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习随笔|把孩子引向哪里?

黄明雨 辛庄师范 2022-06-08

 行益老师的课程尽管还有两天才结束,但已经让参加此次学习的一百多位学员对此有了深切的感受。对大多数学员来讲,这也许是人生难得的第一次。


昨天是闭关学习的第四天,晚上,与自愿参加此次课程的中学实验班孩子座谈,听听他们的感受。行益老师的课程要求比较严格,信息量很大,这九个孩子除了没有参加辟谷,其他都与成人一样,从早晨六点半,一直到晚上八点,站桩,打坐,听课,讨论,他们都坚持得不错。


我请孩子们逐一发言,谈各自的感受、启发,以及有没有什么困惑。没想到,孩子们都觉得这个课很有趣,进一步打开了视野,收获很大。有位同学说,听行益老师的课,了解到生命有这么丰富的内涵,精神的空间有这么广大,感觉自己以前容易陷入到一些小事上,真的很惭愧。她说着说着,掉下泪来。这位同学从以前的学校转到实验班,已经有一年半了,转变非常大。她能被这几天的课程触动,我并不觉得惊讶。


孔子注重成人之道,借用到基础教育阶段,可理解为如何帮助和引导一个孩子真正成人,而这正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既然关系到“成人”,那么“人”的本质是什么,对于教育者而言,必须有透彻的认识。


我们“三年制教育者养成课程”第一阶段的教学目标是:回归生命本身,扩展精神空间,转化思维方式。我想,行益老师的课程尽管还有两天才结束,但已经让参加此次学习的一百多位学员对此有了深切的感受。对大多数学员来讲,这也许是人生难得的第一次。


对“天人一贯”的肯定,这是中国文化的起点,也是人类文明的源头。


十几年前,我受克里希那穆提和胡因梦老师的影响,从事过许多关于身心灵成长领域的工作,后来有个感悟:如果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了健全的人格,确定了人生的大方向,那么他/她长大之后,是不需要去参加各种各样的身心灵工作坊的。我以前习惯说“重建大人之学”,有人对此很反感:我只想让孩子成为一个健康的普通人,为什么一定要成为什么“大人”呢?其实在中国文化的脉络里,“大人之学”就是“天人之学”,每个人的本质都是天人,都可以出神入化,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


对“天人一贯”的肯定,这是中国文化的起点,也是人类文明的源头。行益老师通过自身的生命体证,给了大家许多鼓舞。过两天,王镇华老师也会提到《天人宣言》。“道不远人,德在人心。”若在“道”与“德”这两个字的前面,都加上一个“天”,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天道从来没离开过我们,天德本来就守候在我们的心头。只是我们大多数人已经失忆了,认不得自己的天人面目。


孩子们刚来到世间,天真无邪,随着慢慢长大,他/她与生俱来的习性也会遮蔽怀中的明珠。如果没有过来人的指引,他也只能认同那个表象的自己,而忘记了自己的天人本色。


这是教育当中至关重要的大事。尽管“悟”要靠“自悟”,别人替代不了,但至少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尤其是青少年阶段,需要有人给他们指出成长的大方向——学达性天,止于至善。而做到这一点,并不需要昂贵的学费,只需要真诚的努力,甚至是自讨苦吃,苦其心志,劳其肌肤,饿其体肤,正如行益老师所说的“以辛苦转化痛苦”。


因此,究竟我们要把孩子引向哪里?这值得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思。


相关阅读

学习随笔:“教育是没有用的”




★  辛庄师范由立品图书董事长黄明雨创办,致力于“重建大人之学”。更多信息请登录

     "一滴水“的新浪博客

    阅读   "立品图书“微信公众号

    “辛庄师范”微信公众号

★  招生咨询及报名邮箱 xzsf_school@sina.com

★  扫一扫或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