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国际化学校、学标准化课程将越来越重要,资深顾问的今年美本申请总结 | 棒享
“棒享”,即“爸爸真棒”每周举办的国际教育专家分享,我们将通过线上线下活动的直播以及文字总结的方式呈现给您,您可以拉到文末见下一期“棒享”的分享主题和参加方法。
说实话,每年的总结预测会上,最正确的结论应该都是一样的——今年和去年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因为人家大学长则招生数百年,短则也和中国学生打了几十年的交道,不会每年都出什么“重大”新花样。最多可以说这几年和前些年相比,有了哪些小的变化。所以,对于我们每一个学生来说,该做哪些准备还是一如既往。另外,也不必太关注“哈耶普斯”这些学校,它们只是3-5个学生的小概率事件,对于大多数人意义不大。
所以还是让我们专注于美国的一大批主流名校,来盘一盘他们这些年的一些小门道。
分数趋势
不看高分,看含金量分数又可以分为在校成绩和标准化考试。近年来的趋势是这样的:在校成绩这个方面,上国际学校、学标准化课程越来越重要;标准化考试这个方面,大学越来越重视考试的含金量,而非绝对高分。
其实早在几年前,国内普通传统高中的在校成绩就被基本忽略了(除了那些最顶级的),因为改成绩实在太泛滥。其实改成绩这件事也怪不得我们的学生和老师,谁想得到你高一上学期随便出的一份期中考试卷在未来高考里面有用啊!而在美国呢,他们高考的指挥棒让他们高中教育所有分数与考试也都标准化了,因此这个完完全全是一个差异问题,不是什么人品问题。所以他们索性不看了,倒也简单。
普高的平时成绩不看了,就催生了国际学校的大卖和各类标准化考试的流行。哪怕5年前,有家长要是问我:哎呀,我孩子要出国,一定要读国际学校吗?我会说不一定啊,但到了2017年的今天,貌似还真得说,不好意思,还真得读国际学校,至少要读一个有出国传统的高中。但是既然读了国际学校,那么就要利用好标准化课标的优势,比如IBDP, A-LEVEL等等,你要是花了钱读了貌似国际的国际学校,读的还是非标准化的课,那么又得自己猛学十几门AP了。
再说标化,很多人都喜欢用夸张的手法来形容中国学生的标准化成绩,说分数怎么怎么高,录取怎么怎么难,但其实,这几年的高分趋势反而没有那么明显了,因为和课程成绩一样,既然已经形成了“我们就是分高”的既定印象,慢慢地,面对高分就失去了一开始的惊艳,见怪不怪,同时面对分数不那么高的优秀孩子,也失去了特别苛刻的高标准严要求,心想你小子就是没去刷分而已,中国人考试肯定没问题。因此这几年,中国孩子的分数反而趋于了正常。这个正常在于两点:
>>>绝对高分再也不能大杀四方了
以前你掏出一个2300+的分数,我几乎敢拍胸脯前20甚至前15给你录一所,但时至今日,我肯定不敢说这个话。大学们越来越重视你的成绩的含金量而不是绝对值,
比如同样1500分,你考了2次就肯定比考了5次的学生有优势;
同样是3.8,你挑战自己不擅长的科目,就比全上类似的,自己已经滚瓜烂熟的科目有优势;
同样是SAT II,你选一个美国历史,一个生物,可能比你选2个数学有优势。
所以我们需要越来越关注这些成绩的含金量,而不是一味的刷绝对值。这个原则也给我们高中阶段不论是选校、选课,还是选考试,提供了非常好的依据。
>>>大学,尤其是前几年的“大众情人”学校,这几年都开始控制“入读率”了(即真正入读的学生相比于发放录取数量的比例)
这个比例有时候说出来还真是挺尴尬的,有些看似高冷的大牛学校们,其实也默默做了很多人的备胎。
比如众所周知的常春藤小老弟康奈尔,几乎是所有申请常春藤档次学生的大备胎;
再比如每年都发布申请人数率创新高的加州大学各个分校们,其实入读率也非常低,即使是最好的伯克利,也很少能够超过50%。
入读率低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学校最关心的其实是入读率稳定,如果不稳定的话,会干扰他们的招生政策,他们就会搞不清楚:我究竟要发多少张OFFER才能收到我要的人呢?发的太紧,结果来的人太少;发的太多,又会不小心收到太多不怎么样的生源。因此,在这个大背景下,你就会发现这几年美国大学的花头很多,有点弄乱了本来的格局,比如EA、ED来回变花样抢人啊,比如文书题目越来越“小气”,要你对它表忠心啊,甚至有面试官会间接地问你入读意向啊等等。
最明显的现象,就是对于明显over-qualify的学生,拒绝率显著升高,比如今年的UC们,一大批明显不会来的1500、1550+被拒绝,然后1400分没到的被顶尖分校录取。
这当然不是说分高失去了优势,但分高需要有其他的补充材料来证明你们之间的链接,不要明显一副杀气腾腾的“你就是我的备胎”的气势,学校一眼就会拆穿你。
血统论趋势
可以理解,但更纠结了这几年对于国内学生越来越明显的另一个趋势,就是所谓的血统论了。血统表现在很多方面,和我们有关的,就是这些年在美国大学录取数据库里累计起口碑的国内知名高中们。
“血统论”在美国各类高中里面已经非常司空见惯,不同的高中名校都有自己主流的录取方向,大学也非常配合。其实这点很好理解,对于大学来说,如果我从某高中招了好几批学生,他们在这里表现都很出色,素质都很高,那么良性循环,将来我再看到这个高中的学生,我心里就非常有底,在录取中自然就占到了一定的先机。而另外一个来自相对陌生高中的,就会考虑他的在校成绩的含金量是否足啊?他的老师评语是否有水分啊?他的推荐是否客观啊?他的各类活动是否有质量啊?等等。
因此,这个趋势有好也有坏,好的在于,很多国内的知名高中们(这里不论公立的还是国际的)通过这么多年累积的数据,为后续的学弟学妹们打造了一个稳定可预期的平台(即我的高中学校什么档次,我就能猜出我大概去什么档次的学校)。不过这一点貌似又给广大家长们挖了一个坑,对于高中的选择又开始更加纠结了。
当然我还是要反过来说,这些依然只是一个现象,不是录取的全部。如果学生来自一个没有任何名校传统高中,不能说吃亏,但肯定利用不到这样一份所谓血统的红利。有人觉得没有占便宜就是吃亏,所以看你怎么理解这些问题了。
软实力趋势
主题+关联,小爱无疆最后,既然上面提到了背景,那么最后我们来谈谈近几年软实力的录取趋势,最大的总结就是“主题性+关联性”两个特性,这一点其实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学生“堆砌活动”这一现象,比如某些机构只要家长向某银行存款就给你开一个银行的实习证明,不管孩子是什么专业的,也不管孩子之前的履历和这个玩意儿有没有关联。而现在,这种“堆砌”的活动在申请中已经毫无用处了。
那么,什么活动是有用的呢?
1有主题性的活动首先,根据这几年通过大学的录取结果反推出的流行趋势是:主题性,或者主体性。
也就是说,你需要至少展现1-2个具有个人标签的主题风格。哪怕你是一个全方位都巨牛的人,你也需要这样的主题风格来让人记住和脱颖而出,尤其是在主观呈现的材料上,比如文书、面试,针对同一个题目,同一件事,你选取的角度和内容越标签化越好,什么意思呢?我们有句古语叫“管中窥豹,可见一斑”,这句话前半句是贬义词,连在一起是褒义,指的就是通过局部可以推测出全貌和事物的整体,我们在材料的呈现中,也要给招生官这样的感觉。
比如我们在描述自己做的公益活动,你流水账一般讲了一大堆从9年级到12年级每天怎么怎么勤奋,做了一堆事情,帮助了多少多少人,收到了多少嘉奖,这就属于一个没有标签化的呈现,因为所有做这些事情的人,哪个不是和你类似的描述呢?
相反,你可以完全忽略这些,而是挑选某一次活动中,发生在某一个当事人身上的某一个片段来展开:
比如你某次支教中某一个孩子的身世背景,你的某一次落泪,你针对这个孩子或这一类孩子的后续行动,这个单一事件对你的性格影响。
可能这和你做的所有事情相比只是冰山一角,但这个“豹子”的形象立马就跳脱出来了。当你的材料看完后重新被放入那一叠厚厚的文件袋中之后,你的故事依然会唤起他们的记忆,而无标签化描述的学生档案就只能永远躺在那里。不要总是担心你还有很多活动没有被发现,
首先,你的履历在其他方面都肯定有痕迹不会被忽略,
其次,这些整天阅人无数的招生官们,一叶知秋的本领都是非常强的。这点大可放心。
关联性就是这些年来对“无关联活动”的封杀,对于申请人无意义堆砌课外经历的一种不鼓励措施。因为,大学的初衷一定是希望你所有的课外经历其实是你课内兴趣的一个衍生,是你个性特点的一个展现,而不是为了在简历上写上一笔。
比如前面提到的银行实习,如果你本身是文学哲学的背景,平时搞读书会之类的活动,做做身边的公益,甚至画一些画,玩一些音乐,这些都是很有机的联系在一起的,然后冷不丁的冒出了一个短期的银行实习,不然没有任何好处,反而莫名奇妙,直接被忽略还算好的,不要产生负面影响就谢天谢地了。
所以,我们一定要围绕关联性去给自己规划,从自己某一个主题出发,向外衍生。比如我运动特长,那么我比赛好、搞俱乐部是本职工作,然后我自己打得好不算,还教小朋友,当小教练;赛场上玩得好还不够,我还用这个特长去做公益,给其他没有资源的地方送去运动器材等等。这些虽然活动性质完全不同,但全部都紧密关联,非常有逻辑,非常漂亮。
而且,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最好的背景永远不是“设计”出来的,而是如流水般自然,如井水般深刻的。
最后,我们再说一个“软实力”在这两年,甚至于今年的最新趋势,那就是很多大学都大声疾呼的“小爱无疆”。
其实一直以来,美国大学都在用高考这个指挥棒在培养左派青年,但和往年“大爱无疆”的特点相比,“小爱无疆”更强调你在个人、社区、家庭和圈子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更感兴趣你对于身边人的影响,而非对这个广义的世界影响。
这给我们的学生做公益活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当然这里没有要否认“大爱无疆”的价值和意义,但我们古语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你自己小区里的流浪猫你一脚踢开,反而去给非洲的野生动物搭建保护栅栏;你自己家庭关系搞得紧张兮兮,反而去给农民工小学的孩子做心理辅导;你自己学校的大扫除天天逃掉,反而去搞什么“还海洋一片蔚蓝”的海洋垃圾清理,这显然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
小爱无疆并没有否认大爱无疆的意义,如果小爱做好的,完全可以继续拓展,但不能搭空中楼阁,凡事要从身边做起。所以小爱无疆没有什么技巧,只是让你从身边做起,脚踏实地而已。
在我们每周末的视频节目“棒秀”中,余老师还将继续与大家分享中美教育的巨大相同点——应试以及如何真正通过留学提高人的软实力等,敬请期待。
看完了余老师的麻辣“棒享”,大家是否还意犹未尽呢?如果想了解那些进名校的普娃们究竟经历了什么?就来参加本周五谢可可(喵老师)的分享会吧!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棒享活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