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的博士们,正在帝都最火民办校建华打造一所创新高中
帝都“最牛”民办学校北京市建华实验学校(以下简称“建华教育”),要开创新国际高中了!
说起建华教育,在帝都民办学校家长圈里应该无人不知吧。每年幼升小、小升初,家长挤破头都想进。拿2017和2018年为例,小学和初中的最终录取比例都低于5%,堪比申请哈佛大学。
其教育质量在北京的民办校中数一数二,多年来中高考平均成绩稳居海淀区6-9名,在公立牛校环伺的海淀区突出重围。
一直以来,建华教育的毕业生都只能参加国内高考。而2020年,这所有着近30年历史的老牌民办校终于有了国际化的方向,而且一出手就与众不同——提雅学园Theia Academy作为建华教育立足教育创新设立的全球化高中,在筹备2年之后,正式面向全球14-16岁的孩子们,启动创始届招募。
创校团队带着浓厚的建华基因,100%硕士学历,60%博士学历,40%留学背景,这样的超高学历团队在国内可以说是顶配了;
和大多数国际化高中不同,提雅学园不采用现有国外的课程体系,而是用了2年时间,研发 “目标-经历-反馈”(Goal-Experience-Feedback)的创新教育培养体系,这应该是笔者目前所看到过的国内最具突破性的原创国际课程体系;
联手美国MTC(美国顶尖私立高中组成的能力素养成绩单联盟),建立“知识能力GPA+个性化通用素养”的双轨制反馈评估体系,对接世界顶尖大学。
“一群‘乘风破浪’的博士硕士们,用满腔的教育热情,对中国教育现状,交出了一份独一无二的答卷。”
这是我在北京市建华实验学校提雅学园的创校筹备办公室,和创校团队深聊了3小时后,最大的感受。
老牌建华教育+创新提雅学园的独特配置,究竟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带来怎样的学习体验?我们走进提雅学园一探究竟(7月5日,建华教育提雅学园创校团队将在线直播分享,文末有预告,不要错过)。
这段戳中人心的感慨,来自于提雅学园中一群在中国“接受过最好教育”的博士们。他们毕业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等等,看似受过的所谓“完整”的教育之路,但其实后来发现并不“完整”。
当有一个机会,可以让他们将多年对于教育本质和未来教育的理解和反思融入进来,彻底、系统地去创建一所新式学校时,大家一拍即合。“推动学校教育创新和发展”成了提雅学园创校团队的共识,也得到了建华教育谭静校长的支持。
“Theia”是希腊神话中的光明女神,从洞穴走出来的人因为光而看到全新的世界。提雅学园的初衷,延续着谭静校长提出教育应支持更多人“转向光”的理念,希望支持所有人都“成为有光的人”,这也是他们培养孩子的方向。
如果以“成为有光的人”为信念,提雅学园到底要做什么样的教育?这是摆在团队面前的第一个问题。
“答案在未来的趋势里,”北京市建华实验学校校长助理、北京市建华亦庄高中(筹)副校长、提雅学园筹备负责人王强博士说。尽管现在有波折,但他相信,未来有两大趋势是确定的:
第一,工业时代的教育体系,无法支持人类步入高智能时代,所以要做面向未来的教育;
第二,全球一体化是不可逆的,中国在其中一定会担当重要角色,所以要培养具有中国自信的全球化人才,促进全球发展与支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基于上述两个确定的趋势,提雅学园创校团队认为,首先提雅学园要做的肯定是国际化教育,基于孩子的兴趣和优势,基于中国自信,培养面向未来的能力和全球化视野。如此,在路径选择上,在课程体系方面,我们不想照搬任何一种现有的国外课程,而希望做中国本土化的国际教育方案。”
出国接受教育,就一定留在国外么?提雅学园的教育愿景,希望培养的是可以回得来的人才,未来在中国或者世界各地从事与中国有关的事情,不仅可以改变中国,还可以影响世界。
目前,国内还没有独立的本土化国际教育方案,从无到有创立课程系统的难度可想而知。提雅学园要做怎样的中国本土化国际教育方案?这是摆在提雅学园创校团队面前的第二个问题。
提雅学园团队先后参访了斯坦福(Stanford University)、密涅瓦(Minerva at KGI)、霍肯中学(Hawken School)、千禧学校(Millennium School)以及HTH等美国著名的创新型大学和中学,在对国内外的主流课程体系深入研究、加上多年教育一线的实践经验后,研发出了一套系统性教育培养体系——目标-经历-反馈(Goal-Experience-Feedback)(以下简称GEF)。
▲提雅学园GEF(Goal-Experience-Feedback)教育培养体系
“这套GEF培养体系的逻辑来自于教育本身:我们认为人的成长和学习,就是基于他有自己的目标,然后通过不断经历、学习,再不断反馈、修订,从而达到目标。”建华教育提雅学园教育培养体系负责人陈闽江博士说。
从笔者的角度来看,这个体系最让我欣赏的地方在于,它是一个系统的创新。我们常说PBL是创新,但它其实仅局限于教学法层面或是学习方法层面的创新,是一个“点状”的产品。但是提雅学园GEF教育培养体系的创新,将目标、经历、反馈三个重要的环节紧密串联在一起,系统性、持续性地支持孩子的成长与发展。
▷目标:我们想要培养怎样的学生?
“成为有光的人,指引自己、温暖他人、照耀世界。这是提雅学园的培养目标,也是每个人对自己的期待。”王强博士说。
为了将这三个目标落地,提雅学园GEF教研团队搭建了通用素养模型和知识技能图谱,从知识、能力、价值观等方面,将提雅学园的育人目标结构化展开。
◇通用素养:培养12种素养,从容面对未来
“我们研究了世界范围内多个非常重要的素养体系和标准框架,从中筛选出了最适合的12项国际通用、面向未来的素养目标。”陈闽江博士说。这些素养包括:
◇学识能力:构建扎实的知识技能框架
除了软性的通用素养,扎实的学识能力也是提雅学园重要的培养目标。提雅学园参考了国内高中课程标准、美国下一代科学教育标准(NGSS)、IBDP课程标准、AP考试大纲等,构建了领域和学科的知识技能图谱。
▲数学知识体系图谱(局部,点击看大图)
“传统教科书章节设置缺乏对知识的系统性呈现;当下微课、微视频又常常将知识点拆分讲解;二者共同加剧了学生在知识获取及建构时的碎片化。学生们如盲人摸象,常常只看到局部,缺乏对局部之间关联理解,更无法形成对某一领域知识框架的完整认识。” 陈闽江博士分享说。
而提雅学园搭建的图谱就好像把每个领域“全景导航图”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的学习更具有全局观。
▷经历:我们如何学习?
在提雅学园的筹备办公室,笔者一下子被楼梯两旁的海报吸引。
“科学续命教程:如何健康地喝奶茶?”
“如何用一辆智能小车,挑战想象的世界?”
“杜丽娘与朱丽叶谁是恋爱脑?”
“后真相时代,谁是真凶,谁是良民?”
一个个有趣的话题,都是提雅学园在课程打磨过程中,与建华中学生共同设计的提雅学园未来课程的DEMO。
“在课上,我看到了学生为了做智能小车,每次都主动留堂;为了设计‘多功能操场’方案,一次次推翻原先的设计;对焊接电路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天午休都到实验室练习,就为了焊接一块焊点爆满美观的电路板。”提雅学园展开性学习负责人和智涛博士分享和学生共建的智能小车PBL项目研发时提到。
在这些课程中,学生们既学到了设计思维的精髓,也锻炼了各种能力,更重要的是,因为兴趣找到了自驱力。
在提雅学园,学生的主要经历会集中在6个方面:底层核心学习、领域通识学习、展开性学习、学院生活、健康发展和导师陪伴。
◇ 课堂:建立底层思维,接受通识教育
拿底层核心学习来说,共有5门课程:沟通与表达,自我认知与心理学,人生与哲学,批判性思维,创新与设计思维。
现在我们常说一个人“缺乏底层思维”,其实在传统的学校学习中,我们何尝学过这些。很多成年人长大了,仍然不能清晰地认识自己、表达自己、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就是因为此。但在提雅学园,为了锻炼学生的这些思维方式,专门开发了独立的课程。
再说领域通识学习,传统的中学教育里,过度强调分科学习和琐碎知识点的学习,这容易导致学生只窥一斑,不知全貌,而提雅学园则是以“学习领域”区分,帮助学生站在更高的视角探索和学习。
从提雅学园毕业的小伙伴,若干年后可能已经忘记如何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但一定会记得科学家研究世界的通用思维和技术方法,遇到相关问题要往什么方向寻找答案。
最后是展开性学习。学生在通识领域产生的兴趣,可以在这个板块进行更深入、更专业化的学习;同时还会通过PBL实现基于真实问题的跨领域学习。
比如,此前提雅学园邀请了来自京东方、科大讯飞等等企业的一线专家,和学生们一起做关于语音智能、显示技术、未来农业等多个方向的PBL项目,指导学生解决真实问题。
▲提雅学园与企业共建合作式PBL
◇ 课外:校内所有活动,都是学习的经历
在提雅学园,学习不仅只局限于课程,学院活动、健康活动、导师陪伴等也属于学习的范畴。
比如,入学之初,孩子们可以加入一个学院,参与学院内部的社交、住宿、运动以及学院间的议事。“我们希望每一位学院成员在校期间都能够在与同伴们共同生活的过程中学会沟通交往,制定规则,处理矛盾,推进个人的社会化进程。” 王强博士说。
身心健康也是提雅学园非常关注的领域,学校不仅有各种体育俱乐部,还有专门的老师对学生的健康、饮食进行追踪;培养学生烹饪、心肺复苏等必备的生活与急救技能。
每位提雅学园的孩子,在进校时都会有一位成长导师,一直到毕业。这位导师将是整个学校中最懂他/她的人,在学业规划、发展方向、心理情感和个人生活方面,进行全程的陪伴和量身定制的引导。
▷反馈:我们如何评价?
“提及评价,大多数人的印象是各种形式的测试,一张张试卷,一个个分数和一次次排名……长久以来,评价的认证性和选拔性占据了绝对重要的地位,而它的最重要的意义却被长期忽视——那就是给予学生反馈,进而有的放矢地修正和提升。”陈闽江博士这番话道出了评价的本质。
在美国,“去标化”的评价已经逐渐发展为未来趋势,大学对于升学中标化成绩的作用一再弱化,而转为更看重实际的素养和能力的呈现。
在素养评价方面,提雅学园在与MTC(Mastery Transcript Consortium, 掌握式素养成绩单联盟)对接的基础上,构建了完整的素养评价与反馈体系。
MTC是由百余所美国顶尖私立高中组成的能力素养成绩单联盟,其中包括藤校录取比率极高的诸多顶尖私立高中,如菲利普斯安多福高中,菲利普斯埃克赛特学院,纽约的道顿学校等。目前MTC的成员校已遍布全球20多个国家,提雅学园也早已是第一批加入的中国成员校之一。
▲2019年4月建华教育提雅学园项目正式加入MTC
和传统升学在成绩上仅提交GPA不同,MTC来了一次深刻的变革,更强调对学生的能力素养进行跟踪性评估,让大学看到学生在高中阶段整体的学习经历和进步。
在提雅学园,王强博士介绍,每学期结束,除了知识和技能考察的成绩会收入学生们的GPA成绩单外,还有评价系统中的成长性跟踪,学生会向学校的学术委员会做一次展示,告诉评委:我这学期的哪些通用素养得到了发展,证明自己的成长。 最后学校会用数据化立体成像来反应每个学生的通用素养进化。
“在毕业时,学生们会拥有一份完整的电子档案,背后有丰富的材料作为支撑,这是比GPA成绩单和个人陈述都更有说服力的成长证明。”王强博士说。
在2019/2020年申请季,第一批MTC成员学校已经开始用MTC申请,并拿到了不错的offer,这也给了提雅学园创校团队很大的信心。
采访中,我问王强博士,“这么新的一个系统,你们怎么知道它是能落地的?”
他想了想说,“前期我们已经做了为期2年的准备,并且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和调整,把课程磨合到比较好的水平,更重要的是,我们有一群志同道合、非常优秀的小伙伴,共同努力将体系落地”。
当笔者翻开提雅学园的创校师资列表,发现其100%硕士、60%博士中,除了上面提及的毕业于国内一线高校外,还有来自剑桥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伦敦政经等海外名校的伙伴,可以说是国际化学校的顶配了。
从他们的介绍中,笔者能看到,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教育热情和自己的“绝活儿”而来,希望带着提雅学园的学生一起创造无限可能。
👇上下滑动,看提雅学园创校团队部分成员👇
▲提雅学园汉语课程老师金枭,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育学硕士,复旦大学汉语言文学学士,曾任教于马里兰州Oakland Mills Middle School、Bonnie Branch Middle School,教授当地孩子学习语言。
▲提雅学园批判性思维课程老师金泰延,中国科学院大学&丹麦奥尔堡大学管理学双硕士,她曾经在全球知名咨询管理公司毕马威工作3年,也是少年商学院《青少年辩论基础课》的特约导师。
▲提雅学园的导师制研发则由陈阳老师负责,他在北京大学完成了本硕博连读,在建华工作期间,他不仅仅是最受学生们爱戴的班主任和理综学霸,更是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还曾代表学校赴国家级贫困县扶贫支教一年。
▲提雅学园健康发展社区负责人周芳菲老师,北京大学医学博士、北海道大学教育学硕士,日本温泉气候物理医学会会员,曾就职于日本北海道大学,深入调研欧美及亚洲学生健康成长培养体系,先后编译多本日本、美国医学保健著作。
▲提雅学园英语课程老师区颖怡,北京师范大学英语笔译硕士、北京外国语大学新闻学/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先后主责编译生物学、数学等诸多美国青少年读本,也曾工作于小米、腾讯。
▲提雅学园展开性学习负责人和智涛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精通算法及程序开发。
▲提雅学园顾问、特聘老师Eddie博士,前旧金山大学/加州州立大学讲师,曾旅居世界不同国家,从事教师培训和教育创新研究。
▲提雅学园学院共同体负责人张薇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是建华最受学生喜爱的物理老师。
▲提雅学园技术负责人李岩博士,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曾任北京中科奥森数据研发总监,北京越视科技联合创始人。
▲提雅学园艺术与美学领域负责人、首席设计师吴越老师,清华大学艺术硕士,曾参加中国北车动车项目研发设计。
▲提雅学园空间设计规划师、艺术与美学领域老师耿婧,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硕士,曾在澳大利亚MarketingEye等公司任UI设计师和景观设计师。
这些老师的角色不只是给学生传授知识,而更像是激发者和教练。他们更懂得现在的学生,知道如何用适合的方式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没有固化的教育框架,更能适应现在快速变化的时代对于知识迭代的要求,也更能符合提雅学园对于“创新”的需求。
「原生于建华,回馈于教育 」
由于疫情,笔者没法到提雅学园位于亦庄的新校园参观。但从美国南加州大学建筑学院院长马清运操刀设计的学校效果图来看,是笔者非常喜欢的开放式的学习空间。这个空间中最重要的关键词是“留白”,有大量的地方留给学生去思考、创新。还有另外一部分会开放给社会,一些企业会把他们正在做的项目带到学校来,让学生在学校里就能体验最真实的PBL学习。
👇上下滑动看提雅学园开放式的学习空间👇
采访的最后,我问了王强博士和陈闽江博士一个问题,那么难,为什么想去做下来?
王强博士说,“在中国做创新学校很难,但是我们原生于建华,深受建华长久以来在素质教育方向的创新探索与成绩的感染,团队里的伙伴们也都希望将自己教育经历的反思,回馈到教育中,希望我们的更多实践,能够对中国的教育创新有所推动”。
如果你想对提雅学园有进一步了解
2020年7月5日星期日19:00-21:00,提雅学园创校团队,将在线分享:面向未来的新式国际教育。
建华教育提雅学园教育培养体系负责人陈闽江博士,建华教育提雅学园创始届招募负责人郑方圆老师,将线上与大家分享“建华教育提雅学园如何打造面向未来的创新国际高中”。
建华教育提雅学园汉语课程老师金枭,将对话提雅学园战略合作伙伴融尚南希伙伴管理合伙人&申请项目负责人、融尚国际教育(融尚私塾)创始人、普林斯顿大学前华北地区校友面试负责人、清华苏世民学院研究生导师雪麑,分享“留学前时代——如何理解,如何选择,如何准备”。
👇识别海报中二维码👇
添加「提雅学园Theia Academy」咨询老师
回复“活动”,获取分享直播链接
提雅学园2020创始届招募开启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建华教育提雅学园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