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箭航天可复用液氧甲烷火箭官宣,朱雀三号加速开启卫星互联网质变时代!
继朱雀二号遥二拿下全球首枚入轨液氧甲烷火箭之后,12月9日,蓝箭航天朱雀二号遥三液氧甲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圆满完成发射任务,将三颗商业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朱雀二号成为全球首款连续、稳定发射成功的液氧甲烷火箭,在规模化量产和商业化发射的道路上取得了又一显著进展!
当天,中国科协携手《环球人物》杂志社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蓝箭航天液氧甲烷火箭发射工位共同举办主题为“量变到质变,迎接航天新可能”的《对话科学家》活动。活动现场,蓝箭航天正式发布了下一代可重复使用液氧甲烷运载火箭——朱雀三号(型号代号:ZQ-3),这一瞄准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运载火箭产品,将在自主可控的“研发、生产、测试、发射、回收”综合能力的基础上,满足国内大型卫星互联网星座建设及天地运输往返任务的高速增长需求,助力中国商业航天跨进大运力、可重复、低成本的卫星互联网质变时代!
本次对话活动邀请了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遥感委员会主席顾行发,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原副主任、北京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教授焦维新,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巨效平,天仪研究院创始人兼CEO杨峰,蓝箭航天创始人兼董事长张昌武,蓝箭航天火箭研发部总经理戴政,环球人物杂志社副总编张勉等重量嘉宾出席,共同参与话题探讨;中国科协宣传文化部负责同志郭哲给本次活动发来了致辞。
与会嘉宾认为,当前全球航天产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在卫星互联网建设需求的牵引下,整个航天产业链都得到了强大带动。中国卫星互联网已经进入到一个重要的建设期,多颗试验星成功发射,星座规模超过20000颗,总发射规模超过1万吨,相当于100个空间站。基于这样的背景,对运载火箭系统的发射能力和成本控制都提出了很高要求。希望航天企业能够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推动卫星互联网星座的快速部署。
蓝箭航天创始人兼董事长张昌武对朱雀三号火箭的性能做了全面介绍。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液氧甲烷运载火箭是蓝箭航天运载火箭系列中的最新产品,箭体直径4.5m,整流罩直径5.2m,全箭总长76.6m,起飞质量约660t,起飞推力约900t。动力系统采用蓝箭航天自主研制的天鹊系列液氧甲烷发动机,其中,一子级配置9台海平面推力1000kN的天鹊12B(TQ-12B)发动机;二子级配置1台真空推力1183kN的天鹊15B(TQ-15B)真空型发动机,真空比冲为3500m/s。考虑一子级可重复使用,整箭配备了4组可展收式栅格舵作为气动操纵面,用于一子级气动减速段的姿态调整与落点控制;尾部安装着陆腿,实现一子级回收时的垂直着陆。朱雀三号一子级设计复用次数不少于20次,一次性使用任务的低轨运载能力可达21.3t,航区回收任务为18.3t,具备一箭多星、平板堆叠卫星群打的能力,全面覆盖市场上绝大部分载荷LEO、SSO、GTO等不同轨道的发射需求,投入商业化运营后将大大提升卫星互联网星座的组网效率。
朱雀三号火箭是中国首款不锈钢液体运载火箭,其贮箱结构采用高强度不锈钢材料,在材料选型、结构形式、焊接工艺与生产设备方面均具有高度的原创性。不锈钢箭体结构可以大幅降低火箭的制造成本,缩短生产周期,耐高温的性能在火箭多次返回、重复使用上具备明显优势。另外,基于液氧甲烷成本低廉,甲烷发动机不积碳、易维护的特质和可全生命周期监测的属性,朱雀三号火箭一级发动机在火箭回收后可不下箭检查,加注完成即可再次飞行,实现真正的航班化运营,发射成本相较一次性使用火箭可降低80-90%。
朱雀三号是蓝箭航天面对未来商业发射服务市场,秉承低成本、模块化和可复用的设计理念所研制的新一代运载火箭,计划于2025年具备首飞能力。蓝箭航天始终坚持“关键技术自主掌握、关键产品自主研制、关键过程自主可控和关键设施自主建设”的发展原则,依托公司多年形成的生产制造、试验测试和发射保障的基础设施核心能力,朱雀三号将实现设计、生产、试验、测试、发射全链条的快速迭代和规模化交付,引领国内液氧甲烷可重复使用火箭的高速发展。我们相信,航天没有捷径,蓝箭航天将继续以“愚公移山”的精神砥砺前行,依靠极具竞争力的产品,为客户和企业创造卓越价值,打造世界一流的商业火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