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负嘱托,带领大伙儿心气十足奔日子!”


来到多伦县蔡木山乡铁公泡子村

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国琴

正在林地里查看嫁接红松的长势

“樟子松嫁接红松正在试验

共有2万多株,嫁接成功后三年可结出松子

这是我们村发展‘林上经济’的一次尝试。”



“林上经济”尚处在摸索阶段,而铁公泡子村的“林下经济”已为村民带来持续的收益。现在,全村70%以上村民种植了樟子松,这已经成为大家的自觉行为。种树本身带来经济效益,同时在林带间打草,发展畜牧业,这份收入很可观。



李国琴介绍,这些年,村里经历了从“沙中找绿”到“绿中找沙”的变化,“看到成片的樟子松林,我们打心底里高兴,同时,回想这一路走来的不易,我们也更加珍惜今天生态建设的成果。”


早些年,铁公泡子村沙化严重,每到大风一起,黄沙滚滚,遮天蔽日,地不打粮、沙子埋房,漫天昏黄里的日子自然也过得艰难。近几年,随着一系列生态保护政策措施的实施,环境逐渐改善,植被逐步恢复,村民生态保护意识也不断提高。


在百万亩樟子松项目开始实施时,村民们怕有风险,都不愿在自己的耕地种树。李国琴认为,生态建设刻不容缓,退耕还林不仅当下受益,更能够给子孙留下绿水青山。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村干部,她决定用自己的行动带动村民,并率先在自家承包的500亩草场上种植了樟子松,后来,在村委班子带领下,走家入户为村民分析良好生态与长远发展的关系,跟大家伙把道理说通了,村民也看到退耕还林的经济利益,就都开始植树造林。到2020年,全村林地面积达到9.7万亩,占全村总面积近50%,项目区林草植被综合盖度达到90%以上。



      正是一草一木的建设,家乡成了“绿色银行”。2016年开始,铁公泡子村依托绿水青山和文化资源搞起了旅游,漫山林海、水面如镜,特色乡村游吸引了不少人前来体验,旅游业的发展前景也是可喜的。走在乡间,两旁是家家户户整洁的小院,李国琴不无自豪地说:“咱村的人勤快,肯干,有了致富产业,定了发展方向,现在村民们常年闲不着,大家心气十足地奔日子。”


      李国琴对未来充满希望,她说:“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我将不负嘱托,感恩奋进,接续奋斗,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我将始终关注民生,体察民情,为村里发展谋出路,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更多新闻

☞速看!锡盟事业单位将公开招聘近千人

画出煤老虎的贪婪像

☞账总是要算的!内蒙古涉煤腐败“倒查20年”纪实

☞锡盟一人涉嫌严重违法接受监察调查!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锡林郭勒日报》官方微信

主办:锡林郭勒日报社

监审:贺玉萍

责编:王大为

记者:刁亚平 刘江岩 杨凝 白嘎拉

编辑:乌云嘎

校检:魏子威

投稿邮箱:xlglrbw@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