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一代“躺平”的孩子,90%源自家长的功利心

维舟 爸爸真棒 2023-01-27

可能每个家长都多多少少听过“培养孩子的内驱力才是王道”这类教育原理,并且越是到后半程,内驱力带来的效应就越大,这样的孩子往往能走得更远、做出更大成就。

但道理都懂,怎么做却又是另外一回事,因为那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内驱力”到底埋藏在哪里、又如何培养,焦虑之余实在无从着手,难怪有人感叹:“寻找内驱力,真是一门玄学……”

也正因此,有些家长干脆把这归结为“天性”,似乎有些孩子天生就很好强,为了力争上游,自愿用心苦读,看上去内驱力很强;反过来,那些“性格恬淡”的孩子好像就没啥欲望,在如今的做题模式下,更连剩余的一点读书的兴趣都渐渐消磨殆尽。

这的确是一个好问题,或许可以说,如何挖掘、培养“内驱力”,涉及到教育的根本,这首先需要我们重新认识教育对孩子究竟意味着什么。

01 。

一个没有内驱力的孩子

的确,并不是所有孩子都争强好胜,更不见得都那么爱学习——也许绝大部分孩子都更爱玩。

我有一位朋友就曾和我说,发现自家的孩子生来就对很多事都满不在乎,为了激发他的兴趣,夫妻俩也绞尽脑汁,但都收效甚微。

这孩子甚至对乐高等玩具也不喜欢,谈不上对什么东西特别喜欢。正因此,所以物质激励对他也没用,比如告诉他,只要你达到某个目标,爸妈就奖励你,你想要什么?这时他勉强会想出来一个,但第二天就忘了自己想要这个。

以至于过后家长不得不提醒他:你不是说过你想要某某吗?换言之,那其实不是他真正想要的,只是为了应付家长的问题,不得不硬找出来一个。

他在课堂上经常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爱和人交头接耳。一次语文考得还不错,妈妈向老师致谢,老师也很直:“你们家长不用谢我,你儿子在课堂上根本没专心听讲,这次考得好,完全都是你们自己在外面补出来的。”

这样一个孩子,看起来没什么大毛病,但老师和家长都已经不知道怎么教他了。看似更糟的是:他似乎分辨不清真假,常常把真实与虚构混为一谈,说话缺乏条理性、逻辑性。

他话很多,放学路上很愿意说起学校里的事,还绘声绘色,但上小学后不久,家里人就发现,他的话真假掺半,有时前两句是真的,后两句就都是编的。

有一次,他和家长说起别人在他书包里塞小纸条,带有辱骂色彩,而且说了不止一次。家长担心这是校园霸凌,很快反映给了班主任,结果得到的答复大跌眼镜:老师说,她早就知道这事,但这传小纸条不是单方面的,而是两个孩子彼此都在这么做,相互间也没有欺凌,因为传的时候他们非常愉快,老师发现后一度想把他们拆开,他们都不愿意。

这些其实也都不算大问题,但老人和爸爸的教育观念都很保守传统,觉得这是“撒谎”,一定要改正,战胜、矫正孩子身上部符合道德理想模式的习惯和个性,必要时甚至使用暴力。

然而这对孩子也没用,他不畏惧权威,不管老师、父母怎么吼,只是当时稍稍收敛,但事实上没有改变,不久就故态复萌。甚至有时对爸爸会有一种挑衅的态度,测试他的底线,看这么做他会不会生气、生多大的气。

这个孩子看起来很超然,外界很难影响到他内心世界。如果要去“管”他,确实好像都拿他没辙——事实上,他这种个性的形成,很大一个原因可能就是家里管他的人太多了,方式又大抵是逆势而为,总想要“矫正”他。

其实,他很会编故事,如果顺势而为,将来说不定可以是一个很优秀的小说家或剧作家。

02 。 

内驱力是什么?

不难看出,这里的一个关键问题在于:很多家长想的,并非“发现孩子的兴趣点”,而是“设法让他对学习产生内驱力”,换言之,是“怎么让他热爱上他原本不喜欢的东西”。

这个孩子并非没有自己的兴趣,但他编故事的热情,却被家长忧虑地看作是“撒谎”,是需要加以矫正的倾向。

世间原本就有千千万万的事物,学习只是其中之一,而兴趣这件事又因人而异,如果想让一个对A感兴趣的孩子非要对B产生“内驱力”,那确实难免事倍功半、乃至缘木求鱼。

我们的教育理念一直以来强调的并不是“顺其自然”地发展孩子的个性特质,而是按照一个理想模型来塑造个体。这样,很多家长都在花了大量脑筋和精力,就像是在和孩子较劲,力图将他纳入到学习的轨道上来。

这是反复出现的悲剧:很多孩子有兴趣,但却得不到允许充分发展,因为家长想看到的只是他们对学习的热情,仿佛这热情不该用在别的方面。

我一位同事曾说,她儿子才三四岁,倒是活泼可爱,但令她尴尬的是,这孩子对益智游戏兴趣寡淡,最喜欢的竟是广场舞。

她软硬兼施,想了很多办法想把他的兴趣引导到学习上来,但孩子还是听到广场舞的音乐就会闻声起舞。

且不说人的兴趣本来就纷繁多元,那些在学习之外的兴趣也未必就不能成才,更未必对发展自己的综合能力无用。我在教育访谈中就曾遇到一位初一女生,她其实很喜欢跳舞,但甚至都不敢向父母提出,因为其父非常严厉,在这样的家庭压力之下,她变得拘谨内敛。

她很羡慕自己的好友——那个女孩子每周去练习跳舞,看起来自信得多,表达流利,侃侃而谈,这很有可能跟她对自己身体的掌控感有关。

“内驱力”原本就是自然生发、不求回报的,中国家长在这方面最大的认识误区,恰是给孩子的兴趣设定功利性的目标:只有有助于提升成绩的,才得到肯定和鼓励。这往往在不知不觉中扼杀了孩子真正的兴趣点,因为那可能被看作是有碍于实现学习目标的旁门左道。

很多兴趣乍看都是无用的。达尔文从小就喜欢观察各种昆虫,但其父遵从当时的正统理念,却希望他做医生或神父。

在父亲的反复劝告下,他一度也听从了,但十九岁回乡时终于坦承自己不想当医生,其父大发雷霆:“你整天不务正业,只晓得打猎、玩狗和抓老鼠,将来你会丢尽自己和家人的脸!”

三年后,达尔文登上“小猎犬号”前往南美,健康状况糟糕、又缺乏必要的训练,看起来完全是个前途无望的“废柴”,但就是这趟旅程奠定了他进化论的基础,最终使他成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生物学家。

因此,要认清楚一点:并不是只有对学习的热情才叫“内驱力”,要观察、发现、引导孩子的内驱力,首先得允许“无用的兴趣”。

要知道,很多创新发现在起初看起来都是没什么用的,甚至当事人自己也说不清楚。现代运载火箭之父冯·布劳恩有一句名言:“基础研究就是:当我在做的时候,我不知道我在做什么。”

这看似茫无目的,但也正因此才不具任何功利目的,当事人只是沉浸在自己的兴趣之中,由此带来的喜悦就是最大的奖励和回馈——这才是真正的“内驱力”。

03 。

如何培养内驱力?

内驱力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自发的,这倒不是说家长什么都做不了,只是说,顺势而为的引导,要远比逆势而为的较劲重要得多——就算你希望孩子对某些方面产生兴趣,也别用力过猛了。

我一位朋友曾说,她六七岁的时候,一度对天文学萌生了强烈兴趣,但却很快就被其母生生掐灭了。她妈当年就是差了三分没考上北大天文系,引为憾事,看到女儿展露出这样的天赋时,惊喜莫名,买了大量器材、书籍一对一辅导。

短短一个暑假,每天密集灌输,甚至半夜三四点把女儿叫起来看星图星空,搞得孩子苦不堪言,再也不想碰天文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内驱力”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耐心引导的,这往往需要家长退后一步,不要过度干预,把自主权交给孩子,容许他自由生长。

现在的问题,恰恰是很多家长克制不住地想要把孩子往自己设想好的方向上赶,以至于有时做过头了还不如不做——但这并不意味着家长可以轻松自在地什么都不做,恰恰相反,这需要高度的技巧,懂得什么时候该做、什么时候不该做、做到什么程度为止。

如果不知道怎么做,那至少可以少做。前一阵爆红的海淀鸡娃故事里,有个桥段很耐人寻味:孩子最终能考上北京四中,靠的并不是打鸡血拼出来的那些附加分,而是她自己的写作爱好。

那时在学习的苦闷中,自己写写小说是她唯一的放松方式,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像韩寒一样休学写作,这梦想绝不会得到父母支持,他们要为她选择最稳妥的道路,只是没扼杀她这个爱好,她得以发表了一些作品,正是这个特长使她脱颖而出被录取了。

最终,她从事的也是与爱好相关的工作:考上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目前的职业是编剧。

这个例子至少表明,仅仅鸡娃是不够的。通篇看下来,她是赢在学习上有主动性,又善于掌握技巧(一部分是老师教的功劳),而不是她妈鸡娃的结果。

当然,这或许也可归功于她妈鸡娃的尺度拿捏得好——既保住了学习成绩不拖后腿,又没让孩子变成呆滞的机器。

说到这个“度”,似乎很难掌握,但其实归结到底就是一个原则:教育以孩子为本。

早在1919年,美国教育家杜威就提出“儿童本位论”,教育现象学的开创者马克斯·范梅南则更进一步提出,教师必须深切地体验孩子处于何种情境之中,要倾听孩子的声音,学会从他们的视角出发来看问题,“对孩子的教育转化为自我教育”。

如果说难,那最难的就在这里。因为儒家传统的教育理念中,教学活动其实是以师长为中心展开的,侧重的是学生如何追随师长学习知识和技能。

师长既然“以我为主”,还要求孩子“积极主动”,期望他们以成人为榜样产生“内驱力”,这实际上是许多悲剧的根源。

只有家长转换视角,尊重、理解孩子,才会发现他真正的内驱力——那不是玄学,也不神秘,但你得先明白,需要转变态度的不是孩子,恰恰是你自己。


本期福利


评论区「写留言」,说出你的对本篇文章及制定目标的想法或经验,我们将在精选留言中选出8位,分别赠送《如何达成目标》实体书一本,包邮到家哦~


你还“在看”吗?

有细心的朋友发现,微信推送现在不按时间排序了。如果大家还希望和从前一样,每天准时和“爸爸真棒”见面,可以这样做:

第一步:在下面点个“在看”;

第二步:按下面方法给我们星标,成为我们的“常读用户”,就能每天第一时间看到“爸爸真棒”的文章了。你的喜欢对我们很重要,期待再次按时见面!



别忘记点赞和在看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