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真棒

其他

澳洲留学回国送外卖,第一批中产家庭醒悟:内卷是没有出路的……

“这一年来的一大新变动,就是那些中产高管们以前都忙着工作不管孩子,但现在意识到瞎折腾还不如躺平,对孩子的关注就比以前更多了,精英教育因此更卷了,但问题是卷得赢吗?”一位国际教育从业者日前如此感慨。确实,在当下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恐怕没有哪个家长不焦虑的。计算机、大数据前年还是留美学生最喜欢的专业前三,现在马上变成回来都找不到工作,预言不仅正变成现实,而且远比料想的更快。在这不确定性更强的时代,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教育内卷的拐点会到来吗?为什么所有人都那么累?
1月3日 下午 12:58
其他

MIT学霸退学回国高考,海淀妈妈后悔莫及:中国式鸡娃法并不适合国际赛道!

社会学者姜以琳在长达七八年的时间里,追踪访谈了27位超级精英学生,并通过其家庭、学校和人脉圈,了解其成长经历,解释他们何以能在激烈的考试竞争中脱颖而出。△Study
2023年8月24日
其他

美国百年名校迎来最年轻毕业生!12岁华人天才少年拿下五个学位,太凡尔赛了!

说回洪自己,洪是标准的“美国二代移民”,父母来自中国香港,将亚洲人积极坚韧的特质完美继承之外,还拿到了美国的“好奇心”BUFF。二者叠加之下,一个奇怪的小孩就这样诞生了。洪的母亲蔡颂(Song
2023年6月5日
其他

人工智能或将颠覆东亚的“吃苦”文化!题海战术最先被淘汰

关于人工智能最新的消息是,月初意大利宣布暂时禁止使用ChatGPT,而德国、法国、西班牙等国的监管部门也正在密切关注ChatGPT的安全问题,特别是在保护未成年人、处理用户数据等方面。ChatGPT带来的恐慌正在继续蔓延中……而说到人工智能颠的覆程度,国际上的大咨询公司普遍认为受影响最大的三个领域分别是教育、普通白领工作方式和医疗产业。其实我认为理想的教育和理想的病人护理都需要大量的具备识别判断能力的注意,能够照顾到学生和病人的实时反应以及其需求的变化,而目前的现状是业界的做法都不能给到被服务者需要的注意力。人工智能对教育行业的改变,今天我想从“对刻意练习的改变”的角度来聊一聊。刻意练习,是工业革命以来教育的一个流行的共通形式:1班级授课形式完成课堂上的课堂内容传递;2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完成练习;3测验和考试则是完成反馈环节;4综合反馈环节完成选拨分流。传递知识,培养技能和塑造品格,基本都是通过(刻意)练习完成的。很大程度上,这些刻意练习都是集体性的,包括教学形式和学习目标,每个孩子只是获得不同的感受和结果,鲜有获得需要的个体注意力。对照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人认为“刻意练习”就是等于“吃苦”、“鸡娃”,是深入东亚文化骨髓中重要的一部分,那是不是“人工智能来了,刻意练习没有用了”?本文配图自
2023年4月22日
其他

ChatGpt新版本再次轰动世界!对中国教育的拷问,让人胆战心惊

就在前两天,万众瞩目的ChatGPT-4又一次引爆全网!GPT-4在之前轰动世界的版本的基础上又有了大幅的升级,是个超大的多模态模型,“可以五分钟之内写一个短篇小说,也可以瞬间修改好1万字的程序文档中的bug”。不仅可以输入文字,还可以输入图像,更是大胆放出狂言“在各种专业和学术基准上和人类相当”。△OpenAI老板Sam
2023年3月18日
其他

引爆全网!ChatGPT让家长和学校都陷入恐慌!未来10年还剩多少工作给这一代孩子?

最近,科技界、金融界、教育界,从美国到中国,都被一款人工智能软件搞“炸”了——ChatGPT。上线5天就收获了100万粉丝,并据称得到了290亿美元的天价估值。连马斯克也专门为它发了一条推特:“一个新世界来了,家庭作业再见!”ChatGPT,简单来说就是一台“地表最强聊天机器人”,智商高达147:和它聊天时,它能精准判断你的用意,给出你期待的答案,因为它具备一定的逻辑和常识。它拥有堪比人类的流畅写作技能和逻辑思维。拉勾CEO就发布了一段视频,命令chatGPT写了一段招聘行业的分析报告,要数据有数据,要分析有分析,前后只用了30秒。有点令人细思极恐,用它代替文案、运营人员貌似已经绰绰有余。它还能写学术论文。据Nature统计,使用ChatGPT并将其列为作者的论文,最少有4篇,导致Nature这两天急忙下场:“用ChatGPT写作文可以,列为作者不行”。关于孩子们的学习,ChatGPT能做到的事情更多了:写作文、写作业,生成代码,曾有一名北密歇根大学的学生,用ChatGPT写出了全班最高分论文,导师觉得结构过于合理,逻辑过于严密,去质问了一下学生,才知道真相。《大西洋杂志》有文章惊呼说:“大学论文从此死了(The
2023年2月6日
其他

北美华裔二代逐梦好莱坞,却在自传中自爆家丑:“我和父母终有一战”

(那又怎样呢?)与妈妈相比,在刘思慕的眼中爸爸:“最擅长的是侵犯我的隐私,并由此带走了我在家里的最后一丝安全感。”当他不在时,爸爸会趁机翻看他的日记
2023年1月31日
其他

太狂妄了!学生AI写论文、代考!纽约、加州紧急按下暂停键,但真的有用吗?

有个网红博主说,几百几千年后的历史书记载2022,首先列出的事件不会是新冠疫情,也不会是俄乌战争,而是ChatGPT的诞生。最近ChatGPT这个“聊天机器人”已经把世界搞得天翻地覆了。因为它拥有堪比人类的流畅写作技能,还能惟妙惟肖地模仿知名作家风格,许多学生都开始用它作弊写论文,甚至《华尔街日报》的一位记者成功地使用ChatGPT通过了AP英语考试!△《华尔街日报》记者用ChatGPT作弊通过AP考试《大西洋杂志》有文章惊呼说:“大学论文从此死了(The
2023年1月17日
其他

脑科学最新研究:整天刷手机的孩子真的不会读书了

宜深度阅读202301.022023,辛苦快乐!在新年之际,我们如何“疗愈心灵以辞旧,蓄积力量而迎新”?最有力量的方式,无疑还是阅读。这个元旦,让我们共读三本书,关于“勇气”的《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关于“兴趣”的《范围》,关于“阅读”的《升维阅读》,希望您能在阅读与思考中,获得力量,焕新出发。最近各地又在网课了,老母亲们最担心的是,孩子每天花了多少时间在手机和IPAD上面?!在这个数字时代,各种大大小小的“屏幕”确实是学习和工作必备的工具,完全不让孩子用也不太现实。可是,家长对孩子使用这些工具进行限制确实是必要的。长时间使用屏幕,家长可能都会担心孩子的眼睛,但你可能想不到的一点是:孩子的阅读能力可能会也受到影响。“爸爸真棒”的专栏作者Gauchewood最近看了三本书,全是关于阅读和大脑的。这些书整合了最近发表的关于阅读的科学研究,尤其是数字时代对于孩子培养阅读能力所造成的影响,他惊讶地发现:阅读是可以改变大脑“硬件”的高难度行为,孩子天生就能学会说话,但学习阅读的难度要比学说话大得多;阅读是分层的,“4年级学业分化”现象,可能就在于孩子是否掌握了高阶的阅读能力;以及,最令人深思的:数字时代的孩子,也许一不小心就无法成功培养出强大的阅读大脑。
2023年1月2日
其他

曹德旺出资100亿建大学火了,中国孩子最缺的这种能力还有救吗?

上周末,福耀玻璃集团创始人表示,要出资100亿,在福州建一所民办非营利性、新型应用研究型高水平大学——福耀科技大学。之所以要建这所大学,他指出,“学校教育还不能够与真正的社会需求相适应”,换言之,“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一定适应企业的需求。”“我办一所大学的目的,不是让中国多一所大学,而是在效仿日本和德国做法的同时,希望能探索到一条适合并推动中国向前发展的路。”曹德旺说。而学校教育中最缺乏的,莫过于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如今,社会上已基本达成一个共识:创新是一件好事。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也大致都肯定,拥有创新能力对于孩子未来的竞争力是非常重要的。然而道理都知道,但对很多家长来说,真正头疼的地方在于:到底应该怎样才能培养起那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创新能力”?正因为很难,有些人干脆否认创新能力是可以培养的,断言这是一种天赋,有就有,没有的话,花再大力气培养都白搭。“爸爸真棒”的专栏作者维舟认为:不可否认,人的天赋确实有差异,但创造力的培养也是有窍门的,否则现代教育就不必存在了——真正的问题并不是“能不能培养”,而是“如何培养”。#01孩子天生会创新这一点之所以难,是因为我们一贯以来的教育,正如几乎所有前现代社会的教育体制一样,本身就是反创新的。这种教育理念认定,孩子应当学习、效仿的榜样(“圣贤”)已经存在,需要做的是不断记诵、重复,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此基础上才能找到窍门、有所领悟,就像在少林寺学武先得日复一日地砍柴挑水。
2021年12月6日
其他

“害怕犯错”的教育正在摧毁一代学生,对话历史学者唐小兵

“00后认为他们这一代人的‘容错率’很低”“这10年来,学生的生命活力呈断崖式下降。”“孩子们的精神成长太缺少陪伴者和引领者了。”“中产家庭因为怕阶层滑落而‘鸡娃’,殊不知,在阶层流动中,如果每个人都不安其位,则会造成普遍的不幸。”这些观察和思考,是前不久我采访历史学者、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唐小兵时了解到的。唐小兵教授唐小兵,湖南衡阳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研究生导师,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主要著作有《现代中国的公共舆论》《十字街头的知识人》《与民国相遇》《书架上的近代中国——一个人的阅读史》等。作为一名“青年知识人”,唐小兵既思考“公平”“正义”“阶层固化”等抽象命题,也密切关注教育,不仅因为其父亲的角色,更因为他在教学中发现了上述诸多令人痛心的现象。历史是投向未来的一束光,而研究历史能够帮助人们找到问题的答案。*方便阅读,本文以第一人称呈现。#01
2021年11月25日
其他

“爱提问”的犹太孩子vs沉默的东亚孩子,他们30年后怎么样了

如果要给全世界的课堂里的孩子做一幅画像,你会发现:以中国、日本、韩国为代表的东亚教育是“沉默的好学生”,而美国、犹太家庭的孩子则特别爱问“为什么”。别看小看这课堂上的细微差别。过去,“沉默的好学生”为日本培养了一批批能严格履行职责的人才,却因为缺乏创造力而错过了更侧重独特性的后工业时代发展机遇;与此同时,“爱问问题”的美国、以色列等国家,却走在了现代科技与创新的大前方。其中,犹太人全球仅有1500万,占全球总人口的0.3%,却走出了154个诺贝尔奖得主,占全部的1/5。记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伊西多·拉比(美国犹太人)曾经说过,大部分母亲在孩子放学回家后都会问一句:“你今天有没有学到什么东西?”但自己的妈妈当年却问:“拉比,你今天有没有提出一个好问题?”未来,中国社会将不可避免地更多依靠创新来驱动,因此我们国家不断强调“素质教育”、“个性化教育”,而我们的专栏作者维舟认为:素质教育不能依靠应试教育的方式来达成,最重要的,是先培养孩子学会问问题。在你给人上课时,最头痛的问题是什么?当我以此问几个朋友时,得到的答案都颇为相似:最头痛底下没有问题。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职场培训中,最常见的情形就是台上讲完后,台下鸦雀无声。有位高管说,她最怕的就是这样,“看起来都是‘没有问题’,好像都懂了,到真做起来的时候又发现他们其实还是没懂。”这还不仅是“不懂装懂”而已,虽说“没有任何提问是错误的提问”,但如果长期都不习惯提问,到最后的结果便是提不出真问题——这可不是小问题,许多知名学者都注意到,这可能会严重损害中国的科研创新能力,使“素质教育”沦为空话,以至于《中国科学报》都发文质问:研究生为何提不出问题?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欢迎文末讨论,本文配图来自电视剧《生活大爆炸》剧照。#01
2021年9月26日
其他

再见,重点班

新学期开学,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面落实“双减”政策之际,日前教育部又规定,中小学要严格执行均衡编班的法律规定,不得以任何名义设置重点班,均衡配置师资,也不得按考试结果给学生调整分班、排座位、贴标签。消息一出,家长们就已在网上分成两派吵开了。一方认为,每个孩子的成绩都有起伏,人为将孩子按一时的成绩提前分出优劣,这既不利于个体发挥潜力,还会造成他们的心理创伤;而另一方则主张,取消重点班是对优秀学生的不公平,这样老师为了照顾学得慢的孩子,进度势必会受影响,反而难以因材施教。在“爸爸真棒”的专栏作者维舟看来,这两种观点可能都失之偏颇,而背后更需要家长思考的是,我们的教育思路该如何与时俱进。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欢迎文末讨论,本文配图来自电视剧《3年A班:从现在起,大家都是人质》剧照。#01为什么要有重点班?这个问题在国内由来已久,如果我们不了解重点班的由来,就很难辨清其中的利弊。确实,在国外是没有“重点班”的,这可说是近代中国的一项制度发明。重点班的想法,在1872年第一批留美幼童身上就已可见端倪:国家急需人才,但又一穷二白,不得不选拔极少数有天赋的孩子,将有限的教育资源集中在他们身上,指望这些未来的精英承担起国家现代化的使命。在1905年废除科举之后,全国基础教育极为薄弱,能读到高中的就仅有3%的少数人。这还未必是根据孩子的智商选拔的重点班,而是与社会阶层有关:当时私立教会学校更为精英化,1935年圣约翰大学估算学生每年最低费用为600美元,远非当时一般家庭所能承担。不仅如此,一个尚未充分现代化的国家,其实也不需要太多精英。1949年新中国刚成立,国家很快就发现,限于种种现实原因,国家只能负担、供养相当有限的少部分干部和专业技术精英,因而明智的选择是努力推广初级教育,但中高等教育尚缺乏普及的基础——否则培养出来也无法充分就业。这样,再加上教育资源本身就有限,只能用在刀刃上,重点班、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的普遍设立也就顺理成章了。这是一个连贯一体的层层选拔机制,最终都是为了确保及早识别、选拔出少数适应国家需要的精英人才。几十年下来,这么做的效果如何?梁晨等人所著的《无声的革命》一书在利用1949-2002年间北京大学、苏州大学的学籍卡数据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新中国在农村和落后地区推广基础教育,这“使得精英教育具备了开放性和生源多样性的基础”。也就是说,重点中学看似得到了教育资源的倾斜,也确实为重点大学提供了主要生源(不到来源总数1%的前50所中学输送了20%多的北大学生),但由于重点中学本身的生源就有多样性,所以它在社会阶层上的分布仍是较为公平的。这种多样性、公平性才是最重要的。社会学家们在研究后得出的结论,大体都赞同这样一个结论:“在中国,无论成为哪种‘精英’,教育程度的作用都是显著的。”反过来说,这也意味着,教育还是可以改变命运的,仅靠有钱、有权,还不足以让你家的孩子也能子承父业,必须得让他接受良好教育才行。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间的高低几乎是不可避免的现象,像日本倒是没有重点中学,但中学的精英化程度相较国内有过之而无不及,加藤周一《羊之歌》中就回忆,一高的学生普遍自视为天之骄子,“就算现在天下还不在自己手里,但迟早都是他们的”;伊顿公学等英国九大公学,也是众所周知的“精英的摇篮”;至于韩国,本来国家就小,家长、学生的选择更少,能否进入排名靠前的一流中学,基本上就提前锁定了人生道路。在这些发达国家,精英教育已明显地成为一种社会精英再生产的工具,父母从小就为孩子铺垫好了道路。2008年美国精英私立大学中,家庭收入处于后50%的学生只占12%,而家庭收入处于前2.5%的学生却占了1/3强。相比起来,国内这两年虽然也有“寒门再难出贵子”的悲叹,但各校的重点班无论如何首先看重的还是孩子本身的天赋和成绩,至少兼顾了公平性和多样性。#02为什么要改革?如果这样一套做法在国内运作得还算不错,那么现在为什么又要取消?这就说来话长了。从大的方面说,自1999年大学扩招起,中国的教育已渐渐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阶段。1950年代全国仅5%的人口能读高中,但现在高中毛入学率已高达90%,接受大学教育的提升更为显著:同期从仅仅0.1%飙升至30%以上,增加了300多倍,相当于欧美发达国家1990年代的水准。大众化并不仅仅是“大学生不稀罕了”这么简单,它还意味着中国要改变原先的模式:过去是从5%的人口中选拔精英,现在则要在90%的适龄人口中择优录取,这就需要把机会公平摆在更突出的位置。因为现有的研究几乎无一例外地证明,智力水平在大规模人口中的分布是随机的,这就意味着过早将教育资源偏重于任何一个群体,最终都可能有失公平。在这种情况下,以往那种教育资源的过度集中就不再适宜了,更何况,国内这些资源的分配主要并非依靠市场化的机制,而是通过行政系统划拨的。国家教育经费是按重点/非重点来分配的,而在学校内部,又是按重点班/普通班来调配的。教育家卿光亚几年前就曾说过,成都市20多所重点中学的基建费,就相当于另外3000多所非重点的总和。可想而知,这难免造成城乡、区域间基本公共教育的不平衡局面。由于重点大学的生源主要来自重点中学,又可能出现衡水中学这样独占大量资源的局面。2010年,北大曾赋予39所重点中学校长推荐学生资格,这一制度一旦大规模推广,势必会造成生源的过度集中。不仅如此,由于升学率与校长、教师的一系列待遇挂钩,这就自发产生了一种绩效激励机制,驱使各地学校都绞尽脑汁,将本校资源倾注在重点班上,煞费苦心地将一些“好苗子”送进重点中学或重点大学。作家沈书枝曾回忆,1990年代她读初中时,乡下各初中每年能有三四个学生考上县一中就已经谢天谢地,为此会有十来个孩子被选中“加强管理”,由老师开小灶另外补课。问题是,这样的做法看似是为了学生的前途,其实却是为了老师们达成绩效,并因此牺牲了其他学生的公平竞争机会,他们相当于提早被放弃了。正因此,教育部早在2015年就提出,将实行县(市、区)域内城乡中小学教师编制和工资待遇同一标准,以及教师、校长交流制度,逐步取消义务教育阶段重点校和重点班。值得注意的是:教育界一直以来呼吁和重视的,并非教育机会的平均分配,而是教育机会的公平竞争。取消重点班,并不意味着把所有教育资源平摊给各地,而是“不能让一个孩子掉队”,让那些因为地处偏远、家境贫寒但其实颇有天赋的孩子,能和那些含着银匙出生的孩子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换句话说,“初心”仍然没有变,是为了保持各级学校生源的多样性,让不同社会来源的人都有通过教育实现社会流动的可能性。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取消中小学义务阶段的重点班,但重点高中、重点大学仍在,因为只要实现公平竞争和生源多样化,没有必要搞平均主义。不是说分流不对,而是说不能在义务教育阶段就提早分流,那样既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也不能为国家和社会公平选拔人才。#03
2021年9月6日
其他

年收入100万+家庭教育报告:7成仍坚定出国,低龄留学退潮,双减不影响教育决策

2021年,注定是教育改革与巨变之年。政策层面,“双减”政策细则逐步落地,严格限制校外培训,校内增加课后服务,明确家、校、社协同共育理念;部分省市(四川、江苏、湖南等)要求将义务教育阶段民办校学生数量比重调减至5%以下,“民转公”箭在弦上;△北京“双减”细则落地后,根据“爸爸真棒”小范围调研,支持的家长占大多数社会环境层面,国内“内卷”、“鸡娃”之风尚未平息,海外开学后校园疫情集中爆发,美、英、法等留学大国日增数万人;以及全球化退潮、AI时代与就业危机、环境与经济等问题也再次严峻地摆在人们面前。今天,我们该如何规划孩子的教育?还会坚定国际教育、出国留学吗?如何迎接未来的挑战?深耕国际化教育多年的“爸爸真棒”,每年会对选择/关注国际化教育的K12家庭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并出具报告。就在今天,爸爸真棒《2021年度关注国际化教育家庭调查报告》新鲜出炉,本次调查问卷的发放渠道为“爸爸真棒”读者群,共收集有效问卷近600份,以下的分析,将及时展示新趋势、新变化,以及“双减”之下家庭的新选择,为家庭、学校提供权威数据参考:选择国际化教育的家庭有什么特征?北上广+高知+高收入调研显示,68.9%的家庭来自“北上广”,非一线城市比例增加;父母学历硕士及博士近45%;超过36%家庭年收入100万以上。这波有财力、智识和眼界的家庭不仅关注孩子的教育,更看重孩子的全面成长。疫情+世界局势复杂,他们还会坚定国际化教育吗?73.8%的家庭坚定出国留学疫情、中美关系紧张的当下,准备走国际化教育道路的家庭不减反增,仅有1.8%的家庭放弃出国留学,有73.8%的家庭坚定未来出国留学,初心不变。不过,低龄(高中及更早)留学正式退潮,或与疫情下小留学生的回国难,安全问题有关。双减之下,这些家庭的课外班、教育投入减少了吗?90.4%不会降低教育投入本轮教育减负对于选择国际化教育的家庭影响不大,九成家庭不会减少课外班,但确实有更多家庭会选择体育活动、营地和素质类课程中去。AI时代,哪些专业更热门?商科、社科、生命科学成热门,65%家长尊重孩子的选择相比于过去,选择人文社科的家庭越来越多,商科、社科与生命科学超过计算机、工程等成为专业热门,当然,有超过65%的家长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专业不设限。#01关注/选择国际化教育的人都是谁?
2021年8月23日
其他

10年不涨薪,却越来越热的这个专业,你敢让孩子学么?

在众多海内外学生选择的热门专业里,有一个“奇葩专业”:它的课程五花八门,几乎什么都学,但毕业生往往也会表示“好像什么都没学到”;它与生活息息相关,学习该专业的人就业方向也是五花八门;从事该行业的人表示已经10年不涨薪,而且几乎天天996、007,它却越来越成为大学生中的热门……不卖关子,它就是传媒专业。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的生活简直被各种媒体“占领”了:看公众号、刷微博热搜、刷抖音看搞笑视频、小红书看美妆博主分享心得、打开淘宝看网红直播带货……这也难怪,Boss直聘最新《2020海归人才求职趋势报告》中,广告/传媒仅次于互联网、教育、金融,成为海归最期望进入行业TOP4。但另一方面,都说“传媒无专业”,人们随手都可以拍抖音、快手小视频,网红博主和带货女王也鲜有传媒毕业,真的有必要去专门读个传媒专业吗?如果要读传媒,有必要出国留学吗?中国、美国、欧洲的传媒相关大学哪个好?传媒学生的生活是怎样的?“做传媒的都是‘工具人’”,“学传媒的都去做‘小编’了”……这些段子是真的吗?为了给广大家长和学生解惑,“爸爸真棒·家长俱乐部”专业探索的第二期(第一期戳→《加州理工毕业的浙大教授说“慎选”生物》),特地邀请了中国、美国、欧洲最TOP的传媒学校在读和毕业生,让大家一次把三个国家的传媒专业看透:曹柠复旦大学毕业,在“南风窗”做过记者的95后,目前是自由撰稿人;Vivian美国排名第二的南加州大学传媒大四学生,做过从电影到风险投资的一堆实习,目前打算转行到咨询行业;马基克欧洲排名第一的阿姆斯特丹大学传媒大三学生,“爸爸真棒”的实习生,未来的梦想是做IB中文老师;#01在中国、美国、欧洲最好的大学读传媒是种什么体验?国内传媒专业的培养模式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职业教育式”,在学校里就教很多工作上的技能,比如会有一门课教你拍视频、剪片子,然后马上去电视台、腾讯视频之类的地方实习。第二类是“通识教育式”,复旦新闻学院就是这种类型,大学前2年全都在学一些文史哲方面的博雅教育课程,后面2年才学传媒课程。我自己是认为第二种比较好。因为第一种更多地是在培养“工具人”,你把那些应该工作上干的事情放到学校里去干,是教育的一种“未老先衰”。第一,学校里的课其实非常浮光掠影,比如拍视频,一个学期就结束了,其中学到的职业技能并不足以支撑你将来进行一份有深度的实习。第二,市场有需求的东西,学校里面也教不了,因为老师都不是一线媒体工作人员,而且市场变化太快了,我读书的时候公众号正流行,谁都没有想到过几年抖音、快手会火起来。我自己之所以会选复旦新闻系,其实就是看中了它的“通识教育式”培养,我本来就喜欢哲学,但又担心学太博雅的东西对于将来找工作会有困难,复旦新闻系前两年通识教育、后两年职业教育的模式,就很符合我的需求。另外想说明的一点是,中国的“传媒专业”其实没有排名,你选学校时主要看学校的实力,然后再去选学院。当然像中国传媒大学这样以传媒为专长的学校肯定是有优势的。大概是小时候电影看多了,在我的想象中,传媒是一个非常光鲜亮丽、站在潮流前沿的工作,就好像那种高大上的时尚杂志编辑。等真正接触到专业工作,才发现跟我想象的非常不一样。我所在的南加大,在大一大二期间和复旦新闻系一样,是“通识教育”,凭自己兴趣什么课都可以选,比如有的同学就会去学生物学、海洋学,当然也会上一些基础的传媒课程。南加大特别好的一点是,有些课会要求你去做实习。这样,你就可以去找一些你感兴趣的媒体实习,还能拿到学分,更不用说还有实习工资,简直是一举三得。而且我们学校有很多教授以前就是知名电视台或好莱坞电影公司出来的,我有同学热爱好莱坞电影,整天“疯狂”地去跟教授沟通,最后就得到了去剧组实习的机会。△美国Top10传媒学院大学排名(数据参考:College
2021年8月20日
其他

高中生最喜欢的“热门”专业,加州理工毕业的浙大教授却说“慎选”

做国际化教育几年来,每次听到孩子跟我说“将来想学生命科学/生物”,我都想对他们说两个字:快逃!!!!要知道,生物专业可是生化环材“四大天坑专业”中的“坑王”啊!关于“学生物找不到工作只能改行的故事”,曾经在中国科学院遗传所读硕士的我可以跟你讲三天三夜都停不下来……然而还是有很多孩子和家长往“坑”里跳。2020年美国的《门户开放报告》显示,选择物理和生命科学的中国留学生人数排名第5,是大家最喜欢的专业之一。后来我才知道,在大学专业和家长、孩子之间,还真的有巨大的“信息差”。孩子对一个专业感兴趣,通常是因为觉得新鲜好玩,再要么就是道听途说了一些不大全面的信息。比如有孩子对我说,因为小时候喜欢抓昆虫,所以想学生物,还有孩子干脆是看了公众号文章,上面说生物医药专业的人当了基金经理而拿到高薪,于是对这个专业产生了兴趣……对此家长也没办法:“经历有限,可能根本不认识了解生物专业的人,想问别人也没有门路啊!”如何才能知道孩子是否适合某个专业?选专业时,有没有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则和方法?听说未来有400种职业将被人工智能淘汰,那么哪些专业有前途?……“真棒家长俱乐部”就来填补这个信息差了!“专业探索”正是我们的三大重点内容之一,为此,前不久的第一场线下讲座,就请来了我们的老朋友,北大和加州理工毕业、目前在浙大做教授和博导,撰写多部畅销书、在“得到”开设多个热门专栏的80后生物学家王立铭来给我们讲了讲生命科学专业的秘密。王教授一向是“金句王”,当天的线下讲座也是特别欢乐,金句迭出:“10年后你不懂一些基础的生物知识,就好像今天还不会用智能手机一样。”“看自己是否适合学生物,就看你是不是喜欢‘意外’和‘幺蛾子’。”“如果你同时被北大清华、哈佛MIT、牛津剑桥的生物专业录取了,该选哪个?呃……”想知道这些“金句”背后的道理,以及想知道最后一个问题的答案的话,请往下看。本文根据王立铭教授在“真棒家长俱乐部”的分享实录整理,以第一人称陈述。本文配图
2021年8月1日
其他

二十万“港宝”正在离开香港

就在前天的7月18日,全国首家港澳子弟学校——广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揭牌,并将于9月1日正式开学,第一批招收的300名学生中,85%是港籍,15%是外籍、澳门籍、台湾籍。这不禁让我们感慨,香港的国际化教育曾堪称一个“标杆”,也衍生出了“跨境学童”这个特殊的现象,去香港读书,似乎象征着接受更纯正的国际化教育。可是最近一两年,我和一些家长聊天,发现情况正在慢慢发生着改变——为数不少的家庭正在离开香港,回流内地。虽然没有明确的数据显示回流的人数,但从这几年广深地区港澳子弟学校如火如荼的兴建可窥得一斑。△根据香港政府统计处数据,从1998年到2020年,一共有超过20万“双非港宝”出生,但回流国内的家庭中,还有不少本身父母是外籍、港澳台人士而据《南方日报》2021年的数据显示,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推进,广东省已形成了包括1所港澳子弟学校、2所香港子弟学校和广州、深圳、佛山、中山等地18所中小学港澳子弟班在内的港澳子弟教育体系,在读学生规模达到3700人;另外还有大量港澳子弟就读于常规中小学的常规班级,其中在广州市就读的港澳台中小学生超过1.8万人。造成“回流”,疫情当然是重要诱因,但我在和其中的月亮妈妈、雨可和黄先生深聊过之后发现,背后是一大批家庭的教育理念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见微知著,文化、视野和格局正在成为越来越家庭做教育选择时的决定因素。#01为什么千方百计去了香港,现在又要回来?👉疫情催生回流月亮妈是2019年9月带着孩子从重庆去香港读书的,三个孩子曾分别就读于香港英系和日系的国际学校。“当时我们考虑的是,孩子将来肯定要出国留学,而香港的教育很国际化,先到香港学习一段时间,将来出去更容易。”结果只上了一个学期的学,就遇上了疫情。2020年上半年,学校老是停课,或者让学生在家上网课,效果很差,于是月亮妈考虑,要不先到广深地区找个学校过渡一下,同时观望香港的态势。黄先生遇到的也是相似的情况。他是深圳人,太太是香港人,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他就近水楼台地把孩子送到香港读幼儿园直到小学。疫情发生后,从2020年2月到5月,他在香港公立学校就读的两个孩子上的都是录播课+线上课。5月学校才开学,到了7月就又放假了。出于对新学期学校能否开学的担心,黄先生开始动心起念让孩子们回深圳读书。👉不止是疫情,还有社会问题“可是,疫情并不是让我们回归最大的原因,最重要的是因为香港的社会问题。”黄先生坦言。“在香港,孩子有时候看到海报会问我:为什么说警察是坏人,警察不是应该保护我们吗?还有一些更过分的事情,孩子也在见证着。我觉得孩子的童年应该开心快乐,这些社会问题不应该由孩子来承担。虽然我的孩子还在小学,同学之间不会谈论这些问题,但人是环境的产物,长大后不可避免。我的一些香港邻居就遇到这样的苦恼,一家人因为各自立场不同,闹的整个家庭很分裂。我不想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不公平待遇和月亮以及黄先生一家在疫情期间离开香港不同,雨可早在2018年就带着孩子从香港来到北京读书,至今已有三年。作为土生土长的香港人,雨可在香港一直待到15岁,之后去了加拿大读书,回来后又在香港工作了10余年,对香港很有感情。但她的孩子在香港学校里的遭遇,却让她心灰意冷。当时,雨可家的老大在香港一所英系国际学校就读已有五六年,这所学校亚洲人和欧美国家的人群大概一半对一半,“但几乎所有的学校校队、比赛、舞台表演等机会,主角都是英美学生。比如老大热爱足球,水平也不错,但校队只让他当守门员,一次上场踢球的机会也没有,让他很沮丧。这样的例子太多了。”还有一件发生在春节的事也让雨可愤怒。那年,学校通知春节放假到初五,而一般香港的学校都是到初八才上学,有不少从北上广深等地区来香港读书的家庭,赶不回去。“我感到很气愤,为什么圣诞节、复活节学校都放足,春节要放的那么‘委屈’?于是我和校方据理力争,准备了一份很厚的研究报告,把香港所有国际学校的放假时间表列了一个清单,希望学校能尊重我们的传统节日。”最后,在中国家长的争取下,学校把假期延长了。但经历了一些不公平的事件,也让雨可累积起了对学校的失望。👉文化、身份认同是大问题除了疫情和不公平的待遇,月亮妈反思,促成她们回流的还有一个重要但被忽视的问题,就是身份认同。特别是在纯国际学校,体现得更为明显。像是她儿子在香港就读的日系学校国际部,虽然有中文课,但仅限于认字阶段;女儿读的英系学校,虽然用的是人教版语文教材,但为了照顾周围同学的程度,4年级的她用的是2年级的教材。“孩子小时候,我们会陪他们读古诗、看中国文化的内容。但现在孩子基本用英文交流,回家后老师布置的作业也是英文的,你会发现,他们读中文书越来越困难,渐渐就不爱读了。”雨可也深有感触。她孩子所在的英系学校,中文课很少,有外国孩子的家长对中国内地的情况不了解,却灌输给孩子说觉得内地不卫生、不安全的想法。“我不想孩子有一天告诉我说,自己不想去内地了,成为完全的外国小孩。”各种原因叠加,让这些爸爸妈妈们决心离开香港,到内地寻找合适的学校。#02回流深圳、北京最近几年,从香港回流内地的家庭不在少数,其中广深地区是首选。雨可就曾加入一个深圳国际学校的港娃群,群里已经接近400人。黄先生说,2020年7月他在深圳找到一所学校,门外排着三四十名家长,都是从香港回来的。2020年6月,月亮一家来到深圳考察学校。“以前对深圳不了解,总觉得深圳的教育和北京上海香港相比,还是有差距的,但这次看下来,没想到深圳的国际教育发展得这么快,有很多学校的选择。”👇👇滑动看广深新学校数据👇👇由于公立学校普遍设定了入学门槛,大量港澳籍学生就读于民办学校。月亮妈给孩子找的就是一所民办双语学校。“当时我们深圳学校和香港学校的学费都交着,因为香港的学校也是很难考进的那种,我们不想轻易放弃。我对孩子说,‘你上过之后自己衡量一下’。”9月开学,仅仅过了1个月后的国庆节,女儿就斩钉截铁地告诉妈妈,她不想回去了,非常喜欢现在的老师和同学。哪怕现在一天的作业量是过去一周的量,她都觉得很开心。“而且深圳确实包容性更强,政府用很好的政策吸引优秀人才。月亮爸爸是博士身份,只用了半个多月就落户深圳了,对人才特别友好,很容易让人有城市主人的感觉。”月亮妈感慨。黄先生则给孩子选择了一家香港人创办的深圳国际学校,里面很多都是港宝。而雨可最终选择了去北京,经历了之前香港学校中文课少、身份认同等的问题,她最终给三个孩子选择了一所公立学校的国际部。#03文化、见识和视野尽管有不少家庭选择离开香港,但无法否认的是,香港的国际化教育仍然有其优势。在最近发布的全球IB成绩榜单上,香港IB学生了38.93的平均分,远高于全球平均分33.02分,而且连续第二年超越IB教育强国新加坡,还收获了130个IB满分,实力不可谓不强劲。“香港的教育仍然有其优秀的地方,这也是我们当时选择在香港求学原因。”但即使如此,月亮妈坦言,带着孩子在深圳求学的这一年,她从来没有后悔过自己的决定。不仅是因为在这一年,孩子能踏踏实实坐在教室里上课——要知道孩子香港学校的朋友说,2020/2021这一学年,他们总共只上了32天课;更多的是她作为家长对于国际教育思考的转变,以及孩子发生的变化。“以前我想着,香港作为国际大都市,将来出国比较容易,所以选择了纯国际学校,让孩子能提前适应西方文化;现在转变了想法,深深觉得中国孩子还是要根植于自己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再去了解、尊重其他文化;以前想的是香港更国际化,基础教育更被英美的好高校认可,现在我认为只要把基础打好,具备在全球范围内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去哪里都可以,而且一定要出得去、回得来。”月亮妈说,孩子在这一年的收获很大,变得自信了很多,并且因为遇到了好的语文老师,她重新拾起对中文学习的热爱,晚上捧着中文书读,不肯睡觉;孩子喜欢画画,学校经常会有很多艺术家来访,艺术老师也会带他们看展览,学期末,月亮拿到了学校颁发的“Best
2021年7月20日
其他

这一代“躺平”的孩子,90%源自家长的功利心

可能每个家长都多多少少听过“培养孩子的内驱力才是王道”这类教育原理,并且越是到后半程,内驱力带来的效应就越大,这样的孩子往往能走得更远、做出更大成就。但道理都懂,怎么做却又是另外一回事,因为那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内驱力”到底埋藏在哪里、又如何培养,焦虑之余实在无从着手,难怪有人感叹:“寻找内驱力,真是一门玄学……”也正因此,有些家长干脆把这归结为“天性”,似乎有些孩子天生就很好强,为了力争上游,自愿用心苦读,看上去内驱力很强;反过来,那些“性格恬淡”的孩子好像就没啥欲望,在如今的做题模式下,更连剩余的一点读书的兴趣都渐渐消磨殆尽。这的确是一个好问题,或许可以说,如何挖掘、培养“内驱力”,涉及到教育的根本,这首先需要我们重新认识教育对孩子究竟意味着什么。01
2021年6月12日
其他

一个戳心的真相:“鸡娃”的投入回报正在急速下降

现在的孩子太苦了,可以说,他们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过的就是“996”的日子:每天从早到晚,除了午休外,就是一直不停地上课、做作业,有不少孩子晚上甚至要忙到十一二点,周末也有各种网课、兴趣班。鸡娃本来是“打鸡血式育儿”的意思,现在却更多地像是“内卷”:高考地狱模式已经提前到小学阶段,乃至娘胎里。在小学班级群里,我们有几位家长委婉地提出,是不是可以减少一点作业,也让孩子有点时间自己玩。结果,另一些家长群起反对,班主任更是严厉斥责,理由直截了当:现在不吃学习的苦,将来就要吃社会的苦!在这里,有一个悖论式的逻辑:因为担心孩子以后吃苦(跌入底层),就得让他现在吃苦(苦读)。至于“现在吃苦”能否避免“将来吃苦”,其实无人敢保证,但人们又都相信,如果现在不吃苦,将来就必定吃苦无疑。这就是许多人“鸡娃”的出发点:他们与其说是为了“追求更好的”,不如说是为了“避免更坏的”。那么,问题来了:中国父母为何如此焦虑?他们到底焦虑什么?这样鸡娃就真的能“避免更坏的”吗?01
2021年4月19日
其他

王炸!星河湾拿下哈佛,北师大实验全国最强

虽然上海地区的哈佛花落星河湾和WLSA,但从整体来看,今年公办学校的录取确实要比民办亮眼很多,北京北师大实验、十一学校表现出色;上海华师大二附中、上外附中保持优势;广深地区华附、深中、深外都很亮眼。
2021年4月7日
其他

全世界都在看这个非洲女人!战火逃生,每天工作20小时,4个孩子进哈佛……

另外,她推动了尼日利亚全国的金融改革,并加强了财政透明度以打击腐败。即得利益集团对她恨之入骨,并疯狂的进行各种报复。她经历了许多挑战,名誉受到攻击,个人和家庭受到令人痛苦和沮丧的威胁。
2021年2月17日
其他

264枚牛剑!男生大获全胜,上海领跑全国,深国交十年第一!

跟美国顶尖大学录取机构比较分散不同,顶尖培训机构拿下的offer占比非常多,如唯寻每年拿下超过百枚,还有剑藤。此外,一些顾问机构也加入了英国顶尖大学申请池,如棒呆,树英、浑朴、普顿、益博等。
2021年1月26日
其他

2020届北京升学榜大变天!公办“内卷”,外籍退热,民办冰火两重天

尤其是刚过去的2021届早申里,北京跟其他城市的差距缩小,除了北师大实验拿下22枚、十一11枚藤校&TOP10录取外,其他高中在斩获名校上的数量有所下滑,为此有人断言:藤校正在“抛弃”北京。
2021年1月18日
其他

126枚牛津offer!小哥哥们创历史般“赢了”

Level所属的考试局认证对于场所的要求相对轻松,学校和培训机构之间的界限并没有很清晰,大部分学生在固定场所的学校之外,也会参与培训机构的培训,甚至有部分学生,会直接就读培训机构开设的全日制课程。
2021年1月13日
其他

专访吴军:精英教育并不适合所有人

“全球化会因为疫情而终结吗?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吴军在最新的《得到·硅谷来信》中聊到全球化的变局,并总结:新冠疫情会改变世界经济合作的格局,但不会是全球化的终结,今后会进入全球化2.0时代。△截图自得到app他提出了全球化2.0时代的5个变化:短距离合作会在一定程度上取代长距离合作;企业会通过地域多样性来降低供应链风险;企业间合作会向企业内合作转变;医疗、食品等必需品和国家安全产业向母国回归;以远程会议为代表的技术变革已然开始。在吴军博士看来疫情让全球化做了一次转弯,转弯是变化,不是停止,而变化又意味着机会。那么,在这一次转弯中,我们的教育该如何选择?如何让孩子准备好应对全球化2.0时代呢?一年前,“爸爸真棒”在加州专访吴军博士,当时他就已经提出“中美教育各有短板,应采长补短”、“精英教育并不适合所有人”、“父母的见识是孩子的起跑线”等放在今天看来都超前的教育观念。今天是元旦假期第二天,我们一起温故而知新,来听听吴军的教育洞察。”当得知终于可以采访到吴军博士的那一刻,“爸爸真棒”的小伙伴们都异常兴奋,因为他就是我们教育圈的“偶像”啊:
2021年1月2日
其他

藤校正在抛弃一线城市?298枚顶尖大学早申offer出炉!

今年国内纯外籍学校表现突出,美高依旧持续发力,而这背后确实有不少绿卡、外籍身份的学生“掺水”,甚至部分国内民办学校的学生,也很难说是百分百的国内身份,如果刨除外籍学生,今年的录取应该是更加惨烈的。
2020年12月20日
其他

包玉刚、星河湾成最大黑马!2020届上海升学榜出炉

这是4年来首次有非外籍、非公立学校斩获「真棒·升学榜」第一名,其他民办学校如星河湾、平和、世外等也拿下前五名,在国际化教育越来越应试的当下,为坚持走“全人教育”的家庭打下了一剂强心针。
2020年12月11日
其他

独家重磅!2020年大湾区出国高中排行榜出炉

争夺TOP大学名额竞争最激烈的两所牛校: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国际部(不含本部)和深圳中学,汇集了广深最顶尖生源,是真正的“学霸中挑学霸、尖子中掐尖子”,两强占TOP10大学录取总数的41%。
2020年12月4日
其他

独家探访:英式精英教育之冠哈罗在上海

“我们希望培养的哈罗人,是阅历丰富、与任何人都能迅速建立联系、找到共同话题的人,”Ellison校长说。这也就是为什么哈罗知名校友里,既有科学家、政治家、文学家,也有知名演员、音乐家和体育明星。04
2020年12月1日
其他

历时四年,43位名师共同打造的数理“神书”还不赶紧放进书架

你能解释清楚,为什么“1+1=2”吗?这个三岁小孩都知道的公式是人类的奇点,它昭示着自然数的诞生,引发持续数千年的数字大爆炸,数学创生的基本公理蕴含其中。为什么1+1=2而不是等于3?是谁规定了运算法则?奇数加奇数为什么等于偶数?数字2为何是唯一为偶数的质数?而“1+1”所引发的哥德巴赫猜想(大偶数为两质数和),困扰人类数百年,将很多高智商群体搞出神经病。而它究竟从何而来,又将引领人类向何而去?人生识字忧患始,人类的所有烦恼,也是不是因为知道了1+1=2呢?这一切,都在今天要推的这本“硬核”的科普书,有了答案。历时四年,43位数理领域的注明教授、专家、老师、编辑参与,百万粉丝级别的科普大号“量子学派”推出的《公式之美》终于上市了。这本《公式之美》正是源自"量子学派"多年来最受欢迎的科普栏目,全书围绕着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23个公式,从1+1=2开始,将几千年来人类追求真理的历程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本书一经推出,就登上了京东畅销书榜单,直销上万册,并收获了99%+的好评率。但这不是一本数学书,而是每个人都可以静静感受人类智慧的精华,并锻炼提高思考深度能力的书。不瞒各位说,这本书一经上市,数理迷我就立马买了回来,装帧精美,内页设计很漂亮。更重要的是,每个公式的故事都讲得生动有趣又不失深度,睡前女儿读一读看一看,从“1+1=2”到“三体定论”,她都被深深吸引了。可以说,这本书值得被放在每一个热爱探求真理的人的书架上。如果你希望买来送给朋友或孩子,量子学派也可以免费为您定制寄语,只需要在购买时备注“想要定制”,写下你的寄语,就能让这份礼物更有意义。▽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刻购书真棒粉丝独家福利!手写定制签名、寄语闲话不多说,让我们就先截取书中的一部分精彩内容,让大家先睹为快。*以下内容转自公众号“量子学派”:「
2020年11月1日
其他

不敢/不想去美国留学?IB A Level AP都可申请这些世界顶尖大学

中国也是英国国际学生数量最多的来源国。据英国UCAS官方2019年终报告显示,2018-2019学年,中国大陆申请人数还增加了30%,英国大学本科录取了12415名中国大陆学生,比去年增长了22%。
2020年10月28日
其他

“我们普通家庭孩子爬藤,从来不张口闭口谈钱”

幸福,这也是我从我的家庭里得到的最宝贵的东西。幸福不是请大学教授来给我做私人辅导,而是在我需要对话的时候能和爸爸坐下来谈心;幸福不是去国贸冰场上两千块一节的冰球课,而是花一个夏天让妈妈教我骑自行车。
2020年10月7日
其他

左手牛津右手藤校的星河湾女孩

因为之后我发现,我真的开始敢于去做一些演讲之类的事,还会使用课内学习的修辞手法让演讲更有号召力,也渐渐学会了跟大家沟通、和小组里的人协作配合。最后,我甚至在模联中拿到了一些奖项,得到了组委会的肯定。
2020年9月23日
其他

中产的鄙视链,精英的“特权”

这两天,一条“中产孩子兴趣班鄙视链”搞得家长们议论纷纷:▲来源公众号“有意思报告”然而,在看到美国顶尖私立高中的2个传说之后,我发现这种臆想中的“鄙视链”,好像只是过家家。传说一请输入“申请大学的时候,我们校长会发给毕业班学生三张纸,一张纸上写着‘哈佛’,另一张写着‘耶鲁’,第三张写着‘普林斯顿’。每个学生在其中一张上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就被相应的学校录取了……”传说二请输入“哈佛会专门到我们学校来面试学生,我们就把哈佛招生办的人弄到一幢楼里,在那里大摆酒宴。他们决定要不要录取某个学生的时候,我们学校的老师就在旁边坐着……”上面这几个“传说”,诠释的一个事实是:美国精英教育的塔尖,不是哈佛耶鲁,而是顶级私立高中。而能上这种高中的学生也大部分非富即贵,远到洛克菲勒和范德比尔特这样历史课本里的大富豪家族,近到小布什、扎克伯格……无数名人都是从这类学校出来的。今天的顶级私立高中当然已经大为两样。学生们上哈佛耶鲁不再像“传说”中那样容易(但藤校的录取比例仍然为其他学校望尘莫及),学校也发出大量奖学金,向中产阶级甚至优秀贫困子弟打开大门。然而一本教育界尽人皆知的书,写著名精英高中圣保罗中学的《特权》,却道出了真相:“改变越多,不变越多”,上顶级私立高中的,仍然是同一批精英家族子女,而他们虽然已经不再是躺在前人财富上睡大觉的“富N代”,然而通过把继承所得的资质(entitlement)转换成需要发展和培养的“特权”(privilege)——一种能给他们带来优势的自我认知和交往模式,他们把不平等一代代复制了下来。△截图自豆瓣《特权》曾获美国社会学界最重要的奖项之一赖特·米尔斯奖“2011年度图书”,作者是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教授西莫斯·可汗,他本身就是圣保罗毕业生,为了研究而重回母校做了一年老师,老师和学生的双重身份,让这本严肃的社会学著作中充满了活泼生动的一手经历。△《特权》作者西莫斯·可汗西莫斯出身于中产家庭,父亲还是印度移民,这又给了他一个平易近人的“视角”。他告诉我们,马术高尔夫都是次要的,真正的精英教育教的就是这三件事:一在越来越民主的现代社会里,要做有资格获得特权的“新精英”而不是看重血统的“旧精英”。二阶层是梯子,你要学会利用它们。三面对一切,都要表现出“淡定”。下面,我们就一起翻开这本书,来一窥美国精英塔尖的少年们是如何打造出来的。成立于1856年的圣保罗中学,是美国最有名的私立寄宿制中学之一,
2020年8月29日
其他

女版奥巴马的背后,是100万令人颤抖的印度虎妈

01传奇的印度裔妈妈哈里斯的母亲高普兰,是一名杰出的乳癌研究科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因结肠癌于2009年去世。
2020年8月22日
其他

马斯克和比尔盖茨最大相同点:“π型人才”引领未来

“面对美国对中国企业越发明显的敌意,一个问题被提上了议程: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培养出马斯克、比尔·盖茨这样的人才,引领世界科技的进步?这个问题,原中芯国际创始人兼CEO张汝京,这两天也在一次线上直播中提出了:“如果中国在5G技术上保持领先,将来在通讯、人工智能、云端服务等领域,中国都会大大超前,而我们的目前的弱点,是人才储备不够”。”“爸爸真棒”曾经介绍过一个理论,或许可以提供一个答案:“在高度专业的社会里,通才,尤其科技通才(Generalist),是更亟需的人才,他们现在已经大放异彩,未来也会越来越吃香”。△这个理论来自一本书《Range:
2020年8月10日
其他

英美小留学生们开始“回流”了

“有没有哪一刻开始怀疑去美国读书的意义?”笔者问。“这个倒没有,我去美国就是因为那里有更好的体育氛围,还能体验到不同国家的文化,我的初心并没有变。”Allen说。△Allen在Rochester
2020年8月2日
其他

8月进入网瘾高发期,如何拯救我们的孩子

进入8月,好消息是暑假终于过半了,但,一个坏消息是也到了青少年“网瘾”爆发的高峰期。根据中国之声的报道,广州市曾经做过一项调查:暑期网络游戏玩家相对于平时会增加20%左右,而每年的8月,很多大型网络游戏的在线人数会达到最高峰,其中青少年是主力军,因为67.5%的青少年选择网上冲浪来作为自己假期主要的消遣方式。作为一枚青少年男孩的妈妈,多年与网瘾斗智斗勇的经历,让我很想来谈谈这个话题。从孩子因为沉迷游戏而挨打,到如今能打完游戏自觉删除不再碰,我们用了整整3年。在这期间,我最大的困惑就是:一个不缺爱、不缺自由,独立性很强的孩子,怎么也会背着我们打游戏打到沉迷的程度?直到慢慢抽丝剥茧,打开孩子和自己的心,我才发现问题远不是“沉迷”这么简单。每个有网瘾的孩子,可能都有某种“心瘾”。也许你现在正因为孩子迷上游戏而抓狂、担心,但相信我,这真的不是什么过不去的坎儿。01
2020年8月1日
其他

从小糗事被亲妈曝光到大,就当为社会做点贡献

为了赚到这笔钱,我开始主动去报各科的补习班,目标通过直升考。在这期间,我奇迹般地几乎一个学期没怎么碰过游戏,将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学习上。
2020年7月29日
其他

被哥大录取的北京女孩:吃完这7张饼,我去了藤校

Curriculum)非常强,几十年不换教纲,本科入学的新生们都需要学习两年的“西方文学史”和“西方思想史”的课程。
2020年7月14日
其他

美国畅销书作家发现“成功的公式”,这比天赋和努力更重要

天才陨落,总是引人无限遐思。美国有个“天才代言人”兰根,智商195分(爱因斯坦是150分),而普通人的智商一般只在100分上下。他有多“天才”?6个月大开始说话,3岁自主阅读,5岁问出“上帝是否存在”等哲学问题,10岁阅读波兰物理学理论著作,还可以在完全不上课、只在监考老师来之前瞄一眼教材的情况下,在一门外语考试中拿A,甚至连SAT考试,中途睡着最后还能拿高分。他不仅精通学术,艺术也能达到顶级水平,弹吉他可以和专业人士媲美,画画能以假乱真。△兰根按照惯常路线,兰根或许会成为教授学者甚至诺贝尔奖获得者,但正如无数令人遗憾又诧异的“伤仲永”,成年后的兰根,仅用一个“惨”还不足以形容:上了两次大学,但蹉跎数年没有一份大学文凭;在工地做过苦力,在船上捞过海鲜,在工厂做过低级文员,在酒吧当过几年保镖。如今50多岁,在一家农场生活。他倒也是没有放弃学术,自创了一套叫做“CTMU”的“宇宙的理论认知模型”,但因为没有正规教育背景,写论文投稿从来都是石沉大海,因为编辑认为“这个只上了一年半大学的家伙,根本搞不清自己在说什么”。就这样,一位本可能对世界产生影响的天才,陨落了。这几十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也是“网红怪才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专门写了一本书去追问的问题。而答案,都写在那本轰动世界的经典著作《异类》中。格拉德威尔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2020年7月14日
其他

哲学教授沉迷女团,学生被迫营业做up主,这就是世界第一传媒系的日常?

要说谁是“世界第一传媒系”,很多人的第一反应肯定是:“啊,那必须是南加州啊!”但是!朋友!时代变了!自从2018年开始,传媒系世界第一的名号,不再是南加州了,而是ko
2020年7月13日
其他

“我们普通家庭孩子爬藤,从来不张口闭口谈钱”

幸福,这也是我从我的家庭里得到的最宝贵的东西。幸福不是请大学教授来给我做私人辅导,而是在我需要对话的时候能和爸爸坐下来谈心;幸福不是去国贸冰场上两千块一节的冰球课,而是花一个夏天让妈妈教我骑自行车。
2020年7月4日
其他

乘风破浪的博士们,正在帝都最火民办校建华打造一所创新高中

▲提雅学园亦庄效果图每位提雅学园的孩子,在进校时都会有一位成长导师,一直到毕业。这位导师将是整个学校中最懂他/她的人,在学业规划、发展方向、心理情感和个人生活方面,进行全程的陪伴和量身定制的引导。
2020年6月23日
其他

疫情=Gap Year?我劝大家还是理智考虑一下!

每个学校对I-20的规定不同,学生务必要先和学校沟通确认。根据gap的时长不同,学生的I-20需要重新激活,或者重新申请。无论哪种方式,恢复I-20的过程都要花费至少2-3个月。
2020年6月20日
其他

专访王立铭:美国科技封锁升级,我们愈发需要大国公民的心态

那个“人们在各国间自由往来、年轻人去全世界接受最好的教育”的时代,是不是即将成为“昨日的世界”?疫情和歧视让许多家庭动摇了出国留学的计划,美国对中国步步升级的科技封锁更是搞得人心惶惶,虽然“拟停发STEM留学签证”、“驱逐3000名留学生”这些骇人消息真正实施的可能性不大,但未来几年的中美关系实在不容乐观(←点击蓝字,看本号对于“留学生入境限制”的最新分析)。想要学习STEM的年轻人该怎么办?还要去留学吗?美国封锁之后,中国的科技发展会受到影响吗?科学还能拯救世界吗?……前几天,我们来到杭州,拜访了一位特别适合谈这些问题的人、深谙中美科技发展的浙江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王立铭。王立铭是位“非典型”科学家。在北大读本科时他师从知名生物学家饶毅,大四时听说自己的科学偶像——美国科学院院士David
2020年6月3日
其他

最新!特朗普对部分留学生的“入境限制”出台了,如何应对更多变的未来?

美国当地时间29日的白宫新闻发布会上,传了好几天的“部分留学生入境限制”终归还是发出了:“曾经在支持军民融合的机构,学习、工作、进行研究过的人,不能以F和J签证入境美国”。据悉,该声明将于6月1日生效。△白宫官网截图而就在此前的《纽约时报》的一则报告预测“根据官方估计,将有3000人被驱逐出境”,甚至列出了涉及到的大学名称,引发了很多中国留学生的恐慌情绪。△《纽约时报》新闻而在美国政府最新发布的声明中,并不包括“3000人”,也没有给出明确受影响的中国大学名单。那么,6月1日起,最有可能被禁止入境的人是谁?该禁令只针对持F(学生)和J(访问学者)两种签证的部分中国公民。而其中,又仅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硕博等)的中国公民会受到影响,而申请赴美接受本科教育的中国公民不受影响。此外,在美、英、香港、新加坡等非中国内地高校就读本科的中国公民,其入境不受影响。最具体的判断标准是,如果你学习、工作或待过的科研单位,实现或支持中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Military-Civil
2020年5月30日
其他

亲历北大和MIT,我选择回国做一名小学老师

见到匆匆从学校赶来的“小飞机”博士的时候,她利落而朴素的形象、条理清晰的表述,很符合我们对理科博士的固有印象;但话匣子一打开,当她谈起知识分子的职责、母语文化时,又散发出当下少见的理想主义的光芒。
2020年5月8日
其他

3成家庭推迟出国计划,“疫情”下的蝴蝶效应

担心疫情,担心安全,也担心孩子受歧视,不如国内读书来的安耽。虽然已经拿到了心仪美高的录取,杭州妈妈Betty内心显然是有些犹豫的。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所有的计划,眼看着英美等国确诊人数不断上扬,142万留学生滞留海外,学校纷纷关门停课;与此同时,许多国家、地方封城封国,人流和物流中断,持续了30余年的经济全球化,突然被按下暂停键。△在川普发推特表示“禁止移民入境”当天,只有27%的读者表示依旧坚定要去美国留学“当前形势下,还要不要出国留学?”这个问题在准留学生和家长圈中引发热议,也引起了“爸爸真棒”小伙伴的关注。有多少人家庭放弃或延缓出国计划?有多少人更加坚定了?他们各自的理由又是什么呢?为此,升本君与若干小、中、高家长和学生进行了访谈,在“爸爸真棒”国际教育读者群发起了《疫情之下的留学路》问卷调研,共搜集了有效问卷622份(其中18.4%的家庭孩子已在海外留学,6.9%今年拿到录取,剩余74.7%均未留学,属于准留学生家庭),结果发现:1、绝大部分家庭,依旧计划送孩子出国读书填写问卷的准留学生家庭中,七成家庭选择“仍然确定会送孩子出国读书”;在已经出国留学的家庭中,选择“继续留学”的也占了78.9%。在另外三成“不确定出国留学”的家庭中,“坚决不出去”的仍然是极少数,大部分还是处于犹豫中的家长。2、送孩子出国读书的时间,或有延迟虽然大部分的家庭还是计划出国,但其中不少打算“推迟送孩子出国的年龄”。比如原本计划高中出国的,现在考虑本科,甚至到了研究生再送出去。3、影响是否出国的三大因素:歧视、疫情和经济在影响出国决定的因素中,排在第一的竟是“担心对华人不友好”,在访谈中,也有家长多次提及“排华”、“排挤”、“种族歧视”等关键词。其次,由疫情引发的“安全、停课、标化考试一再取消”等,以及衍生的“经济不景气、就业困难”等因素,也影响了家庭的留学决定。△参与此次调研的以双语和小留家长为主,也仅代表这部分家长的观点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如今国际形势之下,真放弃出国留学的家庭不多,犹豫不决的确实不少。01
2020年4月25日
其他

专访何帆:世界变局下的教育

我一贯笃信:真正的大家,是可以最简单易懂的话,把深刻复杂的问题用说清楚的,在这个变局时代尤其如此。所以,当发现何帆教授的经济学报告《变量》比小说还好看时,我不禁惊呼:果真不愧是经济学大家!
2020年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