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镇华 | 生命的九把钥匙

王镇华 辛庄师范
2024-08-23



王镇华 老师


请问各位,在生命面前,你们想留什么?

如果问“这辈子你想要什么?”还不那么焦点,集中焦点来问:“在生命面前你想要留什么?






王镇华 | 作者

明明 | 编辑

辛庄师范 图源



我们现在对“生命”有一点吊诡,就是用这个生命可以用得很厉害,但是对于生命本身,却越来越陌生。否则,我们不会这样活,我们也不会被资本主义的消费文化,以及现实台面的力跟量控制的这么多。


如何面对眼前的荒腔走板、错乱、浮动?我已经体会到:生命往前开展,居然是往内心溯源的一个过程。如果你只是不断地往前开展,然后自我越来越迷失,那大概往前开展的性质有问题。真正面对赤裸裸的现实,眼前这么多庞大艰难的问题、工作,不管外面能不能做成功,你要能往内心深处,如逆旅一般,盼求达到那个源头。


我整理的生命的九个原则,用它就可以带自己走出现实的困境。


 



 1   觉 察


现实台面,充满了力跟量,力的介入、量的庸俗化,是使我们觉得乏力感的地方。


面对此,我们有三把钥匙,第一个:觉察


“觉”在生活里面,派出来的代表、哨兵就是觉察。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觉察,不管对自己的毛病、社会的偏差,乃至于整个时代的问题,你都有觉察。但是,觉察它来得快去得也快,稍纵即逝,你有没有把它抓下来,把它拿笔记下来,这个要问自己。


觉察,就是神佛天亲自对每一个人做的个别教育,它有一种穿透力,你内在的觉知穿透外在的迷惑,看到了真正的方向,不懂得尊重这样子的直接个别教育,到处依附权威,是舍大求小。

 

(王镇华老师,拍摄于三年制课堂)



 2   痛苦的扭转力


第二把钥匙:痛苦


我记得小时候,如果有什么痛苦,我们一定会想办法把它扭转过来,停止痛苦。奇怪的是,长大以后那个痛苦变成固定的。对于痛苦,人的心会“过犹不及”,“过”就是黏上去,每一个人都觉得自己是全世界最可怜的人,说来说去就那几件事,认定自己在受苦受难,然后一直重复,这就是黏上去“不及”就是明明受了挫折,却不面对,不面对那个痛苦还是在啊。


那该怎么办呢?不多不少,就只去面对,既不要黏上去,也不要闪躲,这个时候痛苦就会转出力量,烦恼就会生出智慧。


比这个“黏上去”、“不面对”还麻烦的就是合理化,自己找各种理由解释,用很多原因把真正的原因隐藏起来。这个时候,就仿佛睡在痛苦上,开始过这一辈子,因为没有人可以解开你自己造成的合理化的捆绑。所以扭转力在不多不少的如实面对痛苦。

 

(王镇华老师,拍摄于辛庄师范台湾游学期间)



 3   回到自己


第三把钥匙:回到自己


现实台面的厉害关系,会影响到生存,虽然赚点钱是必要的,但是生命的法则却是“德”跟“道”。千万不要把生存的必要,来否定生命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必要,但是不充分,生命本身才是充分。


我们的内心,是否常常有一个呐喊——要回到自己。


回到自己是我们在职场很强烈的一个内在的呐喊,那为什么不回到自己呢?


因为,舍不得。


外在种种的利益不舍,内在生命的大事不得。


想想这个钱还蛮重要的,再想想回到自己要孤独的面对自己,有一点不好受,跟很多人在一起,可以吃喝玩乐,日子也蛮好过的。所以,不舍台面的种种,你就不得生命成长的大事。


回到自己,要有面对孤独的勇气,孤独有点不好受,可是对生命是最好的朋友,因为孤独里面就蕴含了最大的一个转折。

 

(王镇华老师夫妇,拍摄于暑期研习营课下)



 4   当  下


第四把钥匙:当下


很多宗教都会告诉你,当下人类的心量可以变化无限,你要想怎么就想怎么,是完全自由,可是为什么我们在当下也不怎么无限?胡适到了60岁还说成见是我最大的敌人,可是我找到比成见更可怕的东西——习气,思想的习气,语言的习气。


譬如说两个老朋友十年没见面,见了有点欢喜,坐下来喝杯茶聊聊天,才谈十分钟,怎么十年前的老话又出来?这个时候就开始觉得无聊,在等分手,是不是?本来我们期待听到一些新的变化,怎么老的那一套还在呢?这个时候其实不要笑对方,因为别人这样子,自己也可能是这样子,这个就是习气。


但不要认定,以后不要用这种眼睛看别人,那是最残忍的眼睛,认定别人的习气;这个习气只能自我警惕,你不要认定别人,那是很残忍的。“谦虚最能保有一颗新鲜的心”,我们也常常讲谦虚,为什么我的心也不太新鲜?原来大人的社会讲谦虚只是放在嘴上而已,他等于在告诉你,谦虚是美德,然后他自己做不到谦虚。这个都是很吊诡的,心就会有这样的特性。



 5   无  念


第五把钥匙:正法“无念”


到底是什么东西,挡住了我们的心?怎么从自己的心里面,找到这个“觉”?正法就是“无念”。


最早的时候,《中庸》里面强调“诚”就够了,诚就是你的心愿意虔诚地面对“觉”。所以孟子把孔子的心法,用一句话说出来:


“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

——《孟子·告子上》


对这个良心,你守住它就在,你把它丢掉,它好像就不在。但问题是,它什么时候会袭上心头?什么时候又滑失掉?你不知道。甚至它到哪里去都不知道。


其实,它哪里都没有去,它一直在你的心头要不然,怎么会不安?连麻木的人,“觉”还在,只是它被你压抑得每一次出现更短暂,稍纵即逝。


所以,“无念”最开始是讲“诚”,操存舍亡。到了佛教更精准,原来“诚”指的是心头的一种改变,这个心最重要的正法,我用《坛经》的名词“无念”,翻译成白话就是:“不要用这个心,心它自己有觉。”自己用心,就是自己的心,不用这个心,松开,慢慢地心底浮现那个“觉”,它是一种清明的状态,它就是德,就是神,就是天。

 

(王镇华老师,拍摄于三年制课程期间)



 6   明珠在怀


第六把钥匙:明珠在怀


明珠在怀就是生命的关键,没有找到这个关键,对生命本身还是有一种“身在此山中”,辨识不清的感觉。


人真的在绝对平等的基础上有真实的尊卑,平等的是那个“觉”,尊卑是你平凡的心提升到距离这个觉多近,那个里面是有程度上重要的差别。觉是一样的,甚至是一个,如果你的心能够定在觉里面,绝对可以阅读别人的心,这个不是什么了不起的神通,本来大家都会有一点体会,只是自己平凡的这颗心,又把那个知道弄模糊了。

 

(王镇华老师,拍摄于辛庄师范台湾游学期间)



 7   整  体


第七把钥匙:觉照万物


觉可以觉照万物,万物整体神奇到什么程度?“有机一体”,它是一个生命交响曲,互相影响、牵动。“芥子须弥”,小小的芥菜籽,这个微世界跟须弥山,就是喜马拉雅山,一样的大,原来微观的世界跟宏观的世界是通的。用一种很奇怪的方式通,量子力学证明,能量以波的形态,万物互相渗透。其实还有比这个更神通的,所谓信息库,这个可能跟反宇宙、反物质有关,在“真空”中反而有“妙有”。这不能多说,说太多喔,就会神通起来。


从时间上来看,它有“造化长河”,从亘古的源头一直到你的现在,历代祖先不能有一个没有,有一个没有就没有你


所以每一个人的生命,不只是你现在的年龄,而是你现在的年龄,再加上无限长。


我读蒙特梭利才知道,在妈妈肚子里面,根本是从单细胞,把整个物种种的起源演化一遍,再以人的身份落地,所以“此身难得”!


每一个生命体,你要得到这个人的身体是非常不容易,更惊人的是“当下全部历史”。为什么我们一开始说找到明珠、主体,仿佛对现实的人为世界有一点希望,有一点大无畏,原来不管人类发展到什么地步,生命的现象都在眼前假设是所谓的末法时代,但是那个主体还是在啊,这是我们跟宗教看法不同的地方,是人类不相信神佛天,那我们相信,我们觉得主体永在。人的心所制造的一个台面、人工的社会,再怎么比,比起天地的无限潜力,我们应该知道有没有希望。


所以这个“当下全部历史”,指的是时间,在点里面(当下)有整个历史的长河

 

(王镇华老师与学员们,拍摄于研习营「夏宴」)



 8   身体是神殿


第八把钥匙:身体


狭义的道,就是指身体;广义的道,是指生命整体。我们的身体,是生命整体的一份子,跟心不一样,因为身体是诚实的


老子说:“圣人之治,为腹不为目”这个是比较有意思的比喻,因为人的眼睛最坏,它就是人的心,但是人的肚子比较诚实,饱了就饱了。但是现在肚子也不诚实,喜欢吃炸的、调味很浓的,明明知道有机食物、少糖少盐比较好,但是口腹之欲也蛮强。但至少在老子的时代,他用肚子形容身体,用眼睛代表眼睛背后的心。

 

(王镇华老师的板书,拍摄于三年制课程期间)



 9   德行定位

第九把钥匙:德行定位


就是真正地去做,才能提高自己人格的尊卑

你在职场上的高低,那个是人定的,职跟位不一样。台面上的是职,在生命前面才是位。位,是自己跟上天争取的,那职呢?谁当权别人自会迎合他。


中国文化一直在处理“台面上的职称”跟“生命面前的德位”两者之间的关系。有一次,孔子当时有一个人,他把一些重要的职位让别人去做,而别人都不称职的(臧文仲知道柳下惠的贤能,却不推举他),那孔子就批评这个人偷了那个位。


你如果是主管,你有责任去找德相称的人去做那个职位,而不是说他是我的亲戚,比较听我的指挥。你有可能这样子指派职务的时候,是对不起天,对不起当代有德行的人,而偷了那个位,这是文化的观点。当然,你要怎么指派是你的事,可是我们老百姓始终在台面下眼巴巴的希望看到他能够用几个真的很棒的人。


巨龙巨龙擦亮眼,请佩起你“内在的觉”这把心灵的剑,台面上的人才知道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否则他怎么会战战兢兢地去用人。

   


有了这九把钥匙,就想起我们老祖母说:“做人笃爱有主,不使无体”(台语)她讲的主体,跟我讲的意思比较近,西方哲学上所谓的主体性,跟我讲的比较远。


我的话就是:“有主有体,活得感心。”


这个觉就是准头,那个体就是有格。一个人要知道怎么走、怎么活,就是要有准有格。


(王镇华老师,拍摄于辛庄师范台湾游学期间)


- End -





 推 荐 订 阅 

👇






推 荐 阅 读


王镇华 | 生命的五种质地
经典重温 | 王镇华老师、行益老师:活在生命的本位上
如愿天上见,坤德心中留 | 追思林怡玎师母
行益老师 | 中医外治传承系列 之 头、面、颈部疗法
三年制教育者养成项目 2021年招生简章


点个在看,让生命成长之路上的人早日相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辛庄师范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