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哲学教授沉迷女团,学生被迫营业做up主,这就是世界第一传媒系的日常?

马基克 爸爸真棒 2023-07-12

要说谁是“世界第一传媒系”,很多人的第一反应肯定是:“啊,那必须是南加州啊!”

但是!朋友!时代变了!自从2018年开始,传媒系世界第一的名号,不再是南加州了,而是ko no UvA da!(是我荷兰的UvA了)

也许有些人对UvA这个名字不太熟悉,他是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简写(也就是我在读的学校)。

△在2020QS世界大学传媒学科排名中,荷兰阿姆斯特大学依旧是稳稳的世界第一,接下来才是南加大、伦敦政经、斯坦福等

△2020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刚刚发布,阿姆斯特丹大学在新闻传播学专业中位居第一。该学科国内仅有中山大学上榜,而且位居世界151-200名 

听说我在世界第一的专业里上课以后,经常以前的同学家长就会来问我一些问题:



老马,你这个专业比其他学校强在哪里啊?考试是不是很多啊?学业压力大吗?

额。。。我也不知道,就。。。每周两节课,每节课2小时然后教授还可能只上一个半小时?考试嘛。。。一个7周的course最多两个考试,有时只有结业考,甚至写篇论文代替考试?




虽然这些是事实,但是也被我说得太水了。今天正好有个机会,可以好好聊聊,我在这个“世界第一的传媒专业”平时到底在干什么。也可以扫码进入“爸爸真棒”B站视频号“国际教育一姐”先睹为快,全程高能。


01 。

女团、蒸汽波音乐、梗文化

教授的研究方向很超前

我们系有个特点是上课不用课本,我现在大二念完了只用到了一次课本,还是自己大学出版的《古典哲学导论》。

我们大一的老师说:“我们学的东西都太新了,等课本印出来,就过时了。”

取而代之的是老师每周都会提前给我们这周要做的reading(阅读材料),每周少则十几页,多则几十页,通常都是最近一两年内发的论文,或者一些的“秃头”大佬们写的该领域的经典论文。

甚至我们的阅读材料,都是自己大学教授发表的论文。

比如有一次上课,我们的材料是一个叫Boross的写的,我看着这名字就感觉有点眼熟,结果发现我的小课老师也叫Boross。

所以我们老师上课需要自己解析自己的论文写了什么,大概其他的大学也会去采用他们的文章。

他有篇论文很有意思,关于韩国女团。一个典型的匈牙利男教授,似乎因为自己很喜欢女团,就通过研究这些女团成员的演出性格与私下性格是否有差异,来研究人是否在不同场合、不同语境下,会拥有不同的性格。

其实除了这个沉迷女团的教授以外,其他老师也很有意思。

我还上过一门课,是研究网络对于现代艺术的影响,这门课的美国老师很喜欢音乐,他上课就着重分析网络平台对于音乐圈的正负面影响,比如电子合成乐是否会完全取代真人乐团的伴奏等等。而且不仅是学,我们有一节实践课的内容就是自己去创作一首蒸汽波音乐,我选择的是松田圣子的歌。

通常来说如果我们的结课作业是小论文的话,可选择的主题就非常宽泛。比如刚才那个课程,那个老师也听过初音未来和vocaloid(制作初音歌曲的程序),于是我就结合学过的内容,写了一篇解析初音未来如何帮助网络音乐人走向线下的文章。

▽点击音乐,一起听下初音的歌吧~



02 。

不学哲学的传媒人不是好主播

课程设置五花八门

其次,UvA的传媒课程内容非常之广泛,也非常注重学术产出。我们每七周一个course,一个学期上5,6个不同的课程,而内容也是千奇百怪,有哲学,研究流行文化,电影拍摄技巧与评论等等。

△比如以上建议的大二第二学期的5门课程中,竟然有2门哲学课,还分媒体研究和媒体与文化专业(感觉自己走错了专业教室……

这次我要讲的是我们大二最后一个课程,叫TV practice。这个课程的最终作业是让学生们小组合作,创建一个属于自己的Youtube Channel,拍摄共15分钟的视频,上传到视频网站,并且还需要配套的社交媒体账号联动。

对此,有些人(就是我)会想,“这也太简单了,给我一周我就能把这些东西做完”。事实证明,这个课程当然没这么简单,从第一周开始,我们每次课后都会有剪辑或者书面作业。

从第一周开始,我们逐步学习了拍摄角度,剪辑技巧,如何找采访对方,构思自己频道,分析优缺点,再到写企划书,实际拍摄等,一共有二十多个不同的作业。除了上千字的企划书以外,还有两个演讲已经以及一千字的个人反思要做(直到写这篇文章时,我个人反思还没写完)。

👇上下滑动,看看我作业的deadline👇

可以说,这个课程是让学生把自己模拟成一个电视节目策划人,体验了一次从构思到推销到实际出成品的完整过程。正常情况下,我们还有两次去当地专业录音棚考察并使用的机会,但是由于疫情期间全部变成网课,这也就作罢了。

要创建一个成功的个人频道,有趣的构思是重中之重,也就是说,为什么别人想来看你的视频。是你长得美如天仙,还是有桥本环奈的搞笑颜艺(仙女有颜艺依旧是仙女)?如果都没有,还是老老实实想些别人没做过的东西比较好,不论是实体电视节目还是网络视频,原创性都很重要。

(桥本坏奈:隐约被cue到)

03 。

做up主真的很简单吗?

由于疫情上网课的关系,我和班上另一个中国同学都提早回了国,方便起见就我们两个一组了。我们经过“多方研究”决定了做虚拟主播(其实可能主要还是因为,作为老二次元,我比较喜欢这些东西)。

虚拟主播是通过动作追踪等技术,把一个人变成2D的动画人物,让他们代替真人与观众互动的新科技。这是2017年日本人想出的一个企划(绊爱Kizuna Ai),仅短短3年就迅速发展成了巨大的市场,现在已经大概有几百个这样的主播了,b站也有很多。

△绊爱Kizuna Ai

以往一套完整的动作捕捉设备动辄就要上万元,然而现在通过Facerig的程序,我们组只花了68块人民币,就解决了这个问题,虽然效果肯定不如专业设备,不过至少能用。

事实上在我们剪出样片之前,我们老师一直很担忧,从老牌动画公司出身的他,着实不相信现在人可以用一台笔记本就实现这个效果。

▷想要做up?先写可行性分析报告 

做up主可不是玩的,我们还需要写很多文章,来跟老师说明“为什么我们选择做这个,这有什么优势”等。

这次,我们其中一个作业就是做horizontal & vertical research,也就是横向与纵向调查

横向就是调查的广度,比如主流Youtube视频的特点,主角的性格,内容趋势;而纵向就是虚拟主播的视频体裁,使用的技术以及讨喜的人设等。我们需要通过一大堆资料,来证明我们的企划是可行并且前途的。

▷还得证明你的项目与众不同

光是通过可行性来说服老师还不够,我们还要证明这个企划是有新意的,而不是和市场上大多卖萌的虚拟主播们一样。我们一开始想做纪录片形式,让这个主播去介绍些什么,但是这未免也太无聊了,然而做纯日常向的话以我们的人物形象和质量,这太粗糙了。

后来经过老师提醒,我们决定以日常+加上时事的模式进行拍摄。具体来说就是以日常轻松的基调,配合对时事事件进行讨论。

▷构思、拍摄、剪辑……作品背后的无数次崩溃

在定下方案后,就是设计剧情,人设,然后实际拍摄。

首先我们找了一个喜欢的形象作为主角,这应该是一只小狐狸。他的名字叫Neko,是日语里猫的意思。性格上为了讨喜,我们设计成了一个从2080年回来的,热爱阴阳怪气的人工智能。

拍摄的过程其实和构思一样噩梦。虽然一共才三段视频20分钟不到,我们前前后后拍了大概6-7个小时的素材。就比如语言问题,我说英语语气比较“低沉”,以至于我的组员说我像“别人欠了我一屁股债”一样。后来与老师商量后,他同意了我们以中文+字幕的方式来拍摄。

当然做字幕也有麻烦,首先这涉及到翻译的问题,我们要把中文翻译成对应的英语。我做字幕时就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我不按剧本念台词要自由发挥啊?但凡说了不一样的话,就需要重新根据实际台词来翻译,一些中文的流行语则需要找到相应的英语俚语,真的就…哎。

在经历无数次崩溃与“热烈讨论”后,总算把视频做好了。

大家如果感兴趣的话哔哩哔哩上搜索NekoChannel 

虽然当中经历了很多挫折,不过结果是好的。

做完演讲后,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都还蛮喜欢。演讲的内容主要是与所有人汇报自己组的成果,评断人不仅仅是课程老师,还有一些UvA毕业的,现在荷兰当地做新媒体行业的前辈。当然同学也能发表自己的意见,毕竟一个节目好看与否,还是观众说了算。

一个同班还跟我们说“你们做下去的话我也一定会关注下去,这太有趣了”。

总的来说,这个课程尽管它没有课本和考试,可是它却比那些需要考试的课程更为丰满。毕竟,我们是需要在真实的在网络世界中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这种高强度的实践性,是课本中学不到的。如果未来有学生希望做节目策划相关的工作,那么他就会比其他人要有经验的多。

也许,这类创新的教学方式,就是UvA的传媒系能拿到世界第一的原因吧。

探索新国际化教育

👇欢迎关注“爸爸真棒”的B站频道👇

国际教育一姐

教育大咖独家专访、最酷00后故事

一姐带你看



你还“在看”吗?

有细心的朋友发现,微信推送现在不按时间排序了。如果大家还希望和从前一样,每天准时和“爸爸真棒”见面,可以这样做:

第一步:在下面点个“在看”;

第二步:按下面方法给我们星标,成为我们的“常读用户”,就能每天第一时间看到“爸爸真棒”的文章了。你的喜欢对我们很重要,期待再次按时见面!



点亮在看,你最好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