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更近,是我们给航天的礼敬

LANDSPACE LANDSPACE蓝箭航天 2022-05-03
第六个中国航天日即将到来,蓝箭航天也准备迎来六岁生日。如果说蓝箭航天是始龀的年纪,中国航天已跨过风雨世纪。

1970年4月24日,随着长征一号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拔地而起,东方红一号卫星遨游天际,中华民族终于实现了从夸父追日、嫦娥奔月的神话开始延续千年的太空梦想;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成为中国一代又一代航天人以精神和行动所坚持的宗旨。
星辰大海,不懈耕耘。今天,航天人的努力已经硕果累累,有的已成为人类星际征途的座座丰碑,有的变成生活中触手可及又不可或缺的存在,从天气预报到手机导航,从通信联络到城市管理,从精密制造到育种制药……作为航天事业奋进的一员,让人与太空,因我更近,是我们给航天事业的礼敬。


我们的信念,源自时代的共进支持和市场的迫切需求。2015年,随着国家发布《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中国民营资本迎来参与航天的历史机遇,航天事业进入以全面商业化和创新驱动为特征的新航天时代,深厚的航天积淀转化为万箭齐发的创新动能;而新近发布的“‘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将深空深地深海和极地探测列入关键核心技术,指引新方向。
一方面,国民经济亟需的成百上千颗卫星整装待发;通信、交通、物流、教育……越来越多的行业和机构提出了雄心勃勃的卫星计划。
另一方面,“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千古谜题,吸引我们向上探索,向更遥远的目的地进发,为人类探寻未来生存发展之道。无论国家发展的需要还是人类福祉的诉求,无一不在催促我们快马加鞭铺筑沟通天地的运输大道,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进入太空的需求。我们有义务勇担使命,让人与太空,因我更近。
我们的信念,源自科技创新驱动和持续赋能。人类航天大幕徐徐展开的60多年,也是计算机、电子元器件、能源、结构、材料、制造、检测以及管理等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60多年。
中国航天人抓住契机,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坚持自主创新,建立起完整、健全、先进的中国特色航天体系。

航天器的重量从最开始的100多千克增长到数十吨;太空中的航迹也从最初的几百公里延伸到了几亿公里之遥的火星。
而蓝箭航天作为一家民营企业,通过研制自主可控的大推力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和中大型液氧甲烷运载火箭,正在建设涵盖供应链、智能制造、发射服务在内的新型科技体系。
从“朱雀”到“天鹊”,蓝箭航天打造着中国航天运输系统的能力型谱;从北京西安到长三角,创建着民营商业航天焕然一新的供应体系和智慧高效的制造场景。展望未来,科技变革的浪潮仍将继续激荡,重塑航天事业乃至整个世界的面貌。我们有决心握住机遇,让人与太空,因我更近。


我们的信念,源自与优秀者同行。几代中国航天人的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奋斗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生逢大时代,这一代航天人也承担着传承精神财富,凝聚民族力量,激发创新创造,赋能国民经济的新历史使命。

火箭工厂里一丝不苟的劳作,体现的是员工对科学的尊崇和对规章的敬畏;试验场上高效有序的运转,来自团队亲密无间的信任;会议室里直抒胸臆无私坦荡的争论,迸发的是智慧火花;而完成节点的欢呼,是对过往的认同,更是向新目标吹响了冲锋号。

拳拳航天心和蓬勃的创业故事在这个时结合,新时代的航天人必然有幸成为国家新时空体系的贡献者,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接近航天梦的实现。这份同行、坚守与乐观,让人与太空,因我更近。



从东方红卫星发射到天问一号升空,不变的是立志航天的初心。政策是引领,需求是导向,科技是动力,精神是内核,我们很幸运身处一个发展要素俱全的年代,当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成就足以铭记一生的事业。

什么是我们对时代最好的馈予?人与太空,因我更近。

延 伸 阅 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