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1亿抑郁患者里有多少青少年?如何帮他们度过焦虑和抑郁的青春期?

爱娃、瑶瑶 爸爸真棒 2020-09-14

一年一度的、可能是国内水准最高的教育节之一的——惠灵顿教育节,于上周五正式拉开序幕。这个教育节起源于英国惠灵顿公学,已成功举办七年之久,每年都会吸引成百上千对教育感兴趣的观众欢聚一堂, 可谓是英国每年一度的教育盛事。

在中国,惠灵顿教育节则是第三年举办。这届教育节的规模明显更大了,不但在上海、杭州、天津三地举办,而且持续时间更长,参与人数更多。共有40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教育界大咖云集一堂,进行了90多场演讲。

惠灵顿中国教育节总监Dr. Stephen Jacobi史蒂芬•雅克比博士在致辞。

今年教育节有四大主题:早期教育焦点、论幸福(身心健康)、发展中的罗曼史(中英教育关系)和探索教育

我则对其中“论幸福(身心健康)”这个话题最感兴趣。因为我曾经看过一组相当令人震惊的数据: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抑郁症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全球共3.5亿名抑郁症患者中,中国就占了1亿多,患病率为6.1%。而抑郁症患者群体中最多的就是少年和青年,抑郁症是15-34岁人群死亡原因的第一位。

实际上,我也听从海外留学顾问那里听说过,很多一路从国内名校又搏杀到常青藤高校的中国学生到了国外后,自杀率很高。多数是因为他们的很多心理问题和焦虑情绪长期被压抑,又得不到专业的指导和释放,最终造成了这样的悲剧。

在国内,关于教育的焦虑一直持续不减。前段时间网络上刷屏的“陪孩子写作业家长心梗住院”新闻,再一次从侧面反映了中国父母对孩子教育上的执念,和在建立良好亲子关系时心理知识上的匮乏。

很幸运的是,这次在教育节上有机会听了一位该领域专家, 独立思考集团副总裁妮娜·杰克森(Nina Jackson)的演讲。

作为一名在特殊教育、融合教育领域有着丰富经验的专家,Nina最擅长的是传播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如何幸福的理念。

她最新的一本著作《关于教、学和柠檬硬糖:给老师们的审慎建议》(Of Teaching, Learning and Sherbet Lemons: A Compendium of Careful Advice for Teachers)重新点燃了成千上万老师对课堂的热情。    

▲Nina Jackson的最新著作:《关于教、学和柠檬硬糖:给老师们的审慎建议》(Of Teaching, Learning and Sherbet Lemons: A Compendium of Careful Advice for Teachers)             

Nina站在讲台上时,听众挤满了房间。她留着黑色刘海,画着眼线,依稀还能看出一枚年轻时的朋克少女形象。她的语调虽然不快,却充满热情,给人一种信赖感。

Nina给我们分享了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在我个人看来,对国内的教育系统(包括学校、家庭和学生)非常需要重视的观念——如何重视和处理学生的心理和情绪健康问题。

以下就是Nina充满活力与欢笑的演讲,其中给我们揭示了一部分答案:

追求卓越vs获得幸福:永恒的问题

我是Nina Jackson。这个世界充满焦虑和压力,然而我们应该正视它们——焦虑、压力、沮丧,甚至是自杀的想法。

Nina Jackson在演讲。

其实,我本人也是一个心理健康问题的幸存者,因为我也有过自杀倾向。在我小的时候,一场事故让我的腿落下了永久残疾,那时候我觉得这个世界根本容不下我。

那之后我的成长经历就是一片灰色,在我10岁的时候我开始疑惑:为什么别的孩子生日时都有派对和蛋糕,而我却没有?为什么妈妈总是带我去医院?

那之后我开始自残、失眠,我感觉自己仿佛活在地狱,直到有一天我意识到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决定要开始改变自己的人生。一直到今天,我也希望我做的事情能够帮助到更多的人。虽然我已经超过45岁了,但其实我内心一直只有12岁(笑)。

正是因为我有过自杀倾向,所以我能理解作出同样选择的他们。选择自杀的有两类人:

  • 一种是非常“丧”的,脑子里除了自杀的想法没有其他任何念头。他们不会表达“我很压抑,我渴望帮助”这样的声音。

  • 而另一种是像我这样的人,会觉得世界上有我没我都一样,想去到比现实世界更美好的地方。有这种想法的人通常看上去很平静,外人根本察觉不出他的厌世情绪。

就好像刚刚受伤后的我,非常讨厌镜子里的那个人,那个人又丑又陌生。我经常问自己,你认识你自己吗?

“你认识你自己吗?”这是一个既困难又简单的问题。

对于大多数成年人这其实都是一个艰难的命题。有人也许会充满自信地回答:当然!我是某某,我开了一家公司,一年赚几百万等等。

但是,你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吗?你知道自己某时某刻表现异常,是因为焦虑还是因为抑郁吗?你度过了糟糕的一天后,能觉察到自己为何情绪不佳吗?

那么怎么办?

“三步”应对孩子的抑郁和焦虑1首先,千万不要用“正常”二字来定义每个孩子。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的定义里,我最不认同的就是“Normal”这个词。事实上,我认为“Normal”是英文词汇里最“脏”的一个词。

请问有人知道“Normal(正常)”是什么吗?心理健康是针对每一个个体而言的,不存在什么标准或是普世性。只有当我们能描述出自己的感受时,才能对症下药。

在英国,人们也很少谈及精神健康,因为人们害怕。这样的情况在中国也类似。人们总是羞于谈论自己的心理问题。

就如下图,如果你骨折了,你会邀请朋友在你的石膏上签名;如果你划伤了,你会骄傲地跟别人展示你缝了十几针的伤口;如果你感冒了你会发微博求安慰求抱抱;但如果你一直有心理问题,你只会假装没事,跟别人见面时正常打招呼。

但如果我们仔细看数据,结果却非常惊人:

  • 在英国,每4个青少年中就有1个曾有自杀念头;

  • 在过去5年中,全英国有抑郁和焦虑问题的青少年数增长了70%;

  • 在全球,55%的童年时期被霸凌过的青少年在成年后都有抑郁症;

  • 在香港,光在2015到2016年间就发生十几起青少年自杀,多是因为课业压力和心理疾病。

我想说的是,有时候,太多的爱反而会害了孩子。作为家长,我们总是希望孩子做得更好。而孩子们因为不想让家长失望,只能不断努力,最终承担了过多他们这个年龄无法消化的负担,但通常他们也不知道如何表达出自己的压力和焦虑,只能选择自杀。

需要知道的是,考试和测验并不能锻炼孩子的创造力、好奇心和独立思考能力。

2接下来,我们应该接纳孩子的情绪和焦虑问题

换句话说,也就是跟孩子说:“It’s Ok to not feel Ok!”如果你感觉有什么不对劲,这是很正常的,没什么大不了的。

在青少年中最高发的一些“不正常”症状包括:

焦虑、抑郁、自残、进食障碍(节食和暴饮暴食之间的切换)、自闭症、恐惧症、睡眠障碍、学习障碍、恋爱问题、自尊心问题等等。

家长和学校首先要知道,这些都是切实存在的,而且也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必须通过的关卡,需要观察和重视,但更需要理解和接纳孩子,而不要把这样的青少年视为“问题”少年或者“怪兽”。

如果你是家长,你的孩子有心理问题,你该怎么做?

  • 首先要做的是的不避讳跟孩子谈论这个话题。

  • 然后,跟孩子沟通,对于处于焦虑中的人,如果他想安静,那么就坐在他的旁边。如果他想倾诉,那就做个倾听者。如果他不想说话,那也不要多问,就和他待在一起。

家长们应该更开放地去谈论焦虑、沮丧、压力、双向情感障碍、自杀等这些词汇。作为家长,当孩子小的时候,还不懂表达自己情绪的时候,在他有情绪问题时可以拥抱孩子,进入到孩子的空间,让孩子知道自己是安全的。

当孩子长大,懂得用语言来表达自己时,如果他能对你说“今天我感觉不是很好”,这就是一个好现象,因为他学会了辨别自己的情绪,也懂得表达。

3辨别孩子抑郁和焦虑的信号

不同的孩子在表达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时的表现往往都不一样,与外界沟通交流的方式也不一样。

很多家长都觉得让孩子接触电子产品和社交媒体会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社交媒体对于年轻人而言不一定不好,反而是家长应该改变这种偏见。因为实际上孩子通过社交媒体会获得许多和他人接触交流的机会。

抑郁Depression

人发出叹气声时,实际上就是一种抑郁了,因为抑郁在每个人身上都有不同的表现。相关的信号有:食欲、睡眠、注意力、兴趣点、精力发生改变。

焦虑Anxiety

消极的焦虑是怎样的?比方说面对考试引起的焦虑,一些孩子可能会生病、头疼、肚子疼。不要害怕焦虑,而要学会爱上焦虑,因为这份焦虑是你创造出来的,每个人都会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焦虑。

我有个三步法分享给你们:

第一步——认识焦虑;第二步——拥抱焦虑;第三步——控制焦虑。

一旦认识到自己的焦虑,就能有不同的应对策略。

通常男生在面临焦虑的时候,他们会在肢体上更多地表达出来,他们的行为可能会更加冲动,因为他们比较难以掌控自己的情绪。而女生在情感上更细腻,能够体会到不同情绪的不同层次,所以她们对于焦虑的反应可能不会像男孩子那么激烈。

学校和家长都要认识到焦虑对青少年造成影响的严重性。除了建议学校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和情绪管理课程以外,家长也需要多给孩子提供支持,原则也是让孩子感到安全。

▲德国小学宗教课程里就有冥想课程,这里教小学生打坐和呼吸。特别是教孩子学会呼吸放松的方式,一吸一呼能够很好地缓解焦虑。

▲或者把自己的想法、情绪用不同颜色的小球等物件代替,放到罐子里去。

我们生活在一个电子时代,你是不是觉得手机、社交媒体对青少年来说不是什么好东西?但其实,手机也可以是孩子的学习工具,它甚至可以对孩子的心理健康起到很大的正面影响。我常常通过一些APP和有情绪问题的孩子沟通,特别是别小看了Emoji(表情)的威力!

有的时候,孩子不会用语言表达“我今天过得一点都不好”,但是他们会用手机里的emoji表达心情。手机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建立起了人和人之间的联系,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

下面是我做的“吃掉担忧的小怪物”。告诉孩子,当你觉得焦虑的时候就把焦虑塞进它的嘴巴里,然后关上它的嘴巴,它就吃掉了你的焦虑。这对孩子非常管用。特别是对一些家长而言,使用这个小怪物还能让全家人有机会坐下来一起交流具体的焦虑问题。

▲“吃掉担忧的小怪兽”对孩子会很有帮助。

另外,吹泡泡、散步、运动、听音乐、欣赏美丽的色彩,特别是黄色等,都是排遣焦虑非常有效的方法。

当一个人渐渐长大和成熟的时候,就会越来越多地在自己的情感上察觉到自己是怎样的人。这也意味着你能慢慢接受自己有焦虑情绪产生,当焦虑产生的时候,你就有勇气告诉别人“我现在感觉自己的身体在发抖。”

只有认识、接受它,你才会知道下一步如何控制它。

最后我还想强调的是,作为家长和老师,你们通常是给予孩子关爱的人,所以千万也别忘记,要对自己也好一点。Be Kind to Yourself. 你自己的身心健康了,才能带给孩子健康。

后记:

好在,中国有个“惠灵顿教育节”

在惠灵顿教育节,我参加的每一场讲座,观众反响都非常热烈,坐地上、站墙边,挤满了整个教室。而每场讲座都让我更深地感受到了教育专家、一线教师和家长们乐于参与辩论的精神,所有的对话都紧紧围绕着国际教育和中国现实的融合展开,而参与者的心态越开放,对话和交流的质量就越高。

正如惠灵顿上海校区总校长麦杰德(Gerard MacMahon)所说:

教育节并不是单一的知识输出,而是创造一个机会让大家放慢脚步,去思考、释放,说出自己对教育的理解,更可以去挑战别人的观点,这才是节日的意义所在。”

▲惠灵顿上海校区总校长麦杰德(Gerard MacMahon)。

针对本次教育节的“早期教育、论幸福(身心健康)、发展中的罗曼史和探索教育”四大主题,我还有幸聆听了更多:

知名的音乐、文化和文化政治评论员,BBC第三电台主播诺曼·莱布雷希特(Norman Lebrecht)解读了中国的音乐教育问题,他认为对于音乐的重视一直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据他所知中国有四千到六千万琴童在学习钢琴,可以看到中国音乐教学方面在不断地变革与进步。

上海惠灵顿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学前部校长艾玛·巴顿(Emma Button)聊了聊她在上海四年见证的上海小学的艺术教育和中国家长如何调整和管理对孩子期望值的问题;

0-18岁教育阶段的资深专家帕姆·曼迪(Pam Mundy)针对中国家长的焦虑问题,建议他们一定要学会深呼吸和放松,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才能更好地给与孩子支持和帮助……

▲惠灵顿教育节的每一场讲座观众反响都非常热烈。

而纵观这次惠灵顿教育节,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

焦虑可能是全世界家长的通病,但中国家长的焦虑指数恐怕是全球第一。在这个过度竞争的国度里,从来就不允许学习成为一件漫无目的、没有结果的事儿,这造就了中国过去30年高速发展的奇迹,但或许也导致了1亿多抑郁的中国人。

是时候开始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了。是时候想一想,除了教育孩子在获得成功之外,也应该知道如何获得幸福了。

欢迎回复以下关键词找到您需要的:

国际教育|学习力|在美国 |他山石 |爸爸说 

优学习 | 好习惯 | 特会玩 | 心成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