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 | 《日常生活研究的方法论:一个初步的探索》
日常生活研究的方法论:一个初步的探索
赵锋 著
2023年11月
ISBN:978-7-5228-2542-7
内容简介
本书由五篇相对独立又有联系的论文组成。第一篇论文较为全面地探讨了埃利亚斯的构形概念,并指出了埃氏构形概念的若干缺陷,以及构形概念同其他分析概念结合的必要性。第二篇论文提出涂尔干的两个道德理论要回答的真正的社会学问题是:是否存在着与个体行动者性质不同的集体行动者,如何形成一个集体行动者。第三篇论文通过对马林诺夫斯基的民族志实践的考察提出,继承和发展了马氏民族志传统的“精细描写”可能是把握和理解地方习俗的新方法论。第四篇论文首先提出“处境”的一般概念,并根据戈夫曼的“框架分析”,提出存在论的现象学可以用来帮助研究者揭示个体行动者对处境做定义时所运用的框架。最后一篇论文在阐述莫斯“身体技艺”概念的基础上,就身体技艺研究的方法论提出了若干新想法。
作者简介
赵锋,社会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学研究方法。编著《变迁中的城乡家庭》,译著《问卷设计手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百科全书》,发表论文有《“有闲阶级论”的理论成就》《嵌入在资本体制中的信用卡消费》《面子,羞耻与权威的运作》《儒家伦理,国家民族观与权威认同的危机》等。
目录
向上滑动阅览
绪论 回顾与反思
一、回顾
二、反思
埃利亚斯的“构形”概念
一、“构形”概念的三个层次
二、从经验分析的角度对埃氏构形概念的批判
三、简要结论
参考文献
涂尔干的两个道德理论及其社会学问题
一、涂尔干的道德理论引发的疑惑
二、涂尔干的两个道德理论
三、两个理论的差别和联系:道德实践的权威性
四、两个理论背后的社会学问题
五、余论:集体行动者作为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习俗的观察与描写
一、习俗的重要
二、库拉体系的观察、描写
三、若干方法论上的思考
四、余论
参考文献
处境定义与框架分析
一、互动处境的理论框架
二、框架的概念
三、框架分析的方法论基础
四、框架分析的应用
五、结语
参考文献
身体技艺的研究:若干理论和方法上的探讨
一、莫斯的身体技艺的概念
二、身体技艺与经典文本
三、进一步的理论思考
四、研究身体技艺的方法论
五、余论:总体的人
参考文献
附录 科学之为激情,方法之为技能
一、科学是激情
二、不自欺的社会科学
三、方法是技能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附录 科学之为激情,方法之为技能
历时六年的努力,本书终于译出与读者见面。作为本书的译者之一在阅读和翻译本书的过程中受益匪浅。若自配第的《政治算术》(1672年)算起,社会科学方法的发展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至今已蔚然大观。定性的、统计的、实验的、模拟的诸多方法,以及与之相关的方法论和认识论共同推动着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个人在这方法的洪川巨流面前显得如此渺小。我们很可能学有所博,但极少能做到学有专精。然而,社会科学研究又常常要求我们具有方法自觉,否则我们的知识发现就会沦落为预言家的呓语或鼓动者的意识形态。因此,作为社会科学的研究者,我们需要经常地问自己,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社会科学?社会科学与它的研究方法之间有怎样的关系?每个社会科学的研究者都可能有自己的答案,下面是我的回答,抛砖引玉将它作为本书后记,就教于诸位读者,以期推动社会研究方法的学习和应用。
......
三、方法是技能
那么方法在我们对社会科学的追求中起什么作用呢?这正是本文想要回答的关键问题。英国著名科学家皮尔逊给出的答案是,“整个科学的统一仅在于它的方法,不在于它的材料”(皮尔逊,2012:13)。这一说法可能有强调方法过甚之嫌。我们更愿意接受波兰尼的说法,“科学靠科学家的技能来操作。科学家正是通过行使自己的技能而造就了自己的科学知识”(波兰尼,2000:73)。什么是技能?技能就是掌握了的方法。更确切地说,技能是一种本领的规范操作在“我”身上的体现。技能始终是“我”的技能,是“我”通过向老师(权威)学习,通过向范例学习,通过不断实践,通过改正错误,通过不断琢磨和领悟才变成“我”的实践知识的东西。波兰尼给出的两个互补例子可用以说明技能的重要性。一个例子是,他本人曾在匈牙利见到过一台崭新的吹制电灯泡的进口机器。同一种机器在德国已经成功地运行了,而在匈牙利运转了一年后却仍无法生产出一只没有瑕疵的灯泡。这是匈牙利工人缺乏机器的使用技能的例子。波兰尼说的另一个例子是,“看着今人以漫无休止的努力用显微镜学和化学、用数学和电子学仿制着清一色的与二百年前那位半文盲的斯特拉迪瓦里作为日常工作制作出来的相似的小提琴,这情景真有点使人伤感”(波兰尼,2000:79)。这突出显示了技能是把我们和某个传统联系起来的东西。方法是外在的操作规范,技能是内化成“我”的一部分的方法。没有从事社会科学的技能就谈不上从事科学研究和形成科学成果,甚至谈不上求知激情。不会下棋的人,你让他如何保持对棋的热情呢?这样看起来,掌握各项从事研究的本领就极为关键了。到此,我们已经把想要陈述的观点表述出来了,即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人要掌握各种同研究相关的技能。这个论点看起来那么微不足道!如果是这样,就请让我们用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这有多么重要吧!这些例子都与本书的词条有关,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看相应词条。
1.总体研究设计
抽样调查(survey)是用问卷的形式从调查对象全体(总体)的一个或若干个样本中收集社会数据的方法。从科学研究的角度讲,我们希望获得的数据既充分(与一个研究主题相关的概念是否都测量到了)又精确。从调查实践的角度讲,我们又受到投入的经费、时间、智力资源,以及政治和社会环境等诸多限制。如何平衡科学研究的要求和调查实践的限制呢?一个可行的方法是将影响数据充分性和精确性的各个要素与调查的各个阶段分解开,明确它们各自对调查误差的影响,在调查设计之初就综合考虑各要素和各阶段的平衡,从而希望得到一个能够满足科学研究要求的“适当的”数据。这就是总体研究设计的思想。总体研究设计的思想要求我们对调查的设计、问卷的设计、抽样工作、调查实施、调查员培训和调查队伍建设,以及数据的编码、录入和清洁做通盘的考虑。调查者首先需要做的不是控制调查个别阶段可能产生的误差,而是调查各个阶段可能产生的总误差。要控制调查的总误差,就需要调查者全面掌握同调查有关的各种实际技能。
有些技能可能作为方法在书本上有介绍,有些纯粹是实践性的(比如组织研究的技能和组织调查实施的技能)。作为方法,它们叙述起来可能很简单,但我们要把它们变成自己的技能就不仅要跟着专家学习,还要假以时日不断实践。我们还要看到,调查所涉及的技能众多,几乎不可能由一个人完全掌握,所以调查注定是一项合作的事业。在调查中,我们特别要学会组织和合作的技能。
2.详析
详析(也称拉扎斯菲尔德详析法)不是一种具体的统计技术,而是一个一般的变量间关系的推理方法。
这种方法最简单的形式是:用一个两分的检验因子(test factor)来考察两个具有时间顺序的两分变量X和Y之间的关系。简单地说,就是用一个两分变量把一个二维列联表拆分成两个新的二维列联表,再进一步考察变量X和变量Y间关系的变化,以此来厘清变量X和Y间的关系。例如,本书中提供的例子,变量X是性别,变量Y是是否发生车祸,检验因子是开车的里程数(高和低)。当我们单独看性别和车祸发生的列联表时,发现女性比男性更少发生车祸,似乎是更好的司机。但是,当我们用驾驶里程数作为检验因子,分别考察高里程数时性别和车祸的列联表,还有低里程数时性别和车祸的列联表,就会发现性别和车祸的关联消失了。原来性别和车祸的关系被“解释”为性别同驾驶里程数的关系,以及驾驶里程数同车祸的关系。用拉氏原来的表述,即任何两个变量间的关系都可以用第三个检验因子分解(两分的)作两个偏关系和两个边缘关系:[xy]=[xy;t]′⊕[xy;t]″⊕[xt]·[ty]。
这种思考方式似乎很简单,一点也不新鲜,几乎人人都会涉及。但问题是,如何把偶然的思考方式变成一般的、系统的和常规的统计分析推论方式。拉氏详析法的贡献即在于此。拉氏一般地、系统地考察了检验因子的引入和引入后的结果。他根据检验因子居于变量X和Y间的时序位置,把检验因子分作两类,居前的(A)和居间的(I);他又根据引入检验因子后,分解得到的关系种类,分别称作偏关系(P),即引入检验因子后,原来两变量关系不消失,及边缘关系(M),即引入后,原来两变量关系消失,产生两个新的变量关系[xt]和[ty]。如此一来,他得到了四种详析类型。
(1)PA型,引入居前检验因子后,两变量关系依然存在,但是可能有所区别。比如,在考察不同类型的电影(刺激)对人的宣传效应(反应)时,可用受教育程度作居前检验因子,看看在不同条件下,效应发生的具体方式的区别。
(2)PI型,引入居间检验因子后,原来的变量关系仍存在,但发生分化。比如,默顿在考察职业地位同社区生活参与的关系时发现,不满意自己工作的白领会更多地参与社区生活,工人则在当他们满意自己的工作时才会更多地参与社区生活。这里工作满意度是居间检验因子。
(3)MA型,引入居前检验因子后,原来的变量关系消失。这时人们可以说原来的关系是虚假关系(spurious relationship)。例如,一场火灾引来的消防车越多,火灾就越危险。这里的居前检验因子可以是火灾的大小。火灾越大引来的消防车越多,火灾越大也越危险。消防车的多少同火灾的危险程度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4)MI型,引入居间检验因子后,原来的变量关系消失。这就是本书词条的例子,性别同车祸间没关系,而是里程长短同车祸有关系。后两种类型都会产生新的关系,即检验因子同因变量y的关系。拉氏告诉我们,作为一名好的科学工作者,我们应当立即用相同的程序来考察新的关系。
利用拉氏详析法,我们还可以判断两个变量的因果关系(causal relationship)。按照拉氏的界定,即如果两个具有时序的变量X和Y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当引入任意居前检验因子后,X和Y的关系不消失,那么可以称X和Y之间有因果关系。然而,更容易实现的是,引入一个居前检验因子来证明X和Y的关系是虚假关系。
用这个例子,我们想说明定量分析不是简单的模型设定、数据处理、结果输出和解释结果。数据分析首先是系统地考察变量间的逻辑关系,是一种推理的技艺。好的数据分析需要“清晰的”推理。好的科学工作者则需要通过学习和锻炼来造就自己的“清晰头脑”。
3.数据分析
定量分析软件和计算机的发展使许多原来令人望而生畏的统计分析技术变成简单的软件操作步骤。似乎只要有数据和软件,加上一台计算机,点击鼠标就可完成。其实不然,一个高质量的分析是一个十分艰辛的过程,既需要分析者深刻理解自己应用的分析方法的统计原理,也需要有逻辑清晰的理论假设,在各种可能的分析方法中进行比较并做出取舍,对模型进行修正改进。此外,还需要长期的实践。否则,所谓的分析就会变成所谓的“垃圾进,垃圾出”。
粗略地说,一个合理且有意义的回归分析大致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我们需要为一个理论问题找到一组适当的数据予以验证,以加强我们对理论问题的理解和信心。这涉及如何为相关的理论概念找到一组适当的测量指标,用测量指标间的关系来表示理论概念间的关系。但是,很多情况下,我们很难为理论概念找到直接的测量指标,这时就需要用别的指标来代替。于是,我们就必须理解替代指标的性质,以及它同其他指标间的关系。此外,我们可能还需要明确指标变量间的关系,它们是线性的,还是非线性的;它们是递增的,还是递减的;一个指标的变化随着另一个指标变化的大致范围,特别是有理论意义的范围等。这就意味着,在分析数据前,我们需要做许多文献工作。我们根据需要的指标得到一组数据后,立即就可以进行数据分析了吗?许多有经验的分析者的答案是,不可以。我们需要了解这组数据的收集和测量的方法等信息,需要评估数据组的质量。在分析之前,我们可能仍然需要做大量的数据清洁工作。我们的数据分析可能并不需要数据组的全部个案,那么我们就得从中选取适当的个案。有时,我们在分析前需要处理缺失值的问题。诸如此类的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实际上,也包含了大量取舍上的困难。这些工作既是规范的,也是经验的,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应变。
第二,我们需要审慎地设定模型。在做一组变量的回归分析之前,我们可能需要花一些时间来处理变量的问题。比如,是否需要对数据中的变量加以变换,生成一个新的变量,作为回归的因变量或自变量呢?是否需要对变量重新编码,改变变量的测量层次,从而得到更有理论意义或更方便解释的结果呢?我们可能还需要通过列联表、直方图、散点图等方法,在分析前就探寻一下用以分析的变量间的关系。我们如何确定选取进入实际分析模型的变量是适当的呢?无论是根据理论的需要,还是根据统计的需要,这都是非常棘手的问题,要在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审慎地选择自己的策略。选取实际分析的变量后,我们还要设定变量间的函数形式,比如,如何处理非线性问题,如何处理交互效应等。随机部分的假设也是模型设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我们清晰且慎重的设定。
第三,我们需要做好回归诊断工作。回归诊断包括,特异值的发现和处理,有影响的观测值的发现和处理,以及多重共线性的考察和处理。这就包括多种相关统计量的计算、理解和取舍。这些工作也涉及一个好的研究发现和实际分析工作间的平衡,而这又取决于个人的技能和经验。
第四,我们需要合理解释分析的结果。以回归为例,回归的判定系数越大,我们的模型拟合得越好吗?是否还存在其他更有效的拟合优度的统计量呢?如何判定某个自变量的效应是否存在呢?如何区别该变量的实质显著和统计显著呢?我们能够比较两个自变量效应的大小吗?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我们才能合理地比较效应的大小?我们可能需要非常审慎地用手头的数据分析做一般的统计推论。我们可能更需要审慎地用回归分析做因果推论。我们需要清晰地理解回归分析的性质,它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以及回归分析同理论验证间的关系。
回归分析像所有其他统计分析工具一样,是一项需要工匠技能的工作,而不是一件可以随便使用的工具。最重要的是,我们不能随意地把数据送入软件,然后等待结果,再不加思索地声称“结果证明了我的理论”。
4.田野研究
田野研究是另一种有别于抽样调查的综合式调查研究方法。这种方法要求我们在社会情境、行为和事件发生的自然背景、文化背景和制度背景下,研究情境、行为和事件的实际发生和发展,从而获得关于某个具体的生活领域或具体的行动领域的理论知识。
田野研究高度依赖研究者自身。它需要研究者具有训练有素的眼睛、耳朵和嘴巴,具有相当的学科的和理论的素养,并以此为工具,到现实的社会环境中,看、听、问和思。只有具备实际田野技能的研究者才可能在田野中获得理论发现。此外,田野研究对研究者而言又不仅仅是发现的场所,它能够赋予研究者其他研究方式难以给予的鲜活体验。这些鲜活体验就像酵母一样,不仅对我们的当前研究,还会对我们的后续研究,产生巨大的作用。
田野研究需要实践多种研究方法,掌握多种研究技能。我们在做田野研究时,通常需要掌握档案研究的技能、参与观察的技能、访谈的技能和问卷调查的技能。
简单地说,在田野研究之前,我们可能需要查阅大量的官方文档、组织记录、网络资料等,以帮助我们获得对调查地的历史和当下的初步认识,赋予我们关于调查地的一些地方性知识,以及研究开展的初步线索。在田野研究中,我们可能需要随时收集和查阅一些档案资料,补充由其他方法获得的调查资料。在田野研究后,我们可能需要为调查地建立起自己的档案资料库,既为了以后的研究便利,也可以开放给其他研究者使用。
参与观察是田野研究中一种主要的研究技能。无论是作为完全的参与者,还是作为观察者的参与者,研究者都得具备相应的技能。比如,如何进入观察情境,融入观察情境?如何克服视而不见的习惯?如何提高我们观察的敏锐度?如何保持我们观察的注意力?如何增进我们对各种情境、行为和事件过程的清楚记忆?在田野中,如何记笔记,做简记、日志和阶段小结?如何在田野中保持旺盛的精力,克服田野的孤独感,避开田野中的危险等,也一样是参与观察者需要掌握的技能。
访谈是田野研究中另一种主要的研究技能。简单地说,田野研究中有两种访谈——深度访谈和焦点小组访谈。两种访谈可能都需要研究者在事前精心准备访谈提纲,无论是无结构的,还是半结构的。深度访谈需要访谈者具有倾听、追问,以及准确理解被访者谈话意图的技能。在焦点小组访谈中,访谈者也是主持人。这时,访谈者就需要掌握控制访谈场景和访谈节奏的技能。
田野研究并不排斥问卷调查,就如同抽样调查不能排斥田野研究一样。两者在研究者的调查实践中不仅应当结合起来,而且需要更好地结合起来。因此,从事田野研究的研究者还必须掌握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的相关技能。
最后,田野研究不仅是技能,还是伦理。研究者可能需要谨慎地处理自己在调查地扮演的角色,作为法官、检察官、行动者还是研究人员。研究者还可能需要始终如一地记住自己对调查对象所担负的责任和义务。
5.敏化概念
作为社会科学理论的学生,我们的主要困难是缺乏用以理解抽象概念的实际经验和背景知识。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一员,我们又常常陷入生活的种种经验细节之中,无法从中获得相应的理论知识。那么一个研究者如何可能对经验世界具有理论感知,并能够从经验世界走向理论发现呢?美国社会学家布鲁姆提出了“敏化”的概念。简单地说,敏化概念就是要求研究者深入到经验世界之中,从而赋予抽象概念以感知力,同时用具有感知力的概念来引导研究者对经验世界的系统探究,从而达到理论精炼或理论发现的目的。
敏化概念的掌握可以从两个方向进行。一个方向是用理论概念审视经验世界,另一个方向是通过经验材料的系统编码来走向理论概念。
用理论概念审视经验世界就是主动把理论概念当作我们自身感知器官的组成部分,去看、去听和感受。举例来说。官僚人格是研究官僚制会涉及的一个理论概念。研究者可能已经从他人的文献中学会怎样去界定、分类或操作化这一概念,却未必会用这个概念来审视他们的周遭世界。这时研究者可能需要暂时放下关于官僚人格的学术定义,实际地看一下官僚人格的发生。比如,读一读王蒙的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这篇小说的作者透过事件发生的场景、过程以及人物的对话,描绘了多种官僚人格。这些官僚人格不再是理论世界的内容,而是现实生活的组成部分。当然,研究者可能更需要在他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发现官僚人格,发现官僚人格的各种表现和类型,发现单一的和复杂的官僚人格,发现与官僚人格相冲突的其他人格等。当研究者在他的日常生活或田野中,能够敏锐地察觉到各种官僚人格的展现时,官僚人格就不仅仅是外在于他的理论概念,而是他的上手工具。
研究者也可以试着按扎根理论的要求去做,暂时悬置已有的理论概念,保持理论发现的追求,沉入到经验资料中,通过由低到高的抽象思考,通过资料间的恒定比较,通过编码和写作备忘录,争取“浮现”理论。在编码过程中,研究者先用不同的初级编码来确定经验资料的差异,再通过初级编码的归类走向更高层次的理论概括。编码过程先是揉碎经验资料的过程,再是组成概念图像的过程。研究者可以把编码和写作备忘录看作一种系统的训练,因为这样做的确可以培养研究者的理论敏锐。
6.个案研究
个案研究是另一种经常为研究者使用的研究策略。研究者还可以把它同定量研究、实验研究或模拟研究结合起来使用,用多策略研究方式寻求理论发现和理论检验。那么如何从社会和历史的现实中取出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既具有经验的独特性又具有理论的普遍性的经验对象呢?又如何在构建“个案”的同时,精炼相关的理论呢?
首先,研究者可能需要具有界定个案的技能。初看起来,个案的界定似乎不成问题,但是研究者如果仔细地思考一下“什么是个案”,就会发现这个问题难以回答。特别是在实际研究中,研究者在研究设计之处就需要较为明确地界定个案的经验和理论的边界。个案可能是一个人、一段生活、一种生活样式,可能是一个社区、组织或制度,可能是一个个小的事件或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宏大事件,也可能是一个个具体的社会情境或模糊的社会趋势。那么如何确定个案经验上的时间、空间边界,以及可能包含的行动者和事件的边界呢?这恐怕难以有现成的答案。许多时候这只是作为问题需要研究者在自己的研究之前、研究之中和研究之后不断地追问,而且研究者也只能凭借着自己训练有素的理论直觉和实际的研究予以解答。
其次,研究者可能需要具有构建个案的技能。个案不是地理空间中清楚地在那里的一个地标。个案是研究者自己根据他们的理论探索,从经验世界中构建出来的认识对象。这个经验对象可能存在于档案中,存在于人们的言行中,存在于人们的记忆和心灵中。要将一个个案从中取出来,就需要研究者具有提出具体研究问题的本领。这些具体的研究问题不是向他人提出的,而是研究者向自己提出的。它的形式是,“我想要知道……是何、如何和为何”。只有通过具体的研究问题,研究者才有可能构建个案的骨架和血肉。同时,研究者的研究问题越具有理论意义,他的个案越可能具有理论价值。
再次,研究者可能需要具有追问事实的技能。这里的事实指的是一个人的讲述是否真实,或一个事件发生的实际过程等。研究者不可能凭借单方面的材料来构建经验对象,可能需要运用三角测量的原则,从多个视角出发,运用多种研究工具,并通过多种研究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来构建确实可信和丰富饱满的个案。比如,用几个共同参与者的访谈来相互校验、纠正和补充他们的共同经历。
又次,研究者可能需要具有理论精炼的技能。在从经验资料中构建起个案的同时,研究者也在淬炼他们的分析工具。研究者既可以通过呈现个案的独特性来精炼一个概念,也可以通过多个个案的比较来精炼某一特定理论,或者通过对比不同尺度、不同复杂程度、不同组织形式的个案来精炼某一理论框架。研究者既要沉入个案的经验细节之中,也要从经验事实上升到抽象的云层,做到一览众山小。这可能需要研究者掌握分析式归纳的技能,通过归纳走向一般,再从一般回到具体经验,进而将一个个丰富饱满的经验对象变为具有现实感和说服力的理论图示。研究者可能需要用同一件理论工具雕琢出不同的经验对象,也需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理论工具箱。
最后,个案研究可能需要具有团队研究的技能。在从事多个个案研究、小N研究、大尺度的复杂个案研究或多视角的个案研究时,研究者可能需要组成一个团队,一起收集和分析经验资料,一起署名发表。这时就可能涉及许多团体合作的问题。比如,团队领导者的组织力和协调力,如何建立团队的进取精神,如何形成团队的分工和协作,如何处理团队成员间的冲突,如何处理个别成员的搭便车问题,如何协调研究成果的共享和署名权问题,等等。在研究团队中,团队领导者和成员可能都需要掌握一定的社交技巧,营造一个既能相互激励又能相互尊重的研究氛围。
通过上述六个例子,我们主要想说明,方法是需要掌握的技能,技能是“我”的方法。为了探究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经验世界,把纷繁复杂的种种经验现象做成合理的、有现实感和美感的理论图示,我们就必须掌握用以感知和思考的工具。只有当我们能够像能工巧匠运用他们的斧和凿一样,规范、熟练,甚至巧妙地掌握自己的手头工具时,我们才能做出“好的”科学成果。当然,我们也只有通过实际的经验研究,才能真正把方法内化为自己的研究技能。
最后,我想再次强调,本书是学习和应用社会研究方法的好向导,希望广大读者能在这个向导的引领下,在学习和应用社会研究方法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
(节选自本书章节,节选时有删减)
相关推荐: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研究文库
本文库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组织,主要由社会学研究所研究人员的成果构成,其主旨是反映、揭示、解释我国快速而巨大的社会变迁,推动社会学研究的创新,特别是推进新一代社会学人的成长。
丛书 | 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研究文库
拓展阅读
集刊 | 《数字生态与治理》(第1辑)
新书 | 《何以安家:城市化进程中农村新生代青年的婚恋》
小零食见大时代 |《零食里的中国:我的零食故事》特装书来啦!
新书 | 《中俄现代化中的城市发展:变迁与治理》
扫码加入社群
享受粉丝专享购书福利↓↓↓
策划:wjy
编辑:wjy
审校:myx
封面:Photo by Jon Spectacle 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