提供的常常只有医学治疗和护理,“首选医院”特别是大医院也是当前人们寻求精神健康帮助的一个信念,这就导致绝大部分的精神科医生和护士仅为患者和家庭提供医学的常规治疗与护理,而从具体的治疗手段来看,药物治疗是最常用的方法。这样,绝大部分抑郁老年人的多重需求、个体化需求就无法在单一的治疗和干预模式中获得满足。
从学术的角度来看,西方针对老年抑郁的理论解释主要从三个视角出发:生物学视角、心理学视角和基于实证主义的社会学视角。由于深受近代西方精神病学、心理学和科学主义的影响,我国大部分研究者同样也从这三个视角来解释抑郁产生及维持的原因和机制,并从中寻求治疗和干预老年抑郁的方法。这些研究无疑促进了我们对于老年抑郁的理解,并为老年抑郁的治疗与干预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基于这三个主流视角的理论解释仍存在以下局限。
其一,这些视角忽视了老年人在患病过程中的主观体验以及他们如何解释自己的抑郁症,导致这些主流视角没能从患者的角度出发,从而很难捕捉到老年患者的真实需求。
其二,这些视角忽视了老年人对疾病的主观体验和解读会对其自我的发展产生影响。老年人如何看待疾病,背后折射出的常是他们如何看待自己。从抑郁症的特点和毕生发展观来看,老年抑郁症患者在疾病中如何评价自己都将影响疾病的康复以及老年期心理健康的发展情况。只有更深入地探索老年患者的自我,才能从全人的角度为老年人提供专业的服务。
其三,这些视角忽视了老年人罹患抑郁症的主观体验和对疾病的诠释是深受主流论述、医学论述以及中国社会文化影响和形塑的。相较于西方社会,中国社会在这一百年历经了非常剧烈的变迁,而老年人,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和亲历者,他们的患病体验和对疾病的诠释正是对社会巨变的影射。这种影射是独特的,不同于西方的。这样,源自西方的理论解释和干预方法就不一定能满足中国老年人的需求。
其四,在过去的学术研究中,很少有研究去探讨老年患者对自身抑郁症理解的性别差异,这就导致目前的治疗方案并未针对不同性别的患者设计不同的服务,老年人的不同需求可能就会被忽视。
从政策的角度来看,在过去20多年,我国政府颁布了多项政策与法律来发展精神健康服务,包括《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年)》、《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2—2015年)》(征求意见稿)、《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09年、2015年、2018年三次修正)。在这些政策和法律中,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受到了关注,相关服务的发展也得到了鼓励。但是对于罹患抑郁症的老年人,政策与法律都尚未有具体的指导意见。这部分人群在政策和法律上缺乏支持的一大原因,就是我们还不清楚目前开展的服务和具有的政策对这部分老年人如何经历抑郁、如何诠释抑郁有何影响,自然也就不清楚该如何调整和完善政策。在这样的情况下,探索从老年人自己的角度理解抑郁症就十分必要,这能为相关政策和法律的完善提供具体的、最适切的建议。
综上所述,在临床服务中,单一的医学很显然无法满足老年人及其家庭的多方面需求;从目前研究来看,主流解释老年抑郁的理论视角忽视了老年人对抑郁症的主观经验以及诠释,忽视了这些经验和诠释如何影响和塑造老年人对自我的认识,忽视了中国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对这些经验与诠释的形塑,亦忽视了男性和女性老年人在经历与理解抑郁症上的差异;从当前的相关政策来看,缺乏针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具体指导与保护规范。这样,为了尽可能地满足老年抑郁症患者的需求,从而减轻我国公共卫生在老年抑郁障碍防控上的沉重负担,开展研究来探索老年人自身如何诠释抑郁症,从而发展出更适合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文化敏感的、性别敏感的干预方法与政策服务就至关重要了。
二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本研究的目的是深入了解老年抑郁症患者患病的历程及其对疾病的理解与诠释,探索并检验他们的疾病经验、主流论述、中国社会文化如何形塑与影响他们对疾病的诠释以及对自我价值的评断,探索男性和女性老年人在关于抑郁症的经历和解读中是否具有差异。
目前关于老年人抑郁障碍发病机制和干预模式的研究数量很多,但大部分研究和干预模式都基于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三种视角,它们又都是基于实证主义的哲学思想。这些基于实证主义的研究和干预模式存在以下局限。
首先,由于忽视了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主观经验与对疾病的解读,来自专家的疾病定义或对疾病的概念化就会过于“简单化”,而在专家解释的老年抑郁与患者自身解读的疾病之间必然就会出现鸿沟。为了填补这一鸿沟,本研究将深入探索老年人自身对于抑郁症的经验与解读,从老年人的第一视角深化对这一疾病的认识。
其次,虽然主流对老年抑郁进行解释的理论与干预方法对治疗老年人的抑郁障碍、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专家和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关系常常是不平等的。专家具有权力生产疾病相关知识、影响老年人对疾病的看法、决定疾病该如何治疗,但在大部分的情况下,老年人的声音是被忽视的,他们没有机会发表自己对疾病的看法,更没有权力决定要不要接受治疗或者接受怎样的服务与治疗。在此情况下,我们有必要去看看医学论述如何影响老年人患病的经验与对疾病的解读,也有必要去看看这些解读如何影响他们对于自我价值、自尊的感受与看法。这样的研究不仅可以增进我们对抑郁症及老年患者的了解,而且可以让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声音被听到,让他们在患病历程中的痛苦、困难、想法被看到,从而让他们的所感所想获得尊重与肯定,帮助他们提升自我价值感,这些都是本研究的意义所在。
再次,虽然已有不少研究关注中国文化和社会变迁如何影响抑郁症,但大部分研究关注的重点是在中国文化影响下,中国人的抑郁症状有何特别之处,尚未有研究探讨中国的社会文化如何形塑老年人的患病经历以及如何诠释抑郁症。如上文所述,中国社会在近一百年经历了快速、复杂的社会变迁,公共卫生服务领域也经历了西方医学模式替代中国传统医学、公共精神卫生服务逐渐开始发展、人们对“抑郁症”和“老年人”的认知和态度发生深刻转变的过程。而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患病历程与对疾病的解读也在剧烈的社会变迁当中发生变化,将个人的患病历程放置于社会文化背景中来进行思考与解析,是一个十分有趣的课题,但目前还未得到学者的关注。大部分学者主要聚焦于检验西方的干预方法是否对中国老年抑郁症患者同样有效,但由于尚不清楚中国社会文化如何影响老年人的患病历程与疾病诠释,这些干预方法也就无法真正从中国老年人的需求出发,进行以人为本的服务。本研究的开展正是为了弥补这一知识的空缺,从而更好地帮助发展适合中国老年人的干预与服务。
最后,本研究也关注老年抑郁症患者患病历程与疾病解读的性别差异。男性与女性老年人在抑郁症的发作与症状的表达上存在性别差异是前人研究的共识。有很多研究聚焦于这些性别差异产生的原因,比如女性的从属地位、性别的刻板印象、男女情绪表达方式的差异等,认为性别差异导致男性与女性在患抑郁症后会面临不同的困难与挑战。但是性别差异深受文化影响,在中国社会文化中,老年人关于抑郁症的经验与解读是否具有性别差异仍未可知。因此,本研究将从性别视角出发,了解男性和女性老年人的患病历程,了解在中国社会中的性别论述是否会影响老年患者对抑郁症的解读。
从实务的角度来说,目前针对老年抑郁的心理社会干预模式(比如Thompson等的认知行为疗法)被大量证实对疾病的缓解有显著作用,但这些发展于西方社会、植根于实证主义哲学思想且为专家主导的干预模式,很难完全满足中国老年人的需求。探索与发展基于我国老年抑郁症患者主观经验的、源自我国社会文化的服务具有两个重要意义:第一,在服务与治疗中,弥补专家主导的干预与老年人需求间的鸿沟,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第二,在精神卫生服务中形成具有文化敏感性的干预方式,真正符合我国老年抑郁症患者的需求。
(节选自本书章节,节选时有删减)
拓展阅读
新书 | 《农民视角的乡村振兴(全2册)》
新书 |《中国新社会阶层发展研究报告No.1:结构化、组织化与实践创新》
扫码加入社群
享受粉丝专享购书福利↓↓↓
欲了解详情或购买
保存图片打开淘宝扫一扫
策划:zyt
编辑:zyt
审校:myx
封面:来源:photo.tutsplu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