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无用”比“有用”更有用,育人比育才更根本

钱颖一 爸爸真棒 2022-11-13


说到教育的问题,我想从多数人认可的教育观念开始。中国的家长或教师,对子女或学生的要求,大致都认同如下教育观念:子女或学生要学好知识,要学有用的知识,最终要成才。

今天,我想对这个多数人赞同的、听上去理所当然的教育观念,提出一些不同的思考。 这个教育观念中包含了教育的三个基本问题,即“学什么”,“怎样学”,“为什么学”,也就是关于教育的“What”、“How”、“Why”的三个问题。

清华大学经管院院长钱颖一


 本文摘自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钱颖一院长的演讲。


01

学什么-WHAT

“无用”知识的有用性

中国学生普遍缺乏好奇心,是后天的教育把他们原始的好奇心磨灭了。

这个命题并不是我最先想出来的。1939年,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首任院长弗莱克斯纳(Abraham Flexner)在《哈泼斯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标题就是“The Usefulness of Useless Knowledge”,即“‘无用’知识的有用性”。

在这篇文章中,弗莱克斯纳对柯达公司创始人柯达先生认为“马可尼发明的无线电收音机是最有用的发明”这一观点提出疑问,认为麦克斯韦和赫兹的理论贡献更加有用。

他写道:

虽然麦克斯韦在1873年发表的电磁理论完全是抽象的数学,赫兹在1887年对他做的电磁波实验的实用价值也毫不关心,但是这些看上去“无用”的研究却为后来有用的发明奠定了基础,没有他们的工作根本就不可能有后来马可尼的发明。



弗莱克斯纳写这篇文章是有原因的,因为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使命,就是研究那些“无用”的知识。

 再举一个工程中的例子。

这是乔布斯十年前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自己讲的故事。他在当年大学一年级辍学后并没有离开学校,而是听了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课,其中一门是美术字课。这在当时看来完全无用的课,在十年后他设计电脑上的可变字体时发挥了作用。
乔布斯这样说:

“如果我当年没有去上这门美术字课,苹果电脑就不会发明这么漂亮的字体;又由于微软视窗是照抄苹果的,所以很可能所有个人电脑上就都没有这样的字体了。”


以上两个例子告诉我们,对知识有用性的认识不能过于短视。当然,短视在全球都是一个问题,不过在我们中国人中尤其突出。

我们心目中的“有用”,往往是指立竿见影式的马上有用。我把这种急功近利式的功利主义叫作“短期功利主义”。短期功利主义使得我们把知识的“有用性”局限在极其小的范围内。 

短期功利主义在教育中很严重。比如,大学中人文类的专业和课程不受青睐。又比如,学生在选课前总要先考虑这门课对找实习或找工作有什么用。

可是另一方面,毕业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的校友们,对他们在大学时期所上的课的评价,却与在校生很不一样:他们感到遗憾的是,当时学的所谓有用的课在后来变得如此无用;同时又后悔,当时没有更多地去学那些看上去“无用”但日后很有用的课,比如一些人文、艺术、社会科学类的课。 

有许多原因,使得毕业时间较长的人对知识“有用”的看法会基于更加长远的考量。


1知识发展得快,过时得也快。许多在大学里学的知识虽然一时有用,但是没有多长时间就变得过时了;
2多数人在一生中要更换多次工作和专业,他们后来从事的工作与他们早年在大学选择的专业不一样,甚至相距甚远;
3

人们预测未来的能力很有限,只有在事后才能看清。


乔布斯这样反思:


“在我念大学时,是不可能把未来的很多点连接起来的。但是在十年之后,当我回头看时,是如此的清晰可见。” 


02

怎么学-HOW

“好学”比“学好”更重要

“好学”是懂得怎样学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中有若干要素,我特别要强调好奇、好问、好思这三点。 

➤ 我把好奇放在首位。好奇是科技创新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原始推动力。

多年前,四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到清华理学院与学生座谈。当被问及什么是科学发明最重要的要素时,他们没有选择基础扎实、数学好、勤奋、努力这些学生们提出来的选项,而是不约而同地说到了好奇心

连爱因斯坦这样的天才都说:“我没有特殊的才能,我只是激情般地好奇。”

好奇是好学的第一要素,好学源于好奇。然而,我们发现,中国学生普遍缺乏好奇心。我进一步的猜测是,人生来都是有好奇心的,是后天的教育把原始的好奇心磨灭了。 

➤ 好奇往往导致好问,而好问是质疑既有知识、探求未知的起点。

但是,我们面临的情况是,学生不好问,也不会问。我们不仅不鼓励学生质疑老师,还往往对那些喜欢质疑的学生产生负面印象。我们的应试教育制度是不鼓励提问的:获得标准答案就能取得好成绩,而提出问题不仅对获得好成绩没有帮助,而且还有害,因为它让你不相信标准答案。

中国学生回到家里,家长会问:“你今天学到了什么新知识?”据说,犹太学生回到家里,家长问的是:“你今天提出了什么好问题?”甚至还接着问,“你提出的问题有没有老师回答不出来的?” 

以色列著名作家阿莫斯·奥兹(Amos Oz)说:

“怀疑和争辩是犹太文明的特征。这是一种怀疑和争辩的文化,一种解释、反解释、重新解释、反对性解释的开放式自由问答游戏。这是一种善辩的充满争论的文明。”



全球犹太人总数只有1000多万,还没有北京市人口多,而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犹太人以百计。这或许与他们的好问有关。 

➤ 好思则是好学的核心。

17世纪的数学家、哲学家笛卡尔——就是发明坐标系的那位法国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思故我在”,他把“思”作为人存在的根本价值。

爱因斯坦把思考作为大学本科教育的根本,他说:

“大学本科教育的价值,不在于了解多少事实,而是训练大脑去思考。” 

如何思考?不是人云亦云,而是独立思考。只有独立思考,才会有创造性思考,才会有批判性思考,才会有“Think Different”,即不同的思考。

彼得·蒂尔在《从0到1》这本书的一开头,就举出他在面试候选人时经常提出的一个问题:“哪些重要的真理,是很少有人同意你的?”

英文原文为:“What important truth do very few people agree with you on?”


他的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因为绝大多数真理是大家都同意的,而要说明那些与“共识”相反的你的看法是真理,非独立思考是不能回答的。 真正的好学生,是“好学”的学生,是具有强烈好奇心的、好问且能问出有意思问题的、还能够独立思考的学生。这种“好学”是一种可以伴随学生一生的有关“怎样学”的能力。


03

为什么-WHY

“育人”比“育才”更根本


在中文里,“人才”是一个词,而且我们经常都把“人才”简单地落脚为“才”。所谓“拔尖创新人才”、“杰出人才”,都是指“才”。但是,“人才”是由“人”与“才”两个汉字组成的。“才”的英文是talent,而“人”的英文是person或human being。

“才”关注的是“三力”:创造力、分析力、领导力。人有“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度量“才”的词是成绩、成功、成就,而形容“人”的词则是自由、快乐、幸福。

“育人”比“育才”更根本,是因为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

中华文化的传统、中国教育的传统,从来都是重视“人”的传统。“四书”中《大学》开头便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几乎每一个中国教育者都常引述的一句话,讲的是大学的目的是育人,是人的道德,是人的善。中国文化中的做人是非宗教的,这是与世界其他文明的不同之处。

梁启超1914年到清华演讲,题目是“君子”,对应的英文是gentlemen。梁启超以“君子”寄语清华学子,强调的是做人:清华学子,首先要做君子,之后才是做才子。在演讲中,他引用了《易经》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说明的是做君子的条件。他还引用王阳明的话:“治山中贼易,治心中贼难”,说明“做人”比“做事”更难。正是由于此篇演讲,“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才成为了清华的校训。

但是,这个重“人”的传统后来发生了变化,使得重“才”逐渐压倒重“人”。直接原因是,近代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落后于西方了。落后就要挨打,因为西方有枪炮,西方有科学技术。所以我们要科学救国、技术救国、实业救国。因此,教育就转向科学知识、技术知识、专业知识的传授,转向对“才”的培养。不仅在中国,在所有落后国家实现追赶的过程中,都是一样的。

不过,这种由“人”向“才”的转向近年来在中国走向了极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经济迅速崛起的同时,经济增长似乎变成了唯一的价值和目标。即使当下讨论的转变发展方式和创新驱动,也仍然是把经济发展作为目的。在这种思维中,人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力量,人才就成为加速经济发展的动力。“育才”也随之变成了教育的最终目的。

在经济学中,人有两个作用:

  • 一是作为劳动力,其中包括“才”的贡献。在这个意义上,人是经济活动投入品,是工具;

  • 二是人是消费者,在这个意义上,人是经济活动的目的。所以在经济学中,人不仅是工具,也是目的。

另一方面,在康德看来,人只能是目的,不能是工具。康德的哲学使得“人是目的”这一价值更加清晰和突显。无论如何,只要人是目的,不仅是工具,教育的目的中,“育人”就比“育才”更根本。

➤ 教育如何体现“育人”?

在我看来,作为目的的“人”包括“人文”、“人格”、“人生”三个方面,所以,关于人的教育,应该包括人文精神的教育、人格养成的教育和人生发展的教育。

人文是相对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而言的。人类文明的进步从来都是科学进步与人文进步并举的。如果说科学是为了做事,那么人文是为了做人,做有品位的人。科学告诉你什么是真理,人文告诉你说真话的价值。龙应台女士这样解读人文:文学使你看见原来看不见的东西,可以让你看见水里白杨树的倒影;哲学使你从思想的迷宫里认识星星,从而有了走出思想迷宫的可能;历史就是让你知道,沙漠玫瑰有它的特定起点,没有一个现象是孤立存在的。所以,文学让你看见,哲学让你定位,历史让你连接,这些都是人文的价值。

➤ 以人文为基础的人格是做人的准则。

人格养成是人的教育的基础,正直诚实是对人格的基本要求,而对人格的起码要求就是人格底线。说话有底线,就是说话讲真话;做事有底线,就是做事有原则;做人有底线,就是做人有良知。人格的底线就是文明人的底线。钱理群教授曾经批评我们的一些精英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批评的不是一般的利己主义者,而是那些学过很多知识、善于利用制度的缺陷和传统的弊端,同时又没有人格底线的利己主义者。这从近期的“反腐”案例中可见一斑。

人生既有对人生发展的梦想,更有对人生意义的探索。

苏格拉底的这句名言:“未经反省的人生不值得过”(Unexamined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应该成为每一个学生用以经常提醒自己和检讨自己的格言。大学是反省人生的开始,思考人生的起步。反省人生是发现自己,认识世界的过程。

在我们当前的教育中,相对而言,我们更缺乏对人文精神、人格养成、人生发展的教育。理解人文价值,坚守人格底线,反省人生意义,应该成为每一个受过教育的人的必修课。


▲ 钱颖一院长在新书《大学的改革》里对中西方教育及改革进行深度思考。

清华爸+复旦妈打造的原创教育平台

聚焦国际化教育和学习力研究


点击菜单栏,阅读我们为您精选的专栏文章;

或回复以下关键词找到您需要的:

国际教育 | 学习力 | 在美国 | 他山石 | 爸爸说 

优学习 | 好习惯 | 特会玩 | 心成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