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100多个国家学生的常熟UWC,如何教孩子们应对未来世界的能力?
“我和西藏的同学走在一起,他看见路上挣扎着的蚯蚓,必定停下脚步把它放回泥土里。于是我下一次看见床单上的小虫子,也会拿一张纸把它转移到外面而不是捏死它。
我约印度的同学一起健身,后来天气热了一起游泳。我慢悠悠地游到对岸的时候他已经来回一趟。我目瞪口呆的时候他说自己是省队自由泳第一,代表国家参赛的。于是我后来就拉着他教我自由泳。
我在英语课上读大江健三郎的《A Personal Matter》,看广岛长崎原子弹纪录片看到潸然泪下。于是在餐桌上碰到日本同学,滔滔不绝地讨论了一中午二战。
我从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人身上学习着他们的待人接物,一点一点刷新自己的世界观。”
当我在知乎看到这段话,就毫不犹豫地收藏到了备忘录,心想着,下次若是有人问我为什么要让孩子接受国际教育,我就发给对方。写下这段话的,正是一位名叫刘思偲的印度UWC毕业生,我对UWC世界联合学院的印象也是从这里开始的。
在踏入常熟UWC校园之前,我的内心充满了疑惑:
当来自世界各地的孩子聚集在一个地方,会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
常熟UWC和UWC其他校区,有什么样的同与不同?
UWC到底培养了孩子什么样的能力,又能带领他们去什么样的未来呢?
恰巧是UWC日,恰巧是常熟UWC虞山书院启用仪式,恰巧是开学典礼,当我第一次踏入常熟UWC校园时,感受到了立于世界、立于中国常熟、立于国际教育的常熟UWC世界联合学院。
1
“激励改变”
不仅是UWC日的主题
更是UWC人一生的追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Passion,你的是什么?
如何做出你想要做的改变?
如何知道你想要做的改变是对的呢?
在开学典礼上,佩勒姆·林德菲尔德·罗伯茨校长提出了三个问题,而这三个问题都有关今年UWC日的主题“激励改变” (Inspire Change)。
▲佩勒姆校长致辞
9月21日是国际和平日,也是一年一度的UWC日。今年,全球17所UWC都在这一天庆祝以“激励改变” ,“Inspire Change”为主题的UWC日。这是一场盛会,当五百多个UWC人身披自己的民族服装盛装出席,这是全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1常熟UWC是如何践行“激励改变”的?这里有来自全球超过一百个国家和地区的五百多个学生,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信仰。在UWC日,除了穿民族服装,学生最爱做的事情就是披着自己的国旗。
这里所有的学生、老师都喜欢称呼自己为UWC人,因为大家共处一个社区,因为大家都认同这里的理念与价值观。
1962年初,正值全球冷战,德国教育家库特·哈恩在英国威尔士建立第一所UWC,叫大西洋世界联合学院。他的初心,就是希望二战后冲突地区的年轻人能聚集在一起,通过分享、合作与理解的教育,来培养推动和平的使者。
2所有梦想都与改变有关如果你在十几岁的年华就丧失了行走能力,你会怎么办?
这是常熟UWC董事会主席王嘉鹏的故事。
1993年,当他12岁时,因一场空难身受重伤并丧失了行走能力,可他从未想过放弃。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进行长达五年的康复训练的同时,刻苦自学,1998年,当机会降临时,他成功考取了挪威王后松娅设立的红十字北欧世界联合学院(RCNUWC)奖学金,成为那里的第一位中国大陆留学生。1999年,他参加国际残疾运动员滑雪锦标赛,为中国斩获两枚金牌。2000年,他从UWC一毕业,就开始追寻在中国内地建一所UWC的梦想。经过十五年不懈的努力,2015年,常熟UWC世界联合学院终于建成。
如今,王嘉鹏在开学典礼上和学生们分享自己的经历,激励同学们,虽然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是只要大家携手并肩,共同努力,从一点一滴做起,一定能带来积极的改变。
▲常熟UWC创办人、董事会主席王嘉鹏致辞
3改变世界,需先改变自己当不同的文化进行碰撞时,你才能够打开心胸,接纳不同的声音,才能够让你不断的进行自我反省,并寻找自己的信仰、判断力和答案。
因此,UWC的教育不仅仅在课堂,更是在校园,在食堂,在宿舍,在任何人与人的交流之中。
“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发挥影响力,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影响。如果能够利用UWC社区,把UWC的教育理念分享给更多校外人士,让UWC的理想和教育理念走的更远。”佩勒姆校长分享了教育的初衷。
下午,难民日、龙舟、全球问题论坛、社会创新、太空之旅……各个主题工作坊在全校各个角落展开。来参加UWC日主题工作坊的,不仅有UWC学生、老师和学生家长,还有周边学校学生,他们是UWC特别邀请来的。
▲“可持续的时装”工作坊
2
世界的孩子选择了常熟UWC
亦选择了中国文化
“有人说,常熟UWC是UWC in China而不是Chinese UWC,UWC是一个与地域无关的国际化学校,请问是这样的吗?”
在爸爸真棒的粉丝群,一位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这也是很多家长对于选择国际学校的困惑,当我们追求国际化的时候,该如何才能做好对孩子中国的文化的教育和传播呢?
当我走在昆承湖畔,一片江南水乡民居粉墙黛瓦式建筑映入眼帘,亭台楼阁、小桥流水,这不禁让人产生了错觉,前方是不是某个知名的苏式园林?带我们来的田老师说,那就是虞山书院。
▲虞山书院-望虞桥(王颐摄)
元代至顺二年,常熟县有位姓曹的先生拿出了一笔钱,以此来买地建祠堂,同时把这座祠堂建成了一座书院,当时称为“文学书院”。到万历三十四年,常熟知县耿橘将书院重建,将“文学书院”更名为“虞山书院”,这就是虞山书院的来由。虞山书院名气极大,不仅仅是因为那所书院,更是那片土壤上的江南文明,包括以钱谦益为代表的虞山诗派,以黄公望为代表的虞山画派,以赵古泥为代表的虞山印派等等。
687年后的今天,虞山书院在常熟UWC再次重生。在21世纪,在这个汇聚了世界文化的地方,这座古老的书院将被赋予更多与时俱进的教育使命。
▲常熟市委书记王飏与常熟UWC创办人、董事长王嘉鹏为书院揭牌
“他们选择常熟UWC,他们选择了UWC社区、UWC精神,也选择了中国文化。”而当世界的孩子选择中国,我们就要让他们尽量了解真正的中国文化。
在常熟UWC,虽然孩子们来自世界各地,但都基本上都会说一些中文。这要归功于IB体系对于母语和第二语言的强调。未来,我们在虞山书院,在一个古色古香的教室,我们教来自世界的学生初级汉语课,我们教古典文学课,我们教中国文化,这是多么有仪式感的事情呀!
虞山书院设立了中国项目中心和设计创新中心,既传承中华文脉,又鼓励创新。
设计创新中心诠释了我们对当前和未来UWC教育的展望:为世界和平而设计,为可持续发展而创造。为迎接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把握当今世界日益变化、由创新驱动的各种机遇,作好全面而充分的准备。
▲常熟UWC校园的设计师莫平在虞山书院讲述他的设计理念
于是,学生们在虞山书院,一边学习中国文化,一边学习设计、科技,将来他们回到世界各地,都可以记住在中国、在常熟、在虞山书院上课的情景。
3
“成为自己人生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在UWC,我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的活动,我们看到开心的孩子,那么UWC到底培养了孩子什么样的能力?这里的孩子会不会花太多时间做活动而不用心学术呢?
“我们都应该是自己人生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命运的主宰者。这样我们在出国的时候,我们在未来生活、面对挑战时,才会更加自信的去做决策。UWC一直在强调这一点。”这是王嘉鹏先生的的回答。
换句话说,UWC不仅仅在教孩子们读书的能力,更是教孩子们应对未来的能力。未来的世界,会是全球化的、会是人工智能的、也会是资源更紧缺的,我们更需要自信的,是不惧挑战的,是能够改变世界的领导者。
▲复旦大学俞志元教授“中国的社会创新”主题讲座
同时,就升学来说,我们也可以看到全球顶尖大学在人才选拔标准上面的倾向。哈佛教育学院发布了一份关于美国领先大学本科录取标准趋势的报告《力挽狂澜》,旨在通过大学录取标准的改变激发学生关爱他人和公共利益。
“提倡更有意义地帮助他人,参与社区服务和参与与社会共同利益相关的活动。”
“对于学生的道德理念及对他人的帮助的评价应反映对家庭和社区多层次的贡献。”
“重新定义成绩,营造不同经济条件出身的学生可以公平竞争的环境,同时减低过多的成绩压力。”
近期,包括芝加哥大学、维克森林、乔治华盛顿大学等宣布实施test-optional(可选择性考试),不再强制要求SAT/ACT成绩;包括哈佛大学、康奈尔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申请者不需要提交写作部分的成绩,确实可以看出美国顶尖大学对于标准化考试的刻意弱化,也是不希望学生过度训练,能够真正提升自己的思想,培养对社会和未来的责任感。
▲中国文化工作坊
曾经,一篇《我希望你有更好的生活,你却想要更好的世界》在国际教育家长圈中引发热议,但从UWC的孩子们身上,我看到这两者是可以共存的。在这里,通过体验式学习,孩子们掌握了未来社会真正需要的能力: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内驱力,批判性思维、跨学科探究的能力以及勇于迎接挑战的动力和解决问题的行动力。在这里,他们更懂得了包容不同的观点、站在国际视角去思考和解决问题,为世界的和平和可持续发展而努力。