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舞台上不开灯的“舞蹈剧场”,又回来了。
两年前在上海看过一部戏,印象一直留到了现在。得知它要复演的消息,还是第一时间想安利一下。
这部戏的特点到现在依旧无出其右——舞台上的灯,它一盏都没有开。
这部舞蹈剧场作品叫做《折影》。
在小剧场中,传统的顶灯面光追光侧光一个都没有派上用场。
换句话说,舞台和观众席从头至尾都是黑的。五位演员在舞台上身着一身黑衣,在没有光的时候也便融入背景之中。
用一个GIF诸位就看得明白。
在没有舞台灯光的情况下,所有光源均由演员手持。长条灯管、灯泡、手电筒、以及一把以小灯泡点缀的雨伞提供了舞台上所有的光线。
《折影》的名字在整部戏中恰如其分。导演用简单的光源实现了诸多剪影,投影,背光效果。在黑暗中的光与暗形成了极为强烈对比度和冲击力。同时,因为减去了过多的舞台元素,整个舞台显得简洁,集中,不拖泥带水。
这个成本极为低廉的舞台设计反而成为了最大的亮点——在这个时候,演员和灯光形成了奇妙的平衡和统一,演员成了舞美,舞美亦成了演员。
在这样的创意之下,《折影》还是一部典型的“舞蹈剧场”。这个形式虽然这些年越来越多地进入中国,但可能对于大家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好戏在此之前做过简单的科普,详情点这。
简单说来,舞蹈剧场主要以舞蹈、音乐、肢体、以及舞台空间来展开。就我的理解来说,舞蹈剧场和舞蹈演出的区别是:
“舞蹈剧场试图将舞蹈和身体作为“过程”而非“目的”,试图让观众不止聚焦于舞蹈动作和演员本身。以非舞蹈化的形体,传达出个体间的关系,以及背后蕴含的社会性。”
作为纯舞蹈演员的班子,《折影》的肢体表现让人满意。导演并没有过多地让演员陷入“炫耀舞蹈技巧”的陷阱中。生活化的和舞蹈化的肢体交替出现,观众能感受到明确的层次感,也在随着层次感的变化跟随叙事推进。
作为舞蹈剧场,《折影》没有一句台词,叙事也简洁明了:一个都市男性的灵魂漫游。它讲述一个都市男性在即将决定结束自己生命的时刻,穿梭在都市里所看到的奇幻瑰丽的画面。
在这轮演出开始之前,从《折影》的创作者江帆那里得到的消息是,在故事线不变的基础上,整体的叙事又有调整,精简了一些过往演出中冗余的部分,我和大家一样等待着在剧场中看到它。
江帆
然而这一轮《折影》的演出不仅仅只是孑然一人,它与江帆的新创作《饭桌》一起,成为了一部完整演出的上下部。
《饭桌》这部戏创作于今年的澳门“搏剧场艺术节“,同样是一部舞蹈剧场/肢体剧场。它不像《折影》那样完全放弃台词,只是肢体表现比语言更占主导性。
顾名思义,《饭桌》的创意来自于每一个人生活中必不缺少的一个物件——吃饭的桌子。
这部作品中,创作者的眼光从日常生活一路延展到了社会关系,寻常的厨房与社会工厂产生联系,每一个人在享用盘中的食物的同时,自身的地位也仿若“他者”眼中的一组食物。
导演是这么阐述的:
《饭桌》的故事,从厨房——饭桌——个人的三者关系中展现开来。我们最熟悉的“吃饭”其实也包含了道道工序,从食材到食物,从食物到饭局,作为材料的我们在这个环节之中,是否有选择的权力?
借由“吃饭”这件事,创作者在台上不断发问:
为什么你在吃饭的时候一定要玩手机
为什么你吃饭的时候还是要谈工作
为什么工作聚餐一定要喝醉
为什么明明你知道都是垃圾食品,但你还是要去吃
为什么别人演出都献花,你给我送大闸蟹
……?
工厂、食物、厨房、饭桌,生活与人,人与社会,这是创作者想在这部新作品中想探索的重要主题。舞蹈剧场依旧是主要的呈现形式,只是这一次,语言也会在作品中起到作用。
从表现方式上来说,《饭桌》比《折影》减少了几分技巧,却在思想探索中深邃了不止一分两分。
上半本《折影》加下半本《饭桌》,一同构成了这部新的演出——《隔壁》。
每一个人,都是城市生活中的最小个体。从《折影》中光与暗的街道,到《饭桌》内外的食物与人,真实的生活存在于我们自己的世界里,也存在于“隔壁”。
这是一部最不合适在看戏的时候看手机的作品,看完之后,你会明白这句话的意义的。
演出信息
2016年10月29日-11月10日 19:30
(10月31日、11月7日除外)
演出票价
150、200、280、380
演出地点
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实验剧场
(虹桥路1650号,10号线水城路地铁站2号口)
演出时长
120分钟 (含中场休息)
即日起至2016年9月30日
购买《隔壁》演出票可享7折优惠
2016年10月1日-7日
购买《隔壁》演出票可享85折优惠
2016年10月8日起恢复原价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至官方微店购买
推荐内容:点击以下图片即可阅读
这部以色列戏,所有人都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